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分析影响乒乓球运动员进行落点预测判断正确率的因素,探讨高水平、一般水平运动员和新手间在乒乓球落点预测判断上产生差异的因素,实验结果表明乒乓球及早、正确的预测判断能力可能和击球落点理解有较大关系。乒乓球落点方向判断能力上为运动员的选材提供了一些有益的参考,为乒乓球运动员的训练提供一些依据。  相似文献   

2.
传统的乒乓球落点训练方法往往是在球台面上画一个或几个圈,让学生将球击入圈内,或者使用“近网球”、“底线球”等概念较模糊的术语要求学生,训练方法单调,准确性不高,表现在比赛中回球落点不刁,威胁不大。为使乒乓球的落点训练更趋准确,更接近于实战的要求,采用“乒乓球12区落点训练法”进行了教学实验。台面区域设计:根据近网区、中区、底线区以及左、中、右半台的划区原则,有机地将乒乓球全台划分为12个区域。以对方全台为例,在距球网40cm、端线30cm处,用白色胶带(宽3mm)分别贴上与端线平行的两条直线,将球台划分为3大区,即近网区、中区…  相似文献   

3.
乒乓球12区落点训练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 弧线、速度、力量、旋转、落点统称为乒乓球技术的五大要素。在实际教学训练中,我们往往偏重于速度、旋转、力量的训练,而对落点的训练重视不够,训练方法单调,要求不严,准确性不高,表现在比赛中不敢大角度地变换球的落点,球路不刁、威胁不大。为了加强落点训练,在教学实践中,我采用“12区落点训练法”,收到了较好的效果,现介绍如下。区域划分 1.以半台为例,在距球网40厘米、距端线30厘米处,用粉笔分别画两条与端线平行的直线,将球台划分为三大区,即近网区、中区、底线区(如图1)。  相似文献   

4.
乒乓球基本功训练,在整个乒乓球训练体系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实践证明:乒乓球运动员的基本功训练,对于提高运动技术水平,攀登乒乓球运动技术高峰,延长运动寿命,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乒乓球运动员的基本功,是指乒乓球运动员为了达到一定运动水平所必须具备的相应的基本技能和基本体能。基本技能:主要是指技术质量、变化能力和适应能力。它包括击球的准确性、速度力量、旋转及落点;速度、力量、旋转、节奏、落点的主动变化能力;适应对方速度、力量、旋转、节奏、落点的变化能力。  相似文献   

5.
《中国学校体育》2020,(5):51-52
<正>弧线、速度、力量、旋转及落点统称为乒乓球技术的五大要素[1],其中落点和线路的变化,即"变线"问题历来受到中国乒乓球界的高度重视[2]。在小学阶段的乒乓球课余训练中,体育教师或教练员往往侧重于速度、旋转和力量的训练,而对落点和线路变化的训练欠缺,训练方法简单、枯燥,在比赛中常表现为运动员发球和接发球效果差、不敢主  相似文献   

6.
采用录像统计方法,对当今世界优秀男子乒乓球运动员在比赛中的发球落点进行量化研究,分析运动员在比赛中发球落点的技战术运用特点和规律.结果显示:优秀男子乒乓球运动员在比赛中发球落点最多的区域是中间位近网区,占38.93%;发球得分率最高的落点区域是中间位底线区,得分率为63.01%.中间位短球和底线区长球相结合的发球战术是优秀乒乓球运动员运用最有效的战术套路.  相似文献   

7.
在新规则背景下,探索出乒乓球战术训练的落点监控方法,即将球台划分为3个大区、15个小区,并做出标志,使学生根据不同的战术要求,将球击到相应的区域内,并进行了教学实验。实验结果显示:乒乓球战术训练的落点监控法便于直观教学及击球动作的动力定型,在提高战术训练质量、实战能力方面明显优于常规教法。  相似文献   

8.
乒乓球多球训练是从教学实践中总结出来的运动训练方法。它可以连续不断的供给不同落点、速度、旋转的球,同时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洲练最和训练效果。是基层乒乓球训练队进行少儿乒乓球运动员培养的一种较好的手段和方法。  相似文献   

9.
乒乓球运动员应加强快速、准确、灵活的步法训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述了乒乓球运动员在短时间内,根据来球方向、速度、落点以及旋转等快速作出判断时步法移动的重要意义,并提出一些训练措施。  相似文献   

10.
乒乓球多球训练是通过连续送不同落点、旋转和力量的球,可以加大训练的密度和强度,提高训练效果,很多优秀运动队采用此方法。上海市少儿乒乓球业余训练,也经常采用多球训 练,但如何合理地安排多球训练,科学掌握其运用时机,合适的负荷强度,是需要研究的课题。  相似文献   

11.
乒乓球战术训练图示引导法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乒乓球教学、训练实践中,探索出乒乓球战术训练图示引导法,即将球台划分为三个大区和12个小区,并做出标志,使学生根据不同的战术要求,将球击到相应的区域内,并进行了教学实验。实验结果显示:乒乓球战术训练图示引导法便于直观教学,在提高学生战术意识、实践能力方面明显优于常规教法。  相似文献   

12.
分析了乒乓球采用11分制后对比赛的影响,提出了学生乒乓球选手如何打好11分制比赛,为乒乓球教学和训练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13.
通过查阅大量文献资料,采用问卷调查法和数理统计法,对安徽省青少年乒乓球运动员的基本现状进行调查和研究。包括参加训练的动机与态度,训练时间长短状况、训练和文化学习中遇到的主要困难、如何处理训练与文化学习关系以及比赛情况。由此得出结论并提出建议,为青少年乒乓球运动员培养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4.
朱玲  栾江 《体育科研》2010,31(6):83-87
通过分析我国乒乓球教练员岗位培训的发展概况,阐述了乒乓球教练员岗位培训教学服务软件开发的背景,重点介绍了该系统的整体设计,包括系统目标、系统框架及其主要功能、数据分析及处理流程;指出系统设计与开发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乒乓球普修课教学效果的好坏,直接影响高校大学生乒乓球健身运动开展。通过多年的教学观察以及和同行交流,发现当前高校乒乓球普修课存在一些不利于提高教学效果的教学特点和影响乒乓球普修课学生学习效果的一些重要因素,并针对这些特点和因素提出了应对办法。  相似文献   

16.
河北省在训少年乒乓球运动员现状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访淡法、问卷调查法和数理统计法,对河北省248名少年乒乓球运动员进行了研究和分析,结果表明河北省少年乒乓球运动员在握拍方法、打法类型、参加训练动机、对待训练与学习态度和训练时间等方面,培养现状不容乐观。建议河北省乒乓球决策部门加强对少年乒乓球运动员培养的重视程度。  相似文献   

17.
乒乓球规则的演变对乒乓球训练的影响以及相应的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访谈和文献资料法,研究了现代乒乓球运动技术的发展历史。可以发现,自1926年12月第1届世乒赛举行以来,国际乒联不断修改乒乓球竞赛规则以适应乒乓球运动的发展,赋予了乒乓球运动新的机遇,也对中国乒乓球运动的优势地位提出了挑战。本文就规则变化所引发的技术变革进行分析与探讨,并对中国乒乓球运动的发展提出建设性意见。  相似文献   

18.
采用文献资料法、综合分析法、数理统计法和访谈法,对沈阳师范大学高水平乒乓球运动队的训绦睛况进行调查,探讨青少年乒乓球运动员的心理特点及赛前心理训练情况,旨在为提高青少年乒乓球运动员的运动成绩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