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乾隆)《宁夏府志》是宁夏旧志中编修体例最完善、编辑水平最高、内容最丰富者。陈明猷先生的点校本《乾隆宁夏府志》是目前出版的唯一一部整理本,为《宁夏府志》的整理做出了重要贡献,方便了大家的使用。但是陈先生的标点还有值得商榷的地方,本文就是基于陈先生的点校本,对其中认为欠妥的一部分文句的标点提出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2.
中华书局1975年2月出版了《新唐书》点校本,同年5月出版了《旧唐书》点校本。新旧《唐书》是二十四史中份量较大的两部史书。对这两部数百卷的大书进行标点和校勘,是一件并非轻松的事。我们应该感谢点校者花费数年时间,用辛勤劳动为广大读者提供了一个可用的点校本。但因二书的整理工作基本上是在“文革”期间进行的,又出于众人之手,难免存在着一些欠缺之处。关于校勘方面,已有傅璇琮、张忱石、许逸民《两<唐书>校勘拾遗》一文发表在中华书局编辑出版的《文史》第十二期上。本文拟就标点方面提出一些问题,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3.
中华书局2005年出版的《容斋随笔》。由孔凡礼先生点校,可以说是目前最佳的整理本。然其中还有一些疏误,包括辛误、脱文、衍文、倒文、标点等。故选出具有代表性的点校阙失51条加以辨析,以促进文本完善。  相似文献   

4.
我国古代的书籍,通常都是既不断句也不标点的。因此,今人对古籍的整理出版,一个最基本的工作就是用新式标点符号来给古籍的文字进行断句和标点。近十几年来,文化出版事业繁荣,各出版社争相出版古代白话小说的点校普及本,这无疑为传播我国的传统文化、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精神生活的需求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但由于种种原因,很多小说的点校本都存在一些标点问题。这些问题轻则会影响读者对原文的理解,重则会对读者运用标点符号产生误导。因此,一方面,点校者在标点时一定要仔细推敲,以高度的责任对待标点问题,力争少出差错;另—方面,读者在阅读时也…  相似文献   

5.
中华书局1995年出版的《出三藏记集》为苏晋仁、萧练子二先生所点校,为目前通行的唯一整理本。但是其中某些标点和校勘仍有可商榷之处。  相似文献   

6.
中华点校本《史记》标点举误张家英中华书局版点校本《史记》,由顾颉刚先生领衔点校。本书初版于1959年,印行多次;1982年出第二版,改正了初版印行中的若于标点错误,又曾多次印刷。然而,第二版中的标点,仍然难以尽如人意。本人曾以《关于〈史记〉叙述句首‘...  相似文献   

7.
《汉书》之宏深艰奥,学人皆知。自东汉迄今,钻研此书者,代有名家。中华书局点校本博取前修之成果,汇聚时贤之智慧,点校成绩,斐然可观。然因《汉书》之深奥,或由取舍之失当,仍有可议之处。颜注之标点,亦有可斟酌之处。前修时贤于《汉书》之句读,固智者之论,然亦偶有疏失。今取十二纪中事涉标点句读者十二例,缀成一篇,以就正于方家。各条首列中华书局点校本1983年版之标点(专名号因未论及省去),后以按语陈述己见,有谓点校本可议者,亦有谓点校本不误而前修时贤之说可议者,非谓所举十二例点校本均误也。此与专纠点校本失误之作有所不同。为便检阅,括号中出中华书局点校本1983年版之卷数、页码及虚受堂《补注》本页码,a、b各表示正反面。  相似文献   

8.
以钱剑夫标点整理的卢弼《三国志集解》、中华书局《三国志》陈乃乾点校本、《三国志》吴金华点校本等参校,对《三国志校笺》及相关论著中存在的点校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9.
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出版的《宾退录》,是目前几个点校本中影响较大的一种,但在标点方面存在断句错误和误用标点符号的情况,在文字方面也存在一些有待商榷的地方。  相似文献   

10.
1981年中华书局出版的方南生先生校点本《酉阳杂俎》可以说是目前最好的《酉阳杂俎》本子。但是此本在点校方面也存在着一些诸如失校、误校、标点错误等方面的问题,本文择其部分摘录成文,以请方家指教。  相似文献   

11.
《史记》年表部分标点举误张家英中华书局版标点本《史记》,由顾颌刚先生领衔点校。第一版出版于1959年,1982年改出第二版。两版均曾多次印行,累计已出数十万册。第二版改正了第一版印刷中的一些错误,而全书的标点问题仍未能尽如人意。本人曾以《关于(史记)...  相似文献   

12.
《戒庵老人漫笔》是明·李诩的一本笔记,具有一定的史料价值。最近中华书局把它列入《元明史料笔记丛刊》,出版了点校本。翻阅一过,发现其中断句标点错误颇多,因不揣冒昧,摘取数例,试作校正,并附带对古籍整理出版工作提一点意见。  相似文献   

13.
《客座赘语》是一部史料笔记,著者顾起元在自序中云为"访求桑梓间故事"之记录。该书是明代笔记的上乘之作,具有较高的文献价值。中华书局于1987年出版点校本,为后人研究《客座赘语》提供了极大的方便,对《客座赘语》学术价值的发挥是十分有利的。然点校本亦存在一些校勘不精和标点不妥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李学勤主编的《十三经注疏》(点校本)是对《十三经注疏》的第一次系统而全面的整理。由于规模宏大,内容艰深奥涩,整理的难度大,《十三经注疏·毛诗正义》(点校本)的标点存在很多问题:该断未断;应该属连却断开;引文的标点出现错误等。  相似文献   

15.
新近出版的注释本《小额》是学习和研究清末民初北京话系统的宝贵底本之一,然其标点及校勘方面仍有一些可商之处,尤其是影印版中大量的异、俗字未能在注释本中得以完整体现,淹没了其固有的文字学价值,本文尝试就该书点校方面若干问题加以校释。  相似文献   

16.
梁沈约所撰《宋书》是现存唯一较完整记载刘宋朝历史的史籍。此书目前通行的版本是中华书局出版的标点本,点校精审,为学界所公认。然而,因卷帙浩繁,难免挂一漏万。比如,此本喜径据他书改动本文,尤喜径据类书改动本文,这样校勘容易得出错误的结论。本文试就此类校勘问题以及其他一些校勘问题与标点本商榷。末学肤受,不敢自信,大雅君子,幸垂教焉。  相似文献   

17.
中华书局1987年出版的王文锦、陈玉霞《周礼正义》的点校本,继承了以往各个版本的长处,将其文字、断句的错误减少到了最低限度。但是仍有不足之处,本文仅就《周礼正义》的第一册第三、四卷进行校正,指出某些标点可商榷之处。  相似文献   

18.
学识如何观点书”。本文对山东文艺出版社点校出版的明末拟话本小说《型世言》中的标点提出了十余条商推意见。  相似文献   

19.
中华书局点校本《史记》是迄今为止最好的整理本 ,但仍存在诸多错讹。本文结合古代地理材料 ,对《史记》中两处地名作了考辨 ,指出了点校本的标点错误 ,以期对《史记》的整理有所助益。  相似文献   

20.
专名线“——”和书名线“——”在一般的简体横排本书籍中不出现,点校本“二十四史”中大量存在,是较为特殊的两种标点符号。点校本两唐书在给有关人名、地名、书名和乐舞名等加标点时存在不少差讹,举例加以说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