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书声琅琅"历来被认为是语文教学的第一要义。可见在语文教学中,朗读占有特殊的地位。在教学中教师应特别重视,注意创新指导,体现朗读的层次性,使学生在不同的朗读阶段中达到其应有的效果。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总体感知,在读中悟理。做到以读代讲,以读激情,以问带读,以读促思。  相似文献   

2.
范超 《教育革新》2010,(1):58-58
小学语文教学离不开"读",尤其是高年级语文阅读教学,理解与感悟才是重中之重,《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更强调学生应在"读中促悟,以悟促读"。由此可见,"读"在语文学习中的地位。所以在语文教学中必须"读"的具体、得体,  相似文献   

3.
朗读教学在初中语文教育教学中有着重要的地位与作用,它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语感,有助于提高学生"听、读、说、写"的能力,有助于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语文兴趣,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普通话水平。但是,目前初中语文朗读教学的现状却并不乐观。很多教师认为朗读只是"小儿科",对其不予重视,在教学中给予学生朗读的时间很不充分,指导也很匮乏,导致许多学生不开口读书或者朗读质量低下。  相似文献   

4.
李文 《成才之路》2011,(21):85-85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调动学生的情感因素,努力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走进文本情境,以读促思,感悟文本蕴涵的思想内涵,从而为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5.
叶圣陶先生曾说:"多读作品,多训练语感,必将能驾驭文字。"我们语文教学应"读"占鳌头,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读书,让他们在读中理解,读中感悟,读中抒情,让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角。  相似文献   

6.
许凤英 《广西教育》2012,(13):27-27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词语教学历来受广大语文教师的重视。现在,许多教师进行词语教学时,基本上都是从一个词语的音、形、义三方面入手,让学生读读、写写、抄抄。这种"就词学词"、"就词解词"的教学方法,很容易导致学生学习疲劳,使他们丧失学习的兴趣。  相似文献   

7.
针对当下的语文教学中存在学生不喜欢读名著,反而喜欢影视剧的现象,联系当前影视文化占据强势地位的现状,深入地思考语文教学与影视文化之间的关系,探究出应该以对影视文化的善加利用来推动语文教学发展的对策,倡导语文教师在其中发挥"选"与"导"的重要作用。以初中语文鲁教版为例,分别从主题单元、具体课文、阅读教学、写作教学、德育渗透等几个方面来举例分析,力争摸索出让影视文化成为语文教学的第二教材,以期发挥影视文化应有的作用,倡导语文教学应该"兼容并包",为我所用的实用主义原则。  相似文献   

8.
"教是为了不教,教学的最终目的,就是教会学生自己学会发现,学会探索,学会创新",这是作为老师经常听到的一段话。的确,只有培养学生的能力,才能真正的做到"授之以渔"。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担负着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能力的重任。"听、说、读、写"乃语文之根本,在语文教学中笔者一直努力于培养学生"听、说、读、写"几方面的能力。  相似文献   

9.
张华元 《成才之路》2011,(24):85-86
"读"是一种简单而又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语文教学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然而在具体的教学中,我们往往只是走过场,没有发挥读的作用,读缺失了自己个性的、独特的东西。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应"读"占鳌头,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读书,让他们在读中理解、读中感悟、读中抒情,让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角。  相似文献   

10.
何英 《现代语文》2011,(7):37-38
语文阅读教学历来是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有着"读"占鳌头的地位。然而,阅读教学现状却大大落后于时代的发展,反思一下阅读教学过程,就会发现在传统的阅读教学中,学生在课堂上失去了主动阅读、  相似文献   

11.
语文教学是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听语文、说语文、读语文、写语文、用语文的实践活动,语文课堂是学生练"语"习"文"的"训练场"。那么,在实际教学中,如何以平平淡淡的教学心态、清清楚楚的教学形态、扎扎实实的教学常态把学生领到无边快乐的知识海洋?笔者认为可分三步走——课前自学、当堂训练、有机拓展。  相似文献   

12.
语文教学应"读"占鳌头,鼓励和指导学生多读书,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读书,让他们在读中理解,读中感悟,读书提升。使他们养成读书的习惯,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相似文献   

13.
古人说得好:"三分文章七分读","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又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这都说明了"读"在语文学习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当今教育界的有识之士,无一不重视读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教是为了不教,教学的最终目的,就是教会学生自己学会发现,学会探索,学会创新",这是作为老师经常听到的一段话。的确,只有培养学生的能力,才能真正的做到"授之以渔"。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担负着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能力的重任。"听、说、读、写"乃语文之根本,在语文教学中笔者一直努力于培养学生"听、说、读、写"几方面的能力。  相似文献   

15.
一、落实学生为主体,使"读"到位在语文教学的全过程中,学生要有足够的"读"的时间,才能得到"读"的机会,使学生能实实在在的读,而不是走走过场。课前预习要有时间读,了解课文内容和把握课文层次要有时间读,分析课文思想内容要有时间读。保证了"读"的时间,学生才能用心地去通读全文。  相似文献   

16.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可见语文教学中读是关键。但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往往忽略了"读",尤其是在中学,认为读只是在小学低年级的事。要提高语文教学效率,就必须让学生学会"读"。如何指导学生去读,已成了课堂上的一个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7.
朗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教师必须让学生充分地读、反复地读,在朗读中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作为小学语文教师,一方面要认识到提高学生朗读水平的重要性,一方面要激发学生对朗读的兴趣,继而通过各种途径去开展朗读教学。  相似文献   

18.
在语文教学中"听、读、写"一般会得到教师教学的重视,而"说"的训练往往被忽视,根据语文的教学特点,本文从训练学生说话的原则以及活动的方式上论述了"说"的训练。  相似文献   

19.
《新课标》特别强调"体验",按照《新课标》的标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个性化体验。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教师对学习过程中场景的创设,学生自读自悟等方式激发学生的情感,加强学生的体验,语文教学尤其应该如此。通过体验让学生对语文课产生浓厚的兴趣,让"精彩"在学生脑海里经常出现,从而提高语文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20.
张炜 《考试周刊》2009,(4):60-60
众所周知,我们以往的语文阅读教学有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一些语文教师由于缺乏先进理念的引领,囿于传统的阅读教学模式,漠视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主体地位,直接影响了学生阅读的兴趣及能力的培养。高中语文"新课标"强调学生的语文素养除了具备听、说、读、写等能力外,还应通过教学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语言运用能力和一定的审美能力、探究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