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8 毫秒
1.
我国师范高校自然科学学报影响力探析   总被引:6,自引:5,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了解我国师范高校自然科学学报的整体水平,依据《中国学术期刊综合引证报告》(CAJCCR)2001~2005年的统计数据,从影响因子和h指数2个引文指标评价了我国师范高校自然科学学报的学术影响力;同时从我国师范高校自然科学学报入选中文核心期刊评价数据库和被国际著名数据库收录情况进行了评价。  相似文献   

2.
【目的】 针对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整体学术影响力较低的现状,提出促进其学术影响力扩散的措施。【方法】 以入选《2017年版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核心版):自然科学卷》的25种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为研究对象,统计这25种期刊的基本信息及被收录情况,为研究该类期刊学术影响力的扩散路径和刊群建设提供数据支撑。【结果】 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在刊群建设方面有其坚实基础和便利条件,并提出了促进其学术影响力扩散的具体路径。【结论】 通过深挖期刊资源来提升期刊的办刊水平;以“双一流”建设为契机,以师范教育为特色,通过同类聚合、差异办刊、资源共享等途径开展刊群建设,从而促进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整体学术影响力的扩散。  相似文献   

3.
【目的】 采用期刊评价指标的统计分析数据阐明目前高校自然科学学报(以下简称“高校学报”)在中国科技期刊中的学术地位和影响力,指出新时期制约高校学报整体发展的主要因素。【方法】 以进入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遴选出的2017年中国科技核心期刊目录(自然科学卷)中高校学报为研究对象,结合同年《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扩刊版)》中期刊评价指标,统计分析高校学报在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的占比,及其各项评价指标与其他核心期刊和非核心学报的差异。【结果】 2017年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高校学报占比14.6%,与其他核心期刊相比,高校学报整体评价指标偏弱;不同层次、类别高校学报的评价指标差异明显。【结论】 以期刊评价指标衡量,高校学报整体学术质量和影响力偏低。现阶段制约高校学报整体健康发展的主要因素有办刊定位固化、主办高校综合创新能力不均衡、科研评价体系的偏向,以及僵化的办刊模式和缺乏竞争的办刊环境。  相似文献   

4.
高校自然科学学报国内外学术地位与影响力简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采用定量分析方法,对高校自然科学学报在国内外的学术地位与影响力进行统计分析。历届学报评比和评估情况说明,我国高校自然科学学报中已经涌现出一批在国内有一定学术地位和影响力的学报;影响因子的数据分析显示,高校自然科学学报的学术影响力正在逐步扩大;国际六大检索系统收录数据说明,我国高校自然科学学报中的精品正在努力与国际接轨.但是实力仍明显不足.国际显示度还十分微弱。因此,打造国际品牌应该是这些学报今后努力的方向。  相似文献   

5.
选取2012版《中国学术期刊影响因子年报(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中的11个文献计量指标,构建安徽省高校自然科学学报学术影响力水平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因子分析法,对安徽省高校自然科学学报的学术影响力水平进行综合评价,探究判定高校学报学术影响力水平的主要文献计量指标。结果表明:因子分析法不仅可以解决学报学术影响力综合评价中指标的相关性和权重选取问题,还可以有效消除自引过高导致的影响力评价失真问题;复合他引影响因子或复合影响因子不能作为衡量学报学术水平的唯一指标,主要指标有Web即年下载率、复合他引影响因子、复合影响因子、基金论文比、被引半衰期限、复合即年指标、可被引文献量、引用期刊数、总下载量、复合总被引,其中Web即年下载率、可被引文献量、复合他引影响因子对学报学术水平的影响权重最大。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高校学报(自然科学版)入选《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中国科技论文与引文数据库所占比例、在科技期刊群中获奖份额与高校产出论文的学术表现进行对比,指出提升高校学报(自然科学版)学术地位具备有利条件和空间。以多年编辑实践,阐述提升高校学报(自然科学版)学术地位需要编辑把握组稿方向,开阔视角关注科技创新及高校优势学科的科研动态,对来稿审核资助基金项目与论文研究内容的相符性;关注高校学报(自然科学版)文献指标的变化,遴选并培育有学术影响力作者群体。提出用来稿量作为统计数据对期刊文献指标的年度变化规律进行建模、分析以检验编辑工作成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根据CJCR和CAJCCR的影响因子、总被引频次指标对辽宁省高校学报(自然科学)及其在全国学报中的学术影响力进行比较研究,提出加速提高辽宁省高校学报学术影响力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对2001-2002年江苏高校自然科学学报几次评比结果,及学报三项学术评价指标进行了分析。从一系列统计数据中看出,江苏高校自然科学学报涌现出了几种精品和名牌期刊,这将促使一些高校学报寻找差距,与时俱进,力争再上新台阶。  相似文献   

9.
【目的】从学术共同体角度探讨师范类高校自然科学学报与“双一流”建设协同发展机制,探索二者协同发展路径。【方法】以9所“双一流”建设师范类高校的自然科学学报为例,结合高校“双一流”建设实施方案,基于学报网站、中国知网与问卷调研统计2019—2020年学报发文情况、栏目设置、影响力指标和学术共同体建设相关举措等,并运用Excel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和图表绘制。【结果】以“双一流”建设师范类高校自然科学学报为核心的学术共同体能够通过发挥编辑与编委的核心纽带作用和具有针对性的主题出版,推动学报和一流学科协同发展。但受学报国际传播能力、主办高校的管理机制与学术评价体系影响,其助力高水平成果产出的效果并不理想。【结论】师范类高校自然科学学报应通过优化栏目设置、探索双语传播与增强学术引领3个方面,提升学术共同体成员协作效率与高水平成果产出协同度,实现学术共同体内涵价值,推动学报与一流学科高质量协同发展。  相似文献   

10.
我国医学类高校学报2005~2009年主要评价指标统计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2006~2010年,核心版)为依据,对近5年来我国医学类高校学报各项评价指标变化进行了统计和比较,剖析了我国医学类高校学报的学术影响力和发展趋势。结果显示,近年来我国医学类高校学报的平均影响因子及其在统计源期刊排名逐年上升,且期刊的载文量和基金论文比也逐渐增大,反映了医学类高校学报整体学术水平的提高和综合影响力的增强。但我国医学类高校学报整体发展水平仍参差不齐,综合竞争力有待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