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实施旱地烟叶微积雨节灌及地膜覆盖综合配套技术,烟叶平均亩产由原来的125公斤提高到161公斤,亩增产36公斤,增产28.8%,亩增收504元;土壤有机质含量、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分别提高了0.069%、5.3ppm、1.1ppm、4.5ppm;0-20cm、20-40cm、40-60cm土壤含水量与采用常规技术种植的烟田相比,各层土壤含水量都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2.
采用"3414"试验设计,对西藏玉米进行氮、磷、钾不同配比研究。结果显示:氮、磷、钾不同配比几乎都可以提高玉米秸秆产量,处理14(N2P1K1)、12(N1P1K2)、2(N0P2K2)的氮、磷、钾配比最有利于玉米秸秆产量的提高,均比对照增产30%以上;氮、磷、钾不同配比还可以改善玉米秸秆的营养成份,处理9(N2P2K1)能够增加玉米秸秆的粗蛋白含量,处理10(N2P2K3)能够增加玉米秸秆粗脂肪含量和粗纤维含量,处理2(N0P2K2)能够增加玉米秸秆粗灰分含量、P含量,处理14(N2P1K1)能够增加玉米秸秆Ca含量,处理4(N2P0K2)能够增加玉米秸秆无氮浸出物含量。因此,当地尿素最佳施用量为15.95kg/666.7m2;磷酸二铵的最佳施用量为26.87kg/666.7m2;硫酸钾的最佳施用量为37.13kg/666.7m2。  相似文献   

3.
利用蝇蛆处理污水处理厂剩余污泥,不仅能够缩减污泥体积,降低污泥含水率,达到污泥减量化的目的,还能生产蝇蛆蛋白,实现污泥的资源化利用。试验首先通过改变污泥的通透性、含水率等因素,对比获得的鲜蛆重量,得出了污泥培育蝇蛆的最适宜生长条件。其次,利用添加辅料后的污泥培育蝇蛆,通过改变蛆料投入比例对单位污泥可获得的最大生物量进行了探索。结果表明,每1kg污泥在添加50g麸皮辅料后更利于蝇蛆生长,添加辅料后的污泥每1kg最多可获得127.4g鲜蛆。同时,经蝇蛆处理后的污泥物理性状也得到了改善,分散度有所提高,更利于堆肥处理。  相似文献   

4.
《科学大众》2011,(1):31-31
城市污水所带来的污泥处理问题正在日益突出。由于污泥中含有重金属、致病菌和寄生虫等较多有毒有害成分,且易腐败、有恶臭,如不加以妥善处理,将造成堆放和排放区周围环境的二次污染。由中国科研人员自主研发的城市污泥蚯蚓生物处理技术已通过自主创新产品认定。该技术采用蚯蚓生物处理方法来处理城市污泥,  相似文献   

5.
在鲜牛奶中加入红皮洋葱汁,利用保加利亚乳杆菌和嗜热链球菌混合发酵,研制剐具风格的洋葱酸奶产品.在不同浓度的NaCl溶液中进行热烫护色处理,以获得具有良好风味和色泽的洋葱汁.对蔗糖添加量、洋葱汁含量、乳酸茵接种量、发酵温度、发酵时间等ax-t-因素进行L16(45)正交试验研究得出:蔗糖添加量12%、洋葱汁含量2%、接种量4%,在41℃发酵4个小时即可获得良好的洋葱酸奶.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市政污泥和农业秸秆为原料,制备了一种高效、环保、低成本的复合型吸附剂。考察了污泥-秸秆混合比例、吸附时的p H值、吸附剂投加量、吸附时间等因素对Cr6+吸附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污泥与秸秆配比为1:1.25,碳活化时间2h,温度800℃的制备条件下制得的吸附剂性能最好,此时对Cr6+的吸附效率可达99.67%。  相似文献   

7.
目前作物秸秆的处理方法为氨化,其方法虽然简单易行,但处理效果不十分理想,秸秆的消化率,粗蛋白含量还不是很高,且成本较高。如经过用尿素加生石灰处理效果最佳,具体方法如下: 一、秸秆切碎 把干稻草、玉米秆、麦秆等原料切成5—10厘米长,原料切碎后可增加接触面,缩短处理时间,便于采食。 二、处理液配制 尿素和生石灰的用量分别为2—4%、5—7%。即将2—4公斤尿素和5—7公斤  相似文献   

8.
利用玉米、麻类等植物的秸秆生产纤维板,可就地取材,且操作容易掌握。对于玉米、麻类植物产地来说,是农户致富的好门路。现将工艺过程介绍如下: 1、处理 先将植物秸秆切成2厘米左右的短节,用清水冲洗掉泥沙、杂质,投进尺寸2×2×1.2米的水泥池中,然后往池内添加约占体积40%的冷水,随即通以压力不少于2公斤/平方厘米的蒸汽,蒸煮12—15小时,一边注意上下翻动,直到无硬芯,无夹  相似文献   

9.
采用双螺杆挤出技术对黑加仑果渣膳食纤维进行改性处理,通过单因素试验分析了水分添加量、物料粒度、挤出温度、螺杆转速四个因素对可溶性膳食纤维含量的影响,并采用正交试验对改性工艺进行优化。最终确定最佳工艺参数为:水分添加量为40%,物料粒度为80目,挤出温度为140℃,螺杆转速为160r/min。在此条件下,可溶性膳食纤维含量达24.87%,且各因素对可溶性膳食纤维含量的影响程度大小依次为水分添加量挤出温度物料粒度螺杆转速。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选用三种不同处理的玉米秸秆:不做处理、腐熟、炭化秸秆,做为吸附剂,将其对NH4+的吸附解吸特性做以研究。结果为:三种不同处理的玉米秸秆对NH4+的吸附效果表现为炭化玉米秸秆处理最好,其次是只施NPK处理、腐熟玉米秸秆处理、未做处理的玉米秸秆,且随着吸附平衡浓度的增加各自的吸附量也增加,并呈现良好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1.
通过泥页岩有机质和矿物的定性定量分析,研究淮南煤田煤系地层泥页岩组成特征及吸附性能.结果如下.1)研究区泥页岩TOC含量为0.13%~8.58%,平均含量为1.98%;有机质类型以Ⅲ型为主,少量Ⅱb型;Ro值为0.61%~1.48%,平均值0.93%;矿物主要为粘土矿物和石英,粘土矿物以高岭石和伊/蒙混层矿物为主.2)TOC含量增加,吸附量增大;Ro值增加,单位TOC的最大吸附量增加;粘土矿物吸附性与其类型有关系.3)脆性和脆-韧性变形的泥页岩等温吸附特征不同.  相似文献   

12.
本文中某该垃圾填埋场污泥做小试试验,首先添加不同比例水泥、生石灰,粉煤灰确认含水率和抗压强度的变化,最终的最优的固化药剂添加比例为水泥添加10%,生石灰添加8%,粉煤灰添加7%,抗压强度达到60kpa,含水率小于60%,且药剂单价为80元/吨泥,能以最低处理成本固化污泥,并使之处理合格。  相似文献   

13.
本文采用了微波消解后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城市污泥中总磷。系统地研究了微波消解污泥的方法,实验基于将成分复杂的污泥样品经硝酸、过氧化氢、高氯酸微波消解,溶解出污泥样品中总磷,使其全部以正磷酸盐形式存在于分析液中。将其经GB/T 11893方法测定。总磷检出限为2mg/kg(0.01 mg/L),加标回收率在90.0~96.0%。本方法简便、准确、可靠。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林芝地区野生手掌参典型分布区的土壤养分条件进行调查研究,掌握手掌参生境土壤养分状况,以期为手掌参种质异地保存和人工栽培提供基础数据。方法采集15个手掌参典型分布区45个样地的0~10 cm和10~20 cm土层土壤,测定分析土壤pH、有机质、全氮、全磷、碱解氮、有效磷及速效钾的含量,并对其含量状况进行评价,同时利用聚类分析对手掌参生境土壤进行分类。结果手掌参生境土壤0~20cm土层pH范围4.62~7.23,0~10cm土层85%以上的土壤样本有机质、全氮、碱解氮含量达到一级肥力标准,均值分别为113.66 g/kg、4.76 g/kg、335.03 mg/kg;10~20 cm土层80%左右的土壤样本有机质、全氮、碱解氮含量处于中等至丰富水平,均值分别为37.15 g/kg、1.79 g/kg、124.13 mg/kg。0~10 cm土层57.78%的土样全磷含量(均值1.01g/kg)处于丰富水平,62.22%的土样有效磷含量(均值24.57mg/kg)处于中等及以下水平,88.89%的土样速效钾含量(均值207.19 mg/kg)处于中等至丰富等级;10~20 cm土层75.56%的土样全磷含量(均值0.43 g/kg)处于缺乏状态,80%左右的土样有效磷含量(均值13.00 mg/kg)、速效钾含量(均值114.26 mg/kg)处于中等及以下水平。利用聚类分析将林芝地区手掌参生境土壤分为7大类型,占比分别为17.78%、57.78%、6.67%、6.67%、4.44%、4.44%、2.22%.除第Ⅰ类型外,其他类型土壤有机质、全氮、全磷、碱解氮含量均很高。结论手掌参生境土壤呈酸性至中性,以酸性土壤和微酸性土壤为主,土壤养分整体表现为有机质、全氮、碱解氮含量丰富,磷养分供应水平较差,表层速效钾含量较高,表下层速效钾含量较低。0~10cm的表层土壤肥力水平整体优于10~20cm的表下层。不同手掌参分布区土壤养分条件差异很大,表明手掌参对土壤养分条件的生态适应范围较广,既可以在贫瘠的土壤上生长,也可以在肥沃的土壤上生长。除第Ⅰ类型外,其他类型土壤有机质、全氮、全磷、碱解氮含量均较高,表明手掌参多分布在有机质含量丰富的土壤环境中。  相似文献   

15.
生产建设项目建设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弃土,弃土养分极度缺乏、结构紊乱。为了给黄土高原沟壑区弃土场培肥提供一定的技术依据,试验在黄土高原陕西省长武农业生态试验站模拟弃土场进行。试验选取白三叶、草木樨、紫穗槐、柠条、黑麦草5种植物,探究在不同施肥处理下各植物小区0~10 cm、10~20 cm土层的养分含量。设施有机肥(羊粪),施肥量为30000 kg/hm~2;施秸秆,施肥量为9000 kg/hm~2,以及不施肥三种施肥处理,探寻植物在单播、混播模式下对弃土场的土壤培肥效果。黑麦草+白三叶在三种处理下的土壤肥力均较高,培肥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6.
稻田25年定位连种麦—稻—稻三熟制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贺春玲 《科技通报》2001,17(2):29-32
在发育于近代浅海沉积物的黄化青紫泥田的潴育型水稻土上进行为时25年(1974-1998)连作麦-稻-稻三熟制高产小区定位试验。结果表明,在人年施用尿素750kg/hm^2的基础上,另配施45t猪栏粪和在年施总氮量为412.5kg/hm^2的条件上,将猪栏粪与尿素氮配成6:4的比例施用,均取得较高的产量,25年平均谷物产量分别达16002kg/hm^2和16226kg/hm^2;伴以4次更换晚稻品种,由常规水稻品种改种杂交稻优良组合。结果谷物产量稳中有升,平均年递增1.42%,同时土壤有机质得到积累和更新,土壤氮磷养分有效化,土壤结构保持相对稳定。  相似文献   

17.
为降低黄粉虫养殖成本,探索农业废弃物利用的有效途径。本研究选取了8种本地区易获得的农业废弃物,包括油菜秸秆、水稻秸秆、小麦秸秆、玉米秸秆、甘蔗皮、玉米芯、大麦虫粪和黄粉虫粪,将其按不同比例与麦麸混合,用EM菌液发酵后饲喂黄粉虫幼虫,分析废弃物发酵料对黄粉虫幼虫增重和存活的影响。结果发现,黄粉虫幼虫的增重和存活率均随发酵料中废弃物比例的增加而逐渐降低,而且相同比例的不同种废弃物发酵料对黄粉虫幼虫的增重和存活的影响也存在明显差异。综合废弃物发酵料对黄粉虫幼虫增重和存活的影响得出,供试的8种废弃物以油菜秸秆饲养效果最佳,其次是大麦虫粪;同时为保证黄粉虫幼虫有较快的增重速度和较高的存活率,发酵料中废弃物的添加比例应控制在饲料总重的70%以内。试验结果为农业废弃物的利用和降低黄粉虫养殖成本提供了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18.
以碱处理玉米秸秆作为外加碳源,研究外加碳源对潜流人工湿地污染物去除效果的影响。利用不同条件下的两组装置(A潜流人工湿地空白对照;B添加碱处理秸秆的潜流人工湿地)进行实验,测定体系中TN、NH4+-N、NO3--N、NO2--N、COD、p H等指标变化情况。研究结果表明:添加碱处理玉米秸秆的潜流人工湿地较空白对照装置TN去除率提高了30%左右;NH4+-N去除率提高了11%左右;NO3--N去除率提高了14%左右;NO2--N去除率提高了56%左右;COD去除率提高了31%左右。经过碱处理的玉米秸秆可以为人工湿地系统脱氮提供反硝化所需要的碳源。添加碳源可明显提高潜流人工湿地的脱氮性能,而且不会给系统带来负担。  相似文献   

19.
氮磷钾肥对旱地春油菜生长和土壤养分状况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讨氮、磷、钾肥料对旱地春油菜产量和土壤养分的影响,结合试验区域自然条件和农民常规施肥,采用"3414"试验设计,研究了氮、磷、钾不同用量对油菜产量和土壤养分的影响,确定了本区域内春油菜产量与氮、磷、钾肥料因子的二次多项式回归方程:Y=2342.76+400.47X1-143.66X2-86.29X3-28.40X21+12.47X22+60.36X23+5.25X1X2-18.20X1X3-14.02X2X3,最佳产量为3194.06kg.hm-2时,对应的施氮量101.97kg.hm-2、施磷量85.74 kg.hm-2、施钾量36.15 kg.hm-2。试验区域内春油菜缺氮处理相对产量为64.95%,因此土壤氮素偏低,为低肥力水平,缺磷、钾处理相对产量大于95%,土壤磷、钾为高肥力水平。  相似文献   

20.
采用小区试验,探讨撒可富18-14-12水稻肥、撒可富氯化钾型15-15-15复合肥、抗腐威等与常规施肥的比较试验及各复合肥之间的比较试验,寻求其施用的最佳配方,筛选出最好的复合肥。结果表明:在今年的气候条件下,以处理5、撒可富氯化钾型15-15-15,基肥20公斤/亩+10公斤64%二铵,追尿素15公斤/亩这个处理较处理1空白(不施肥,追施尿素15公斤/亩)相比表现效果最好,亩产量最高,是711.8公斤;亩增效益也是最大,是76.5元;其次是处理8、撒可富18-14-12基肥20公斤/亩,追有机肥15公斤/亩,亩产量671.6公斤,产量顺位是第三,亩增效益居第二,是64.1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