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题目:为探究乙炔与溴的加成反应,甲同学设计并进行了如下实验:先取一定量的工业用电石与水反应,将生成的气体通入溴水中,发现溶液褪色,即证明乙炔与溴水发生了加成反应.乙同学发现在甲同学的实验中,褪色后的溶液里有少许淡黄色沉淀  相似文献   

2.
乙炔使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的实验改进江苏省沛县师范学校(221600)宋志贵中学化学教材中,乙炔使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的实验做法是:向盛有高锰酸钾的试管中通入乙炔气体.由于乙炔使高锰酸钾溶液褪色较慢,实验所需时间较长,大量的乙炔将进入空气,乙炔中的杂质气体也...  相似文献   

3.
高中化学教材乙炔一节,一直采用把水滴加到碳化钙中的方法制取乙炔气体。此实验存在较大的缺陷:一是当水滴与碳化钙接触瞬间,反应太剧烈,产生气体速度太快,而未与水滴接触时,产生气体的速度迅速减弱,因而难以形成平稳气流,点燃乙炔气体时,火焰时大时小,甚至熄灭,不利于观察燃烧状况;二是反应前容器内充满空气,因此点燃乙炔时必须验纯,  相似文献   

4.
十字交叉法是中学化学计算中非常重要的技巧之一,但是,许多同学由于对其“比值”的结果理解不透,而走入误区。例1:在标准状况下,22.4升某一种气体(为乙烷、丙烯、乙炔、丁炔中的一种)与乙烯的混合物,可与含溴8%的溴的四氯化碳溶液800克正好加成反应完全,则该气体与乙烯的质量比为()。  相似文献   

5.
一、研究性实验在试题中设计探索性实验 ,可以引导学生加强动手实验 ,培养学生对问题善于质疑的习惯 ,在此基础上 ,探索解决问题的正确途径 ,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例 1 ( 2 0 0 2年上海高考化学试题 ) 为探究乙炔与溴的加成反应 ,甲同学设计并进行如下实验 :先取一定量工业用电石与水反应 ,将生成的气体通入溴水中 ,发现溶液退色 ,即证明乙炔与溴水发生了加成反应。乙同学发现在甲同学的实验中 ,退色后的溶液里有少许淡黄色浑浊 ,推测在制得的乙炔中还可能含有少量还原性的杂质气体 ,由此他提出必须先除去之 ,再与溴水反应。请你回答下列…  相似文献   

6.
高中化学课本中,乙炔气体的制取是用饱和食盐水代替蒸馏水与碳化钙反应,目的是为了降低水的浓度而减缓反应速率。但实验时反应仍然很剧烈,并产生大量泡沫沿容器上升至容器口处,甚至进入导管而影响气体的排出和收集。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通过多次实验发现,在不改变课本中实验装置的前提下,如果改用下列方法,可以降低反应速率,减少泡沫的产生而又不影响乙炔性质实验的效果。a.运用生成沉淀物覆盖,减缓反应速率。①饱和碳酸钠溶液。碳化钙的容器中加入饱和碳水发生反应生成乙炔和氢氧碳酸钠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盖在碳化钙的表面,使…  相似文献   

7.
《化学教学》2000,(5):48-49
高二化学课本上说 :乙炔在溴水中可以发生加成反应。但是 ,用氯气代替溴水 ,乙炔是否也能发生加成反应 ?甚至于用溴、氟气、碘代替溴水 ,情况又如何呢 ?产生这些问题后 ,在老师帮助下 ,我们查阅了一些书本 ,资料认为乙炔与氯气或溴水发生的均是加成反应。仅有美国坦普尔大学研究生PaulRoseberg来华做的 ( 83年11月应天津师范大学邀请作的表演 )乙炔与氯气反应的实验 ,说乙炔和氯气可产生火焰。但对乙炔与氯气的反应类型未作结论 ,而且实验装置较繁。正因为如此 ,利用我校开展的开放设计实验 ,探讨一下乙炔与氯气的反应 ,对弄清…  相似文献   

8.
针对饱和食盐水与电石反应制取乙炔气体的实验反应速率比较快且难以控制等不足之处,采用15%的葡萄糖溶液与电石反应,探究实验室制乙炔气体的新方法。结果表明,改进后的实验,反应速率明显降低,可产生持续平稳的乙炔气流,有利于乙炔气的点燃,反应现象明显,实验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9.
严业安 《化学教学》2002,(6):25-27,29
案例一 :实验室制取乙炔的问题研究本课题主要是基于实验现象和实验改进的化学研究性学习的教学。(一 )问题的提出乙炔的制取和性质实验中有几个问题值得探讨 :①电石和水反应非常剧烈 ,即使用饱和食盐水代替水 ,反应也较激烈 ,起初产生的乙炔气体在收集和性质实验之前不能有效利用而白白浪费掉 ;②反应试管内连续不断地产生大量泡沫外逸 ,常堵塞导管 ,影响实验的进行 ;③反应后容器内的残留物为什么不呈白色 ,而呈深灰 (白 )色 ;④生成的乙炔气体中还含有H2 S、PH3 等杂质 ,它们会影响乙炔的性质实验。于是我们对该实验进行了认真的研…  相似文献   

10.
利用教材上的方法来制乙炔,学生实验过程中反映出来的问题主要是:产生的气流速度太快,往往还没来得及做后续实验,气体就已经没有了,而且由于反应过于激烈,气流带出大量的泡沫浸湿棉花以后,气体流出受到阻碍,往往使学生有点手忙脚乱,而且此种气体如果用药品较多,产生的气体太多,污染也较严重,整个实验室内的难闻气味使师生的健康受到严重危害,为了克服此缺点,也为了使反应速率更易控制,对该实验作如下改进。  相似文献   

11.
“氧炔焰”的课堂演示西北师范大学化学系张文礼一、实验装置二、实验步骤1.为了保证实验安全并节省课堂时间,课前应向盛有电石的乙炔发生器内加入少量饱和食盐水,用反应产生的乙炔气体将发生器里的空气排尽,勿使空气再次进入发生器。2.演示时,先给乙炔发生器里注...  相似文献   

12.
“怎样鉴别二氧化氮和溴蒸气?”是一道既紧扣教材又灵活性大的好题目,它一方面强调了两种气体在物理性质上的相似,另一方面要求学生重视两种气体的不同的化学性质。目前多用下面两种方法来鉴别:1将两种气体分别通入硝酸银溶液中,能产生淡黄色沉淀的那种气体是溴蒸气...  相似文献   

13.
1.纯净的乙炔应是无色无臭味的气体,而实验室制得的乙炔气体为什么总具有特殊难闻的气体? 市售的电石是由石灰石与焦炭在电炉高温下熔化制得的,这种电石的主要成分是碳化钙,其中还有少量硫化钙、磷化钙、砷化钙等杂质。所以用这种电石制取的乙炔气体中也总混有硫化氢、磷化氢  相似文献   

14.
电石与水反应是“乙炔的制取和性质”实验的主要操作部分,该实验有两个问题长期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①电石与水反应很剧烈,即使用饱和食盐水,反应也较激烈,产生的乙炔气体在收集和性质实验之前不能有效利用而白白跑掉;②反应试管内连续不断地产生大量泡沫外逸,影响实验的进行。我们对该实验进行了认真的研究。  相似文献   

15.
高中化学课本(必修本)第二册P152学生分组实验乙炔的制取和性质。实验操作分两步完成,本人认为此操作步骤存在以下缺点: 1.在实验步骤①中要求学生按教材中所列装置制取乙炔气体,然后验纯点燃。根据乙炔气体的水溶性和密度的大小,乙炔较理想的收集方法是用排水集气法。而此装置不便于乙炔的收集验纯。  相似文献   

16.
现行高中化学(必修)第二册第四章第六节关于乙炔的演示实验存在下列问题。 1.乙炔制备和性质实验分四次进行,没有连续性,既费时又费药品。 2.用水或饱和食盐水跟电石反应制取乙炔时,反应过分剧烈,难以控制,并有大量泡沫产生,影响性质实验的效果。 3.由于乙炔气体未经净化,乙炔气体中含有H_2S、AsH_3、PH_3等杂质,干扰了性质实验,也污染了空气。 4.点燃乙炔时冒浓烟,污染环境。 为解决上述问题,现设计了一套乙炔制备和性质的组合式实验装置,取得了很好的实验效果。  相似文献   

17.
用气相色谱法对乙炔与溴水加成反应的产物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除了生成1,2-二溴乙烯和1,1,2,2-四溴乙烷外,还生成了不少二溴乙醛Br2CHCHO。并对高中化学教材中有关内容提出了修改建议。  相似文献   

18.
现行教材中,乙炔气体的制取是用饱和食盐水代替蒸馏水与碳化钙反应,目的是为了降低水的浓度而减缓反应速率。但实验时反应仍然很剧烈,并产生大量泡沫沿容器上升至容器口处,甚至进入导管而影响气体的排出和收集。  相似文献   

19.
本文通过实验,证明多年来教科中所用的,证明乙炔与溴反应,使溴水退色,这一性质实验方法的不足之处,进而确定了理想的实验方案和乙炔与溴反应的反应时间。  相似文献   

20.
在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选修5)"乙炔的实验室制取及其性质实验"中,笔者经过实验操作发现有2处不妥或不便操作的地方:一是乙炔经洗气和通入溴的四氯化碳溶液或高锰酸钾酸性溶液后直接排到大气中会污染环境;二是随着反应的进行,瓶内气压会增大,分液漏斗中的饱和食盐水不能滴下,反而会使气体从分液漏斗中逸出,若拔出橡胶塞再滴加食盐水,则气体会逸出污染环境,且不利于对学生进行节约意识的教育.因此,笔者将实验装置进行了改进.以下是3种改进的实验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