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6 毫秒
1.
概述了我国税收信用的现状;阐述了加快转变治税方式的重要性和社会信用体系对治税改革的重要基础作用;结合工作实践对税务信用在企业信用信息服务平台中的应用进行了初步探讨,期望有助于利用省级信用系统开展税收征管保障信息的应用,以推进税收信用和诚信体系的同步建设。  相似文献   

2.
吴俊 《发明与革新》2014,(10):26-26
随着“大数据”时代来临,各地各部门对企业和个人信用信息的搜集整理大大增加,但这些信息并没有直接带来各部门之间的信息融合与数据共享,打破“信息孤岛”依然是当前我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首要问题。  相似文献   

3.
随着“大数据”时代来临,各地各部门对企业和个人信用信息的搜集整理大大增加.但这些信息并没有直接带来各部门之间的信息融合与数据共享,打破“信息孤岛”依然是当前我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首要问题.  相似文献   

4.
论我国省级公共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建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目前由于我国经贸活动中普遍存在信息不对称,各省迫切需要建立公共信用信息共享平台的问题,在介绍和分析国内发达地区公共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建设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我国省级公共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建设的总体思路,并从公共信用信息采集/交换平台、服务平台、安全监控平台等三个方面具体设计了我国省级公共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建设的框架和结构。  相似文献   

5.
从城市应急联动系统的需求出发,从技术角度分析系统建设中需要重点把握的信息集成共享问题,公安“三台合一”应急联动系统建设问题以。及地理信息系统建设问题。  相似文献   

6.
项韶明  王方华 《情报科学》2004,22(10):1156-1159
本文通过对上市公司信息监管的基本规律、股票市场信息系统监管的途径和投资者信息需求等问题的分析.提出股票市场监管的本质和核心就是对股票市场信息流实施有效监管,而其中主要是对上市公司信息数量与质量的监管。同时股票市场信息监管要针对市场参与者的特点,对信息进行不同程度的加工,以满足其不同需求。  相似文献   

7.
实施全省信用信息系统建设,建立省级企业信用基础数据库和服务平台,是江苏省建立“一网三库”的主要内容之一。本文主要围绕在省委省政府制定的相关法律法规依据下,针对省级行政部门提供哪些企业信用信息进入省级企业信用基础数据库进行了深入研究,研究成果已用于2008年实施部分省级部门企业信用信息归集工作。  相似文献   

8.
王建明 《情报杂志》2005,24(3):85-87
商业信用信息服务体系的发展与完善是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中心。目前 ,尽管我国已初步建立了以征信机构为核心的商业信用信息服务体系 ,但是还存在不少问题。完善我国商业信用信息服务体系 ,必须从以下四方面入手 :构建基础信用信息共享机制 ;建立统一的国家标准 ;明确政府定位 ,加强政府监管 ;大力促进征信机构的发展壮大  相似文献   

9.
为了更加科学、合理、有效地推进信息运维综合监管系统深化应用建设,促使该系统能够更好地满足公司现阶段乃至今后对信息系统运维管理的需求,项目组对公司的信息系统运维管理工作的现状和需求作详细的调研、梳理、分析,提供信息运维综合监管系统可用行,提升信息化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10.
<正>本文针对省级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数据库建设这一新课题,通过分析河南统一代码数据库建设及应用实例,提出了省级统一代码数据库建设模式及其应用体系架构,并对存在问题进行了分析,在全国其他省级统一代码数据库建设中能够起到示范作用。在实际运行及应用中,该项目已经在商事制度改革、登记管理部门数据转换、诚信体系建设中发挥了较好的社会效益,基本实现了预期目标。  相似文献   

11.
阐述了加快信用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必要性;总结了我国在信用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中取得的成效,并指出了存在的问题;分析了美国、德国、日本在信用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经验及其对我国的借鉴价值;提出了我国信用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2.
信用·信息·因特网--一个"一般信息论"的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智慧 《情报杂志》2004,23(11):72-73
从信息管理学 ,特别是“一般信息论”的视角 ,对信用、信息与信用、因特网和信用等问题进行了讨论 ,认为信用的产生离不开信息 ,信息生产方式现代化对信用制度的建立与变迁有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13.
我国信用信息基础建设问题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刘骁  顾锋  王方华 《情报杂志》2005,24(8):88-89
我国信用信息基础建设面临的最突出问题是各部门信息割据。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信用信息的管理是一项社会增值活动,合理的信用信息管理模式需要通过市场化运作来加以推进,因此转变政府职能、构建信用信息运作管理的市场体制是我国信用管理体系建设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4.
外部信用评级隐含的资金风险信息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德胜  姚伟峰  冯宗宪 《情报杂志》2004,23(11):57-58,61
外部信用评级将融资过程与信用分析过程相分离,为资金供需双方的信息缺口开辟通渠,降低投资人信息不对称的信息搜寻成本和融资企业的交易成本,提高金融管理效率和市场效率。为此,笔者对外部信用评级隐含的风险信息——违约率、回收率、资金价格、监管信息进行了详细评述。  相似文献   

15.
探讨了电子政务信息共享模式及其数据质量要求,通过“江苏省企业信用基础信息数据库和服务平台”的建设实践,分析了数据归集与共享中存在的质量问题,从技术角度论述了提高数据质量的对策和方法,并提出一个针对省级信用信息服务平台的数据质量评估模型。  相似文献   

16.
建设市场主体信用动态综合评价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信用建设是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建设市场主体信用是当前正在构建的政府监管模式的核心。针对信用等级评价周期较长且只是对孤立的静态时段进行评价不能充分挖掘历史信用信息、不能反映信用变化趋势的问题,按照“厚今薄古”的思想确定时间权重,通过对各个静态评价时段的信用评价值进行集结,得到信用动态综合评价值。研究结果可以弥补静态信用评价的不足,对政府部门的事中事后监管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7.
信用信息及其传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慎金花  赖茂生 《情报科学》2004,22(5):520-522
本文介绍了信用信息的内涵、范围和特性 ,同时根据信息传播的原理分析了信用信息传播过程中的各个要素以及各个要素对于信息传播的影响 ,从而指出为实现市场中信用信息的有效传播 ,必须建立有效的制度来规范信用信息传播的各个过程和各类主体 ,为市场提供有效的信用奖惩机制。  相似文献   

18.
孙志伟 《现代情报》2014,34(5):60-64
从征信角度看,信用信息具有私人属性、社会属性、运动属性和准确性属性4种属性,其中私人属性和社会属性是信用信息的静态属性,只要信用信息存在就具有这两种属性。私人属性要求必须对信息主体的隐私和相关权益予以必要的尊重和保护;社会属性要求对信用信息的搜集尽可能地提供宽松的环境,为最大限度挖掘信用信息的使用价值创造条件;运动属性要求积极发展与信用信息相关的业务,繁荣信用信息服务的种类,促进信用信息相关行业的发展;准确性属性是信用信息运动过程中的必然要求,是信用行业健康、规范、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条件,必须建立相关机制保障信用信息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9.
为了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提出的“减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重大改革决策部署,市场决定性作用下的政府监管是一个急需研究的问题,而政府监管成本是政府部门关注的问题之一。从政府监管角度分析,市场主体的信息灰度并非越高越好,即市场主体信息灰度越高,政府监管成本并非越低。针对当前过分追求高信息灰度等现象,本文分析了监管成本的构成、监管成本与市场主体信息灰度之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借鉴质量成本与合格率之间的关系,重点研究并构建了市场主体监管成本和信息灰度指数模型,据此得出最优信息灰度值。根据“二八法则”原理,给出市场主体最优信息灰度区间。最后根据某地区政府管理部门信息灰度与成本之间的相关数据,利用本文构建的模型,求得最优灰度值和最优灰度区间。本文研究的成果为政府监管部门确定市场主体的最优信息灰度以及确定市场主体信息披露量等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0.
分析了食品安全监管中出现的问题,阐述了食品安全信用档案在食品安全监管中的建立与使用,提出了信用档案在食品安全监管中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