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新创     
《青年记者》2009,(22):2-3
《财经》杂志组建新编辑管理团队 《财经网》11月16日发布公告,介绍《财经》新任编辑管理团队:中国证券市场研究设计中心总干事王波明任总编辑,中国证券研究设计中心媒体管理部副总经理杨浪任副总编辑,《投资者报》原执行总编辑何刚任执行主编,《财经》原美术总监兼首席摄影记者法蛮任副主编。11月23日出版的杂志由新团队独立完成。  相似文献   

2.
我国财经类媒体目前正处于一个飞速上升的阶段,近几年诞生了许多家纯商业化运作的财经类媒体,如《财经》杂志、《二十一世纪经济报道》、《经济观察报》和《新财富》等,这些新生类报刊同我国原有的经济类报纸形成了一个庞大的财经媒体阵营。但这些财经类报刊发展正面临着许多问  相似文献   

3.
业界风云     
《新闻窗》2010,(1):20-20
2009年,《财经》杂志的人事变动闹得沸沸扬扬,更有舆论将之升华到新财经媒体变局的高度进行探讨。自9月底《财经》杂志总经理吴传晖等高层管理人员的离职开始,对于财经创始人之一的胡舒立去留问题成为各方关注的焦点,各种传闻甚嚣尘上,11月9日,胡舒立正式向上级主管部门“联办”递交辞呈。  相似文献   

4.
广受业内关注的新华社第一本财经杂志《财经国家周刊》已正式创刊面世。这本定位中国首席财经大刊的杂志首期发行以珍藏版的形象面世,共发行28万份。业内人士认为,该刊是新华社全力打造并市场化运作的首份财经期刊,它标志着拥有中国最大采编网络与资源的国家通讯社全面涉足财经媒体领域。在首期杂志上,吴敬琏、厉以宁、胡鞍钢等50位知名主流经济学家联合参加了影响当前中国经济健康发展的主要问题的调查。据此前《财经国家周刊》通过新华网发布的公开信息,《财经国家周刊》将全面对接与深入研究中国社会转型与中国崛起面临的大格局、大课题,不回避,负责任,建设性将是《财经国家周刊》勇于担当媒体使命的前提。中国正在从大国坚定而艰难地迈向强国,伴随中国大国崛起的坐标,应当也必然会出现具有全球关注度和影响力的中国媒体。《财经国家周刊》希望不断向全球发出前瞻性的中国判断,勾勒全球财经报道的中国坐标,以负责任的专业水准,打造与大国崛起进程相适应的国际一流财经大刊。在具体内容定位上,《财经国家周刊》强调两个一线调查,即来自产经一线的调查研究、来自决策一线的调查研究。杂志的目标是包括海内外政府管理部门负责人、大型企业高层管理者、研究机构专家学者和关注财经趋势...  相似文献   

5.
本刊讯:2002年4月30日出版的《中华新闻报·媒介经济》专刊,以一个整版篇幅转载了《新闻爱好者》今年第期“聚焦财经媒体”的三篇文章。由河南日报报业集团主办的《新闻爱好者》杂志属全国新闻核心期刊。近年来,《新闻爱好者》杂志注重策划,强化精品意识,编发的许多文章,经常被多家报刊转载。“聚焦财经媒体”的三篇文章是经过编辑部精心策划并认真组稿编辑的。加入WTO后,国内财经媒体迅速崛起并成为传媒界的一个热点话题。该刊编辑对此现象关注了很长时间,同时对陆续收到这方面的一些稿件作了综合分析,精心策划,进行组…  相似文献   

6.
高高瘦瘦的身材、平平和和的性情、不疾不徐的言谈、有棱有角的见解,这就是杨大明,一个曾经让几个财经媒体大放异彩的传媒人,一个躲在掌声后面的寂寞高手,过去的《中华工商时报》副总编、《财经》杂志联合主编、中央电视台“中国财经报道”、“经济半小时”重要节目的策划人,现在的《财经时报》总编辑。  相似文献   

7.
随着我国媒体的发展和新闻理念的日益成熟,讣闻报道逐渐受到重视,一些财经杂志开设了讣闻专栏.本文选取2010年度《新世纪》周刊“逝者”专栏刊发的50篇讣闻报道作为研究范本,运用内容分析、文献资料等研究方法,探析了我国财经杂志讣闻报道的缘起、现状、特点、问题等,并为财经杂志讣闻报道的发展提出了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8.
第一财经诞生于2003年7月7日,隶属于上海文广新闻传媒集团,由第一财经传媒有限公司进行市场化运作,是中国第一个脱离行政地域色彩的媒体。4年多时间,第一财经专注于构建专业、时效、丰富、权威的财经资讯平台,如今已经成为集广播、电视、报纸、网站、杂志、研究院于一体的专业财经媒体品牌。2007年11月,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发展研究中心在北京发表《第一财经产业链研究报告》,认为第一财经  相似文献   

9.
《中国企业家》总编牛文文在一次小型媒体交流会上,直陈了国内财经媒体许多不成熟之处。 1.分类不明确 目前中国的财经媒体分类很不明确,报道管理、财经(宏观层面)、商业(微观层面)的媒体统称为财经媒体。财经在国外确切的说法是财“金”(Financial),例如《福布斯》和《财富》编重报道微观层面,《商业周刊》倾向报道宏观层面。  相似文献   

10.
预警是财经媒体应提供的一项服务,而不是责任 《青年记者》:何总,您好!前不久,英国《金融时报》总编辑莱昂内尔·巴贝尔写了篇文章《财经媒体为何没有预警金融危机》,反思财经媒体对这次金融危机预警不力的原因。您对此怎么看?财经媒体是否应有预警的责任?  相似文献   

11.
于海荣  袁涛  申红 《青年记者》2007,(10):12-14
《财经》杂志内容分析 《财经》创刊于1998年4月,在短短的几年时间内,迅速成长为中国财经杂志中的老大。分析《财经》的报道内容,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第一段]  相似文献   

12.
从某种意义上讲,财经媒体是"窄"媒体,报道内容比较专业,受众群体相对较窄.区域性财经媒体加上"区域"两个字,就更"窄"了.但在财新传媒的学习使我认识到,区域性财经媒体虽然"窄",却需要更加宽广的视野. "重财经而不唯财经" 财新传媒旗下核心杂志<新世纪>周刊,是一份纯粹的财经杂志,但在这一份纯粹的财经杂志中,却有很多非财经类的报道.  相似文献   

13.
《财富》杂志是国际经济传媒的领军杂志.它创刊于20世纪30年代,历经近一个世纪的发展,书写了一段财经媒体的传奇.本文从追溯《财富》创刊时的峥嵘岁月、概括提炼《财富》独特的办刊理念、透析《财富》浓厚的人文气息所凝聚而成的文化品格、分析《财富》如何依靠杂志之外的运营品牌而成为商业运作的典范四个部分全面回顾了《财富》杂志的发展历程,并品味其中的多重启示.  相似文献   

14.
《财经》杂志高管集体辞职事件,虽让人震惊,但也在意料之中。笔者曾在一篇传媒评论中写道:"赵世龙、朱德付、朱学东、程益中的理想有多远?"这次轮到胡舒立等人了,《财经》的理想有多远?这确实值得籍此深刻地反思一番!中国更需要新闻,还是媒体?  相似文献   

15.
由《新周刊》、阳光卫视、新浪网联手推出的2001年中国媒体“中国年度新锐榜”2001年12月19日在上海揭晓,其中《体坛周报》从6家候选媒体:《财经》杂志、《21世纪经济报道》、中央电视台经济生活频道、凤凰卫视、四川卫视中脱颖而出,一举夺魁,荣登2001年中国媒体新锐榜。作为一张地方体育类报纸能在全国性的评选中胜  相似文献   

16.
《传媒》2008,(6):19-25
2001年1月~2006年3月,任《经济观察报》总编辑;2006年3月~2006年11月,任《经济观察报》社长;2006年11月~2007年7月,任阳光媒体投资集团新媒体业务总裁兼《财经时报》社长;2007年9月至今,任《第一财经周刊》总编辑一本以周为出版周期的商业新闻杂志,在截稿日当天更改封面故事,会有怎样的急促、混乱?问题在何力心里一闪而过,没有停留。  相似文献   

17.
业界资讯     
2007中国财经媒体高峰论坛在京召开本刊讯2007年4月25日,由上海第一财经传媒有限公司、《第一财经日报》、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主办的“2007中国财经媒体高峰  相似文献   

18.
《新闻界》2014,(20):2-8
<正>个人简介曹海丽,纽约时报中文网执行主编。本科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硕士毕业于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2008年入选美国哈佛大学尼曼奖学金项目。曾任财新《新世纪》周刊首席记者、《财经》杂志国际新闻主管编辑和高级记者,是《财经》杂志的创刊成员之一。□访谈实录"外媒中文网总体上依托于母报进行内容定位"张志安、刘虹岑(以下简称"张&刘"):纽约时报中文网在2012年6月28日上线。在这之前,英国《金融时报》、《华尔街日报》等国际性知名媒体都已经开设了中文网站,并吸引了相当数量的中国读者。为什么纽约时报中文网到  相似文献   

19.
媒体脸谱     
新华社首本财经杂志《财经国家周刊》创刊由新华社主管、瞭望周刊社主办的《财经国家周刊》,于2009年12月28日面世,是《瞭望》品牌时事政经期刊集群的系列刊物之一。  相似文献   

20.
大众化还是专业化?--国外财经媒体的启示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2004年底,《第一财经日撤》、《每日经济新闻》等财经媒体的兴办在传媒业再次掀起阵阵热潮.有关财经媒体的出路何在?它的生存空间到底有多大等问题成为学界和业界讨论的热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