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校园逸趣     
罗马帝国语文课上,老师给学生们讲道“:罗马不是在一个白天就能建成的。”在历史课上,历史老师向学生们提问:“罗马帝国是什么时候建立起来的?”“夜里!”学生答道。生气老师问“:文中说蜜蜂给花园增了生气,是什么意思?”一个学生回答“:蜜蜂偷花蜜,花儿就生气啊!”大家听了笑个不停。那学生又说:“笑什么?要是鲜花不生气,哪来鲜花怒放呢?”日行一善老师问两位学生“:你们今天有没有日行一善啊?”两位学生齐声答道“:有啊!”老师问“:做了什么事?”学生“:我们扶一位老太太过马路。”老师:“很好!但是扶一位老太太过马路,为什么要两个人呢?…  相似文献   

2.
柯江舟老师教《探索月亮的秘密》,学生发言内容丰富,学习主动,而教师的活动,乍看来没有精彩的语言,没有新颖的教具,似乎是“无为而治”。他的教学有什么特点?是什么原因使学生一进入课题就认真学起来呢?试从两方面进行分析。 一、关于本节课的教学 本节课的教学,与其从有什么特点方面去找,不如从没有什么特点方面去找: 1.没有冗长的讲解。关于月亮的  相似文献   

3.
《师生情》是一篇看图学文。教学时要指导学生有顺序地观察图画,并借助短文明确观察顺序和重点,运用图文结合的方法,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以下教学设计供参考。 一、审题。 本课题目的含义是:老师和学生之间的深厚情谊,即老师对学生健康成长的关心、爱护之情;学生对老师的尊敬、爱戴之情。教学时,教师可在读课题之后,抓住“情”字引导学生思考:在这里,这个“情”字指的是什么?这课讲了师和生之间怎样的感情? 二、初看图,初步了解图画的内容。 可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图画,讨论以下内容: 1.图上画的是什么时间,天气怎样?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2.图上的三位女同学在什么地方?做什么?你是  相似文献   

4.
最近,县实验小学姚娟老师上了一节三年级数学课,内容是“乘法分配律”。我们听后,认为她在这节课中不仅加强了“乘法分配律”的概念教学,而且注意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仪学生学得主动。现将这一节课的教学情况介绍如下: 一上课,复习八道口算题。(略)师:今天,我们还要学习一条新的乘法运算定律,叫乘法分配律(板书课题)。什么叫乘法分配律呢?这是我们这节课学习的主要内容。师:请同学们把书翻到第96页看例7,仔细地看这幅图,并思考两个问题:①这幅图上画的是什么?②这幅图上有几张桌子,几把椅子?  相似文献   

5.
于永正老师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注重情趣。 我常常思索,于老师的课为什么上得那么富有魅力,像磁铁一样吸引着学生?究竟“趣”自何处来?我想以他上的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六册《庐山的云雾》为例,对这个问题作一番探讨。 一、“趣”自疑中来 于老师教学《庐山的云雾》,十分重视引导学生在审题上下功夫,通过审题,使他们在头脑里多装一些“问号”。他启发学生:“看了这个课题,你脑瓜里面有什么问题?”有的学生问:“作  相似文献   

6.
误区一:认识上存在偏差,口语交际处于单项活动,缺乏交互性[案例]一位老师正在执教一年级口语交际《借铅笔》。“同学们,图上画了哪两个小动物呀?“”小猴和熊猫。“”两个动物之间发生了一件什么事?“”小猴向熊猫借铅笔。“”小猴会说些什么?“”熊猫又会说些什么?”……就这样,老师在抛出一个又一个的问题,学生们就图说图,似隔靴搔痒,与己无关,一个个神情淡漠,兴味索然。[思考与对策]引领学生入情入境,实现多重互动口语交际课与说话课最本质的区别是突出语言的交际功能,是听说双方互动的过程。特别要强调的是,师生之间的互动,决不是像上述…  相似文献   

7.
我有幸再次聆听了虞大明老师执教的《猫与战争》一课,深深为他大胆创新、幽默有趣的教学艺术所折服。一、教学语言轻松幽默,给学生注入思维兴奋剂幽默是一种雍容豁达的生活态度,虞老师把这种生活态度带进了课堂。课前五分钟,虞老师就和学生聊起了天:“你们什么时候知道虞老师今天要来和同学们一块儿学习的?”“你们有没有猜测过虞老师长得什么样?”“现在,活生生的虞老师就站在你们面前,请你们仔仔细细地观察虞老师,你所看到的虞老师和你们猜想中的虞老师有什么不一样?”由此,在学生们充满童趣而又“肆无忌惮”的回答中迅速拉近了师生之间的…  相似文献   

8.
一个好的开课揭题方式,能够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望,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思想品德课课堂教学中,如何开课揭题,笔者在长期的调查实践中,摸索总结出了以下十法: 1.讨论法。如教《知识就是力量》一课,教师一上课就问:“谁知道世界上什么力量最大?为什么?”学生讨论后,教师揭示课题。运用讨论法导入新课,能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2.抢答法。如五年级《尊敬老师》一课,我编了几道题,早上上学遇到老师要说什么?学生抢答:“老师您早!”老师帮助我们解答了疑难问题我们该怎么说? “谢谢老师!”放学后离开学校要说什么?“老师再见!”……通过抢答,激发了学生学习情绪,为进一步学习为什么要尊敬老师作好了准备。 3.汇报揭题法。如《保护有益动物》一课,课前让学生自己观察或者询问家长:青蛙、黄鼠狼等动物的生活习性,你从中发现了什么?有什么启发?上课  相似文献   

9.
校园逸趣     
F4键 电脑课上,老师正在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F4键的作用是什么吗?”学生们异口同声地答道:“F4键可能让显示器下流星雨!”差别有一日,老师正在讲课,看到两个学生枕着书睡觉,其中一个是成绩优秀的学生,一个是差生。老师把那个差生拉起来骂道:“你这个不思上进的家伙,一看书就睡觉,你看人家连睡觉也在看书。”烟雾缭绕的地方地理课上,老师问道:“哪位同学知道世界上什么地方烟雾缭绕?”木子回答:“我爸嘴边不远处。”盖章老师:“你没有把你的试卷让父母看吗?”学生:“看过了。”老师:“那怎么没有家长盖章?”学生指着手臂上的伤痕说:…  相似文献   

10.
教学过程:一、谈话激趣,导入课题1.教师板书“心愿”,引导学生理解“心愿”,并让学生说说自己有什么心愿。2.你们想知道月亮有什么心愿吗?3.补充课题,教学课题中的生字。请大家看老师写课题,仔细看老师是怎么把“亮”字写漂亮的。谁来当小老师,告诉大家要把“亮”字写漂亮应该注意些什么?学生书写练习:在书上田字格中描一个,写两个。“亮”字原本读四声,但在“月亮”这个词中读轻声。读词:“月亮”。4.齐读课题。读完这个课题,你想从课文中知道什么?(学生可能会说:月亮的心愿是什么?月亮的心愿实现了吗?月亮为什么有这种心愿?)(设计意图:从…  相似文献   

11.
小学数学教学,不仅要使学生掌握知识,还要使他们增长智慧。例如,在进行一年级“加减法口述应用题”的教学时,我依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首先出示如下一幅图,引导学生观察。然后,提问学生:“你们看图上画的是什么动物?”学生:“图上画的是猴子。”老师:“这些猴子都呆在什么地方?”学生:“有的猴子在树上,有的猴子在地上。”老师:“树上有几只猴子?地上有几只猴子?”学生:“树上有4只猴子。地上有3只猴子。”老师:“你们比较一下,这些猴子都一样吗?”学生:“有大猴  相似文献   

12.
在数学课程标准的指导下 ,课堂上经常会有这样的提问 :“你能提出什么问题吗?”“你发现了什么?” ,一石激起千层浪 ,学生经过思考 ,提出的问题各具特色 ,求异创新的思维火花不断闪现 ,着实令人惊叹。笔者曾听过我校黄老师的两节课 ,面对学生的诸多见解 ,黄老师巧妙引导 ,层层深入 ,在富有挑战性的问题串中 ,激发学生不断探索 ,收效不错。教例1“10以内数的认识”(苏教版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一年级上册)的复习课上 ,一位教师出示了这样一幅图。★★★★★★★★问 :看着这幅图 ,你知道了什么?经过一番独立思考 ,学生们纷纷举起了小手。生1 :…  相似文献   

13.
幽默与漫画     
什么是赤壁之战?学生“:老师,什么是赤壁之战?”老师“:赤臂嘛,就是光着膀子,赤壁之战,自然就是光着膀子打仗了。”日行一善老师问两位学生“:你们今天有没有日行一善啊?”两位学生齐声答到“:有啊!”老师问“:做了什么事?”学生“:我们扶一位老太太过马路。”老师“:嗯,很好,但是扶一位老太太过马路,为什么要两个人呢?”学生:“因为那位老太太本来不想过马路的。”点名有一个刚毕业的师范老师到一所小学教一年级的新生,她第一件事就是要求学生把自己的名字写在作业簿上。之后她收回作业簿再一个一个叫名字发回去,借此认识学生,可是有一本,…  相似文献   

14.
小班的孩子们刚入园不足一个月,情绪上逐渐稳定,也能积极参加老师组织的各种活动了。一日,我和孩子们在后院场地上拍球。几个孩子发现场地周围立着的轮胎,就一起过去把轮胎放倒用力往外拖。由于他们用力的方向不一致,没有拖动。赵新锐跑过来叫我:“老师,快去帮忙呀!”我故意问:“叫我帮什么忙呀?”赵新锐着急地说:“我们弄不动它呀!”并用手指给我看。我说:“哦,你们想玩轮胎,我觉得你们应该有办法弄动它的!”赵新锐扯着我的衣服:“我们真的没有办法!”“那你们想办法了吗?”赵新锐摇摇头:“没有!”我和赵新锐商量:“那你们一起去想想办法看…  相似文献   

15.
廉价的表扬     
一节语文公开课上,一名女生学生答对了一个简单的问题而得到教师热情洋溢的表扬,并奖励一颗标有“智慧星”的小五角星贴在了眉心处。此时的她激动不已,脸红扑扑的,整堂课左顾右盼,不时地摆弄那颗五角星,后面的课她根本就没有听。课后我问那个女孩“:为什么东张西望?”她说“:我在看老师对其他同学的表扬能不能超过我。”又问“: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她说“:我只记住了老师问我的问题。”思考:教师为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采用语言鼓励、物质激励不失为有效的策略。表扬学生没有错,但对一个简单问题的回答,竟得到老师…  相似文献   

16.
[镜头一]为教学“5的乘法口诀”,一位教师把课本的主题图放大,精心制作成5张彩球图(每张5个彩球),准备以这些图片为学习材料,引导学生探究每一句口诀。课上,当教师张贴出第一张图并宣布课题时,学生中立刻出现了一个声音:老师,我已经会了。”随后,又有七八个这样的声音:老师,我也已经会了。”并摇头晃脑地背起来:一五得五、二五一十……”教师一时不知所措,愣在讲台前……[镜头二]师: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5的乘法口诀”,好吗?生:老师,我们已经会了!(预料的场面出现了)师:同学们真聪明!谁来背给大家听听?生(异口同声):一五得五、二五一十……  相似文献   

17.
幽默公园     
天真的想法老师正在给学生们上自然课。她问:“工蚁,可以搬动5倍于它们体重的食物,从这里,你们可得出什么结论?”一个孩子自信地答道:“它们没有工会。”喝不下去拉吉卡第一次上游泳课,一小时以后,他对教练说:“我想,今天是不是就练到这里?”“为什么呢?”“我实在喝不下去了。”老师的记忆力真好上课的时候老师给学生们讲到哥伦布发现了北美洲,快下课的时候老师用下面的话作结束语:“这一切都发生在400多年前。”一个小男孩吃惊地瞧着老师,他迟疑了一会儿,最后说:“老师的记忆力真好。”食指地理老师用手指指着地图上一个地方问:“这是什么…  相似文献   

18.
永顺县灵溪镇第二完小覃健老师给一年级一班的学生上了一节讲读课——《小壁虎借尾巴》,一开始,就把学生吸引住了。上课了,卓老师没有立即要学生打开书本,而是很熟练地在黑板的一角画了一只没有尾巴的壁虎。向学生提问:“同学们,这是什么动物?”大部分同学异口同声地说:“是壁虎!”坐在教室右角的一名男同学立即说:“不对,小壁虎应该有尾巴,这没有尾  相似文献   

19.
《我们爱老师》(第一册)一课要理解的词有“辛勤”、“关心”等。课堂上老师可以这样引导学生理解这两个词: (为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课前教师可带学生到公园参观。) 师:“辛勤”是什么意思? 生:“辛”就是辛苦。 师:那么“勤”呢?  相似文献   

20.
校园逸趣     
事出有因老师:“你的《抢救亲人》的作文怎么连一个标点符号也没有?”学生:“那么急的事怎么能停顿呢?”老师:“世界上什么东西最大?”学生:“眼皮。”老师:“为什么?”学生:“只要把眼一闭,全世界都被遮住了。”父亲很关心儿子的学习。一次闲暇时,他问儿子:“自习课时一般你们教室有多少人?”儿子说:“如果老师在的话,一共有35人。”“那么老师不在的话,又有多少人?”“一个人也没有。”英语老师在课堂上正在讲“现在进行时”,她问道:“现在我说一句话:‘老师长得漂亮。’大家看一下该用什么时态?”同学们异口同声地说:“过去时。”约翰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