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4 毫秒
1.
为了创新自然地理学课程教学理念,文章首先阐述了思政教育在自然地理学课程教学中的融入思路,然后提出了思政教育在自然地理学课程教学中的融入策略,包括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资源、教学评价四个方面。  相似文献   

2.
分析环境类专业课程教学现状,以环境保护和绿色可持续发展作为思政建设的核心点,通过建立方法论与树立价值观,设计课程思政一体化教学内容,改进培养创新能力的教学方式与手段,实现理论讲授与实践探索的有机统一,建立课程思政评价考核体系,充分挖掘课程思政元素、凝练育人功能,为环境类专业课程思政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课程思政是高校落实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教育目标的有效实践途径。文章以“环境社会学”课程为例,探讨实施课程思政的思路和途径。基于环境社会学课程内容特点和教学实践,通过挖掘课程思政元素,打磨教学内容与教学环节,将思政内容融于“环境社会学”课程的具体探索实践,为环境科学与工程类专业课程思政教学提供一定参考和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4.
社会实践融入课程思政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途径之一。地理学社会实践课程融入课程思政,体现了静态融合性和动态延伸性的内在逻辑。文章以乡村振兴与乡村地理社会实践“金课”为例,构建一套地理学社会实践课程思政教学体系,创设基于乡村振兴实践情景的社会实践课程思政的建设路径。此次课程思政建设实践取得了较好的育人效果和建设成果。  相似文献   

5.
课程思政教育是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将大学生思政教育贯穿于大学教育教学全过程的重要途径,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的变革已成为必然趋势。本文分析了环境评价课程开展思政教育的教学目的、教学原则和教学内容,为生态环境类专业开展课程思政教育提供了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6.
乡村全面振兴需要一大批专业技能过硬、政治素养高尚的优秀青年人才。贵州师范学院地理与资源学院乡村地理学教研团队从自然、人文、经济、旅游、资源、生态等地理学元素与我国取得的乡村建设成果出发,深入挖掘课程思政元素,充分融入课堂教学。在教学内容、教学资源、教学方法、保障措施、教学评价方面不断总结和改进,创建了专业知识与思政教育相融合+理论知识与实践锻炼相结合的教学模式。该模式通过实践检验是切实有效的,能够有效提高学生对乡村地域系统的认知分析能力和思想觉悟。  相似文献   

7.
肖玲  元文学  李涛 《大学教育》2023,(14):90-96
课程思政理念是各学段体育学科核心素养指标构建的核心理念。课程组立足运动能力、健康行为、体育品德三个维度,对高校体育与健康课程的目标框架、教学内容、组织实施及考评内容予以构建,并对构建思路加以阐释。依据体育课程思政核心要求,探索体育课程思政和高校体育与健康课程间的关联性。针对思政视域下高校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实施,提出建立质量保障制度与机制、善用现代与传统教学模式和优化思政育人环境的教学建议。  相似文献   

8.
“大思政”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具有高度的系统集成性,要求教学内容、教学方式独立开放,并使整个思政教学过程有良好的教学持续性。目前高职思政类课程教学在教学内容设计与选取、教学环境保障和教学资源配置等方面存在诸多弊端。要实现高职院校思政课程的教育教学目标,应在“大思政”视域下,以系统创新的思维完善组织架构,优化教学过程,提升教师素质,拓展教育平台。  相似文献   

9.
思政理论融入专业课程是育人的必然要求,具有人文与科技双属性的移动UI设计课程是实施课程思政的绝佳载体,通过剖析思政元素融入专业课程的内在逻辑,将思政元素有机融入专业教学内容中,重构了“移动UI设计”课程教学内容,提升了专业教师的思政教学能力,达到了“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协同育人的教学改革目标。  相似文献   

10.
当今在各个高校实施的课程思政教育既有自身的相对独立性,也与其他各个学科存有一定的联系性。经济地理学作为地理学的专业核心课程,旨在帮助学生掌握经济地理学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研究方法,了解经济地理学理论的发展及其最新进展,从而为今后从事区域经济地理学的学习和经济地理学的教学与科研奠定基础。在经济地理教学中融入思政元素能够进一步促进经济地理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的统一,实现知识传授、专业应用、个人理想、社会需求和家国情怀“五位一体”的教书育人目标。  相似文献   

11.
专业课教师课程思政能力是指专业教师将道德规范、思想观念、政治立场有机融入专业课程教育教学中的能力。课程思政能力包括课程思政理解能力、课程思政开发能力、课程思政组织能力、课程思政实施能力和课程思政评价能力。针对高职旅游专业教师在政治素养、课程思政能力、专业课教学内容设计、学校课程思政建设缺乏制度保障等困境,高职旅游专业教师需强化课程思政的师德修养,更新旅游教育理念;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实践教学等方面提升课程思政设计和实施能力;健全课程思政评价与激励机制,制定课程思政建设,以提升课程思政能力,推进课程思政建设。  相似文献   

12.
课程思政旨在推动各级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而行,从而实现“协同效应”,落实“立德树人”根本教育任务。地理学科兼有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的性质,蕴含丰富的思政教育资源,在课程思政中具有独特优势。阐述了课程思政与地理问题式教学的关系以及课程思政视域下开展地理问题式教学的意义,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基于课程思政开展地理问题式教学的实施原则和路径。  相似文献   

13.
“现代城市景观规划与设计”课程是高职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核心课程,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和思政教育功能,必须注重知识技能培养和思政教育的同向同行。文章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课堂实施、教学评价和效果等角度对课程进行改革与实践,旨在提高课程教学质量,增强学生的综合能力和思政素养,为推进高职应用型课程改革提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14.
初中地理课程思政与《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22版)》在内容上密切相关,二者具有传承性、丰富性和融合性三个特性,突显了初中地理课程思政的特色优势,值得地理教学研究者关注。地理教师应当回归地理课程本真,充分了解“地理学科性质——地理课程性质——地理课程思政性质”一脉相承的特色,避免地理课程思政的泛化和窄化,担当起初中地理课程的思政教育重任。  相似文献   

15.
一流课程是建设一流专业、推进一流教育和培养一流人才的基础。在教育部实施“双万计划”的背景下,为了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达到“两性一度”的标准,西北大学自然地理教学队伍在团队建设、教学内容、教学工具、教学过程、课程思政和评价体系等方面进行了探索与实践。教学团队通过合理运用MOOC在线教学平台和与之相关联的智慧教学工具来丰富教学内容,践行互联网与教育融合的教学理念,基于理论知识,采用案例教学,开展思考、探索和讨论,成功开展了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全力推动了自然地理学一流课程建设。教学评价结果证明,自然地理学一流课程建设提高了教学质量,体现了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相似文献   

16.
将课程思政融入初中生物学“人的性别遗传”一课,在教学设计时根据教学内容的梳理,挖掘课程思政的内涵,找寻教学内容与课程思政的联系点,并通过创设贴近生活的真实情境、设置层层递进的问题链、融合应用现代信息技术等方式在教学中融入思政元素,使学科教学与思政教育形成协同效应,为初中生物学课程教学中融入思政教育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新文科背景下财政学课程思政建设,不仅强调学科内容交叉融合与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还应提高财政学专业课程思政教学的广度与深度。基于此,在财政学课程思政教学设计中,应融入多学科维度的思政元素、深入挖掘教学内容中的思政元素、创新课程思政教学模式,积极探索“第二课堂”思政教学内容与形式,从而实现思政教育与专业教育的全方位融合。  相似文献   

18.
为发挥高职院校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育人作用、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提出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思政创新思路.分析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以教学目标与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度融合、教学内容与思政元素广泛融合、教学方法与教学理念有效融合为切入点,从课程思政视角对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教学内容进行创新探索,设计6个专题模块,寓价值观引导于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之中.  相似文献   

19.
金辉 《教育评论》2023,(2):104-113
课程思政学习获得感是衡量课程思政建设成效的重要指标。文章立足教情视角,探究以教学方式、教学内容、教学能力为代表的教情因素影响大学生课程思政学习获得感的中介路径及调节边界。对489名江苏高校经管类专业本科生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教学方式、教学内容、教学能力对课程思政学习获得感具有显著正向影响;教学质量在教学方式、教学内容、教学能力与课程思政学习获得感间起部分中介作用;师生关系既正向调节教学方式、教学内容、教学能力与教学质量间关系,且正向调节教学质量在教学方式、教学内容、教学能力与课程思政学习获得感间的中介作用(即存在有调节的中介效应)。  相似文献   

20.
《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明确提出要“围绕政治认同、家国情怀、文化素养、宪法法治意识、道德修养等重点优化课程思政内容供给”。基础俄语适合进行内涵式、阶段性、递进式的课程思政建设。将思政内涵、价值塑造、能力培养、家国情怀的“德育”教育与基础俄语课程的词汇记忆、语法理解、言语应用、专业素养的“智育”需求相结合来设计思政教学内容,实现德融教学。进一步明确基础俄语课程思政教学内容的供给路径,力求课程思政内容与教学内容有机衔接,实现“德育”和“智育”相统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