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7 毫秒
1.
国家财政性经费投入是高等职业教育经费来源的一个重要渠道。随着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经费不足的问题越发显现,高等职业教育所需要的成本也将会越来越高,而高等职业教育的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却少于普通本科教育和中等职业教育。因此,国家应加大对高等职业教育的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力度,立法保障对高等职业教育的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  相似文献   

2.
周大平 《教育》2012,(7):19-20
一个国家公共部门的财政性教育投入,在中国叫"财政性教育经费",国际上通称"公共教育经费"。早在1993年,中国政府就为财政性教育投入设定了一个目标,即2000年要达到国民生产总值(GDP)的4%。然而迄今这个目标却从来没有达到过……  相似文献   

3.
周大平 《教育》2012,(3):18-20
一个国家公共部门的财政性教育投入,在中国叫“财政性教育经费”,国际上通称“公共教育经费”。早在1993年,中国政府就为财政性教育投入设定了一个目标,即72000年要达到国民生产总值(GDP)的4%。然而迄今这个目标却从来没有达到过……  相似文献   

4.
涂皓 《教育》2013,(11):28-28
《教育》旬刊:中国当前的教育财政体系有哪些问题? 袁连生:教育经费投入渠道单一。我国教育经费筹措制度是以政府为主,2008年,在总计14501亿元的教育经费中,财政性教育经费占72%,非财政性经费占28%。  相似文献   

5.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财政教育投入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本文比较了我国财政教育投入的增长与教育总投入增长、财政性教育经费增长、财政支出增长、GDP增长的关系;分析了财政教育投入占财政支出的比例、财政教育投入占教育总投入的比例、财政性教育经费占GDP的,并对其合理性进行分析,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2012年,我国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将首次达到占国内生产总值4%的比例。在后4%时代,我国财政性教育经费的投入应该从立法、行政、财政等方面建立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的长效机制;应该确定一个高于4%的新指标作为努力的方向;构建包含资本市场、教育捐赠、校产保值增值、民间资本办学等多元化教育经费保障体系;建立独立的教育经费审查和监督机制等。在财政性教育经费使用方面,我国要建立相对独立的教育经费拨款机制,建立教育经费"问责性使用和督察制度",并改变经费使用思维,以切实保障和使用好教育经费,发挥教育经费的效益。  相似文献   

7.
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GDP比例达到4%的目标至今未能实现,财政性教育经费的投入每年都存在较大的缺口,由此产生的教育经费短缺问题,直接地影响了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本文通过对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现状进行分析,有针对性地提出了符合我国国情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8.
《教育文化论坛》2011,3(4):137-137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刘延东在全国教育投入和管理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强调,要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大教育投入促进教育优先发展的部署,拓宽财政性教育经费渠道,确保到2012年实现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达到4%的目标,不断开创教育事业改革发展新局面。  相似文献   

9.
当前,我国高职教育经费来源大致形成了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事业收入、民办学校举办人投入、社会捐赠及其他投入等多渠道并进的局面。然而,国家财政性教育投入不足、教育投入地域间不均衡、多元化投入模式结构不合理、高职教育投入法规不健全等成为教育投入体制面临的主要问题,对此,建立健全我国高职教育投入体制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0.
我国财政性教育经费占GDP比例偏低,政府教育经费投入不足.其主要原因:一是教育管理体制和分税制财政体制带来的教育经费负担责任的划分不合理;二是有关法律法规对教育投入的规定未能有效落实.提高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GDP比例的对策:一是坚持教育公益性质,构建公共教育财政制度;二是明确各级政府提供公共教育服务的职责,建立省级政府统筹的教育经费分担机制;三是建立公平科学的教育经费分配机制.  相似文献   

11.
赵先锐 《文教资料》2009,(34):161-162
本文从宏观层面,对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我国政府对高等教育的财政性经费投入展开研究.通过对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占GDP的比重、财政性教育经费在不同教育层次间的分配等问题的深入研究,参考发达国家对高等教育投入的做法,对我国高等教育投入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针对问题提出可资借鉴的对策。  相似文献   

12.
我国普通高等学校教育经费投入主要由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社会教育经费投入以及受教育者个人教育经费投入构成。在我国普通高等学校教育大众化进程中,尤其是1999年高校大规模扩招以后,我国总教育经费投入和普通高等学校教育经费投入均呈现明显增长趋势,但后者较前者增长缓慢,同时在我国普通高等学校教育经费投入内部构成比例关系中,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所占比例体现为逐步下降后逐步上升趋势,社会教育经费投入所占比例呈现为稳定上升经跌降后缓慢下降趋势,受教育者个人教育经费投入所占比例表现为逐步上升趋势。通过对我国普通高等学校教育经费投入构成比例及其变化趋势的数据验证可以为我国普通高等学校教育经费投入体系的科学构建提出有效的参考。  相似文献   

13.
我国普通高等学校教育经费投入主要由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社会教育经费投入以及受教育者个人教育经费投入构成。在我国普通高等学校教育大众化进程中,尤其是1999年高校大规模扩招以后,我国总教育经费投入和普通高等学校教育经费投入均呈现明显增长趋势,但后者较前者增长缓慢,同时在我国普通高等学校教育经费投入内部构成比例关系中,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所占比例体现为逐步下降后逐步上升趋势,社会教育经费投入所占比例呈现为稳定上升经跌降后缓慢下降趋势,受教育者个人教育经费投入所占比例表现为逐步上升趋势。通过对我国普通高等学校教育经费投入构成比例及其变化趋势的数据验证可以为我国普通高等学校教育经费投入体系的科学构建提出有效的参考。  相似文献   

14.
未来我国普通高等教育经费投入结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依据我国高等教育经费投入总量的科学预测,对未来普通高等教育经费投入结构的发展态势进行了系统分析,以期为合理地制定教育发展战略提供依据。未来五年普通高等教育经费投入主体多元化趋势明显;政府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持续下降,非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将起到主导作用;普通高等教育非财政性经费内部投入结构呈现不合理趋势,社会教育经费投入应成为高等教育经费投入主体。  相似文献   

15.
在促进教育事业发展的过程中,山东省坚持加大教育投入,支持教育优先发展并积极落实财政教育投入政策。通过剖析2008年以来山东省教育经费投入的基本规模、结构以及法定要求的完成情况,发现山东省教育经费体制改革在取得一定初步成效的同时,面临着教育经费总量不足、教育经费投入结构不均衡以及非财政性教育经费萎缩的困境,据此提出切实提高经费使用效益、加强薄弱阶段经费投入并充分调动社会各界教育投资积极性的三条深化改革路径。  相似文献   

16.
教育投入与保障:“十一五”回顾与“十二五”趋势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十一五期间我国教育经费投入的重大进展与主要特点1.全国教育投入总量几近翻番,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首次突破万亿元十一五期间,在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思想指导下,我国各级政府都加大了教育投入,并不断完善教育经费保障机制,使教育经费总投入从十五期末(2005年)的8418.8亿元增至2009年的16502.7亿元,增幅达96%,几近翻番。  相似文献   

17.
目前,我国不同地区高职高专教育在生均学杂费绝对数、生均学杂费占生均教育经费比率、生均学杂费占居民可支配收入比率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高等教育学杂费地区差异固然难以避免,但必须控制在合理区间内.提高财政性教育经费的投入力度,可以降低高职高专教育经费对学杂费收取的依赖;积极开展办学成本核算,可以提高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的科学性和地区均衡性;实施差额学杂费政策,可以减轻弱势群体的学杂费支出负担.  相似文献   

18.
数字     
●2005年全国教育经费为8418.84亿元,比上年增长16.24%。其中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为5161.08亿元,比上年增长15.57%。2005年执行情况监测结果表明,政府教育投入总量继续增加,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占GDP的比例比上年有所增加,但预算内教育经费占财政支出比例  相似文献   

19.
正温家宝总理5日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五年累计7.79万亿元,年均增长21.58%,2012年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达到4%。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达GDP的4%,是历史性的,各级政府为此做出的努力值得肯定。但是,对于这一投入水平以及如何让教育投入切实发挥扩大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的作用,还  相似文献   

20.
1993年我国就提出了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GDP比重要达到4%的目标,至今仍然没有达标。文章以1993-2009年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GDP和财政收入的比例、生均预算内教育经费等指标为样本,考察了辽宁省教育投入努力度的状况,比较分析了辽宁省与北京、广东、江苏等发达省(市)份及全国平均教育投入水平的差异,并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