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基础教育研究》2006,(6):F0004-F0004
用我们的双手托起“农民工子女教育品牌”的一片蓝天柳州市白露中心校(又名:柳州市前锋小学),创建自1982年,2004年秋学期被柳州市教育局选定为首批“进城农民工子弟就读定点学校”。该校现有在职教职工36人,在校学生800多名,其中农民工子弟占学生总数的76%。学校领导班子和全体  相似文献   

2.
农民工子弟学校教师越来越边缘化,其生存和发展长期被社会所忽视。针对农民工子弟学校教师的现状,需要探寻一条适合农民工子弟学校教师的发展路径。自我导向学习是一种高效的、节约资源的自学模式,是促进农民工子弟学校教师专业发展的首选途径,同时主要就促进农民工子弟学校教师自我导向学习提供几点策略建议。  相似文献   

3.
在近年来媒体连篇累牍的报道之后.“农民工子弟学校”在一线城市成为历史.北京放开义务教育阶段外地生学籍、上海“关停并转”农民工子弟学校等措施.被舆论认为是一线城市试图解决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的风向标.义务阶段的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看似有了一个政策性的长期解决路径.尽管在涉及核心利益的高考平等权问题上依旧裹足不前.但毕竟是在“扭秧歌”式地前进。但,非义务阶段的学前教育呢?数据显示.在入园难、  相似文献   

4.
随着农民工子弟进城接受学校九年制义务教育,在招收农民工子弟的公办学校中,农民工子弟就是"差生"的印象正在形成.老师、本地学生与其家长普遍认为外来工子弟不仅学习成绩差,而且学习态度与生活卫生习惯也差,影响班级与学校整体教学质量的提高.被"污名化"的农民工子弟在公办学校中处境困难,深受社会排斥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农民工子弟学校教学设施落后,师资薄弱,难以获得合法的办学资格。阻碍农民工子弟学校发展的主要因素是缺乏办学经费,缺少制度保障。农民工子弟学校应当多渠道筹集资金,保证办学经费。同时,政府应采取积极政策,扶持、监督和引导农民工子弟学校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本文采用行动研究,通过对公办农民工公子弟学校与公办普通中学学生的现状调查,从农民工子弟学校学生的家庭状况、亲子关系、在校表现、对学校和教师的评价以及理想追求等几方面进行比较,找出公办农民工子弟学校学生特点和优势,探究一条农民工子弟如何依靠家长、学校和教师,利用独特优势与城市学生融合互补,将来和谐融入主流社会的教育新路。  相似文献   

7.
本文采用行动研究,通过对公办农民工公子弟学校与公办普通中学学生的现状调查,从农民工子弟学校学生的家庭状况、亲子关系、在校表现、对学校和教师的评价以及理想追求等几方面进行比较,找出公办农民工子弟学校学生特点和优势,探究一条农民工子弟如何依靠家长、学校和教师,利用独特优势与城市学生融合互补,将来和谐融入主流社会的教育新路.  相似文献   

8.
柳州市白露中心校(又名:柳州市前锋小学),创建于1982年,位于柳北区前锋路8号。2003年成为柳北区白露乡中心校,2004年秋学期被柳州市教育局选定为首批“进城农民工子弟就读定点学校”。学校现有在职教职工36名,在校学生800多名,其中农民工子弟占学生总数的76%。学校领导和全体师  相似文献   

9.
农民工子女数量庞大,流动性强,其义务教育工作仍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当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农民工子弟学校师生的学习状况、心理状态、生活状态等“人”的因素的研究,对于学校的教育信息化设备和对设备的利用及其效益并没有太多的资料,所以农民工子弟学校的教育信息化水平的现状值得我们去关注和研究。通过对苏南地区农民工子弟学校教育信息化设备的拥有量以及对设备的使用情况进行调查研究,我们可以了解该地区农民工子弟学校的教育信息化水平现状。  相似文献   

10.
李传瑛 《教育导刊》2010,(10):41-44
本文采用调查法、比较法和因素分析法,通过对公办农民工子弟学校与公办普通中学的现状调查,从农民工子弟学校学生的家庭状况、亲子关系、在校表现、对学校和教师的评价以及理想追求等几方面进行比较,找出公办农民工子弟学校学生特点、优势及问题,分析其成因,探究一条农民工子弟如何依靠家长、学校和教师,利用自身价值和优势与城市学生融合互补,将来和谐融入主流社会的教育新思路。  相似文献   

11.
随着越来越多的农民工子女流入城市,他们的义务教育的缺位引发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对社会和个人带来了不同程度的影响。本文认为,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的缺位是我国不规范的教育投资、不健全的政策法规、以及农民工自身行为综合反应的结果,就此提出要提高中央财政在义务教育中的投资比重;在公立学校中引进新的教学方式,对民工子弟学校采取“支持办学、加强管理、逐步规范”的方针;促成农民工父母对其子女在生活方面的关心和经济上的支持等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2.
《广西教育》2006,(6A):F0004-F0004
柳州市白露中心校(又名:柳州市前锋小学),创建于1982年,位于柳北区前锋路8号。2003年成为柳北区白露乡中心校,2004年秋学期被柳州市教育局选定为首批“进城农民工子弟就读定点学校”。学校现有在职教职工36名,在校学生800多名,其中农民工子弟占学生总数的76%。  相似文献   

13.
农民工子弟学校的学生,不能融入城市社会,又不想回归农村社会,他们成了“漂泊的一族”,并因此产生了身份认同的“内卷化”危机。“内卷化”的身份认同使他们经常会用一些消极的方式来倾泻他们的不满情绪,这严重影响到社会的稳定与和谐。消除身份认同危机的现实教育策略是尽快取消农民工子弟学校,使农民工子弟都能够进入城市的公立学校就读,使教育走进农民工子弟的生活世界,使农民工子弟和城市同龄人能够有效地进行日常生活式的交往,同时需要帮助农民工子弟从“城市神话”中清醒过来。  相似文献   

14.
进城农民工子女的教育问题一直是追求教育公平的研究者们关注的热点,而在农民工子弟学校这一艰苦的环境中坚守的教师的专业发展问题却被忽视,他们的专业发展还存在着相当多的阻抗因素和不利条件。本文结合江苏部分城市农民工子弟学校教师专业发展调查,揭示农民工子弟学校教师专业发展存在的实际问题,提出相应建议,以期为促进农民工子弟学校教师专业发展寻求富有针对性和实效性的实践策略。  相似文献   

15.
杨苗 《教育》2006,(1):14-15
这一期的“点题调查”中,发表了本刊记者就北京石景山区18所打工子弟学校所作的调查,读来令人唏嘘不已。打工子弟学校问题,实质上是如何解决城市农民工的子女义务教育问题,是如何落实义务教育法的问题。有专家呼吁,义务教育法的修订问题应进行公开讨论。事实上,义务教育法的修订已经引起学术界、教育界的深切关注。其中,一些从事民办教育者在为民办教育寻求法律保障的同时,还发出“还农民工子女‘国民’待遇”的呼吁。他们认为,如何保障农民工子女享受义务教育权益,已是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6.
针对目前北京市全面整顿打工子弟学校的行动,本刊记者专访了长期关注打工子弟学校的一位研究者郭斌。郭斌现为北京真爱教育服务机构中心主任,他近年一直致力于农民工子女心理问题研究。针对“取缔”一事以及如何解决城市“流动教育”等问题,他从多方面展开论说。本刊记者将其谈话整理如下:  相似文献   

17.
我所在的学校一直是全区的薄弱学校,绝大部分学生属农民工子弟,基础差,家长也几乎无能力无时间来辅导孩子。回顾自己在语文教学中转化差生的工作,更有了新的认识与体会,现将我的认识与体会诉诸文字,与同行共勉。  相似文献   

18.
王云建 《教育》2006,(9):27-27
针对目前北京市全面整顿打工子弟学校的行动,本刊记者专访了长期关注打工子弟学校的一位研究者郭斌。郭斌现为北京真爱教育服务机构中心主任,他近年一直致力于农民工子女心理问题研究。针对“取缔”一事以及如何解决城市“流动教育”等问题,他从多方面展开论说。本刊记者将其谈话整理如下:  相似文献   

19.
“绝对是一时冲动,决定办学的时候,亲戚朋友没有一个人支持我,后来我也没想到办个学校这么难。但是,就是因为当时那股子傻劲儿才有了我们学校的今天。这世上,白手起家不怕摔跤,只有傻子才能成事儿。”陕西首家私立农民工子弟学校校长师新民在回答记者提问“是否是理性选择创办这所农民工学校?”时这样出人意料地回答。  相似文献   

20.
动态     
教育部联合国教科组织将设“孔子教育奖”,全新计算机应用职业技能考试启动,民政部 中国认证认可协会成立,北京成立首家免费为农民工子弟开办的职业技能学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