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本文阐述了生物实践基地建设的目的意义,基本原则,方法和措施,以及在生物实践基地建设过程中应注意的若干问题,并结合作者本校实际,对师生生物实践基地建设的有关问题进行了理论和实践上的探讨。  相似文献   

2.
建设教学实践基地,促进教学改革和学生能力培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汽车专业教学实践基地是工科教学基地的一部分,近年来,我们在基地建设及发挥基地作用,促进教学改革和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等方面做了一些探索和实践。  相似文献   

3.
高职院校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的实践思考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杨泽宇 《教育与职业》2006,(30):168-169
实践教学基地是高职院校开展实践教学,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必备场所。文章探讨了确立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的思想方法,提出应建设符合实践教学功能要求的校内实践教学基地,加强校企合作,形成良好的合作机制,并探讨了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的规律。  相似文献   

4.
地方本科院校的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是实践教学的硬件条件,直接关系到人才培养质量。结合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应用化工技术专业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的实际,对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的指导思想、实践过程、运行效果等问题作了比较深入的研究,取得了一定成效。  相似文献   

5.
大学生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是国家教育部"本科教学工程"项目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 本文总结了学院在省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中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校企合作机制体制建设、大学生实践能力及创新能力培养等方面取得的成果,并就基地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6.
高职高专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的实践与探索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本文结合高职高专国家数控实训基地建设的实践,探讨了高职高专实践教学基地的任务及构成要素,提出了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的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7.
姜阀 《考试周刊》2013,(58):175-175
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在高校人才培养过程中有重要作用,相对稳定的实践教学基地不仅可以促进实践教学场所自身的发展,还可以保证实践教学的质量。本文分析了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国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的现状和成功经验,介绍了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的"双元一体"体系构建及实践教学基地建设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8.
实践教学基地建设是高职院校强化学生实践能力和职业技能培养的一项重要工作,浙江省教育厅通过开展示范性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带动了高职院校实践教学的全面提升,探索出了多样化的实践教学模式,为推动高职院校实践教学积累了许多成功的经验,也为今后实践教学的改革和深化提供了许多有益的启迪。  相似文献   

9.
开放教育实践教学基地建设与管理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实践教学是实现“中央电大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试点”项目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手段,实践教学基地则是保证实践教学质量效果的重要条件。加强和完善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和管理,使实践基地充分发挥功能作用,必须提高领导认识,加大对实践基地建设与管理的投入;重视实践基地的实践教学设计与安排;完善校内外实践基地管理体制;建立实践基地教学效果的评价机制。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以水利工程专业为例,研究了专业学位型研究生实践基地的建设和长效机制的建立问题,重点研究了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基地建设过程中面临的问题及可行的解决方案,分析了实践基地的遴选条件、实践基地构建模式、校内外导师的遴选和培训、实践基地运行管理制度等问题。  相似文献   

11.
支架式教学是建构主义理论下一种成熟的教学模式,它在处理"教"与"学"二者之间的关系方面提出了具有创造性的见解。从该模式的理论依据、具体应用角度出发,探讨运用支架式教学如何在翻译实践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问题,对翻译教学实践研究具有指导性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针对目前《建筑物地基基础设计规范》中介绍的“规范法”在手动计算多个独立基础相互影响下的地基沉降量时,“规范法”查表工作量大且效率低.文章在对地基沉降计算公式进行分析和进一步推导后,提出一种修正后的应力面积法,即利用求解多个基础荷栽在地基中产生的叠加后总附加应力面积与地基土压缩模量的比值来计算地基沉降量.结果表明:这种方法可以省掉大量的附加应力系数查表工作,提高计算效率,可以在计算地基沉降量问题中得到应用,但精度略低.  相似文献   

13.
弹喝并兼是音乐教师必备的素质技能之一,探导弹唱并兼课程设置的理论根据,设置合理科学的弹唱并兼课程是十分必要的,是极富现实意义的。  相似文献   

14.
运用思维导图提高软件工程课程的教学效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软件工程是各高校计算机基础教学的重要课程,在培养学生的标准性、系统性和逻辑性思维能力方面具有良好作用。将彩色的、有高度组织性的思维导图运用到软件工程课程的教学实践中,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效率,而且有利于学生从整体上构建知识体系,为更好地学以致用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5.
支架式教学是建构主义理论下一种成熟的教学模式,它在处理"教"与"学"二者之间的关系方面提出了具有创造性的见解。从该模式的理论依据、具体应用角度出发,探讨运用支架式教学如何在翻译实践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问题,对翻译教学实践研究具有指导性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教师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生长的环境,在组织形式上从传统的训导模式转向以合作为基础的教师实践共同体。对国内英语教师专业发展机制的典型案例研究表明,以社会文化理论为基础的实践共同体对青年教师的成长影响深远,合作互动的优秀教师群体是英语教育改革成败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A common complaint among those involved in teaching the educational foundations is the reluctance of many trainee teachers to engage in issues of educational theory. This is particularly apparent with those trainees who are more concerned with managing classrooms of children than grappling with what are often abstract and difficult ideas. This paper considers the current use of educational stories as a pedagogical strategy in teacher training, and a story that has been used in this way is presented. It is argued that teachers of the educational foundations disciplines can, via stories, appeal to the opposing tensions and schemata in students’ own minds, and this engagement can be enhanced when students are confronted with broader educational debates, perspectives and proposals. Stories provide abstract concepts with a necessary tension, they suggest a way of entering the theoretical via the concrete and they show students the personal relevance of certain debates, which may have previously appeared remote and obscure. The end result is that students are challenged to make decisions about matters of fundamental importance such as the kinds of teachers they will be and about the ethical commitment they will make to teaching.  相似文献   

18.
原子信息-基态和k-alpha线教学软件的研发与教学实践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用VC++语言编了原子信息-基态和k-alpha线教学软件,该软件可查看原子序数从1到103之间的所有原子的基态电子组态,原子基态,绝大部分原子的电离能和k-alpha线的光子能量.软件在教学实践中起到了很好的教辅作用,对教师和学生均有很大的帮助,同时该软件也可用于相关科研人员查看原子的相关信息.  相似文献   

19.
实践是马克思哲学的最基本的范畴,也是整个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基础。马克思哲学的革命性就在于它实现了哲学主题由“解释世界”到“改变世界”的转换,而改变世界的最终落脚点就是实践。马克思的这种实践观在当代意义视角下去审视会得出这样的结论:思维方式革命,人与人,人与自然,工业理性与价值理性的辩证统一。  相似文献   

20.
Approached as an epistemology, implementing a constructivist workshop approach to literacy can challenge the traditional paradigm of teacher-focused instruction and transform to one where students construct knowledge together and learn through active engagement in authentic reading and writing. This study illustrated how two third-grade teachers managed the conceptual, pedagogical, cultural and political dilemmas they encountered when they began implementing a constructivist workshop approach to literacy. This study validates the disquiet and discomfort teachers may feel as they utilize new curriculum, illustrates that a workshop approach requires an understanding/articulation of personal and curricular pedagogical and epistemological foundations, and encourages administrators to recognize that teachers need time and space to take risks and reflect on their work.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