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作为小学教育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小学体育课能够锻炼学生体魄,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其中所涉及到的武术课程更能够全方位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也有利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扬。本文作者结合自身的工作经验,详细论述小学武术教学的现状,探析教学模式创新,以期为小学武术教学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在学校开展全面的武术教育迫在眉睫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武术是中华民族优秀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在学校开展武术教育是发扬武术这一优秀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最好方式;全面的武术教育要使受教育者从身体上、技能上、品行上、人格上得到教育的塑造;在学校开展全面的武术教育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3.
本文就责任教育与中国武术、中国武术融入学校体育的重要性、小学武术教学对学生的积极作用、责任教育下提升武术与体育教学融合的具体措施等方面内容进行阐述,旨在引导学生学习中国武术,使中国传统文化得以有效传承与弘扬。  相似文献   

4.
全球文化背景下民族传统体育发展的思考   总被引:38,自引:0,他引:38  
邱丕相 《体育科学》2006,26(8):63-65,79
在文化全球化的背景下,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面临着严重的流失,也包括具有丰厚历史底蕴的民族传统体育。以中国武术为例,从在文化碰撞的时代和域外武术项目对中国武术的冲击以及学校武术教育的角度,论述了民族传统体育的消退与流失,提出应该建立对民族文化和民族传统体育的自信和自觉继承,并提出对当前武术发展中一些问题的见解与建议。  相似文献   

5.
中华武术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具有丰富的民族传统文化底蕴,长期以来一直是我们中华民族的骄傲.中华武术在传承途径中,学校是中华武术传承的重要阵地,而小学又是重中之重.本研究主要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逻辑分析法,对上海市闵行区小学武术教学现状进行调查,旨在找寻教学开展中遇到的问题并提出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6.
石瑛  高晓雪  郑江华 《武当》2024,(1):79-81
武术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内涵丰富、形式种类多样,具有攻击性、健身性和哲理性,承载着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基因。在文化自信视域下,武术承担着传承传统文化的时代使命、教育使命和科学发展使命,通过学习武术能够培养当代大学生高尚的意志品质,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因此,本文将基于文化自信视域,探析大学武术教学的路径。  相似文献   

7.
武术是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魂宝,具有浓郁的民族气息和深厚的群众基础,在传承传统文化和弘扬民族精神,构建新型和谐社会等方面发挥着不容忽视的作用。文章对沧州高级中学这一特定个体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沧州市中学武术教学的基本现状不容乐观,其问题主要表现在受重视程度不高,师资力量匮乏,已开设了武术课程的学校,在教材选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分别存在着教材系统性较差、教学内容缺乏层次性、方法单一等问题,以及学生及社会对武术运动及武术教学的认识有失偏颇。为了使武术这一民族传统项目在中学体育中发挥最大的作用,文章针对沧州市中学武术教学现状作调查分析,对武术教学存在的一些问题,通过综合分析研究,找出根源,提出对策,为推进沧州市高级中学武术教学提供理论与实践的可行性依据。  相似文献   

8.
校校本课程是学校根据国家课程计划开发的、适应本校的课程,体育校本课程是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组成部分,其中,作为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武术是校本课程改革的特色和亮点.一方面,武术校本课程的研制在我国处于起步阶段,另一方面,武术具有传承中华民族文化的价值和功能.文章以校本课程理论为基础,在上海培佳双语学校研制并实施了中学武术校本课程,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对上海及我国中学武术校本课程的研制开发和实践应用具有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9.
武术课程在学校教育中的推广使中国传统民族文化与中国传统体育项目融合程度更加契合。武术是集武德教育、形体美学、武术基本功、搏击等为一体的综合健身、健心项目,武术表现形式多样、实施简易、修身养性,是中华民族精神传承的延续,值得我们研究。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问卷调查法、对比分析法和逻辑分析法等方法,通过对中小学武术教...  相似文献   

10.
山西省普通高校开展地方传统武术教学的可行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武术是中华民族优秀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地方传统武术作为一种优秀的传统体育项目,具有独特的教育功能和健身功能,而高校作为武术文化传承与创新的一块重要的阵地,理应加强对传统武术的教学,发挥其作用。  相似文献   

11.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和专家访问等研究方法,针对中小学校武术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以及我国大中城市中青少年的“习练跆拳道、空手道热”等现象提出了中小学武术教学的新理念:传播健康、快乐与文化,并分别从中小学生对健康、快乐与文化需求的必要性和武术所蕴涵的健身功能、和谐内涵、民族文化及民族精神分析了中小学武术教学新理念提出的依据,旨在提高中小学武术教学质量,传承武术文化,弘扬民族精神。  相似文献   

12.
武术在大多数中学成为体育课程的必选内容,但在现实教学中,中华武德的教育意义被搁置一边,在教材及实际教学中大多没有得到体现。文章通过对中学武德教育的现状进行分析,为学生武德的培育提出几点建议,以加强学生的武德修养,培育人文精神,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3.
文章结合教学实践,运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逻辑推理法等研究方法,对武术在上海市国际学校开展的现状进行调查分析,探讨中小学武术课开展特色及对国内学校的借鉴意义。中国武术作为一个文化载体在国际学校的开展,为中国传统武术文化传播和交流提供了契机,另外,武术在国际学校开展为国内学校开展武德教育和“尚武精神”教育提供范式。  相似文献   

14.
教育是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也是文化传播的主要途径。武术作为极具东方特色的人体活动,全息映射了中国传统文化。在当前的全球化文化竞争格局中,把武术的认识提升到文化的高度,充分展示其所具有的文化内涵、文化魅力和文化价值,是当代学校武术教育义不容辞的责任。文章立足学校武术教育的现状,从文化学和教育学的视角对学校武术教育的理念进行全方位的审视,探寻合理的学校武术教育理念。  相似文献   

15.
武术是中华民族的传统健身方式,是传承民族文化、弘扬民族精神的重要载体。同时武术教育也是中国基础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其独特的人文价值和社会价值,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代表。武术教育对人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如身体方面、智力方面、思想品质方面等。文章主要从身体形态、内脏器官功能和身体素质三个方面探究武术教育对中、小学生身体素质的影响。同时,研究武术教育在中小学生中开展的价值对于探究武术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武术作为中国民族的传统体育项目,是我国的文化瑰宝。在全民健身计划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拥有强大的群众基础,而高校又是推广、发展、普及的重要阵地,但是武术教学仍以知识、技术的传授为主要任务,没有把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提高到教育发展的高度上来,为此本文将探讨体育专业武术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7.
文章采用文献资料法、实地观察法及专家访谈法,对长沙体校武术班散打方向学生训练课礼仪运用情况、常用礼仪知识进行调查研究.“礼”是中华民族文化重要内容,中华民族以文明礼仪之邦而著称.“未曾学艺先学礼,未曾习武先习德”,在武术教学训练中,“以德为本,贯穿始终”作为教学的基本特点.但近年来,对武“礼”的淡化带来了习武人武德失范问题.武术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传统武术教育对礼仪的重视是毋庸置疑的,然而,现代武术训练、教学中礼仪应用的淡化同样也是散打训练中的一个严峻且亟待解决的问题.文章通过对武术散打训练课礼仪的运用进行研究,旨在对课堂行为规范中“礼”的要求,以使习武者达到真正“德艺双修”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武术是中国传统文化殿堂中的一颗璀璨明珠,它承担着传承文化和培育民族精神的重任,而教育是武术得以发挥作用的重要途经。文章对中学体育武术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探析其发展策略,旨在为中学武术教学提供一些参考建议。  相似文献   

19.
传统武术是中国人民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不断积累和丰富起来的一项宝贵的文化遗产。它是在中国古代哲学、古典美学、传统伦理学和医学等多种文化的熏陶下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高校武术文化传播工作的效果影响着武术事业的发展。文章通过对武术文化内涵的分析,对武术教学过程中如何传授武术所拥有的文化教育,使学生潜移默化地接受我国优秀文化的熏陶,以此来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激发民族自豪感,树立爱国主义精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