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课程是提高教师教育质量的关键因素之一。长期以来,受学科本位论的影响,师范院校课程设置在价值取向上过分强调了学科的专业性和学术性,淡化了教育性;在课程内容的选择上,过分强调了学科专业知识的系统性,淡化了与学生实际的联系,导致学生缺乏相应的学习兴趣与动机,教师角色意识不强,专业素质不高。"意义学习"视域下"3WH"教师教育课程构建,就是要加强课程与学生个人间的联系,让学生深刻理解各类课程的价值,使各类课程内容对学生都具有意义,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提高教师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相似文献   

2.
《炼焦学》是讲述炼焦化学产品安全可控生产、炉型设计、应用科学研究等理论知识的学科,其对培养炼焦学人才、推动炼焦和钢铁冶金的革新起着重要作用。但是,现有教学模式存在一定不足,主要表现在:与其他化学基础课程联系不紧密、最重要的焦炉结构抽象且复杂导致学生学习积极性差、交叉学科最新研究动向不明确导致欠缺创新性思维培养。针对上述关键问题,笔者经长期教学实践提出"渗透教学法"的教学模式,旨在揭示炼焦学与四大基础化学的内在联系、剖析农村常用"土炕"结构与复杂现代焦炉的共性设计思想、明确本领域研究方向交叉学科的渗透内容,最终提高学生快乐学习的积极主动性,以培养新型炼焦人才。  相似文献   

3.
我国高职课程体系建设中的"学科体系"、"宽基础活模块"、"项目课程"、"基于工作过程"的四种课程开发模式既有优势也有不足。技术研究、技术服务、技术培训和技术推广"四轮并进"的新型课程体系改革模式和运行机制,突出解决了学习内容与职业行动联系不紧密、课程项目与师资队伍难满足教学要求、课程体系缺乏系统性及内部运行不良好等难题,有助于提高高职教育的创造力和吸引力。  相似文献   

4.
《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指出:"综合实践活动是一门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跨学科实践性课程。"项目化学习基于学科而又超越学科,聚焦关键概念和能力,进行学科与学科、学科与生活、学科与人际的联系和拓展,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校本化实施的有效途径。本文从"区域化推进项目学习"出发,从原因、策略、途径、成效四个方面展开阐述。  相似文献   

5.
《考试周刊》2017,(41):156-157
目前的中学物理教学,过多地关注本学科内容,缺乏学科的交叉与整合,不利于学生终身学习的需要。"注重学科渗透,关心科技发展"、"体现课程的时代性"、"关注物理学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联系"并未得到教学实践的重视和课堂教学的有效落实,现实中的教学忽视物理学科与其他学科的互相渗透,忽视科技发展的前沿成果普遍存在。本文从新课程理念转化成教学实践的角度就物理教学理念中学科渗透和课程的时代性进行了教学理念实践化设计研究。  相似文献   

6.
教育部颁发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改变课程内容"难、繁、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根据教学需要,使课程与学生体验、与其他学科、与现实社会、与科技发展、与自然环境相联系,适当拓展课程内容,调整课程结构,努力提高教学效率,收到了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7.
<正>电化学是化学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高中化学课程中电化学的内容包括原电池、电解池、金属的腐蚀与防护等.电化学尤其是新型电源和光电设备不仅能体现化学学科的价值,而且有利于学生获取相关知识与科学方法,更好地促进学生掌握化学学科规律.学习和使用电化学知识既能解决化学问题,又能发展和提高学生的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因此,电化学一直是高考命题的热点,从统计数据来看也是难点.  相似文献   

8.
<正>在全面深化首都基础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过程中,《北京市朝阳区义务教育课程设置方案(试行)》鼓励各学校要突出"整体育人"的基本理念,加强学科间的联系与整合,突破学科课程边界,设置跨学科综合学习、主题化学习及实践活动课程。为此,基于对"互联网+"时代的特征、课程改革发展趋势、学生未来发展需求等方面的思考,北京市朝阳区白家庄小学完善了基于"尊重"理念的课程目标体系,建构了"三类一中心"的立体课程结构体系,  相似文献   

9.
“应用电化学”是中南大学应用化学专业核心课程,其注重电化学基础知识和实际应用相结合,对学生专业能力培养及职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鉴于电化学学科近年来在世界范围迅速发展和双语教学对推进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所起到的重要作用,结合中南大学应用化学专业,分析双语教学在应用电化学课程中所起到的作用和未来发展方向;从师生双语素质要求、教材选择、教学开展方式、学生学习方式和教学效果评价等方面探讨应用电化学双语教学的潜在问题,并提出参考意见和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0.
一、“立体式”讲授的理由根据我的实践、思考与体会,我在给本科生讲授《线性规划》等课程时,采用了“复习、讲授、例题、练习”循环式教学方法。达种教学法的特点是:不追求对学科全貌的认识,不追求从总体上掌握学科现状与动向,不追求学科的广度与深度,而特别注重对课程基本内容、基本概念、基本方法的掌握。循环式的目的,在于力求使本科学生在这种反复中较牢固地掌握所要学习的内容。但是,研究生就不能仅局  相似文献   

11.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教师应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积极开发课程资源。沟通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联系,沟通与生活的联系,扩大学生语文学习的视野,提高学生学习、运用语文的积极性,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构建新旧知识间的联系。"因此,学生可以利用课本内容之间的联系进行群文对比阅读、群文拓展阅读、单元整体阅读,有效提升学生学习语文的各项能力。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以"信息技术学科教学论"课程为例,对该课程采用传统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剖析。结合微信公众平台和翻转课堂,对采用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信息技术学科教学论"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进行了探讨。为加强课程学习过程中学生和教师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联系和交流深度,提高学生在教学技能实践中的参与度,完善学生在教学技能实践中的评价体系,提供了一条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13.
哲学视域下对中职校课改中“五个融合”的审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当前中职校课程改革崇"外(国外职业教育)"、迷"项(项目课程)"、否"传(传统学科课程)"的误区,以哲学观点观照并分析了中职校课程改革中课程"重构"的"五个融合"取向:学科课程与项目课程间的"扬弃重构"融合;多元课程与技能课程间的"联系重构"融合;项目课程与学习领域课程间的"发展重构"融合;模块化课程与系统化课程的"矛盾重构"融合;校本化课程与统一化课程的"(统筹)兼顾重构"融合。  相似文献   

14.
活动课程是以学生自主学习和活动为主,通过学生亲自"做",以达到学生亲身经历活动过程和参与实践操作,发展实际工作能力,获得直接体验和感悟,促进新知识、新思想、新感情产生的课程形态。活动课程有分科活动课程和综合活动课程两大类。非学科性、综合性不是活动课程的基本属性。活动课程与学科课程都是学校课程结构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是相互联系、相辅相成的,共同为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服务。  相似文献   

15.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师教的方式在逐渐改变,学生也改变了学习的方式,但是无论如何,化学学科究其根本是考查学生思维过程的学科,而教师无论采取什么样的方式教都是为了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基于此,针对化学课程的特点,利用"三多课堂"模式,对初中化学教学中使用"三多课堂"的问题进行初步探究,以期进一步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和综合分析的能力,真正实现教育教学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服务。  相似文献   

16.
物理实验课程建设以"实验研究法"为主要内容和抓手,立足于通过开展实验的方法,借助合作探究,联系生活实际,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知识的兴趣,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围绕"物理课程建设",从思路引领、专家指导、硬件打造、项目开展、教材编撰、反思教学、交流示范等方面入手,实践课程建设,促进教师成长,带动学科发展,推进学校影响。  相似文献   

17.
杨东华 《现代语文》2013,(8):114-115
"语文新课标"指出:"教师应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积极开发课程资源,沟通与其它学科之间的联系,沟通与生活的联系,扩大学生语文学习的视野,提高学生学习运用语文的积极性,从而丰富语文课程的内涵。"正由于此,语文教学开始"开放",向课外拓展也逐渐成为了课堂教学的"时尚"。然而,笔者发现有些老师对拓展教学的理解出现了偏差。这些老师误以为只有进行了拓展才能够体现新课  相似文献   

18.
小学数学计算教学贯穿于小学数学的始终,学习时间最长,内容最多,前后联系也最紧密.它可以直接影响学生各方面的发展.因此,在课程实施中只有过程与结果相得益彰,才有助于学生形成一个既有"肌体"又有"灵魂"的学科认知结构.而低年级计算教学是计算教学的起点,计算过程和计算结果的有机结合则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9.
新一轮的课程改革,要求我们要注重跨领域的学习。因为各门学科都有一些超出自己学科,与其它学科有一定联系的东西,在学科与学科之间,搭建相互沟通的平台,这对于学生的发展有利。但是,在具体的实践探索中,对于语文课的基础性、工具性的认识是不全面的、有偏差的。下面,我谈一谈在数学教学中挖掘“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20.
义务教育学科课程标准的修订,变的是什么,不变的是什么……四川省教育科学研究所部分教研员对此展开了跨越学科的对话。此次对话,可帮助广大教师正确把握其"变"与"不变"中所传递出的课程价值坚守和课程改革动向等信息,可启迪课标培训管理、指导层面优化管理,提升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