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教学改革大潮席卷中国的今天,许多技校语文教学的现状是:教学理念陈旧,教学方法单一,只知道在如何灌输学生知识上下功夫,很少在语文学习方法传授上下功夫,致使许多学生语文学习方法不正确,或根本不知道如何学习语文,结果是,功夫没少下,而收效却很小,以致许多学生语文学习效率低下,失去了学习语文的兴趣,这大大影响了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也招来了不少人对语文教学的批评和质疑。我以为,学生学习语文,方法的学习更为重要,因此,我们的老师“授之鱼”,倒不如“授之以渔”。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我们开展了小学语文开放型教学试验研究,先后对阅读教学中的六步主体型结构、语文活动课和开放型作文教学进行了探索和研究,并取得了一些成果。语文开放型教学试验,关键在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其自主学习精神,从而达到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质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开展素质教育以来,我们强调在教学中,要向45分钟要效益。但是在语文教学中,如果只注重课堂教学,忽视语文的课外学习,是违背学习语文的规律的。因此,我们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同时,还应重视语文的课外作业。  相似文献   

4.
吕菊香 《双语学习》2007,(9M):60-60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这些论述为我们语文教学提供了正确导向,预示着语文课堂教学将彻底改变过去以“满堂灌”为主要形式,以应试为主要目的的枯燥、古板的教学现状,[第一段]  相似文献   

5.
《九年义务教育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的学习兴趣不仅能转化为学习动力,而且也能提高学习效率,达到促进学生智力发展的目的。如何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培养语文学习兴趣,值得我们进行探讨、研究。结合《九年义务教育语文新课程标准》的实施,我就语文教学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以下方面谈几点认识。  相似文献   

6.
《中学语文新课程标准》中指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这些论述为我们语文教学提供了正确导向,预示着语文课堂教学将彻底改变过去“满堂灌”为主要形式。  相似文献   

7.
刘红 《小学生》2012,(8):83-83
如今的语文教学非常重视孩子的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预习在教学中越来越显得重要了。预习对孩子的学习能力、学习方法都有着很重要的作用。但是在教学中,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如何教给学生预习的方法,如何正确运用预习导航,一直以来都是我们的困惑,也是我们的思考。前段时间有幸参加了某小学的主题为“清晰目标,精选内容,有效提问”的市级语文教研活动,听课后有一定的收获,  相似文献   

8.
郑梦如 《福建教育》2005,(6A):17-18
学生自主学习,让学生在合作中取长补短,鼓励学生深入研究与探索,在实践中培养能力,这已是无可非议的教学潮流。但《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应继承语文教学优秀传统”,“有意义的接受学习”正是语文教育优秀传统之一。学生学习实质包含两点:一是吸取新的信息,也就是我们平时常说的学习知识和方法;  相似文献   

9.
小学语文教学在整个小学各学科的教学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语文知识的积累是我们学习资料和进行其它学科学习的重要基础:因此,我们必须改革语文教学、使之省时高效;加大课外阅读量.增加语言积累;开展语文实践活动,在生活中学语文、用语文。  相似文献   

10.
关于语文教学中自主探究性学习的认识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汤屏 《现代语文》2006,(4):57-57
《新课程标准》提出了“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建议:“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己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治学习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这给我们的语文教学改革指出了明确的方向。在语文教学中,要想真正地、有效地实施素质教育,充分体现学生主体性教学思想,教师必须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引导学生,使学生有主动求知的欲望,有积极探索的精神,有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1.
“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语文教学尤其如此。如何在一堂课上使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变“灌输”为“乐学”,兴趣的激发是一个很关键的问题。那么,如何在语文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呢?这里我们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几点粗浅的看法:[第一段]  相似文献   

12.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优化课堂教学,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是我们每位语文教师都应关注的问题,也是我们教学之余值得探讨的话题。诚然,只有学生愿意、乐意去学习的话,那学习起来才是相当容易的事。学生对感兴趣的东西,才会积极地开动脑筋,才会不知疲倦的去钻研。单调,枯燥的说教必然会使学生厌烦,精力不集中。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过程中,遵循语文教学的原则,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手段,来增强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13.
牛艳妮 《小学生》2010,(11):4-4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这些新理念为我们语文教学提供了正确导向,预示着语文课堂教学将彻底改变过去以“一言堂”为主要形式,  相似文献   

14.
冯卫炎 《广东教育》2007,(7):161-162
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发展.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坚持学习、教学、科研一体化:坚持课题研究、课改实践和校本研究一体化。在这个思想的指导下。我们在对初中学生语文学习方式改进方面,做了许多有益的探索和尝试。  相似文献   

15.
吴树梅 《小学生》2010,(7):10-11
《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的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这些新的理念为我们语文教学提供了正确导向,那么语文课堂该如何发展呢?本人就此谈谈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6.
怎样才能通过朗读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呢?这要求我们在教学每一篇课文的开始时通过有感情的范读,抓住学生的心,激发他们学习这篇课文的兴趣。这样我们的教学就轻松了,学生的负担也减轻了,学生才能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这对我们语文教师的朗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17.
在一年多的语文综合性学习教学实践中,我们欣喜地看到:教师和学生对此表现出极高的兴趣;教师的角色定位发生了较大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学生的语文素养得到了较大的提升;等等。语文教学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崭新气象和勃勃生机。然而,当我们用科学的态度来审视它、评价它的时候,老实说,还有许多问题需深入研究,亟待解决。  相似文献   

18.
在教学中,我们要重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完成学习任务。作为一线的语文教师.在语文课堂中,我做了以下的尝试。  相似文献   

19.
叶圣陶先生很早就向我们描绘了一幅理想的教学境界——“教是为了不教”,其中包含着深刻的教义:教学要养成学生热爱学习、自主学习的精神,要培养学生独立学习的能力,要交给学生学习的方法,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一言以蔽之,教师的任务是要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学习的基础。但多年来我们仍然只是站在教师自身的角度思考、设计教学方案,有时甚至简单地重复着既定的教学“套路”,在课堂上,学生仿佛看客一般观看着教师的“演示”,机械地与教师配合,重复着教师设计的教学流程。虽然有一些教育的改革者看到了事情的弊端,尝试着新的教学路子,如“自学辅导法”“语文六步学习法”等,为语文教坛吹入新鲜的空气,但如何进一步站在学生的角度替学生着想,不但培养自学语文的能力,而且还能享受到语文学习的乐趣,则是我们的继续追求。新课程提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  相似文献   

20.
多少年来,我们的语文学习是与勤奋、刻苦、应试这样的词语紧紧相连的。而今天,我们沐浴在课改的春风中,才意识到语文绝不只是一本本教科书。因此,我们在语文教学要充分挖掘和展示教材以及生活中的各种道德因素、情感倾向以及形形色色的人和事,使之丰富我们教学,使语文教学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的精神乐园。[第一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