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网络实名制作为网络管理的有效手段之一,是指使用者须验证身份,才能进行网络活动的一种网络管理方式,是基于维护网络安全,净化网络环境的目的,更有效地遏制不良信息传播,构建安全、高效网络环境的一种途径。网络实名制在我国经历了网吧实名制、网站主办者实名制、高校论坛实名制、网络游戏实名制、即时通群创建者与论坛版主实名制等几个发展阶段。目前国内网络实名制研究多集中在探讨网络实名制的利弊。  相似文献   

2.
网络实名制包括网上言论实名制和网站实名制,是当前网络媒体建设的突出问题。为切实保障公民的正当言论自由,实行网上言论实名制不仅迫在眉睫,而且网站实名制也成为紧迫问题。网络匿名制酿成的网络谩  相似文献   

3.
自网络实名制提出以来,学术界一直存在许多争论,大部分学者赞同网络实名制,并认为推行网络实名制是治理网络空间的有效手段,也有学者对网络实名制持反对意见,从公民言论自由权、信息安全权、网络反腐等方面提出了质疑。本文以《网络安全法》的颁布实施为契机,澄清相关争议,认为切实落实网络实名制可以构建清朗的网络环境。  相似文献   

4.
资讯     
《传媒》2006,(4)
管理网游6月前将推行实名制新闻出版总署音像和网络出版司副司长寇晓伟近日表示,今年6月前将出台网络游戏实名制方案,这也是继2005年宣布试行“网络游戏防沉迷系统”以来,新闻出版总署再次对国内网络游戏产业出台规范政策。实名制后,玩家如要玩网游,需先输入真实身份的证明才能进入。《网络游戏实名制方案》将率先在盛大、九城、金山、光通、新浪、搜狐和网易7家国产网络游戏公司进行试点,并与“网络游戏防沉迷系统”配合推广。我国新闻从业人员达70多万15万人持记者证据新华网北京3月25日消息,随着我国新闻事业的快速发展,新闻从业人员不断…  相似文献   

5.
从2002年到现在的十年间,我国政府推动的网络实名制从局部走向全面。推行网络实名制的正当性和合法性是什么?网络实名制会对公民网络表达自由产生怎样的影响?网络匿名表达是不是公民的基本权利?如何看待和处理网络匿名表达与实名制的关系?本文以我国最新推出的网络实名制相关立法为主要分析对象,探讨实名制作为政府对互联网信息传播规制与网络匿名表达的冲突与平衡问题,以期对我国互联网管理制度的法治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韩国废除网络实名制引发的反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荣林 《新闻通讯》2012,(11):17-19
韩国网络实名制日前被韩国宪法裁判所8名法官一致裁定。网络实名制违反韩国宪法。这也为我国关于网络实名制的探讨提供了思考依据。网络实名制虽然可以使虚拟的网络真实起来.但是,网络实名制很可能将网络表达自由之“安全阀”堵死,从而危及社会的稳定。  相似文献   

7.
朱巍 《中国广播》2013,(2):53-55
网络实名制面临着很多争议和疑惑,随着微博实名制从筹备走向正式实施,网络实名制又一次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我国的网络实名制遵循“前台自愿、后台实名”的原则,在不消除网络昵称的前提下,仅在注册阶段施行实名注册信息。从网络实名制与隐私保护的关系分析,实名制并不会侵犯公民的隐私权。  相似文献   

8.
付垚 《新闻世界》2009,(7):157-158
2009年5月1日,杭州市正式颁布实施《杭州市计算机信息网络安全保护管理条例》,规定实行网络实名制,从而引发各方对网络实名制的讨论。本文通过对这一事件的简析,回顾我国和其他国家网络实名制的历史进程,分析网络实名制的益处和可能出现的弊端,对我国网络实名制的发展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9.
2008年10月2日,韩国著名艺人崔真实自杀,随后中韩两国的互联网给予了广泛关注,记者google了一下,不到20天,中文报道就超过了90多万条,内容除了报道崔真实的死因以外,讨论话题的重点是网络实名制。仔细阅读了一些网文,如《崔真实自杀促韩扩大网络实名制实施》《网络暴力致崔真实自杀韩国拟立法推网络实名制》《崔真实自杀强化韩网络实名制立法》《崔真实之死与网络实名制》  相似文献   

10.
传媒观察     
微博、贴吧今年将实行实名制近日,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召开新闻发布会,公布了近期被依法关闭的一批网站、栏目和微信公众账号。这是国家网信办今年首次集中公布相关信息。此次共有50家网站、频道(栏目)以及微信公众账号被依法关闭,包括24家网站、9个网站频道(栏目)和17个微信公众号。另据国家网信办移动网络管理局负责人徐丰介绍,除了即时通信实名制之外,今年国家网信办将全面推进网络  相似文献   

11.
自从2002年清华大学李希光教授提出中国应该实施网络实名制之后,我国关于网络实名制的讨论就几乎没中断过.2007年,韩国正式实行网络实名制,于是实名制的讨论又出现一个高潮,2008年,一些人大代表提出实名制立法.一时舆论大热:2010年,中国陆续实施网络交易实名和网络游戏实名;紧接着,在2011年的计算机学会论坛上,有知情人士透露,公安部门已原则同意由公安机关接管或授权设立网络实名制的公共信息验证机构,全面实施实名制似乎成为一个趋势.  相似文献   

12.
方家平 《网络传播》2006,(12):52-52
最近关于山西省方山县全城关闭网吧、信息产业部推行手机实名制、酝酿实施博客实名制等新闻在各类媒体上引发激烈讨论,支持者有之、反对者有之。对于一项网络监管措施的评价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其实是言论自由环境下的一种常态,但如果简单地肯定或否定一种网络监督措施则未免有失理智。因为我们应该看到,在网络时代公共管理面临着既要严格监管又要维护公民合法权益的两难困境。  相似文献   

13.
朱巍 《中国广播》2013,(3):37-40
网络实名制面临着很多争议和疑惑,随着微博实名制从筹备走向正式实施,网络实名制又一次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从网络实名制与表达自由、网站发展、相关网络使用者权益保护的关系等几个方面来分析,实名制并不会侵犯公民的隐私权或者表达自由等权利,也不会影响商,_lkN站的发展,相反会净化网络环境,从而促进建立更具规范性、安全性和实现各方利益最大化的诚信网络、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14.
在时下的社会中,实名制一词对于社会大众来说并不陌生。手机实名制、车票实名制、银行存折实名制、信用卡实名制等等。然而,网络实名制却引起了争论。有赞同的,有反对  相似文献   

15.
张旺 《网络传播》2010,(4):50-51
在国外,韩国是最早提出网络实名制的国家。日本、美国、德国、法国等国家,先后出台法规政策推行网络用户实名制,执行新的严格立法以全面净化网络环境。  相似文献   

16.
庹继光 《新闻界》2014,(1):59-62
网络信息保护条例推行实名制,是规范网络信息传播的重要举措,对于网络反腐信息发布者是一项义务,但实名制的施行也使得实名开展的网络反腐转化为公民的重要政治权利,成为他们行使监督权,批评、控告权的重要表现形式。对于公众实名网络反腐可能导致的打击报复问题,我国现有法律已经形成了保障体系,严格执行相关法律规范,便无须担心实名制带来的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17.
声音     
“治理网络暴力,不要走极端。不要从一个极端到另外一个极端,比如有人提出所谓的‘实名制’的问题,我是坚决反对的,因为实名制带来正面效应,带来的效益低于社会的成本,可能带来的问题会更加严重。而且在目前的技术条件下没有必要做实名制,网络犯罪,不做实名制的情况下仍然可以通过技术手段找到你。所以我觉得治理网络暴力,不要从一个极端到另一个极端。”  相似文献   

18.
《信息系统工程》2011,(10):10-10
韩国:实名制让网民对言论负责韩国作为最发达、互联网普及率最高的国家之一,多年来一直在推动"网络实名制",这项制度尝试近年来颇受其他国家关注。实名制实施后,不仅在减少网络虚假信息传播、恶意留言以及由此引发的网络暴力等方面作用明显,也为韩国政府治理"网络中毒"等社会问题提供了"技术保障"。一直在大力推进"网络实名制"的韩国最近也在积极  相似文献   

19.
赵月 《新闻世界》2010,(6):173-174
网络实名制这些年来一直是被关注的焦点,且在业界尚无明确的界定。本文将实名网络分为两类,并以人人网为例,对第二类实名制网络的特点进行分析,并探讨其不足,提出一些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20.
对“网络实名制”的文化传播学反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尹仔锋 《新闻窗》2007,(1):82-83
网络实名制,就是网民们使用网络服务如博客、BBS讨论、电子购物、网络游戏等时,要进行真实姓名和身份证号登记与验证,以加强网络管理。目前,韩国已实行了实名制,中国也开始拟实施—2006年10月,中国互联网协会拟召开会议讨论在中国实行博客实名制。中国互联网协会是一个半官方组织,第一次就实名制召开会议,9名缺席,多数(网络精英)没有到场,“博客实名制”遭遇阻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