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在中国,看电视剧之所以能够成为许多人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是因为电视剧里故事的魅力。观众喜爱电视剧源于对故事的渴求,这也是观众对电视剧的第一审美需求。由此,最善于讲故事的艺术形态——电视连续剧应运而生,并主宰着当今的电视荧屏。观众对电视剧审美需求有以下  相似文献   

2.
黄斌 《声屏世界》2007,(12):67-67
高扬的主旋律与高升的收视率肯定是业内人士梦寐以求意欲兼得的“熊掌”与“鱼”。先说电视剧。据说2006年内地共生产制作了1.3万集电视连续剧,而真正播出的约为7000集。是电视剧供过于求?非也,好剧难求。在党的十七大召开前后,荧屏作何播出安排,引人关注。笔者一向不怎么看电视连续剧,结果还是情不自禁地被《文化站长》《特殊使命》所吸引、所感动。  相似文献   

3.
想当年,一部《敌营十八年》曾让国人由衷地骄傲:我们终于有了自己的电视连续剧,而且长达十几集。似乎也是从那一刻起,中国电视剧的创作观念也渐渐步入了一个误区:以长短作为评判一部电视连续剧创作水准的重要标准之一。于是,一部剧作一旦长度超过30集,什么“宏篇巨制”、“大手笔”、“大制作”、“巨片”之类的赞誉便铺天盖地而来。  相似文献   

4.
四集电视连续剧《毛泽东千里寻故地》在毛泽东重上井冈山30年后搬上荧屏,笔者有幸在首映式上获先睹之快,且大受感染。 这部电视连续剧与众多反映毛泽东  相似文献   

5.
子君  晓方 《湖北档案》2003,(1):56-59
最近,中央电视台影视部向湖北省武穴市委宣传部发来传真称:"经我台和广电总局审看电视剧<此碑无文>,认为该剧在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方面均属上乘之作,是一部难得的爱国主义教育片."传真中所称的20集电视连续剧<此碑无文>的编剧就是1964年到武穴插队落户的武汉知青戴世民.38年前,当16岁的武汉知青戴世民乘上江轮离开省会武汉,千里迢迢来到鄂东一个偏僻的万丈湖农场插队落户时,他万万没想到自己日后能成长为湖北省作家协会会员、国家二级编剧,成为20集长篇电视连续剧<此碑无文>的剧作者,且能登上央视荧屏与全国亿万观众见面.  相似文献   

6.
作为电视记者,我们在去年做了一件也许是份外的事———创作电视剧剧本。如今,6集电视连续剧《走过秋冬春夏》已经由中央电视台与南宁有线电视台联合摄制完成,并于最近在中央电视台第一套节目播出。为此,我们感到十分欣慰。应该说,《走过秋冬春夏》剧本的完成,在相当程度上得益于我们的记者生涯。正是在长期的电视采编工作过程中熟悉了残疾人的生活,并为他们的生活所感动,我们才萌发了以电视剧形式更立体、更深入细致地表现他们的念头。这个连续剧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复员军人曾强在十几年前的一次战斗中,为了救助战友不慎滚入雷…  相似文献   

7.
走马观花于当下令人眼花缭乱的古装历史剧,清代帝王戏无疑是最为惹眼的一类。那些已经作古几百年的帝王“寡人”,借着电视荧屏的亮光,着实红火了一把、不朽了一回。先前动辄几十集的电视连续剧《康熙王朝》《雍正王朝》,还有正在热播的40集电视剧《乾隆王朝》,把大清基业值得留恋的“康乾盛世”拍了个滴水不漏。再加上“老皇帝”焦晃此前早已萌生退意,宣布《乾隆王  相似文献   

8.
赵德铭 《今传媒》2010,(5):85-85
在看电视过程中,笔者发现,有一些电视节目,却在误导观众。其一是文字的误导。错别字上了荧屏屡见不鲜。比如,电视连续剧《西藏风云》的主题词《吉祥的云彩》中,将"崛起"错写成了"掘起";电视连续剧  相似文献   

9.
洁尘 《视听界》2007,(1):111-111
我基本上不看电视,集中看电视的一般是有大型比赛的时候,比如奥运会、世界杯什么的。电视台播的电视剧我也基本上不看.主要是没有时间也没有耐心一集一集地每天等在电视机前,还得忍受没完没了的广告。去年.2006年,我比较完整地守着电视台的播放时间看的一部电视剧是出于私心.那是根据我的长篇小说(《酒红冰蓝》改编的二十集电视连续剧(《我爱你再见》.由俞飞鸿和黄觉主演。播出的前两天晚上我都有事外出,前四集没有看到。就观感来说,也许我多少是偏爱了——我认为,(《我爱你再见》在当下国内的都市言情剧中,算是拍得不错的。  相似文献   

10.
吴喆 《记者摇篮》2013,(1):20-21
上世纪90年代至本世纪最初的几年里,中国电视荧屏上出现过一段经典纪录片的黄金期。然而今天,我们却很难在电视台的节目播出表上看到纪录片,尤其是经典纪录片的名字。经典纪录片不吃香了!这是为什么?经典纪录片为什么渐行渐远?纪录片的瓦解今天,除了专业的纪录片频道,经典纪录片在电视荧屏上已经难寻踪迹,主要的原因就是,主流媒体培育经典纪录片的大环境不存在了。曾几何时,电视剧、电视文学、纪录片被视作衡量一  相似文献   

11.
潘冬珂 《东南传播》2010,(1):129-131
上世纪80年代初,一部电影《少林寺》的热映在全球掀起了一股“少林旋风”和“功夫热潮”,也将这座神秘古老的寺庙推到了市场化的风口浪尖。此后,在由电影《少林寺》衍生出来的一系列功夫电影以及金庸小说的推波助澜下,少林寺已经成为了中国的一个文化品牌,河南省政府也一直着力把少林寺打造成为河南文化产业的标志。2005年,由河南省委宣传部、郑州市委、河南电视台联合打造的百集电视连续剧《少林寺传奇》再次把少林寺搬上电视荧屏,这部电视剧对河南形象的树立、河南文化的推广起了标兵引领的作用。本文将用从传播学的角度来对电视剧《少林寺传奇》加以解析。  相似文献   

12.
李森 《现代传播》2005,(1):102-104
电视艺术传播与研究意义电视艺术的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电视艺术是指反映在电视荧屏上的一切艺术形式。如: 电视剧、电视散文、电视诗歌、电视综艺节目、电视电影、音乐电视等等。狭义的电视艺术则主要是指电视剧。毋庸置疑, 以电视剧为代表的电视艺术, 已经成为当下所有艺术门类中最令人瞩目的焦点。电视剧以其丰富多彩的创作、海量的收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而成为一道亮丽的、独特的景观。把电视艺术称之为“时代的艺术”恐怕并不为过。据国家广电总局的资料: 2001 年国产电视剧申报数量达到40000集, 审批数量达到 3000…  相似文献   

13.
电视连续剧《武松》的诞生,为我国电视剧的发展开辟了新的领域。继之,电视连续剧《杨家将》、《诸葛亮》又以雄伟壮阔的古代战争的画卷,打破了电视剧不能搞大场面的理论,从而又扩大了古典题材电视剧的选材范围。古典题材电视剧的兴盛时期已经到来,创作者在探索、追求的道路上,有经验也有教训。为了提高古典题材电视剧的水  相似文献   

14.
黄茵 《今传媒》2013,(10):109-110
从理论上而言,小说与电视作品之间有着很大的差异,如果我们从小说的本位出发,我们也可以看到,电视剧所表现的内容就是小说,正如报纸的内容是文字表述,书籍的内容是言语一样(麦克卢汉)。然而,小说《繁花》如果被搬上电视荧屏,最大的障碍在于其本身的蒙太奇式的时空交错写作方式,对于电视荧屏所需要的叙事结构而言显得复杂。因此当这样的《繁花》需要被改编成电视剧的时候,它有时空切换的视觉难度,因此从小说到电视荧屏这两种不同表现形式上的差异也迫切地需要一种平衡来维持它们之间的联系。假设有朝一日小说《繁花》真的被改编成为电视作品,那么反观原著,我们可以看到这部中国当代小说在与电视结合的过程中必然会发生的一些变化。  相似文献   

15.
黄茵 《报刊之友》2013,(10):109-110
从理论上而言,小说与电视作品之间有着很大的差异,如果我们从小说的本位出发,我们也可以看到,电视剧所表现的内容就是小说,正如报纸的内容是文字表述,书籍的内容是言语一样(麦克卢汉)。然而,小说《繁花》如果被搬上电视荧屏,最大的障碍在于其本身的蒙太奇式的时空交错写作方式,对于电视荧屏所需要的叙事结构而言显得复杂。因此当这样的《繁花》需要被改编成电视剧的时候,它有时空切换的视觉难度,因此从小说到电视荧屏这两种不同表现形式上的差异也迫切地需要一种平衡来维持它们之间的联系。假设有朝一日小说《繁花》真的被改编成为电视作品,那么反观原著,我们可以看到这部中国当代小说在与电视结合的过程中必然会发生的一些变化。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喜剧小品一直活跃在荧屏上。其中,电视喜剧小品(如天津电视台摄制的《哈哈集》中的许多作品)是用纯粹的电视手法拍摄的,可说是电视艺术的正宗产品。实际上,就是那些看起来保持了一种舞台演出环境的喜剧小品,无论从题材选择、结构方法、表演风格还是从传插方式上来看也同样是电视文化的产物。可以说,喜剧小品的生存绝对离不开电视,当然,它也以自己迷人的艺术风采为当今中国电视增添了几分魅力。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喜剧小品以逐渐成熟而又多样的艺术风格确立了自己的荧屏地位,赢得了观众的心。一和早就在艺术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17.
为隆重纪念中国共产党诞生80周年和中华苏维埃革命根据地建立70周年,由中央电视台和中国电视剧制作中心联合拍摄的二十六集大型电视连续剧《长征》日前在瑞金开机。《长征》一剧将真实生动地再现66年前这场发生在中国大地上的伟大壮举。 据总导演金韬介绍:大型电视连续剧《长征》,作为隆重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80周年的献礼片已定于2001年6月15日在中央台黄金时间播出。目前外景拍摄已接近尾声,在瑞金拍摄的外景是全剧中前7集的场面,全剧有2/5的镜头要在赣南拍摄。大型电视连续剧《长征》外景拍摄在瑞金开机@龚映华  相似文献   

18.
胡作永 《新闻窗》2012,(5):82-82
现在的电视荧屏上,不单单是电视剧、文艺晚会等娱乐、教育类节目的片尾会出现“策划”二字,在新闻性栏目及大型专题新闻报道节目中也有这一职能分工。  相似文献   

19.
献礼剧通常是指专门为庆祝重要纪念日而制作播出的主旋律电视剧。由中国电视剧制作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和延边朝鲜族自治州人民政府联合制作,并于2012年9月3日开始在中央电视台第一套节目黄金时段播出的30集电视连续剧《长白山下我的家》,就是为庆祝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成立60周年、历时四年拍摄完成的一部朝鲜族题材献礼剧,其形态特色可以  相似文献   

20.
肖帅 《声屏世界》2009,(2):34-36
据相关收视率统计数据显示,50集电视连续剧《李小龙传奇》在央视一套播放到第16集时,收视率达到了近年来最高峰值12.94%,创下央视自2000年《大宅门》以来的最高收视率,成为8年来央视电视剧收视率的冠军。在唯收视率马首是瞻的今天,该剧无疑是一部“叫座”的成功之作。在中国电视艺委会专门为此剧召开的艺术研讨会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