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前些日子看电视连续剧《宝莲灯》,开始时每天都为二郎神想方设法迫害其外甥沉香而气愤。一直看到最后,我终于明白了二郎神的良苦用心。原来,二郎神迫害沉香,是为了磨练沉香的意志,是在煞费苦心地培养沉香成才。用现在时髦的话说,二郎神对外甥实施的是“挫折教育”。  相似文献   

2.
记得看过一篇文章:美丽的海南岛有一种树叫“沉香”.当树受到外界伤害,在树上出现伤口时,为了疗伤,沉香树的树脂会自动流淌并聚集于伤口周围.当累积的树脂浓度达到一定的程度时,就形成了“沉香”.“沉香”是非常名贵的中草药材,也是稀有的高级香料.没有伤口,就不会有“沉香”.这让我想起了我教过的一个学生.  相似文献   

3.
<正>沉香是伤口的痂沉香是我国名贵的中草药材,其价格贵如黄金。沉香是怎样生产出来的呢?是先用刀在沉香树上砍出伤口,树脂便会顺着伤口溢出,覆盖在伤口表层,不久便结成一层痂,这痂便是沉香。【感悟】谁能想到沉香树那伤口上的痂就是宝贵的沉香?!人生旅途中的坎坷、挫折和失败,都会给我们留下各种各样的伤口,  相似文献   

4.
<正>我们刚刚学了课文《沉香救母》不久,爸爸的腿就不小心扭伤了。我想我也要像沉香一样做个懂事的好孩子,每次爸爸洗脚都是妈妈帮  相似文献   

5.
美丽的海南岛,有一种树叫沉香树.它提供给人们的产品叫沉香. 沉香的产生很有意思,它是从伤口里流出来的.没有伤口就产生不了沉香.  相似文献   

6.
上二年级的小朋友一定读过《劈山救母》这篇课文。你们还记得课文中的主要人物吗?与这篇课文有关的动画片就是《宝莲灯》,它是中国的经典动画片,对我们学习《劈山救母》这篇课文还真有帮助呢!为了考考各位小观众是不是看懂了《宝莲灯》,我们一起来做些趣味题。1.沉香的母亲和二郎神是关系。A.兄妹B.姐弟C.天神和凡人2.沉香的父亲是。A.凡人B.天神3.沉香的母亲被二郎神压在下。A.恒山B.泰山C.华山4.宝莲灯是的法宝。A.二郎神B.沉香母亲C.其他神仙小小年纪的沉香为了救母亲,历尽了千辛万苦,闯过了许多难关,真让人佩服!其中他的哪一次经历…  相似文献   

7.
宝莲灯     
<正>剧情简介天宫中的三圣母爱上了人间的书生刘彦昌,不顾哥哥二郎神的反对,带着自己的法器宝莲灯私下凡间并与刘彦昌生下一子取名沉香。为了维护天规,二郎神抓走了小沉香,以此要挟三圣母交出宝莲灯。三圣母把灯交出,并被二郎神施法压在了华山底下。沉香从土地公公口中得知了自己的身世,踏上了寻母之路……  相似文献   

8.
弃婴沉香     
惨白的病房内,三圣母望着怀中脸色发紫、呼吸急促的沉香,开始犹豫了。她想起了沉香的爹。她深爱的书生。自从被公司送去国外发展后。便杳无音讯。她叹了一口气,低头继续哄起孩子。  相似文献   

9.
报道了用固相微萃取法提取沉香中挥发性化学成分,用气相色谱-质谱法从沉香挥发油中分离并确定出40种化学成分,占挥发油的相对百分含量的77.70%.其中主要香气成分为α-白木香烯26.45%,白木香醇5.51%,白木香烯醇6.27%.  相似文献   

10.
质疑之一 “沉香的妈妈为什么不愿意留在天上,却向往人间关好的生活呢?” 生:老师,我觉得很奇怪,沉香的妈妈为什么不愿意留在天上,却向往人间美好的生活呢?  相似文献   

11.
《沉香救母》是苏教版二年级的一篇民间神话故事类课文,讲述了沉香立志救母,拜师学艺,不畏艰险,打败二郎神,力劈华山,救出母亲的感人故事。为了便于阅读,故事分为上篇和下篇,分别是立志学艺和劈山救母。尽管上下篇文章的时间跨越大,但由于情节贯通,还是联系十分紧密。在劈山救母中,文章字里行间静静流淌着小沉香对母亲深深的"爱",令人感动。"不知翻过多少座高山"、"不知跨过多少道深涧"、"一个个血泡"、"一道道血痕",诸如此类的描写语言,道出了一  相似文献   

12.
教学内容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四册第11课设计理念著名特级教师周一贯说:要用小学语文来呵护儿童的生命发展,润泽儿童的精神世界。神话故事《沉香救母》中那神奇的人物,神奇的力量,神秘的色彩,如磁石一般吸引着孩子们。它的第二部分讲述的是沉香不畏  相似文献   

13.
张爱玲生于1920年,系出名门,家族显赫.在上海读中学时,才华初露。 1942年,张爱玲从香港读完大学回上海。在很短的时间里.发表《沉香屑第一炉香》《沉香屑第二炉香》《茉莉香片》《心经》《红玫瑰与白玫瑰》《金锁记》等大量小说,同时还写散文杂谈,风靡上海,名噪一时。  相似文献   

14.
《茉莉香片》发表于1943年7月10日的《杂志》第十一卷第4期,正是《沉香屑:第一炉香》第三部分在《紫罗兰》月刊连载刊出的时候。而《沉香屑:第二炉香》的转载发表,已经是九月份的事情了。这说明,《茉莉香片》很可能是与一、二炉香同时写成的。所以按照发表时间,它是张爱玲写给上海人看的第二则“香港传奇”。  相似文献   

15.
印度有个很有名的寓言,直到现在依然是当地父母用来教育孩子的经典。在古印度时代,有一个经营橡胶生意的商人,晚年已是富可敌国,但他唯一的儿子却性格懦弱,缺乏吃苦精神,更不知道珍惜自己的生意。商人非常担心自己的家业会败坏在儿子手里。他告诉儿子,希望他能在规定的时间内挣得一笔自己的财富,他还告诉了儿子一个获得财富的途径:在大河尽头的森林中,有一种非常珍贵的树叫沉香,找到了沉香,就是找到了财富。  相似文献   

16.
略论张爱玲的《金锁记》谢裕华张爱玲是一位四十年代就名噪上海的著名作家。1943—1945年是她小说创作的丰收期和成熟期,如《沉香屑:第一炉香》、《沉香屑:第二炉香》、《倾城之恋》和《金锁记》都写于这一时期。《金锁记》是其中最好的小说,也是她的代表作。...  相似文献   

17.
正回不去的名字叫家乡。燎沉香,消溽暑。鸟雀呼晴,侵晓窥檐语。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故乡遥,何日去。家住吴门,久作长安旅。五月渔郎相忆否。小楫轻舟,梦入芙蓉浦。译文:细焚沉香来消除夏天闷热潮湿的暑气。鸟雀鸣叫呼唤着晴天,拂晓时分  相似文献   

18.
张爱玲以《沉香屑第一炉香》和《沉香屑第二炉香》在1943年的上海文坛横空出世。她的作品虽数量不多,然而篇篇珠玑,发出绿色的悠远的光芒。张爱玲的创作生涯短暂却十分夺目,正如她出版的第一本小说集其名,闪耀着传奇色彩,以她的天才在我们的视野中定格下一个苍凉无比的美丽手势,书写了她独特的人生体验:“生命是一袭华美的袍,爬满了蚤子。”  相似文献   

19.
张爱玲     
《中文自修》2010,(4):F0002-F0002
张爱玲,现代著名女作家。1920年生于上海,本名张煐,张爱玲出身名门,祖父是清末大臣张佩纶,祖母是李鸿章的女儿。中学时代她已展露写作天分,1943年凭《沉香屑:第一炉香》《沉香屑:第二炉香》正式踏上文坛,《倾城之恋》《金锁记》《红玫瑰与白玫瑰》等作品使她成为40年代上海最炙手可热的女作家。她的小说一般描摹日常生活,深刻洞察人情世故。  相似文献   

20.
朱芳 《语文天地》2012,(15):33-35
一、文题设计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700字的议论文。(50分)材料一:巴尔扎克有一个癖好,只用缺口的杯子,买了新杯子,他会用调羹,在杯子上轻轻敲出一个小小的缺口,巴尔扎克用有缺口的杯子,是想提醒自己,无论写了多少作品,这些作品上都有一个缺口,以此来激励自己,写下一部,将这个缺口补上。材料二:沉香是我国名贵的中草药材,是高级的香料。有一种树叫沉香,但它不会直接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