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古代的大教育家孔子曾经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一种无形的力量,它能推动学生探求新知,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从而养成敏锐的思维力、丰富的想象力和坚韧的意志力。小学语文是义务教育中的一门重要基础学科,培养和发展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增进他们的求知欲,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任务之一。那么,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如何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呢?  相似文献   

2.
新课程改革对语文教学提出新要求,教师需要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综合能力进行培养。语文课程作为一门独具特色的语言课程,而阅读能力是学生语言学习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种能力。因此,小学语文教师需结合工作经验与学生需要,积极探索提高学生语文阅读能力的途径,使学生能够在语文知识学习过程中有所收获。  相似文献   

3.
识字作为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在学生学习语文的过程中起着不可代替的作用,是学生阅读和写作的基础。因此,教师必须重视识字教学。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改变传统的以教师为主的师生关系,建立一种新型的平等的师生关系,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探究,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4.
论语文教学过程心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语文教学过程与课堂教学结构(一 )语文教学过程与课堂教学结构的概念语文教学过程是指教和学两方面的活动过程。教 ,指教师根据教学目的和要求 ,指导学生学习课文和有关语文知识 ,并对学生进行相应的语文能力训练。学 ,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 ,通过听说读写等各种形式的活动 ,主动地、积极地去理解和运用知识 ,并在语文训练过程中受到思想教育、美育。这两种活动是按照一定程序或步骤 ,通过适当的方式 ,使两方面紧密结合起来 ,便构成了语文教学过程。教学过程一般是指一篇课文的教学过程。教学过程总是和一定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联系…  相似文献   

5.
语文是语言和文字的总称。语文是每个人生活中必不可缺的一部分,可见语文之魅力,语文之精彩。它最终表现为语文对于学生主体的一种挡不住的诱惑,一种深刻而持久的吸引力,一种回味无穷终身受用的持久力。语文教学的最高境界是无教、无学、无法、有悟。教师是教学活动的设计者、组织者、引导者,语文教学是否有魅力,关键在于教师是否有魅力,有魅力带出的就是快乐的语文。  相似文献   

6.
语文教师的提问艺术又称为问答艺术。它是一种广泛用于教学过程中最普遍、灵活,最便利的教学手段,具有极为广泛的应用价值,是其他教学方法所不能代替的。语文教师课堂的提问艺术在语文教学中非常重要,在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学生兴趣、能力等方面起着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作文教学是语文的基础,语文课内一半时间和课外大半时间是进行作文教学的;从应考角度看,作文无疑是语文试卷的半壁江山。因此,作文教学方法的选择,直接关系教学效果。努力探寻最佳作文教学方法,是一个语文老师义不容辞的责任。本文拟将笔者近年尝试的一种作文教学法———案例法介绍给同行,以求抛砖引玉之功。一、案例教学的特点和作用(一)案例教学的特点1开放性。作文教学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但作文教学长期以来实行一种封闭型结构,教学过程总是在教师出题———学生写作———教师批改———教师讲评(教师再出题转入下一轮作文…  相似文献   

8.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民主意识应是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个因素。虽然语文教学经过长期的探讨、争论、研究、改革和实践,传统的语文教学状况有所改进,但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每一位学生是否都能充分的享受到民主思想光芒的沐浴,每一位教师是否都能以一种公平公正的心理和人格对待所有的学生,尚不能得到一个完全肯定的答复。  相似文献   

9.
语文教学是一种审美情感教育,只有首先对学生动之以情,才能使之晓之以理,而作为一位语文教师要在语文教学中贯彻审美情感教育,自己本身要有情感、责任感以及艺术的教学表达方法.  相似文献   

10.
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整合是指以信息技术为工具与语文课程融为一体,将信息技术融入语文课程教学体系各要素中,使之成为语文教师教学的工具、学生认知的工具。这种整合能够把信息技术手段恰当地融入到语文学科课程教学过程中,是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结合的有机产物,能有效地促进学生对语文知识的理解。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整合不仅仅是一种教学手段的改变,更是语文教学观念的改变。  相似文献   

11.
《考试周刊》2017,(46):55-56
在初中教学的过程中,语文是一门基础性的课程,语文的教学对于学生未来的学习和发挥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语文学习能够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培养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和思维。在进行语文教学的过程中,修辞能够为文章增加艺术性和可读性,是文章创作过程中常用的一种方式,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过于依赖教材,对修辞教学缺少正确的认识和重视。因此,教师应当对修辞教学进行思考和反思,采取合理的教学方式,促进语文修辞教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互动式教学强调的是在沟通交流过程中解决问题,传统教学都是教师依据大纲,进而完成教学任务。在网络化不断发展的过程中,教学方法也在不断创新,将网络技术手段运用到语文教学中,形成一种互动式教学模式,能促进学生的语文学习迈向更高台阶。一、借助网络实现生境互动生境互动的方式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小学阶段学生对事物都存在着好奇心理,学生对知识也较为渴望。因而,在实际教学过程当中,教师可以充分利用  相似文献   

13.
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写作教学作为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对于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一种锻炼。但是,在实际的小学语文写作教学过程中,虽然教师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进行作文教学,但是学生却难以写出令人满意的文章。在新课标背景下,要求教师应该注重小学语文写作的创意教学,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和语文写作教学的实际内容,不断丰富教学方式,使学生能够更加有效地进行写作学习,使学生的语文写作能力得到有效提升。  相似文献   

14.
张洁英 《考试周刊》2012,(76):22-22
成功教育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激发学生的成功动机.引导学生成功的一种教育方式。语文教学是基础教学,在语文教学中实施成功教育,旨在通过激发学生的成功动机来唤醒学生的自我意识,让学生积极地认识自我,表现自我,提高自我,从而提高语文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5.
向长春 《湖北教育》2003,(17):27-27
在语文教育的十条总目标中,有关语文能力的四至十条都是从学生“能实践”的角度进行描述的,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引导学生参与经历语文实践活动无疑是达成语文目标,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途径。 一、转变语文教学观 传统的语文教学是一种以知识为本位的教学,重理性、轻感性,重结论、轻过程,重说教、轻实践。传统的语文教教学以教师为本位,要么以教为中心,学生围绕教师转,要么是先教后学,不教不学。传统的语文教学以教案  相似文献   

16.
情感教育主要是指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创设有利于学生学习的和谐融洽的教学氛围,合理处置教育教学过程中学生情感与认知的关系。通常情况下,情感教育既是一种教学模式,也是一种教学策略。情感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当中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是提升小学语文教学效果,促进小学生语文学习的强心剂,为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有效实施情感教育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17.
薛永生 《考试周刊》2013,(59):39-40
"有效教学"是新课改背景下的一种全新教学理念。何为"有效",主要是指经过教师一段时间的教学后,学生所获得的具体的进步或发展。也就是说,学生有无进步或发展是教学有没有效益的唯一指标。新的语文教学中要求教师树立新的教学理念,努力探索新的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让学生在语文教学中既学到知识,又掌握获取知识的方法和技能,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丰富情感体验。让学生感悟语文、感悟人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使语文教学真正达到高效。  相似文献   

18.
语文教学是一门艺术,是一门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指导的“综合艺术”,语文教学艺术有一种朦胧美,教师应刻意去创造这种艺术,让学生去感受语文的蕴藉之美,品赏语文的探求之味,享受语文的发现之乐。  相似文献   

19.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开展情境教学,其主要过程就是语文教师在传授学生阅读教材内容时,依据文章的内容、情节,营造一种可以将儿童逐步带入教材中所描写的情境,使得学生有一种"身临其境"的假象,这便是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之情境教学的妙处。所以,结合这一教学理论,本文展开了简要的论述和分析,希望可以与各位同仁共勉。  相似文献   

20.
在新课程标准理念的指导下,现在的语文课堂教学有了很大改观,教师肢解课文,进行烦琐分析的现象已不再充斥课堂。不过在阅读教学中有些教师仍然以一种漠然的态度俯视学生,无视学生的情感体验与文本的情感因素,致使一篇篇富有鲜活生命力的课文变得枯燥无味,学生学习没有兴趣,使语文教学缺乏应有的活力。其实语文教学是师生互动、思想碰撞、心灵交流的过程。在这种相互交流的过程中,情感是一种不可缺少的因素。没有情感,也就没有教育。那么作为语文教师,如何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运用情感策略,让教师与学生、学生与文本、学生与学生之间形成真正的双元互动,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