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体育新闻以其大众性、娱乐性、情感性以及全球性的特点,成为众多媒体追逐报道的领域。而电视媒体以其集图像、声音、文字、音响等多种符号形式于一体,动感、感染力强等优势,是体育传播尤其是奥运会等重大赛事传播的主力媒介。由于中西传媒体制、受众观念、媒体实力等方面的差别,造成中西方电视媒体在体育赛事方面也存在诸多差异。本文以中国中央电视台、NBC的北京奥运赛事报道的差异为例,从报道理念、报道角度、报道内容等方面对中西电视媒体体育赛事报道差异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2.
梅珊珊 《今传媒》2016,(10):31-33
伴随着全民狂欢时代的到来,竞技体育传播过度娱乐化现象愈演愈烈。体育报道的着眼点已不仅仅是体育赛事本身,而是转变为与体育赛事相关的人、事。2016年里约奥运会的体育赛事报道更是将这一传播现象推向新一波高潮。因此本文拟结合里约奥运会的相关报道,分析竞技体育传播的过度娱乐化现状,探究这种现象存在的原因,以期为其未来发展提出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3.
由于中美文化背景的不同,在体育新闻传播方面存在着新闻观念、新闻技巧等诸多方面的差异,这些因素也会影响体育传播的效果.本文以"里约奥运中国女排"事件为例,选取新华社、《人民日报》《环球时报》、美联社、NBC等中美主流媒体的报道,从新闻观念、体育体制、体育文化观、文化背景和新闻文体分类这五个方面来看中美体育赛事报道的差异,以为我国体育赛事报道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4.
对体育新闻娱乐化的理性审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所谓"体育新闻娱乐化",是对体育报道的传统外延进行延伸,其报道重点不是放在体育赛事本身上,而是将更多的版面留给运动员和与赛事相关的人、事、物的消息上.娱乐化的体育新闻在内容上强调文化和娱乐含量,在表现形式上强调故事性、情节性、趣味性.  相似文献   

5.
体育赛事传播是体育新闻报道的重头戏。对于重要体育赛事,各体育媒体精心策划,全力以赴,完成赛事的整体报道。更为重要的是,报纸或电视等媒体纷纷通过评论、解说、专题等报道形式纵横恣肆,深度挖掘,传输价值,树立主题,形成大众关于体育和社会的认识。可以说,文化意识形态也蕴含于体育新闻报道中,对体育赛事传播的主题解构有助于大众把握正确的价值观。  相似文献   

6.
温朝林 《今传媒》2009,(9):76-78
电视媒体促进了体育的全球化,拓展了体育文化.也为体育提供了现代化的传播方式,丰富了报道手段.全球的传播效果使电视在体育赛事报道显示出强势地位.但同时,电视媒体工作者应利用提高赛事报道和转播水平,引入竞争机制,增加赛事资源.加强体育产业化和国际化意识等手段全面提高电视媒体竞争力.  相似文献   

7.
体育新闻娱乐化的适度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体育新闻娱乐化是市场经济发展和媒体竞争的必然产物,是体育新闻向娱乐本质的回归,是符合新闻传播规律的必然现象。坚持体育新闻娱乐化的适度性,具有正面效应,能体现人文追求、满足受众需要、彰显体育文化。但是,必须避免体育新闻娱乐化的失度报道。努力消除“不谐音”,否则会导致新闻与娱乐的错位,成为体育媒体之祸。  相似文献   

8.
现代体育与媒体一直关系密切,一方面,现代体育依托各种报道和转播被受众观赏和喜爱;另一方面,体育赛事也是各种媒体的重要“内容增长点”.随着计算机信息处理和网络技术的不断突破革新,融媒体时代到来,催生了体育用户社群化的聚合现象,也对体育赛事转播的关键环节——体育解说提出了新的课题.  相似文献   

9.
体育赛事本身的专业性决定了专家型记者是未来体育新闻报道的必然趋势.然而,当前体育新闻记者的水平不符合专家型记者的标准,主要体现在片面追求娱乐化、过度强调专业化和新闻报道唯数据论这三个方面.为此,应组建报道团队,指定专职记者报道专业领域的信息;注重发掘报道规律,基于体育赛事的赛况和数据资料发表评论.  相似文献   

10.
在全球媒体新闻报道娱乐化的大趋势下,我国体育新闻报道日渐显现出娱乐化倾向,并出现了过度的趋势。本文着重分析了体育新闻报道的娱乐化表现及形成原因,提出了体育新闻报道应秉承传播体育文化的宗旨,维护体育新闻的公正性,在满足受众心理需求的同时应避免极端化和低俗化。  相似文献   

11.
电视媒体促进了体育的全球化,拓展了体育文化。也为体育提供了现代化的传播方式.丰富了报道手段.全球的传播效果使电视在体育赛事报道中显示出强势地位。但同时.电视媒体工作者应利用提高赛事报道和转播水平.引入竞争机制.增加赛事资源,加强体育产业化和国际化意识等手段全面提高电视媒体竞争力。  相似文献   

12.
体育,崇尚健康、动感与健美,而体育报道作为传播这种美的载体,不仅要有活力四射朝气蓬勃的风貌,更要有健康向上多彩多姿的内容。但是,随着我国传媒融入国际社会脚步的加快,大众媒体的体育报道也于国际传媒趋于一致,风格日渐娱乐化。体育报道娱乐化最显著的一个表现就是在以不同性别的  相似文献   

13.
手机媒体在体育新闻传播中的前景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手机媒体具有传播快速便捷、交互性强、个性化、成本低廉等传统媒介不可比拟的优势。手机媒体从发展初期开始,就与体育赛事结下了不解之缘。近年来,手机媒体通过报道体育赛事为自身带来了一定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而体育也搭载了手机媒体这个有效的传播工具,扩大了自己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胡恺 《新闻前哨》2005,(1):58-58
竞技体育的本质就是游戏,是娱乐。作为在体育专业媒体中占有很重分量的国际足球报道,娱乐化趋势就更为明显。国际足球报道的娱乐化,既是体育新闻坚持"三贴近"的需要,也是提高报道质量、提升报纸市场份额的重要手段。一、主流读者人群分析  相似文献   

15.
马心丽 《传媒》2016,(19):94-95
随着世界经济的不断发展,大型体育赛事频繁在世界范围内举办,赛事呈现主要是通过移动传媒来实现,大多数人则是通过新闻客户端等移动终端获取体育消息、体育新闻等.可以说体育传播的移动化是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而逐渐崛起的,整个传播过程的发展变化也是信息技术发展演变的真实写照,解读大型体育赛事传播效果及机制不仅是对媒介传播一次科学性评估,更能为今后体育传媒事业的发展起到促进的作用.由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15年10月出版、沈阳体育学院副教授、李芳博士编著的《大型体育赛事移动化传播研究》一书从体育移动化传播的崛起、移动化传播研究、历史及逻辑变迁、体育赛事传播现状、体育赛事移动化传播困境、传播主体参与化等多方面,分析研究了体育赛事的移动化传播与发展,该书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相似文献   

16.
王樑 《新闻界》2012,(7):57-59
网络体育新闻娱乐化是网络体育新闻的主要特点之一.其典型表现为不以赛事报道为主,而是将重点放在现场的运动员以及跟体育赛事有着直接关系的人、事、物方面的非正式途径传播的消息上,特别是关于体育运动员,尤其是体育明星的私事和隐私上.本文重点分析网络体育新闻娱乐化现状、问题、成因以及未来发展应该规避的若干问题.  相似文献   

17.
随着新技术革命带来的大众传播全面繁荣,中国传媒业的传播理念、传播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同时也催生了泛娱乐化的热潮.当低俗、失真全面渗透到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娱乐新闻逐渐在社会转型中迷失,尤其在对公众人物的报道中呈现出盲目炒作、断章取义的伦理弊病.本文从极具典型意义的"宝马离婚案"入手,浅析当前媒体娱乐新闻报道中公众兴趣与公众人物隐私权的价值博弈,批判其中蕴含的伦理失范现象,并呼吁娱乐新闻的媒体责任,以期为当代娱乐新闻的伦理构建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8.
顾斌 《传媒观察》2006,(6):22-23
在新闻媒体中,体育新闻都被作为重要的新闻品种置于媒体的重要版面或时段,体育新闻在当前新闻传播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已成为各种新闻媒介竞争的重点之一。但近来体育新闻方面的竞争却没有走上良性的轨道,出现了片面“娱乐化”的倾向。体育新闻“娱乐化”,是指在报道体育新闻时报道重点不是放在体育赛事本身上,而是将更多的报道留给运动员以及与赛事有关的人、事、物的小道消息上,尤其是热衷于报道运动员的私生活和花边新闻。  相似文献   

19.
当前我们进入了一个多元化、多样化的消费时代,而现实社会巨大的压力往往使人产生出强大的娱乐需求。健康的娱乐,能以轻松的形式愉悦大众身心、寓教于乐,增加娱乐性无疑为广播媒体的有效传播开启了更为广阔的通道。但近年来媒介泛娱乐化的兴盛,使原本健康的娱乐含义渐行渐远,逐渐演化为一种低俗和庸俗。这影响着社会大众对文化的审美意向,影响着年轻一代的价值观、  相似文献   

20.
体育新闻作为重要的新闻品种存在于众多媒体当中,源于体育新闻的竞技性、娱乐休闲型、高情感性以及国际性等特征。其中,娱乐性作为重要特征,成为百姓茶余饭后观看的主要原因之一。但是,也有众多学者或普通受众对体育新闻娱乐化的发展担忧,认为体育新闻泛娱乐化会影响常规体育新闻的发展,低俗的娱乐化表现方式对社会风气造成了不良的影响。那么,体育新闻娱乐化该如何发展呢?一、体育新闻娱乐化现象的透视我国体育新闻报道的视角经历了三个阶段,一是建国初期到改革开放前的"体育宣传";二是改革开放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的"体育新闻";三是90年代中期到如今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