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低年级学生的注意力容易分散,课堂上往往不能很好地集中注意力,给教师的教学带来了很大的麻烦。学生在听课的时候,多数不能全神贯注,做不到"入神",所以在课堂中,表现出的状态不佳,很多的学生往往会东张西望,注意力明显不能很好地集中。该如何改变呢?一、语言为磁石,吸引学生注意力在低年级的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编口  相似文献   

2.
新课程推广和普及改变了小学教师的思想观念,小学生的课堂也在不断转变,新的教学方法让小学数学课堂不再呆板、枯燥,学生在课堂上有了积极的表现,对小学生的全面发展有很大好处,这种前进的态势着实令人欣喜。一、小学中高年级数学中存在的问题1、学生注意力不集中。对于小学中高年级学生,很多教师认为他们的注意力应该较低年级学生更有持久性,但抱怨学生不认真听讲的声音却时有发出。学生注意力不能高度集中,后果是很严重的:一是对教师在课堂上的指令不听或者听不明白;二是课堂教学秩序会很乱;三是无法完成教学任务。抱怨不能解决问题,关键是找出这个现象的原因。小学中高年级学生注意力有一定的持久性,但毕竟他们的身心处于上升发展期,很难保证每一个  相似文献   

3.
在心理健康课堂教学过程中,"重"口头交流,不"重"书面活动,学生在心理课堂中的倾听能力显得格外重要。大部分学生不能耐心倾听的原因有注意力不集中、教学设计不当、课堂主体性不强等。因此,心理课教师在课堂中应做到细化"听"的要求,改善教学策略;学会耐心倾听;及时反馈等。  相似文献   

4.
在当前高考政策的大环境下,学生对地理学科学习持无所谓态度,作业不能及时完成甚至是不做,课堂注意力也常常不集中等。教师的教育理念和观念、情感及教育素养,家庭、学校和社会教育制度都会对学生地理学习心理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5.
教学是师生的双边活动,教师的“教”要通过学生的“学”才能内化为他们的知识经验,这种“内化过程”的基本前提是学生对课堂教学的“注意”,学生在课堂上用心听,不潜心记,不认真思考,就不可能有效地掌握知识。因此,课堂教学中怎样让学生注意力集中是全体教师共同关心的问题。一般而言,课堂上影响学生集中注意的因素有以下几个。  相似文献   

6.
金亦婷 《考试周刊》2012,(31):102-103
在体育课堂教学中,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是上好课的必要条件。学生课堂上能集中注意力,对所学内容的认识就清晰,领悟得好,教学效果自然就好。如果课堂上不能很好地集中学生的注意,那么教学就难以达到预期效果。因此,在体育课堂教学中,要让每个学生的心理活动都能指向或集中于教师的讲解、示范上,使他们注意观察所学习的技术动作,完成课堂上所需完成的动作,而不注意其他活动。本文结合体育教学实际,就体育课堂上如何让学生集中注意力的问题进行探讨,从而增强体育课堂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7.
学生上课不专注原因分析及教学方法的改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在白河职业教育中心任教以来,通过对职高12个班600余名学生的观察,发现有近三分之一的学生不能专心听讲,手工操作不细心,情绪不稳定,甚至在课堂上说话,吵闹。对其他学校的学生抽样调查也是如此。为此,教学中存在一个突出的问题,就是部分学生上课不能专心听讲,注意力不集中。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注意力不集中的学生,对他的学习成绩影响很大。在课堂上,学生注意力集中是至关重要的,它是学生有效地进行学习和劳动时不可缺少的条件。  相似文献   

8.
<正>在新课改背景下,在追求小学数学"活力课堂"教学中会发现存在"注意力不集中""参与度低""互动不理想"这三大问题,如何解决这些难题,这就需要数学老师做好应对策略:一、"注意力不集中"的问题及应对策略许多父母在管理或教育子女的过程中都会遇到这个问题,事实上,教师在课堂上也会发现学生注意力不集中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笔者认为,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一定要抓住孩子们的  相似文献   

9.
<正>设计理念:注意力是一种指向和集中的能力,是人的智力的五个基本因素之一,被称为"心灵的门户"。小学生注意力不集中,对学习的影响很大:上课不能专心听讲,易受环境干扰而分心;做作业不能全神贯注,作业拖拉;等等。这节课将运用舒尔特训练法,希望学生在课堂上掌握这种集中注意力的方法和技巧,以提高自己的学习效率,并将练习的结果迁移到学科学习中,体验收获的快乐。  相似文献   

10.
课堂注意力是课堂有效学习的重要保证。小学低年级学生年龄小,自制能力比较弱。有意注意的持续时间比较短,他们的注意随时都可能出现转移,从而影响听课的效果。近日笔者在听课中发现,不少的低年级课堂因为学生注意力问题使教学效果大打折扣,这种状况如果不能及时扭转,不仅会影响学生的学习,对他们学习习惯的养成也将产生不利影响。如何培养学生的课堂注意力,是摆在低年级教师面前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1.
一、课题的提出 幼儿园孩子进入小学以后,他们的不随意注意仍占优势。由于数学知识的抽象性和陈旧教法的枯燥性,学生往往在课堂上“坐不住”,注意力不集中。据调查,一年级小学生课堂注意力不集中约占83%,他们不能用课堂常规控制自己的行为,因而影响学好数学,影响健康成长。怎样做好“低幼衔接,让学生乐学会学”是摆在一年级教师面前值得探讨的课题。  相似文献   

12.
秦丽琼 《广西教育》2013,(18):90-90
注意力是指人的心理活动对一定事物或活动的指向和集中。按心理学规律,从课堂开始到结束,学生的注意力变化情况为"分散—集中—分散"。教师要想方设法在几分钟内使学生从课间松弛状态进入课堂学习状态,使学生的注意力高度集中,并设法使其保持这种良好的学习状态。那么,在思想政治教学中,教师如何保持学生的课堂注意力呢?  相似文献   

13.
在英语课堂上采用提问的方式进行教学,可以让教师及时了解学生知识的掌握情况,针对学生没有理解的知识点进行讲解,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信心。教师通过提问的方式,还可以帮助注意力不集中的学生把注意力重新集中在课堂上。所以,教师在教学期间应该对提问的有效性进行研究,构建高质量的英语课堂。  相似文献   

14.
人们常说:注意力是获取知识的窗口,不注意,知识的阳光就无法射进来。可见,注意力是汲取知识的关键。在课堂上,影响学生注意力集中的原因有两个方面:一是学生自身的分心,这是由于学生自我控制力差,不能做到专心致志造成的;二是教师未能通过一定手段使学生的注意力...  相似文献   

15.
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学生注意力不集中受到越来越多的教师重视。学生在课堂上注意力分散,就不能很好地掌握"听、说、读、写"基本技能,就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在新课标改革的形势下,如何透过现象看本质,从学生课堂回看闹钟——"分心",这一细节缘由着手,进而思考如何更有效地开展课堂教学,是本文重点要阐述的问题。本文首先从学生课堂中频频回看后墙闹钟这一现象着手,简要阐述了什么是注意力以及造成中学生注意力不集中的缘由,再从教学细节的改善六个方面重点论述了教师应如何有效开展课堂教学。  相似文献   

16.
赵迎花 《考试周刊》2013,(91):88-88
英语学习关键在于兴趣。初中英语是学生学习英语的初始阶段,因此在初学英语时注重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是至关重要的。初中生容易产生厌学情绪,这直接影响初中英语的教学效果,其主要表现为:对英语学习缺乏兴趣、课堂注意力不集中、作业抄袭等。这种厌学情绪如果不及时调整,就会在极大程度上影响教学质量。如何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改变学生的厌学情绪,创设良好的课堂情境,以及提高英语教学质量是每个英语教师都应该积极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马金姗 《青海教育》2014,(12):50-50
任何一堂课都会发生这种情况,交头接耳、做小动作、不遵守课堂规则和秩序、思想开小差、注意力不集中等等。这些课堂上的小“插曲”是难免的,面对出现的这些问题,教师切不可不闻不问,视而不见。但也不能花太多时间在维持秩序上,不然没办法讲授新课。经验告诉我们,花在维持学生纪律上的时间的量与学生的成绩呈现出负相关。所以,在处理日常不良行为时,教师要尽量做到既有效制止孩子们上课不集中的现象又不需要打断上课。下面是我在处理典型纪律问题时的几点方法。  相似文献   

18.
正"多动儿童"生活在自己游戏的世界里,上课不认真听讲、不能和同学进行合作、不能用英语语言交流等,从而导致这类孩子的英语语言能力低下,学习缺乏自信,阻碍了学生的发展。引导和帮助"多动儿童"参与语言实践活动,提升综合语言的运用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显得尤为重要。学生在课堂上注意力是否集中,直接影响到课堂教学的效果。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是教师组织教学的一个重要方面,是教学成功的关键。研究表明,集中力  相似文献   

19.
<正>课堂提问是指在课堂的教学过程中,教师根据一定的教学需要向学生提出问题的一种教学方式。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指出:"教学过程是一种提出问题与解决问题的持续不断的活动。"因此,教师的课堂提问,直接关系到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发挥和创造性思维的激发。一个好的课堂提问可以把学生引入"问题情境",使他们的注意力迅速集中到指定的事物、现象上;能够引导学生回忆、联想,进行创造性思维;有助于教师及时得到信息的反馈,不断调控教学程序,实现教学目标。可  相似文献   

20.
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在学习上普遍存在注意力不集中、学习动机缺乏、自信心不足、行为习惯不良等问题,大多数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让教师十分头疼。课堂上常常出现教师滔滔不绝,学生沉默不语;教师声嘶力竭,学生置若罔闻的情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