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这些年来,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习作教学始终被人为扭曲着。为了升学考试,"写什么"都局限于教材规定的内容和划定的范围,扼杀了学生习作的"自主性"。这样的习作教学让学生兴味索然,甚至是谈"作"色变。勉强写出的作文也是千篇一律,毫无生意。  相似文献   

2.
孙先菊 《考试周刊》2012,(37):58-59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一个瓶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更是最难、最令人困惑、最为意见分歧的项目。长期以来,作文教学大多数仍然采用"教师命题——教师指导——学生习作——教师批改——教师讲评"的教学模式。由于"教者"的心里形成了一种思维定势,那就是要求自己怎样写作文,学生就要怎样写作文,把对自己写作文的要求错误地强加在学生的身上,造成小学作文教学重"形式"轻"内容"、重整篇轻片  相似文献   

3.
元盼盼 《成才之路》2014,(12):63-63
针对时下习作教学教师教作文无法、学生写作文无奈、习作教学效果无效的现状,教师要试图探索习作教学的有效途径,让写作回归原点---学会记录生活,成为习作训练的有效策略,从而全面提升习作教学的质量。  相似文献   

4.
毛凤梅 《宁夏教育》2014,(10):57-59
教师在作文教学中要以课程标准为指导,注重作文兴趣的培养,作文方法的引导,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让习作教学走进生活.引导学生观察周围美好的人、事、景、物。让习作教学走进情境,创设符合学生心理特征、认识水平的生活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体验情趣,激发习作兴趣。让习作教学走进想象,给足学生自由想象的时间和空间.引领他们放飞想象的翅膀。让习作教学走进模仿,使学生有法可循,降低作文的难度。  相似文献   

5.
王杏 《考试周刊》2012,(10):43-43
语文教学中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教好作文,但长期以来许多老师对如何上好习作课深感困惑,不少学生也发出"作文,作文,写到作文头就疼"的感叹。传统的作文教学方法往往是用成人化的习作标准要求小学生习作,总认为所谓作文就应该写一些"有趣的"、"有意义"的东西,导致学生作文中存在着假、大、空的现象。老师讲得多、深、透,难免千人一面。一些教师把学生习作的标准定位在一些优秀作文选上,一上作文指导课就读范文,或者不厌其烦地指导,甚至如何开头,怎样结尾,中间又是怎样,都要反复强调。结果是教师指导越细.学生的思维就限制得越死,写出的文章难免千篇一律.有的学生甚至失去了习作兴趣。  相似文献   

6.
习作不仅是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的重要构成,而且还是其开展教学的难题所在,特别是习作评改,让语文教师尤为头疼。《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不仅要注重学生修改作文情况的考察,还要密切关注学生修改作文的方法、内容、过程与态度;需积极引导学生互改与自改,取长补短,促进彼此间合作与了解,共同提升写作水平"。至此,教师要教于学生"改什么,怎么改,评什么,怎么评"的方法,需强化指导。  相似文献   

7.
陈玉山  郭大风 《教师》2011,(6):45-45
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新课标"强调:让学生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如何改革作文教学现状,探索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门径?近年来,我利用小学生好奇心强,喜欢竞争这一心理特点,尝试了让学生轮流习作这一新的教学方式。  相似文献   

8.
现在语文教学中老师最难教的是什么?作文。学生最畏惧的作业是什么?作文。作文教学之路可谓艰难。学生无材料可写,无事可记,无理可说,无情可抒,真所谓“横眉冷对方格纸,俯首咬断铅笔头”。作文教学难道就这样令教师发愁,写作文就这样使学生畏惧吗?我在习作教学中,让学生走进生活,丰富学生素材;还鼓励学生大量阅读,积累写作素料,教给学生观察的方法,让学生享受到习作乐趣,取得了转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作文教学是整个语文教学的"半壁江山"。在小学阶段,作文就像一个"门槛"、一道"鸿沟",很多学生对此望而生畏,以致产生不良的习作心理,亟需通过有针对性的疏导,让他们学会自由表达,言为心声。  相似文献   

10.
谈到"习作教学"这四个字,大多数语文教师都会谈词色变,因为它是语文教学工作中的"软肋"。我们到底拿什么来教作文,作文又是怎么教出来的?在几年的探索学习和教学实践中,我心中的答案越来越清晰,那就是——实践。在多渠道的实践中,我们的教学手段层出不穷,我们的习作素材源源不断;在一个个习作实践中学生习得写的方法,写的乐趣,提高了写的能力。那么从哪几方面的实践活动入手呢?一、阅读积累实践,习作之“米”  相似文献   

11.
刘霞 《教师》2012,(34):59-59
小学作文教学中“教师难教,学生怕写”的现象长期存在,笔者试图从尊重学生个性,鼓励学生长期积累,指导学生进行想象习作等方面着手,以达到提高学生作文水平之目的,让学生自由习作,快乐习作。  相似文献   

12.
新教材提倡"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在此理念引导下,教材改用单元主题编排的形式,习作内容更贴近学生生活,习作形式更为自由,习作方法指导被明显淡化。但由此也引发出一系列新的问题。该文旨在通过分析因写法指导淡化引发的作文现状,提出相应的改善措施,以提高习作教学的有效性与系统性,让学生言之有序,言之有情。  相似文献   

13.
葛永娟 《生活教育》2014,(24):28-30
遭遇学生虚假作文时怎么去引导?调查去发现问题,在指导学生修改习作时解决问题,这是笔者在习作教学过程中探究和本文想要表达的主要内容。通过截取指导学生修改习作这一教学角度来论述开展学生习作"打假"活动的策略,旨在提高学生习作的真实性,鼓励和教育学生写真作文。  相似文献   

14.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现实情况是许多学生怕写,教师怕教。通过与学生的交流发现,作文教学中存在浮华现象,未能充分给予学生习作自由。作文教学中应当尊重学生个性、善用习作评价,灵活使用习作教材、安排习作时间,并重视提高作文批改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5.
小学生的习作是一种表达训练,要强调顺乎儿童天性,遵循表达训练规律。尤其要注意放手,让学生写放胆文,愿意写什么就写什么,愿意怎么写就怎么写。我把这种作文概括为“舒畅作文”。必须注意,让学生自由作文,这里强调的是心态、心理,决非放任自流。学生习作属于教育教学范畴,必须  相似文献   

16.
李杰 《河北教育》2006,(5):37-37
俗话说:习作是语文的“半壁江山”,这充分说明了习作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地位。对教师而言,最难教的是作文,对学生来讲,最难写的也是作文。只有让学生不断亲历习作的全过程,才能让学生从怕作文中走出来,并写出有血有肉的文章。  相似文献   

17.
庞国艳 《广西教育》2014,(21):42-43
不少长期从事教学一线工作的教师会对小学二年级和三年级的习作交接工作感到头痛。教学内容从低年级的"写几句通顺的话"过渡到"写一篇文章",这个跨度如此之大,让不少教师难以应付。同时教师发现,学生养成了"习作就是交一篇作文给老师看而已"的思维定势,加上种种外来因素,导致低年级习作起步教学停留于简单的句式练习,或是关注学生是否能完成习作的阶段上,学生的习作兴趣被繁重的练习消耗殆尽,给日后的习作教学蒙上了一层阴影。  相似文献   

18.
目前,习作教学普遍存在目标不明、训练无序等问题,导致学生不喜欢习作课、作文教学效率不高。要改变这种现状,就要紧扣年段目标、单元重点、学生学情等,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目标,这样才能解决"教什么的问题",使学生文从字顺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并喜欢上习作。  相似文献   

19.
海燕 《云南教育》2001,(14):27-28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习作教学中,浓厚的兴趣可以激发学生的习作欲望与热情。注意改变学生对作文的畏难情绪,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的习作兴趣,对每个学生在不同的教学阶段完成习作任务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从写一句话开始   在教完拼音后,我安排了一节习作练习课,让孩子们想写什么就写什么。刚开始学生对自己是否能写“一句话”还有些迟疑,在我的不断启发鼓励下,孩子们用已学的汉语拼音写下了人生的第一篇“作文”。我让他们互相传看,顿时教室里沸腾了,孩子们激动地读着自己写的话。我又告诉他们,从今天开始,…  相似文献   

20.
陈灵爱 《考试周刊》2011,(14):64-64
在以往的习作教学中,流传着这样的口头禅:"作文难,作文难,一见作文心就烦。""作文难,作文难,批改作文心就寒。"前者反映了学生对习作的厌烦心理,后者则反映了老师对学生习作的埋怨情绪。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这种不容乐观的心态应该改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