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庖丁解牛》是人教版选修教材中的一篇自主赏析课文。本人教学时从“解”的字形人手,导入新课。《说文解字》解释“解”字:会意字,从刀,从牛,从角,表示用刀把牛角剖开。“解”的本义是分解。在对本文的导读中,笔者紧扣“解”字,通过六“解”课文,赏析《庖丁解牛》。  相似文献   

2.
崔应虎 《学语文》2009,(4):19-19,36
中学教材选编的文学作品是很美的,可是教学中却往往不能很好地展现它的美:有时讲成“政治课”,将生动形象的课文贴上政治标签,王婆卖瓜似的拍卖抽象的政治概念;有时讲成“文学课”,进行空泛的文学分析,庖丁解牛般地肢解一篇篇血肉丰满的文字;  相似文献   

3.
《基于教材单元的任务群教学设计与实施,是当前语文教学的研究热点。本文在认真研读《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精神和学习借鉴国内外有关主题单元和任务群教学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一线教学实践和具体案例,以角色设计、主题设计、目标设计、作业设计为切入点,以代入感、亲切感、成就感、普适感为着力点,“协同发力,精准赋能”,形成了切实推进任务群教学设计与实施的解决策略和实践路径。  相似文献   

4.
《吆喝》是人教版语文教材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文章,这个单元的主题是“民俗文化”。在与教材配套的教学参考书上,是这样解读这篇文章的内容的:“按‘从早到晚’的顺序,  相似文献   

5.
《猜对了吗》是豫版《科学》教材三年级下期“猜猜猜”单元的第二课。教材设计的主要目标是让学生“初步尝试猜想与验证,了解猜想与事实的区别”。我把这节课定位为一节科学教育课,教学目标确定为:学生通过科学探究体验到“猜想并不是每次都和事实一样,要知道猜想是否正确,必须设法验证”,并能表达和描述自己的体验和收获。在整个教学设计中,  相似文献   

6.
“冀教版”实验教科书《数学》(五年级上册)主要内容包括小数乘除,混合运算,认识分数,多边形面积和等可能性。各单元的编排各具特色。研究教材的主要内容和把握新旧教材之间的变化,是教师备课,进行教学的基本要求。  相似文献   

7.
上海市高中《生命科学》教材(试验本),不仅增加了大量形象直观的图片,而且在教材结构上增加了“广角镜”、“想一想,做一做”、“发现之路”、“阅读与思考”等栏目。用好这些栏目,对开拓学生视野,激发其学习兴趣,实现课改的理念,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以上海市《生命科学》高中教材为例,结合教学实践,就如何恰当使用教材中的“广角镜”栏目,谈谈体会。  相似文献   

8.
一、关于“词语盘点”教学的“三境界” 人教版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从四年级上册开始,每个主题单元课文之后,《语文园地》之前都设了“词语盘点”。  相似文献   

9.
陈波 《现代语文》2010,(12):64-65
读《庖丁解牛》,文中庖丁“依乎天理,批大郤,导大窾,游刃有余”,其技艺之神奇,令人不禁击节赞叹。而其“依乎天理”,根据牛的生理构成,巧妙用刀,对于我们语文教学如何处理教材有莫人启示,一篇文章的处理也就如同“解牛”的过程。  相似文献   

10.
鲁桂红 《科学课》2009,(1):36-38
教材分析;《鱼儿的奥秘》一课选自大象版《科学》教材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探访鱼儿》。本单元属于“综合探究活动”单元。本单元以学生常见的动物——鱼做为切入点,自然生成了《鱼儿的家》、《鱼儿生活得好吗》、《还鱼儿一个美丽的家》、《鱼儿的奥秘》四个科学探究活动课题。本课是这一单元的结束课,通过前期的层层铺垫,本课最终将教学目标指向了“鱼类的共同特征”这一科学概念。  相似文献   

11.
教材分析;《鱼儿的奥秘》一课选自大象版《科学》教材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探访鱼儿》。本单元属于“综合探究活动”单元。本单元以学生常见的动物——鱼做为切入点,自然生成了《鱼儿的家》、《鱼儿生活得好吗》、《还鱼儿一个美丽的家》、《鱼儿的奥秘》四个科学探究活动课题。本课是这一单元的结束课,通过前期的层层铺垫,本课最终将教学目标指向了“鱼类的共同特征”这一科学概念。  相似文献   

12.
自《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颁布实施以来,九年级化学教学面临“新课标旧教材”的窘境。《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倡导大概念统领的单元教学,因此有必要在大概念视域下对现行化学教材进行分析研究,并提出相应的单元教学建议。  相似文献   

13.
赵水灵 《科学课》2009,(10):48-49
教学分析 《食物中的营养》是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中的一课,该册教材主要训练学生“计划与组织”的探究能力。本单元是该册教材综合探究活动的第一个单元,“二级目标”是“组成小组,做好观察、实验的准备”。  相似文献   

14.
【设计思想】 《埃菲尔铁塔沉思》是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标准试验教材”《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散文部分第四单元中的课文,该单元教学重点是“现代散文的虚与实”。张抗抗的这篇散文,由登临铁塔的“所见”(实)触发“沉思”,表达了作者对人生的独特感悟(虚)。无疑,理解文章“写实藏虚、虚实相生”的特点,应该是学习本文的目标和重点;而理解铁塔形象的内在含义则是关键,也是难点。  相似文献   

15.
一、备课思考与名段赏析 本次“集体备课”教研活动选择人教版课程标准教材五年级下册第一课《草原》为教例。本单元主题是“认识西部”。在备课中,大家分析了教材特点,研究了学情,对教学目标也达成了共识,但是下列问题看法不统一。  相似文献   

16.
钱聪  杜玉坤 《广西教育》2006,(1A):60-61
【教材分析】《小小养殖场》这课是北师大版教材第二册“生活巾的数”这个单元中有关“比较大小”的内容。教学目标和重点是:结合生活实际,让学生理解“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和差不多”的含义,并能在具体情境中把握数的相对大小关系,培养学生的数感。  相似文献   

17.
《塞翁失马》文中的“其父”一词,老教材的《教学参考书》及新编教材的《教师教学用书》都译为“他父亲”。经反复推敲课文,笔者对此解释存有疑问:  相似文献   

18.
《孔乙己》这篇小说选人实验区九年级下册语文教材第二单元。单元的主题是“人物画廊”,人教版《教师教学用书》中有这样一段分析:“作家以极俭省的笔墨和典型的生活细节,塑造了孔乙己这位被残酷地抛弃于社会底层,生活穷困潦倒.最终被强大的黑暗势力所吞没的读书人形象。孔乙己那可怜而可笑的个性及悲惨结局.既是旧中国广大下层知识分子不幸命运的生动写照。又是中国封建传统文化氛围‘吃人,本质的具体表现。”  相似文献   

19.
这里刊登的是有关山东人民版高中语文课标教材的一组单元教学设计。目的是从“单元”这样一个整体角度去探寻课改教材中合理而又闪亮的东西。“单元教学”本是一传统的研究课题,怎样使这一传统的教学方法与课标教材结合,是我们也是大家所共同关心的问题。这里我们采用了“单元教学设计 点评”这样一个案例来实现我们的编辑意图,希望能借此“砖”引出更多、更宝贵的“玉”……  相似文献   

20.
仇闽燕 《新教师》2020,(3):77-78
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阅读策略单元不同于其他单元,教师施教要牢牢把握住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明确单元编写意图和单元教学独特的“合纵连横、整组关照”体例,调整课文教学视角,落实单元重点,实施精准教学,让学生在预测中经历“认识—实践—再认识—再实践”的过程。现以台湾陈佳钏老师执教的《胡萝卜先生的长胡子》一课为例,谈谈三年级上册预测策略单元的教学。一、合纵连横,备课厘清阅读策略的教材编排1.纵,螺旋式上升。“阅读策略单元”在统编版教材里一共出现了四次,内容分别是:三年级,预测;四年级,提问;五年级,阅读要有一定的速度;六年级,有目的的阅读。四个年级关联密切,给学生的阅读搭建了螺旋式上升的梯架,而三年级则是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