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事高中语文教学虽然只有短短的四年时间,但我深深感受到语文教学始终在高耗低效的峡谷中徘徊。杠一节节的语文课上,往往是教师讲得精疲力竭,学生学得焦头乱额。  相似文献   

2.
有悔的教育     
教育成功的事例我时常读到、听到。令我感动.给我力量,我总把这些先进教师的事迹奉为榜样。但是,在我盘点记忆的时候,那些失败的教育情景一桩又一桩地浮现在我眼前,其中的教训像一块又一块的警示牌矗立在我的心头。当学生淘气的时候我想起它们,当我小有成绩的时候我也想起它们,夜深人静的时候它们时常造访我。我正是咀嚼着“有悔”这被苦涩的青杏,  相似文献   

3.
父爱如盐     
<正>每当我独处时,常常想起父亲,想起父亲对我一生的影响。父亲是镇上的一名兽医。一有空,他就爱钻研家畜的各种疑难病症。记忆里,父亲常夜间行诊,村与村间距离很远,父亲常深一脚浅一脚地行走在乡间的土路上,两边是黑压压的树林,猫头鹰  相似文献   

4.
我是一名新教师,教龄刚满一年,虽然接受了四年的师范教育,对于怎样在实践中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我仍然有些茫然。韩愈在《师说》中曾经写道:“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然而,作为一名真正意义上的教师,只做这些就够了吗?这样就是优秀教师的标准吗?这些疑问困扰了我很久,但是开学之初,繁重琐屑的备课、上课和班级管理工作纷至沓来,一切都是陌生的,一切都需要从头学起。我只是忙着接纳,忙着学习,那些疑问被压在了心底,没有时间去常常想起。有一天,一个学生拿来一篇作文让我修改,我没有多问,看了看,提了几点意见,…  相似文献   

5.
胡泉镐 《班主任》2009,(8):60-60
再过一年,我将由一名师范生变成人民教师。学习之余,我常想,以后为人师时该怎样教育我的学生?思绪渐渐落在了初中时我的一位班主任身上。时隔这么多年,想起这位班主任,我心里依然暖洋洋的,一段并不算长的记忆,却足以温暖我一生。  相似文献   

6.
<北京教育>2009年第四期"教师博客"发表的<一剂猛药>一文,我想起了自己教学生涯中的一件事情.我以为教育无法,重在效果,对特殊学生采取一些特别的办法,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7.
中学毕业后,我考上了师范类院校,也成了一名老师。如今,做了二十多年教师的我,仍然经常想起我的老师,每当想起他,我都禁不住流下感动的泪水。  相似文献   

8.
<正> 哈尔滨市郊区王岗镇哈达村在两个文明建设中,重视智力投资,大力兴办各级各类农村教育。最近,一个睛好的天气,我驱车走访了这个村。村支书李万金无限感慨地说:过去农民保留着“扶大犁,抡锄杠;讲学  相似文献   

9.
老禅师的教育方式如月光,倾泻一地,明亮而温柔,这就让我想起自己身为教师面对的是一群不断犯错误,不断改正,不断成长的孩子们,我应该给他们一个"台阶",一个能化解尴尬,能让他们重拾自信的台阶。  相似文献   

10.
一天下午,放学了,我习惯地打开手机。咦?手机的菜单栏中间怎么突然冒出来了一条黑杠?真奇怪!不管了,还是先给妈妈打个电话吧。哎哟,按不动,哎呀呀,看来这黑杠还影响速度!几天后……又是一天放学,我打开手机——晕,啥时候又邀请来了一条杠?速度再次减慢。我不停地按键。哗——这时,一道白线在  相似文献   

11.
星星姐姐,我是班上的中队委员,戴的两道杠。这学期,我的中队委员落选了,成了小队长,由两道杠变成了一道杠。我想,同学们一定会笑话我的,心里感  相似文献   

12.
张晓丹 《师道》2004,(9):62-62
回想起来,我加入教师这个行列已有六个年头了。在前五年半的时间里,我对教育投入了百分百的热情。今年,因为生活上的一些琐事,原本活泼的我情绪开始变得烦躁,总是郁郁寡欢。对于学生我也慢慢地无心关爱,只沉浸在自己的痛苦之中。一次偶然的机会,我从教导主任手中借来了一本《师道》,里面一篇文章《教育的真谛就是感动》深深打动了我。我忽然想起了我曾经教过的学生,想起我也曾给过他们的一些感动。我猛然醒悟,原来在这个世界上即使我失去了原以为很重要的东西,但我还拥有那些可爱的学生们,拥有他们对我无私而纯真的关爱。他们是那样地眷恋着…  相似文献   

13.
我从何处来     
杨凯乐 《新作文》2014,(9):30-30
<正>当我看到CCTV1播出《客从何处来》的预告片时,不禁使我想起了一件童年趣事。"我从哪里来的?""你是你妈从村东头池塘里捞出来的。""我妈呢?""你妈是你外婆从村东头池塘里捞出来的。""那我爸呢?""你爸是你奶奶从村东头池塘里捞出来的。"村里的大人们总是这样回答我们这些不懂事的小孩儿,使我们信以为真,对神秘的村东头的池塘充满了好奇。  相似文献   

14.
回忆     
学校布置本月教师写的教育随笔,题目是:回忆我的小学老师。要求写曾给过自己鼓励或伤害的人或事。由此我想起了我的两位小学老师,她们姓甚名谁我全不记得了,但两位老师对待我的两件事,却深深地印在了我脑海中。  相似文献   

15.
刘涛 《山东教育》2003,(13):20-21
最近,我看了一部电视剧《双凤奇案》,被剧中的一次次审案所震惊。县官惊堂木一拍,大喊一声“升堂……”的场景,我不由地想起现在的课堂教学来。现在的课堂教学,众多教师伴随着上课的铃声,疾步走上讲台,大喊一声“上课”,下面紧接着就是学生们喊:“老———师———好!”虽有的老师提前进了教室,也是先在教室里巡视,等上课铃声响后,再走上讲台喊“上课”。其实,老师一句“上课”,用以表示这节课开始了,看似无可厚非,但仔细想来,教师一声“上课”,实际就在无形中确定了师生的角色关系,我是教师,你是学生,下面就是教师说,学生听;教师讲,学生记;…  相似文献   

16.
美丽的缘分     
不久前,我收到一封来自远方大学校园的信,寄信人是我以前的学生。她在信中写道:“冯老师,您知道吗?我们这里今天下雪了,凝望着漫天飞扬的雪花,我不禁又想起了家乡,想起了父母,也想起了您……冯老师,至今我仍清晰地记得,您给我们上第一节课的情景。就在那一天,您以您那优雅大方、镇定自若的仪态征服了我,也以您那明白通畅、和蔼动听的讲述征服了全班同学……从那一刻起,我就在心里暗暗立下这样的志愿:我也要成为一名教师,一名像你一样优秀的教师……”  相似文献   

17.
“我和你,心连心,同住地球村……”多美的歌词啊,总是让我不由得想起你。  相似文献   

18.
今年的大年初一,风又萧萧,雨又飘飘。我在暖烘烘的家中,喝着一杯热气腾腾的咖啡,突然想起了一个背有点驼的女人的身影——村屋的那个孤寡老人。  相似文献   

19.
不久前,我收到一封来自远方大学校园的信,寄信人是我从前的学生。她写道:“冯老师,您知道吗?我们这里今天下雪了,凝望着那漫天飞扬的雪花,我不禁又想起了家乡,想起了父母,也想起了您……冯老师,至今我仍清晰地记得,您给我们上第一节课的情景。就在那一天,您以您那优雅大方、镇定自若的仪态征服了我,也以您那明白通畅、和蔼动听的讲述征服了全班同学……从那一刻起,我就在心里暗暗立下这样的誓愿:我也要成为一名教师,一名像你一样优秀的教师……”  相似文献   

20.
正每年九月,都会有大批新生走进学校,满怀憧憬地踏上求学之路。同新生入校的,还有补充到教师队伍的新鲜血液——年轻教师。曾经,我也是这样加入教师行列的。所以,年轻教师们,看着你们青春洋溢、激情满怀的样子,我就想起了从前的自己。如今,作为一名从教19年的中年教师,我愿意以多年的从教经历,跟你们分享自己的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