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鲜兰 《教学研究》2008,(2):107-109,133
在教育研究整个发展历程中,存在两种研究范式:量化研究与质化研究.本文结合这两种研究范式的历史发展,在比较它们的差异基础上,探求如何将量化研究与质化研究结合起来,以促进教育研究事业的繁荣.  相似文献   

2.
李勇 《宜宾学院学报》2007,7(9):110-112
质化研究 (qualitative research)与量化研究(quantitative research)是教育研究领域中的两大基本研究范式且各具特色.在教育研究中为了从不同的层面和角度对同一问题进行探讨,提高研究结果的准确性与有效性,需要将质化研究范式与量化研究范式结合起来才能达到.  相似文献   

3.
本文分析了目前教育研究的两种主要的方法论范式——量化研究和质化研究,详细介绍了解释人类学的研究范式,并讨论了其对教育研究,尤其是对质化研究的启示。  相似文献   

4.
在教育领域,研究根据实证和诠释范式发展出两大研究取向:量化研究与质化研究。根据量化研究与质化研究的理念、内涵及其特点,可以把两看成是研究取向上的差异,不是截然分开的,而是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相互补充的。要建立科学的教育研究就应该尽可能将两种研究方法结合起来,用这两种研究方法开展对远程及成人教育研究,不但可使教学人员在专业上有所发展,也可协助改进学校教学质量,为远程教育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心理学质化研究与量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介绍了心理学研究中两种主要的研究范式,即质化研究和量化研究及其在心理学中的使用情况,并提出作为科学的心理学研究方法应注重两种研究范式的结合。  相似文献   

6.
教育研究范式是教育学术共同体在教育研究过程中所公认的教育信念、教育价值取向以及在研究教育问题时遵循的研究程序和研究方法论等所形成的体系.目前对教育研究范式的分类与阐释众说纷纭,包括二元对立说、多元整合说、范式变迁说、范式创新说等.现有范式分类繁多且存在诸多问题.遵循教育研究范式分类的方法论原则,可将教育研究范式分为思辨研究范式、量化研究范式、质化研究范式、混合研究范式四种.思辨研究抽象概括,量化研究客观精确,质化研究深刻具体,混合研究互补全面.这种"四分法"体现范式转型对教育学科发展的革命性影响和教育研究范式的发展趋向,避免当前我国教育研究范式转型陷入误区.  相似文献   

7.
在心理学研究中,有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之分,或者有质化研究和量化研究之分。定性或质化研究通常被认为是一种人文社会科学的主观研究范式,定量研究或量化研究通常被认为是一种实证自然科学的客观研究范式。在心理学的历史中,有过定性研究占主导的时期,也有过定量研究占主导的时期。出现过定性研究对定量研究的排斥,也出现过定量研究对定性研究的排斥。在心理学的理论中,重要的是寻求定性或质化研究与定量或量化研究的关系定位。在心理学的方法中,重要的是寻求定性或质化研究与定量或量化研究的研究定位。  相似文献   

8.
儿童情绪调节的研究范式主要有量化研究和质化研究两种。量化范式中的研究方法主要有问卷法、VIPS法、PAM法、HR法、情境法和脑认知成像技术;观察法和访谈法是常用的质化研究方法。这两种方法分别从不同角度对心理现象进行研究,如果能够将二者进行有机结合,把对生理指标的研究、行为的研究和认知的研究成果加以融合,以此掏建一个合理、科学和动态的儿童情绪调节模型,那么此研究领域将有可能取得突破性进展。  相似文献   

9.
国外社会科学两种研究范式的对峙与融合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国外社会科学研究形成了量化研究与质化研究两大基本范式。从方法学的视角看量化研究与质化研究尽管存在方法论立场的对立、研究风格的差异,但社会科学的复杂性却决定了量化研究与质化研究融合的必要性和必然性。量化研究与质化研究存在的各自的优缺点,它们的融合是必要的,也是可能的。融合的基本方式,包括次序式融合、平行式融合、交叉式融合、同步主辅式融合、主辅嵌入式融合等。  相似文献   

10.
针对有价值的问题,采用科学的范式进行研究并提出解决方案,国际中文教育研究的意义才可能实现。文章通过对70年来国际中文教育研究范式的使用情况进行梳理后发现:国际中文教育研究范式根据其发展特点大致分为5个阶段,从早期的缺乏范式意识到现在的具备范式多元化意识,研究范式意识逐步增强;“非实证研究”逐渐减少,“实证研究”逐渐增多,“量化法”“质化法”“混合法”的运用呈现多元化发展态势。文章认为对于研究范式的使用应该注意:研究范式无高下之分,不论是实证研究还是非实证研究,均各有其用,研究范式的多元化才能形成合力得出科学结论;开展研究时要有系统观,要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相结合;团队研究更利于综合运用多种范式,更容易产生工程化成果。  相似文献   

11.
教育研究三种范式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教育研究范式包括教育思辨研究范式、教育定量研究范式与教育定性研究范式,尽管三种研究范式是先后出现的,但由于教育研究对象的丰富性及各种研究范式的局限性,并未导致一种研究范式完全取代另一研究范式的情况,而是呈现三种范式在教育研究领域并存、整合的局面。  相似文献   

12.
比较教育的研究范式是在批判传统研究范式的同时产生新的研究范式,包括历史主义的研究范式、实证主义的研究范式、质性研究范式和多元研究范式。探讨这些研究范式的不断批判和超越,目的是改变比较教育研究者单一的线性思维方式,提倡批判的、综合的研究范式思维,使比较教育的研究更加全面、深化,促进比较教育学科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在教育研究的历史上,迄今出现三种范式:哲学研究范式,定量研究范式,定性研究范式,理顺这三种范式的区别和联系,不仅可以使我们准确把握各自的适用范围,而且,有助于我们对教育理论的理解。  相似文献   

14.
研究范式代表着人们认识世界的方式,也是一门学科发展程度最明显的标志。思辨研究与实证研究、量的研究与质的研究等研究范式,对教育研究产生了深远影响,推动了教育科学的发展,同时又不自觉地形成二元对立的研究格局。复杂性科学的兴起,为教育科学研究提供了新的研究范式借鉴,将掀开教育研究的新篇章。  相似文献   

15.
ABSTRACT

A recurring debate in mixed methods research involv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research methods and research paradigms. Whereas some scholars appear to assume that qualitative and quantitative research methods each necessarily belong with particular research paradigms, others have called for greater flexibility and have taken a variety of stances toward the integration of paradigms and methods in mixed-method studies. In this article, we review these arguments and stances, positioning ourselves in favour of flexible (but intentional) integration of any research method with any research paradigm. We then draw on a recent study of teachers’ experiences of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to provide an illustration of how a single paradigm can be used to inform the entirety of a mixed methods study, including study design, data collection, analysis and reporting. This illustration is particularly noteworthy since past mixed-method studies that have been grounded in a single paradigm have typically used the post-positivist paradigm, whereas our study involved an interpretive stance and a social constructivist epistemology. This article may, therefore, provide a useful resource for those considering the design of mixed methods studies as well as a practical demonstration to support theoretical claims in support of moving away from binary methods–paradigm associations and assumptions.  相似文献   

16.
教育研究中量化与质性方法之争的当下语境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20世纪80年代以来,西方教育研究领域中颇为激烈的量化与质性研究范式之争,其表是方法论之争,其里却有着浓厚的政治立场与意识形态冲突色彩。正是因为这种激进立场的介入,人们过于夸大了两者间的范式差异,而漠视了其中存在的相容性。教育与其他社会科学研究所面对的社会现实是主观建构与客观型构的统一,量化与质性方法并不存在必然对立,而是具有相容性和相互补充解释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是教育科学研究领域的量大基本范式和方法,各自有着不同的概念,在本质、认识论、理论基础、研究程序和预先设计、研究目的、研究方法上也各不相同,本文在阐述两者的特点和优点的基础上,分析了两种研究范式结合的意义、条件和可能方式。  相似文献   

18.
混合方法研究:美国教育研究中的新范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混合方法研究是指研究者在同一研究中综合调配或混合定量研究和质性研究的技术、方法、手段、概念或语言的研究类别。它是在美国质性、定量两种研究方法范式的争论中产生的。其理论基础是实用主义和系统哲学。混合方法研究程序设计包括确定研究问题、确定研究目的、选择研究方法、收集资料、分析资料、解释资料、使数据合法化、得出结论并撰写最终报告等步骤。其突出优势是在研究中能增加交叉性优势,压缩非重叠性弱势,提高研究的效度与信度。  相似文献   

19.
In this paper, some of the key epistemological issues in qualitative research are discussed in order to show that qualitative research is more than a label for all non-quantitative studies. Although qualitative techniques are used in many studies, including those in the quantitative tradition, we maintain that all qualitative research should adhere to the tenets of the qualitative paradigm. These tenets are discussed according to two key theoretical perspectives which underpin the qualitative approach. Both traditions of qualitative and quantitative research are valuable and complement each other because they provide different perspectives to an issue, and they also lead to the generation of different types of data which can contribute to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the issues under study.  相似文献   

20.
混合方法研究是近几年在美国兴起的一种教育研究方法范式,由于其提倡在同一研究中合并质性研究和量化研究的优点,增加交叉性优势,压缩非重叠性弱点而深受学术界关注。针对当前国内教育技术学研究方法单一,缺乏整合性等问题,以及质性研究和量化研究相互对立的现状,混合方法研究从"和合"的思维方式为教育技术学研究方法提供一些有意义的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