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 毫秒
1.
正【"望":病例观察】"认识一个整体的几分之一"是苏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的内容。在教学中,教师普遍认为这节课比较难教,原因主要有以下两个:一是学生从认识一个物体的几分之一到认识一些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的几分之一,是认识分数的一次飞跃,跨度比较大;二是在小学数学中,分数一般都采用以下定义:将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份的数叫作分数。表示把单位"1"平均分成多少  相似文献   

2.
转变学习方式就是把学习过程中的发现、探究、研究等认识活动凸显出来。多年来,我在数学教学实践中的做法是把思维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充分让学生在教师精心设计的问题情境中积极观察、思考、发现、探究、创造,真正参与到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数学活动中去。一、数学学习中的“经验”方式小学生的数学学习是以“经验”为基础的认识过程。那么何为“经验”?我认为有两个方面,一方面,它表示小学生的数学学习是从具体到抽象的活动。如小学生学习分数,教师首先拿出一个饼让学生平均分。然后再拿出十个饼让学生平均分。这样可以通过…  相似文献   

3.
三年级数学上册安排了分数的初步认识、简单的分数大小比较、简单的分数加减法.其中分数的概念对三年级小学生来说是比较抽象、不易理解的数学概念.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一方面是分数概念本身不像整数概念那样直观易懂,另一方面是有些老师对分数的内涵和意义理解得不够清晰,甚至出现一些错误的理解.因此如何有效地突破这个教学难点,是非常值得研究与探讨的.一、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动手操作,逐步感悟和完善分数的意义平均分是分数产生的基础,在教学实践中经常发现学生在叙述分数的意义时漏掉"平均"这个关键字.教学时利用情境图,让学生结合具体的情境说说怎样公平地分一分野炊时  相似文献   

4.
如何寻找新知识的生长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数的初步认识是一节典型的以学生生活经验为认知起点的概念课,同时又是小学生对数的认识的一次飞跃.也许正是因为它的特殊地位,很多老师都曾对本课的教学作出过思考与探索,其中也不乏许多经验案例.细细品味了两位老师的教学设计,引发了我对这一节课的思索:教师应如何寻找到学生认识分数的生长点,进而帮助学生有效建立分数这一数学概念?  相似文献   

5.
正"分数的初步认识"这节课的知识看似简单,但对学生来说是数的认识的一次突破,本课的学习对日后建立完整的"分数意义"有着特别重要的作用。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努力创设有利于学生主动探索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带着浓厚的兴趣去学习,教学效果比较显著。同时,在教学时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和有待改进的地方,课后我及时进行了反思和改进。【片段一】(原教学实录)出示4个苹果和两瓶水,让学生分别说出分给两个人的分法。师小结:每人分得同样多,在数学上我们把这种分法叫做什么?生:平均分。  相似文献   

6.
案例:一位教师在《分数的初步认识——几分之一》的教学时,采用了均分圆片、折纸、分线段等使学生初步认识到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这一份是它的几分之一。在整个教学中,教师一直强调要“平均分”,教学进行得很顺利。在课末巩固练习时,我深入到学生间进行观察,不曾出现“不平均分”的现象。这时我就产生一个念头:学生是否获得真知?平均分是分的特例,在生活中所见的分法,不平均分的占多数。于是我把一张长方形纸折为不平均分的4份,指着其中的1份,问:每份占它的几分之一?答案都是一样:是它的1/4。我感到惊讶!为什么当出现不平均分时,学生…  相似文献   

7.
一次磨课,就是一次"历劫",是一次学习、实践和思考的过程,也是一次合作、反思与教学创新的过程,更是教师自身教学能力与专业素养提升的过程。在"分数的再认识"的磨课中,逐步深入概念本质,让课堂从肤浅走向深刻,从自我走向实际,促进学生深入理解知识。  相似文献   

8.
分数是数的概念的一次重要的扩展,认识分数不仅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占有十分突出的地位,而且也是学生学习的难点。为了帮助学生由易到难、由浅入深,逐步建立分数的概念,不断丰富和加深对分数的认识,苏教版教材分三次进行教学。其中,第一次安排在三年级上册,侧重引导学生通过把一个物体或一个图形平均分,初步体会可以用分数表示得到的1份或几...  相似文献   

9.
本课教学主要采用承前启后的文学设计范式,内容安排删繁就简,组织活动层次分明,采用重难点逐个击破的策略,借助学生已有的小猴分桃经验,由"将一个物体平均分"迁移到"将一些物体平均分",由认识"一个物体的几分之一"迁移到认识"一些物体的几分之一",从而感知分数本质特征,丰富分数内涵.这是进一步学习"求一个整体的几分之一是多少"和认识"一个整体的几分之几"的基础,更是五年级认识单位"1"的前奏.  相似文献   

10.
赵国防 《山东教育》2011,(16):38-39
在小学阶段,分数的认识一共出现了两次,即三年级上学期一次、五年级下学期一次。为何这样编排?两次认识的联系与区别又有哪些?为什么要再度认识分数?究竟要再度认识些什么?再度认识到何种程度为最佳……一系列问题摆在了我们面前。通过研究和教学实践,我慢慢对上述问题有了答案,现把自己不成熟的认识呈现出来,讨教于各位。一、为什么要再度认识分数我认为,有两个基本原因:一是学生认知的需要;二是学生思维训练的需要。  相似文献   

11.
【背景】今年8月,新教育实验第三届研讨会邀请我上一节“理想的课堂”示范课。“分数的意义”一课选自小学数学教材第10册,是在学生学习了“分数的初步认识”的基础上展开的。教材的编排思路是,在“分数的初步认识”教学中,让学生具体感知把一个物体平均分,初步体会“平均分”、“每一份”和“谁的几分之一”等这些关键词语的意思,并进行简单的分数大小比较和分数加减运算。在“分数的意义”教学中,要让学生认识到:不仅可以把一个物体平均分,还可以把许多物体所组成的一个  相似文献   

12.
教学内容: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八册第77-80页。教学目标:1.使学生初步认识分数,了解分数的含义,知道分数各部分的名称,会正确地读、写分数;2.知道把一个图形平均分成几份,其中的一份表示几分之一,几份就是几分之几;3.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能力,发展学生的思维。教学重点:了解分数的含义。教学难点:初步建立分数的概念。教学关键:理解平均分。教学准备:计算机软件一套,投影片,苹果、绳子、各种图形的纸片等实物。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实物演示(用掌声表示得数…  相似文献   

13.
[教材分析]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认识分数》是以上册认识一个物体、一个图形几分之一为基础的,同时又为五年级教学单位“1”、分数的意义和分数单位埋下伏笔,这部分内容在整个教材体系中起着承前启后的关键作用,学生若能在头脑中真正建立起把“一些物体”看做“一个整体”的表象,再把这“一个整体”平均分,其中的一份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几个,并把它纳入到原有的认知结构中(三年级上册平均分后得到的每一份都不足一个),同样的是一份,从不足一个到一个再到几个,这是为什么?这也从反面验证了现在平均分的对象不再是“一个”而是“一些”,如何实现新旧知识的迁移,这是每一个数学老师孜孜以求的目标.  相似文献   

14.
在日常生活中分数并不多见,也不常用.从认识整数到认识分数,对于小学生来说,这是他们认识数的一次拓展,更是学生思维的一次质的飞跃。从学习的时间上看,国标本比旧教材提前了一年半时间.这对孩子来说无疑是一种挑战!但同时由于提前认识了分数,促使学生在学习上拥有了更大的自主权。现就两种教材作一比较,并提出相应的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15.
一、教材的编排及特点苏教版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是“认识除法”,这部分内容包括认识平均分和认识除法的含义两部分.这是在学生初步认识乘法和掌握了1~6的乘法口诀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单元教学重点是让学生在平均分的活动中体会和认识除法的含义.第一部分的内容主要是学生通过实践活动,认识平均分,知道平均分的具体操作过程;第二部分内容主要让学生在认识平均分的基础上认识除法的含义.学习本单元的内容,既有利于学生学习除法计算和用除法解决实际问题,也为以后深入学习除法积累一些感性经验,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有利于培养学生有条理地思考的习惯.教材在安排上分两段:第一段是平均分,包括认识平均分、初步进行平均分,初步学会每几个一份地分、看可以分成几份以及平均分成几份、看每份是几,要求学生对物体进行平均分并进行交流,深化对平均分的认识;第二段是认识除法,包括每几个一份地分、分成几份可以用除法计算或者平均分成几份、每份几个可以用除法计算.这些内容后面,安排了一次集中练习,主要帮助学生进一步认识除法,体会生活里存在的除法实际问题,感受乘除法之间的联系,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材的编排呈现两大特点.1.加强了平均...  相似文献   

16.
从整数到分数是数概念的一次扩展,无论是在意义、读写方法及计算方法上,分数与整数都有很大的差异。学生的学习将要建立一个新的数概念,是对数的认识的一次质的飞跃。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96~98页“分数的初步认识”中,同分母分数加、减法内容相对简单。但是,引导学生探索、发现分数加减计算的本质非常重要。下面是本节课的教学设计与说明...  相似文献   

17.
<正>【教材分析】"分数的初步认识"是数概念教学的一次扩展,学生理解掌握会有一定的难度。因此,应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和具体实例,使学生理解一些简单的分数的具体含义,帮助学生建立分数的初步概念,初步学会用简单分数进行表达和交流,发展数感,并为进一步学习较复杂的分数做好铺垫。此外,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掌握了整数知识的基础上初步认识分数的含义,是从整数到分数的数概念的一次扩展。【设计理念】1.分数的知识是学生第一次接触,是在认识整数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是数概念的一次扩展。对学生来说,理解分数的意义有一定的困难。因此,加强直观教学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掌握概念、理解概念。分数  相似文献   

18.
在日常生活中分数并不多见,也不常用,从认识整数到认识分数,对于小学生来说,这是他们认识数的一次拓展,更是学生思维的一次质的飞跃.从学习的时间上看,国标本比旧教材提前了一年半时间,这对孩子来说无疑是一种挑战!但同时由于提前认识了分数,促使学生在学习上拥有了更大的自主权.现就两种教材作一比较,并提出相应的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19.
《分数的初步认识》一直是三年级教学中的一个重要内容, 这部分内容肩负了一次认识上飞跃的重要任务。在有理数领 域里,从整数到分数,学生对数的概念的认识得到扩充。小学 生的思维特点是从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向以抽象逻辑 思维为主要形式过渡,因此对于较为抽象的“分数的意义”理解 起来较为困难,是学习上的一个难点。如何借助直观形象的事 物、借助图像,充分发挥几何直观的作用,帮助学生学习分数的 意义呢?下面以我执教的一节《分数的初步认识》一课为例进 行说明。  相似文献   

20.
“分数的初步认识”是学生学习分数的开始,是数概念的一次扩展。这部分教材用一系列的实例和直观图,通过平均分的活动,使学生初步了解分数的意义,认识分数可以表示一个物体和一个图形的一部分,初步掌握分数的结构,能正确地读写分母是2——10的分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