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数字校园建设是学校教育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从学校教育文化的视角认识、把握数字校园建设,是学校教育文化发展、数字校园建设的必然要求。数字校园建设与学校教育文化建设是"一体两面"的关系,在数字校园建设过程中,学校教育文化冲突导致人们对数字校园建设的质疑,影响建设进程;学校教育文化整合可以促进数字化校园建设并最终形成适应未来的新型学校教育文化。忽视学校教育文化建设,数字校园建设将难以持续、稳定。  相似文献   

2.
学校是人口密集的重要场所,学校安全涉及千家万户,关系社会稳定与和谐社会的构建。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学校安全工作,胡锦涛指出:要深入开展平安校园、文明校园、绿色校园、和谐校园创建活动,加强校园网络管理,加强师生安全教育和学校安全管理,加强学校周边环境治  相似文献   

3.
蛟川中心学校建于2008年2月,建校以来,学校着力打造书香校园、文体校园、科技校园、数字校园,并将打造数字化校园作为促进校园文化建设的有力的助推器,不断添置更新数字化硬件设施,不断开发完善数字化软件平台。实现了网上软硬件资源共享和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的有机整合,数字校园已成为学校文化活动的有效载体。  相似文献   

4.
随着学校数字化校园的建设和现代教育技术的装备,“校园一卡通”逐步深入学校,并在学校的各种教学管理中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但是很多学校并没有好好发挥出“校园一卡通”的功用,仅仅作为一张用餐卡或借书卡在使用,其实“校园一卡通”在校园管理中的作用是很大的,在软硬件的配合下,可以说在校园中,只要使用一张“校园一卡通”就可以很好的完成在学校中管理、资源和服务。  相似文献   

5.
《课程.教材.教法》2017,(5):113-120
减少校园欺凌行为、提升学生的学校归属感,是杜绝校园欺凌事件的主要着力点。通过对新教育实验学校与非新教育实验学校进行配对抽样,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分析并比较校园欺凌、学校归属感的现状以及相关效应,研究发现,参与调查的学生遭受校园欺凌的频次较低,其学校归属感整体较强。校园欺凌与学校归属感存在显著的负相关,两者对学生的学习表现有显著的影响。新教育实验所创设的理想校园令学生更少地遭受校园欺凌,增强了学生的学校归属感,对学生学习表现的积极影响显著且稳定。确立与新教育实验精神相通的学校宗旨,借鉴新教育实验思想和实践,对学生的校园学习与生活有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校园电视台是学校内的新事物,如何充分发挥校园电视台作用,为学校教育教学服务成为学校面临的现实性问题.作为学校的组成部分,校园电视台工作必然要参与到学校工作中,参与到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青岛市把"服务素质教育"作为校园电视台的工作出发点和落脚点,探索校园电视台管理运作的科学机制,研究校园电视台对提高学生素质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在信息化的大潮中,教育无一例外会被牵动,即数字化校园是适应信息化社会发展大趋势,教育必须进行信息化的革命.事实上,所有的中职学校都在进行数字化校园的建设,及时对中职学校数字化校园建设中存在的弊端进行反思,对中职学校数字化校园建设的特殊性进行再认识,积极寻求中职学校数字化校园建设的良性路子,能极大有益于中职学校数字化校园建设,也是中职学校数字化校园建设良性化、科学化十分需要的.  相似文献   

8.
本研究主要以高校校园一卡通为研究对象,重点论述了一卡通实施过程中给学校带来的效益,具体体现在:校园一卡通的实施有利于制止学生恶意拖欠学费;校园一卡通的实施有利于建设节约型学校;校园一卡通的实施有利于吸引商户,增加学校收入;校园一卡通的实施有利于节约人力资源,提高学校人力工作效率;校园一卡通的实施有利于学校内资金的透明流动,杜绝部门小金库.  相似文献   

9.
和谐校园是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打造和谐校园是增强校园创造活力的现实需要,是实现校园安定有序的现实需要,是促进学校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现实需要。在组织实施教育教学工作过程中,学校领导班子要不断想方设法破解影响学校发展的难题,注重内涵发展,加大和谐校园建设力度,促进学校整体工作始终处于持续快速发展状态。  相似文献   

10.
校园文化是维系学校全体师生教育、学习和生活的纽带,是营造和谐教育氛围与构建和谐社会的系统工程。我们提出将学校建设成师生精神家园的办学理念,力图通过打造平安校园、书香校园、科普校园、生态校园、数字校园、人文校园,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提高学校办学质量。  相似文献   

11.
数字化校园是学校教育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之一。中职学校数字化校园建设需立足中职学校实际,在传统校园的基础上,将学校各项资源数字化,推进数字化校园的建设和应用,发挥其应有的功能。本文探讨了数字化校园的内涵和功能,分析了其建设与应用的重点问题,以期启发对此问题的更深入思考。  相似文献   

12.
近几来,随着高中等教育布局的调整、学校的合并及学校办学规模的扩大,迎来了学校校园建设的新高潮。这些新建校园的建设者和设计师通过大量的实践与借鉴国外经验,形成了一些比较成熟的规划与设计理念,设计出一批人性化校园、园林化校园、生态校园、网络园校等。这些校园虽各有不同,但好的校园的规划与设计都有其相同的基本特征。  相似文献   

13.
书香校园体现的是一个校园浓厚的文化气息;体现的是一个学校长期的文化底蕴;体现的是一个学校的整体风貌,这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健康成长。建设"书香校园"为核心,引领学生走进经典,积极在校园中进行文化建设,努力建设和谐向上的书香校园,努力让校园充满书香气息。这是新的历史时期对学校书香校园建设的要求。基于此,本文对书香校园建设中的阅读策略进行了探究。  相似文献   

14.
王红顺 《教书育人》2013,(26):50-52
校园环境文化建设是学校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创设校园整体育人氛围、引导师生正确的价值取向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校园环境文化与校园理念文化的有机整合可以从以下三个途径来实现:原有的校园景观中融合、嫁接、移植校园理念文化;校园精神文化、制度文化通过校园景观这个物化载体呈现;基于学校积淀的学校精神、核心价值观需求,创造性地开发校园景观并创生新的校园理念文化。以下笔者对实新学校环境文化建设的若干细节做一解读、赏析。  相似文献   

15.
吕益萍  邱耀 《职教论坛》2005,(25):56-57
学校与学校之间既有共性,也有个性.个性化校园的内涵是尊重、鼓励和发展学校的独特性和优势,其对立面是模式化校园.个性化校园从本质上来说是扬长,发现学校的优点并且予以积极的发扬,这是个性化校园的基本特征.因此,建设富有个性特征的办学风貌的校园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建设个性化校园是新时期素质教育对人才培养的需要.  相似文献   

16.
学校与学校之间既有共性,也有个性.个性化校园的内涵是尊重、鼓励和发展学校的独特性和优势,其对立面是模式化校园.个性化校园从本质上来说是扬长,发现学校的优点并且予以积极的发扬,这是个性化校园的基本特征.因此,建设富有个性特征的办学风貌的校园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建设个性化校园是新时期素质教育对人才培养的需要.  相似文献   

17.
教育技术装备工作一个重要的发展方向,就是如何将区域内每一所学校的发展与定位有机结合,帮助学校创设特有的校园文化。无论从数字校园、科技校园,还是书香校园、文体校园等建设,教育技术装备都可以有效提升学校的校园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18.
校园危机是指在学校运作过程中,某些突发的事件严重阻碍了学校的正常工作,甚至导致了学校的生存问题。本文首先说明了校园暴力和校园灾难的概念及特点;然后简要介绍了西方校园危机事件的研究成果;最后展望了西方校园危机管理的未来趋势。  相似文献   

19.
学校管理的重要责任目标之一是建设平安和谐校园。平安和谐校园的一个重要标志是校园人际关系的和谐。在校园中存在干部与干部之间、干部与群众之间、教师与学生之间等众多人际关系,其中干群之间的关系是维系其他校园人际关系的纽带,是校园中非常重要的人际关系,起着关键的引领作用。构建和谐的干群关系是学校管理工作的重要主题,是学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实现学校发展的重要条件。  相似文献   

20.
英语角是校园英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开设英语角是创建良好校园英语文化的重要途径。以英语角为载体,推进校园英语文化建设不仅是学校自身发展的需要,也是学校履行社会服务职能的需要。校园英语文化建设已成为提升学校文化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因素。本文分析了校园英语角的内涵及意义,探讨了英语角对推动校园英语文化建设的作用,提出了校园英语文化建设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