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7 毫秒
1.
文言虚词是指那些词汇意义比较抽象,绝大多数不表示明确含义,却能组织实词完成句子结构的词类,它是构成文言文句子不可缺少的部分。文言虚词的数量不多,但由于用法灵活,与语法结构密切相关,掌握起来并不容易。文言虚词包括介词、连词、助词、语气词等几大类。此外,文言中一些代词、副词也具有调整句子结构、表达语气等作用,一般也划入虚词范畴。学习文言虚词,要注意三个相关的问题:一是确切分辨每个词的词性;二是掌握每个词在句子中所起的语法作用;三是“今译”问题。高中语文课文中较系统地介绍了40多个单音节和双音节虚词,由于虚词使用频率高。是表示词法的一种手段,各个实词是靠不同虚词的组合、连接、修饰、辅助而成为一个完整句子的,因此,要读懂浅易文言文,掌握一定量的虚词十分必要。请赏析两篇短文。  相似文献   

2.
文言虚词在文言文中意义较抽象,基本不能明确表示实在意义,只能组织实词使句子结构完整,是文言文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它在文言文中使用频率很高,其词性意义和用法也相当复杂和灵活,给我们阅读文言文增加了相应的难度。可见,文言虚词是文言文学习的重点和难点。而我们目前所使用的教科书内容有限,所以系统地学习一些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对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3.
文言虚词在文言文中意义较抽象,基本不能明确表示实在意义,只能组织实词使句子结构完整,是文言文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它在文言文中使用频率很高,其词性意义和用法也相当复杂和灵活,给我们阅读文言文增加了相应的难度.可见,文言虚词是文言文学习的重点和难点.  相似文献   

4.
文言文在职中语文课堂中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其中,文言虚词并不具有明确的意义,但是却能够通过组织实词来形成句子结构,将句子的语气生动地体现出来,从而起到表达作者情感的作用。虽然虚词的数量远远不及实词,但因其语法功能强、使用频率高、用法千变万化而成为学习文言文的一大重难点,同时也是考试的热点。因此,在职中语文课堂中,选择科学合理的文言虚词的教学方法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5.
文言实词学习文言文,除了掌握好一些常见虚词外,还必须掌握好文言实词的意义和用法。从某种角度说,掌握好实词的意义和用法比掌握好虚词的意义和用法更为重要。因为,任何一个句子乃至一篇文章,实词才表达实在意义,且主要由于实词人们才知道句子篇章所表达的内容。仅靠一些虚词,是无法表达任何思想的。  相似文献   

6.
跟实词相比,虚词的数量少得多,然而使用的频率却高得多,每篇文言作品中,都要使用一定数量的虚词,有些虚词又往往不止一种用法。如果能够较好地区分一些虚词的用法,那么对于同学们读懂一个句子、一篇文言文是大有益处的。当前一些同学(特别是基础相对薄弱同学)对课文上的一些文言虚词用法常使用死记硬背的办法,用笔记本把一些虚词用法和实例抄录下来,  相似文献   

7.
赵金平 《高中生》2013,(11):14-15
文言虚词是高考文言文阅读题考查的一个较为固定的考点。文言虚词虽然数量比实词少,但用法灵活,使用频率高。所以,考生的得分率一直较低。为了使复习文言虚词收到事半功倍的实效。考生应摆正以下四个关系。  相似文献   

8.
一、考点阐述文言文就是文言实词加虚词的语法组合。文言文中,虚词非常活跃,出现频率较高,表面上看很虚但实质上有很强的实在意义,因而,每年必考,成了高考文言文的一个重要考点。文言虚词指介词、连词、助词、叹词、副词,以及表示指示和疑问的代词。虚词意义虽较抽象,有时甚至只起语法作用,但是使用频率高、语法功能强,且古今变化大、用法灵活多样,因  相似文献   

9.
文言虚词相对文言实词来说比较少,与文言实词相比还具备以下几个特点:一是文言虚词的用法比实词灵活,往往一个字就有好几种用法,好几种解释,甚至分属好几类词;二是文言虚词的使用频率比实词高,许多常用的虚词在一篇文章中会多次出现;三是文言虚词的语法功能比实词强,实词往往要靠虚词的组合、连接、辅助才能成为完整的句子,体现不同的意思,抒发不同的感情,表达不同的语气;  相似文献   

10.
《考试》2008,(6)
文言中的虚词有: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和代词。需要注意的是,代词在现代汉语中,属于实词,在文言中则属于虚词,且用法灵活多样,使用频率高。掌握好文言虚词,对学好文言文,进而对中考  相似文献   

11.
虚词在文言文中不仅数量多,使用频率高;而且在语言表达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掌握文言虚词是学好文言文的重要环节。古代汉语中的虚词基本上是通过实调词义的引申和词义的假借演化而来的。有些虚词在文言句式里作为兼类词至今仍保留着实词意义,而大部分虚词原来的实词意义已经消失了。为了进一步了解虚词从实到虚的演化,深层次地理解虚词,本文试图对一些常用虚词追本溯源,从分析字形和释义入手,进行较为系统的考辨说明。  相似文献   

12.
文言虚涮是近年来高考文言文阅读考查的一个常见考点,文言虚词数量虽然比实词少,但用法灵活,使用频率高,发展变化快,所以得分率一直很低,为使高考文言虚词的复习收到事半功倍的实效,提高解题的准确率,现提出如下几条解题对策:[第一段]  相似文献   

13.
张文得 《中学文科》2007,(9):122-122
文言文中,虚词的数量比实词少得多,2007年《考试大纲》要求掌握的仅18个,但因为虚词使用的频率高,语法功能强,且古今变化大,用法灵活多样,而高考高查的形式往往是将试卷语料中的文言虚词与教材中学过的虚词对举,判断其异同。所以掌握常见虚词特别是判断陌生语段中虚词意义和用法是备考的一大重点,也是难点。[第一段]  相似文献   

14.
文言虚词是近年来高考文言文阅读考查的一个常见考点。文言虚词数量虽然比实词少,但用法灵活,使用频率高,发展变化快,所以得分率一直很低。从2008年高考相关省、市阅卷组抽样统计的结果来看,答对率整体上还未达到60%。为使高考文言虚词的复习收到事半功倍的实效,现提出如下三条复习对策:  相似文献   

15.
文言虚词是近年来高考文言文阅读考查的一个常见考点。文言虚词数量虽然比实词少,但用法灵活,使用频率高,发展变化快,所以得分率一直很低。从2006年高考各省、市阅卷组抽样统计的结果来看,答对率整体上还未达到60%。为使文言虚词的学习收到事半功倍的实效,现提出如下三条学习对策:  相似文献   

16.
文言虚词是近年来高考文言文阅读考查的一个常见考点,文言虚词数量虽然比实词少,但用法灵活,使用频率高,发展变化快,所以得分率一直很低,从2006年高考各省、市阅卷组抽样统计的结果来看,答对率整体上还未达到60%。为使高考文言虚词的复习收到事半功倍的实效,现提出如下三条复习对策:  相似文献   

17.
【考点说明】从近几年全国高考试题看 ,文言虚词是必考内容 ,考查范围仅限于常见虚词的一般用法。 1998年考查了“以”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 ;1999年考查了“但、以、遂、且”四个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 ;2 0 0 0年考查了“每、故、因、及”四个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因此 ,对文言虚词的复习 ,尤其是对 2 0 0 0年《考试说明》中规定的 3 0个虚词的复习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和实词相比 ,文言虚词主要有下面四个特点 :(一 )用法比实词灵活。往往一个字有好几种用法 ,好几种解释 ,乃至分属好几类词。(二 )使用频率比实词高。有些常用虚词 ,在一…  相似文献   

18.
在文言文中,虚词的使用极为普遍,每100个词中,大约有30个左右的虚词。尽管虚词在数量上远不如实词多,但使用的频率很高,用法也相当复杂。就虚词本身来讲,它一般无实在意义,但在表达句意时,它与实词构成了一个紧密结合的有机体,在结构的组成、文义的衔接、语气的表达、行文的气势的表现诸方面,都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正如清人袁枚所说:“千言万语,止此几个虚词出入参伍其间,而运用无穷。”读文言文,虚词如果理解得不正确,内容就可能相差很远。一个虚词读不懂,甚至会成为阅读整篇文章的障碍。因此,了解虚词的特点,辨别虚词的异同,掌握常见文言虚词的一般用法,应该成为古代汉语教学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9.
文言虚词是近年来高考文言文阅读考查的一个常见考点,文言虚词数量虽然比实词少,但用法灵活,使用频率高,发展变化快,所以得分率一直很低。从2006年高考各省、市阅卷组抽样统计的结果来看,答对率整体上还未达到60%。为使高考文言虚词的复习起到事半功倍的实效,现我们将对其进行分析并提出对策。  相似文献   

20.
与文言实词相比,文言虚词有如下特点:语义不甚明确甚至无解,却能表示一定的语法关系,表达一定的语气神情;除代词外,都不能担当句子的主要成分,不能单独用来回答问题,只起辅助作用,帮助实词构造句子,表达意思,语法功能远比文言实词强;数量虽少但使用频率极高,用法灵活多变.由此可以找到学习文言虚词的一般规律:依据具体的语境和语法关系来辨识虚词.以活对活,学会辨识,是攻克学习文言虚词难关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