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引言】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呼唤新型的师生关系,呼唤和谐的学习氛围,呼唤有效的课堂教学。【教学片段回放1】教学《推敲》片段(出示贾岛骑着毛驴斟酌"推、敲"两字的插图)师:(平淡的语气)(指名读课文第三自然段)同学们,请大家边看插图,边听他朗读课文第三自然段,并思考:贾岛骑着毛驴是怎么想的?又是怎么做的?  相似文献   

2.
【教学内容】苏教版三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第25课。【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诗句,并进行古诗背诵。2.抓住重点词句,诗文结合,理解课文的内涵。品读古诗的意境,重点理解"每逢佳节倍思亲"这句诗的含义。3.初步了解文包诗的特点。【教学重点、难点】抓住重点词句,诗文结合,理解课文内涵,品读古诗意境。【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整体感知文本师: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  相似文献   

3.
词语是构建语言的基础,是语言大厦的基石。离开了词语的教学,是无法实现语言教学的目的的。抓住字词教学。让学生掌握一定量的词语是语文新课标的明确要求。因此,小学语文课堂要重视词语的教学,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但是,当前的课堂实践对词语的教学还存在以词语解词语的现象。那怎样引导学生理解一个词语的意义呢?一、追本溯源—让词义理解更实在 理解词义是小学语文词语教学的重要目标。现在,很多教师在词语教学中,对词义往往是讲解给学生听,或者让学生去查词典。这样,学生无疑是在被动地接受一个词的意义。因此,教师要善于改变这种教学方式,对词语进行追本溯源,从而让词义教学更实在。例如,对《推敲》一文中的“推敲”一词教学,可以这样引导学生进行理解。师:这一篇课文的题目是“推敲”。谁来说一说“推”和“敲”各是什么意思?生:“推”和“敲”都是表示动作的词语。师:也就是说这一篇课文写的是关于“推门”或者“敲门”的事情了?生:不是的。师:那是什么意思呢?“推”和“敲”就是两个表示动作的词语呀?生:“推敲”是表示一个人对文字的再三斟酌的意思。师:是吗?那么和“推”“敲”原来的意思完全不相同了呀。生:我听爸爸讲过贾岛在作一首诗时的故事。贾岛对“僧推月下门”一句想了很久,到底应该是“僧推月下门”好还是“僧敲月下门”好,总是想不通。这就是“推敲”这一个词语的来历,表示的是人们对文字的再三斟酌的意思。师:你知道得真不少。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一篇课文讲的就是这个故事,请同学们自己先读一读课文。  相似文献   

4.
【教学内容】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第一组第4课。【教学目标】1.会认"径、斜、枫、于"4个生字,会写"于、枫"等生字。重点理解"远上、斜、生处、坐、爱、于"等词语的意思。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体会诗人对秋天的热爱与赞美之情。3.背诵其他描写秋天的古诗。【教学重点、难点】在反复诵读中理解诗句的意思,感受诗中描绘的美丽秋色;体会诗人抒发的情感,感受诗歌的意境。【教学过程】一、读题解题,导入新课1.知诗人。师:谁能通过自己课前搜集的资料,给大家介绍一下诗歌《山行》的作者?  相似文献   

5.
1.【课文原句】This is my sister.这是我姐姐/妹妹。【在线点拨】"This is 人名/表示人的名词"是人们向别人介绍他人的常用句型。一般不用He/She is(?)。例如:Mike!This is my friend,Ann.迈克,这是我的朋友,安。2.【课文原句】—Is Guo Peng your broth- er?郭鹏是你的兄弟吗?—No,he isn't.不,他不是。  相似文献   

6.
【教学内容】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四组。【教学目标】1.认识6个生字,能正确认读"咆哮、狂奔、狞笑、拥戴"等词语。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在了解课文大意的基础上感悟老汉是个怎样的人。【教学重点、难点】引导学生抓住课文中令人感动的地方,感受老共产党员  相似文献   

7.
【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学会本课生字,重点学习"南"的读音,"西"的写法。2.情感目标:读出古诗蕴含的情感。初步感受古诗的魅力,激发学习古诗的兴趣。3.能力目标:读出古诗的韵律,感受江南水乡的美景。【教学重难点】能正确流利地读古诗【教学时间】一课时【设计理念】"最近发展区"理论更多的倡导"跳一跳摘果子",你跳一跳,够到树上的果子,这个果子的高度就是"将达到的知识水平"。  相似文献   

8.
【教学内容】苏教版五年级下册"习作4"。【教学目标】1.学习例文,掌握写游记的方法。2.回忆游览过的"尚湖风景区",写出该景区的特点,表达真情实感。【教学准备】课前让学生自学本次习作例文,并尝试自主写作。【教学过程】一、回顾课文,导入课题师:今天,我们学习写一篇游记。所谓游记,就是对一次游览的记录,描写在游览过程中  相似文献   

9.
【教材内容】人教版六年级下册课本中古诗综合性复习。【教学目标】1.赏读古诗、巧用古诗、想象意境三个环节循序渐进,使学生充分感受古诗的内涵和意蕴。2.在复习中发现规律,总结方法,培养学生记忆、分析和想象的能力。3.在充分的诵读和涵泳中,激发学生对祖国灿烂古诗文化  相似文献   

10.
正【教学内容】七年级上册第六单元课文《皇帝的新装》"语文主题学习"丛书中《聪明的野牛》《穷人和富人》《月亮谷》其他:高考满分作文《选择》【教学目标】1.通过多种形式的阅读,把握文章主要内容。2.学习通过对人物语言、动作、神态、心理活动的具体描写来表现人物性格的方法。3.以丰富的阅读为契机,以浓郁的情感为依托,训练颁奖辞的写作。4.学习孩子、野牛和穷人以及小摄影家在关  相似文献   

11.
【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2.品读课文第1~3自然段,体会作者观察细致、用词准确、抓住事物的特点进行描写的方法,练习感情朗读。【教学重点、难点】1.体会作者抓住翠鸟外形、动作特点进行生动描写的方法。2.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与合作分享的意识。【教学过程】一、揭题质疑,初读感知1.谈话引入。师:同学们,鸟儿是我们人类的朋友,你认识哪些鸟类朋友?今天老师想介绍一种鸟儿与同学们认识。(板书:翠鸟)你能叫叫它的名字吗?(齐读课题,正音,提示"翠"为平舌音,"鸟"为鼻音。)  相似文献   

12.
<正>【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2.学会一个生字,理解古诗的意思,体会夏日西湖骤雨初晴的美。3.感受西湖在晴雨之时的奇特景象,体会诗人豁达开朗的胸怀和诗句的文字美、音韵美、意境美。【教学重点】理解诗意,化诗为画。【教学难点】通过品味诗句感受西湖在晴雨之时的奇特景象,体会诗人豁达开朗的胸怀和诗句的文字美、音韵美、意境美。【教学流程】一、西湖引入,理解诗题  相似文献   

13.
陈卫兵  范里 《中国教师》2012,(12):68-71
<正>【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苏教版语文四年级上册21课《珍珠鸟》。【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最后四个自然段。2.把握文章的叙事线索:鸟儿由"怕人"到"信赖人"的过程。3.引导学生反复朗读课文,精读重点语段,体会课文中珍珠鸟与作者之间的亲密关系,领悟课文中人与动物之间充满爱和信赖的理想境界,激发学生创造更多美好境界的愿望。【教学重难点】1.了解珍珠鸟逐步信赖我的过程。2.体会课文中描绘的人鸟和谐相处的美好境界。  相似文献   

14.
高珍娣 《小学生》2013,(6):68-68
【教学目标】1、读懂例文对话,认识"提示语"的概念,让学生了解提示语的几种形式,并会运用两种以上。2、从人物语气、动作、神态等方面学习将提示语写具体生动。教学重难点:运用适当的提示语将对话写生动。教学准备:1、课件2、作业纸【教学过程】一、课前沟通交流,引入"对话"1.师生互动交流:谈客人老师来听课,心情如何?2.引入"对话"。二、例文引路,了解"提示语"1.那怎样才能写好人物对话呢?课文《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为我们提供了示范。我们先来打开书,分角色读汤姆和爸  相似文献   

15.
朱明雅  董萍 《海南教育》2014,(10):46-46
教学目标 1.学习课文四、五两段,了解爱迪生救妈妈的过程;知道镜子聚光的原理。 2.透过文中人物语言、动作、神态的研读,品析文中的表达特色。 3.尝试看图将人物的神态、动作展开描写,将文本进行补白。 【教学重点】透过文中人物语言、动作、神态的研读,品析文中的表达特色。 【教学难点】尝试看图将人物的神态、动作展开描写,将文本进行补白。  相似文献   

16.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教学过程】一、初读古诗,读准字音1.读题目。读准"偶"字,问:我们在哪里见过?2.读作者名,背《咏柳》。3.朗读整首诗。(重点夯实诗句"乡音无改鬓毛衰"。指导读好"鬓""衰",了解"鬓毛"的意思)【评析】联系熟悉的词语复现,能强化生字的读  相似文献   

17.
【教材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教学过程】一、联系旧知,直奔"真情"1.导入:同学们,人间自有真情在,本组课文的字里行间涌动着人间最高尚最美好的情感。  相似文献   

18.
【单元描述】亲爱的同学们,新的一单元学习又开始啦!这一个单元主题是"用心感受生活的乐趣",共有五篇课文,三篇精读课文:《养花》《古诗二首》《山中杂记》,两篇略读课文:《爸爸带我去爬树》《美猴王》。这五篇课文涵盖劳动之趣、田园之趣、动物之趣、山间  相似文献   

19.
<正>【教学目标】1.会认5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从人物的动作中体会到"我"对国旗的尊重和热爱,体会人物内心情感的变化。【教学重、难点】重点是理解面包店老板态度的变化,难点是学习用外在动作表达内心情感的写法。【教学过程】  相似文献   

20.
【教学内容】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八组第28课。【教学目标】1.认识本课生字新词。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非洲真是一个色彩斑斓的世界"表现在哪些方面。3.领悟作者描写景物的表达方法。4.积累优美语言。【教学重点、难点】了解"非洲真是一个色彩斑斓的世界"表现在哪些方面,领悟课文的表达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