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84 毫秒
1.
以2013年1月21日为统计目,对国内图书情报学领域排名前40位论文高被引博士生导师在CNKI收录期刊上发表论文的被引频次为依据,计算出每位导师的h指数。通过h指数与总被引频次、发文量、篇均被引量的对比.分析h指数用于评价学术成就的优缺点。  相似文献   

2.
刘颖 《现代情报》2012,32(8):101-105
通过CSSCI数据库2005-2011年的引文数据,对15种图书情报类核心期刊g指数与期刊发文数量、被引用论文数量、h指数逐一比较,分析各评价指标的特点及其评价结果产生差异的原因。提出了剔除期刊发文数量影响的新期刊评价指标——相对g指数,对相对g指数和g指数进行了对比,认为相对g指数在期刊评价中更具有科学性与客观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意义】作者学术影响力评价指标不断推陈出新,但尚缺乏在论文被引离散度层面对作者影响力的评价,本文提出一种综合论文被引频次平均性和均衡性的作者影响力评价指标--Gm指数。【方法/过程】以2009年-2018年图书情报领域发文量最高的20名学者文献数据为样本,采用熵权法确定作者论文被引频次平均性和均衡性的客观权重,计算作者的Gm指数,与h指数、g指数、篇均被引频次进行对比,并从稳定性、区分性和相关性角度讨论Gm指数的评价效果。【结果/结论】结果表明:Gm指数与h指数、g指数、篇均被引频次呈显著相关,与h指数、g指数相比,Gm指数的数据稳定性良好、对作者区分度较高。  相似文献   

4.
科学基金h指数:基金论文成果数量与影响力的综合衡量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为了在科学基金绩效评价中综合反映科学基金论文成果的数量和影响力,给出了科学基金h指数的计算方法,用因子分析、回归和相关性分析等方法分析了我国科学基金论文成果的数据,实证研究了科学基金h指数的特点。结果表明:科学基金h指数综合衡量了基金论文成果的数量与影响力,分别与基金论文成果数量和总被引呈幂律关系。  相似文献   

5.
ha指数:对h指数的修正——"金牌优先"法则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h指数评价科研工作者学术贡献时存在的局限性,受"金牌优先"法则的启发,设计出一种适用范围更加广泛的ha指数,并以图书情报领域学者为例,实证研究ha指数的可行性.结果表明:ha指数不仅可以考量绩效核的大小,而且能够测度绩效核的强度,增强指数的精准度,实现同h值间可比的设想,有力拓展了指数的应用范围.ha指数和g指数、A指数等其他计量指标间存在相关性.另外,特别是"金牌优先"法则这样的设计思路,使评价结果凸现出"更高""更强"的质量价值取向,对鼓励学者做深入研究,发表高品质论文将产生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6.
刘中兴  杨建林 《现代情报》2021,40(12):140-149
[目的/意义] 考察我国图书情报领域内个人学术评价指标的应用情况,为后续的个人学术评价指标研究提供参考,推动构建更加科学、合理的个人学术评价指标体系。[方法/过程] 收集9种CSSCI图书情报学代表期刊2014—2018年有关个人学术评价指标的文献数据,运用内容分析法,从使用范围、使用环境、使用动机、使用情感4个方面考察指标应用情况。[结果/结论] 分析显示,我国图书情报领域个人学术评价指标使用处于主要研究h类指数的指标发展阶段,较多使用传统简便的文献计量指标,如h指数、发文量与被引频次;个人学术综合评价的多元指标融合途径研究较少,仍有必要继续加强包括多指标融合比较、进一步完善个人学术评价指标体系在内的学术评价研究。  相似文献   

7.
张贝 《现代情报》2012,32(12):95-98,104
将物理学家Jorge E. Hirsch提出的定量评价科研人员学术成就的方法——h指数及Egghe提出的g指数的结合hg指数试应用于图书馆图书借阅数据分析,得出读者对文献"高利用次数",反映图书利用状况和读者的借阅情况,从而对读者阅读状况进行分析,为群体读者提供针对性的服务起到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8.
周志超  张远  侯胜超 《现代情报》2013,33(10):143-148
图书馆流通数据是图书馆业务流程优化的重要依据之一,对其分析方法层出不穷,但用于指导图书馆实践活动的甚少。本文通过参考与借鉴情报学基本定律与分析方法,重新定义并建立基于图书借阅频次的评价指标,即图书半衰期、图书集合普赖斯指数、图书滞架指数、图书h指数,以及基于读者借阅次数与行为的分析方法,即读者h指数等指标和图书耦合/共现网络模型,从而提高对高校图书馆流通数据的分析能力和组织能力,希冀为优化采购和布局配置,向读者提供积极、主动、个性化信息服务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9.
以30家图书馆图书供应商的综合能力调查所得数据为基础,根据BP人工神经网络算法原理,建立了图书供应商综合能力与信誉、业绩、书目数据、优势项目、到书率、到书速度、差错率、加工服务、折扣优惠、员工素质和创新能力11个评价指标之间的关系模型,并分析了各指标在图书供应商综合能力评价中的重要程度.结果表明,BP人工神经网络用于图书馆图书供应商评价是可行的,所建模型能很好地反映实际情况,可以进一步推广应用于其他行业的供应商评价.折扣优惠为图书馆图书供应商综合能力评价的最主要指标,其后依次是书目数据、到书速度、信誉、优势项目、到书率和加工服务,相对而言差错率、业绩、创新能力和员工素质则较为次要.  相似文献   

10.
【目的/意义】大数据时代,数据是重要的战略性资源。发现我国图书情报学领域的大数据演进特征,对于 我国图书情报学领域大数据的研究、应用及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方法/过程】论文以中国知识和维普数据库作为 数据来源,以图书情报学领域大数据及相关议题的研究文献为研究对象,从文献增长趋势、研究空间格局以及研究 主题三个层面来分析我国图书情报学领域大数据研究演进特征。【结果/结论】研究发现:图书情报学领域大数据及 相关议题的研究正处于中前期的加速发展期,具有良好的研究前景。大数据及相关议题的研究力量较为分散,且 持续性较差。此外,图书情报学领域大数据及相关议题的研究主题逐年拓展并深化。  相似文献   

11.
h指数在科研评价中的缺陷及其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h指数作为一个科研评价的新指标,在诸多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本文通过对我国图书情报领域9名学者被引论文的统计和分析,探讨了h指数存在的缺陷,并提出了改进方法.通过实例验证,该方法能够提高h指数科研评价的科学性、完整性和公平性.  相似文献   

12.
2005年,Hirsch 提出了用h指数作为评价科学家科研绩效的新指标.Braun等人将其扩展为期刊h指数.利用文献计量学方法,通过对2006-2009年h指数在期刊评价应用研究领域被CNKI全文数据库收录的论文进行分析,揭示出h指数期刊评价应用研究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3.
钟镇  梁立明 《科学学研究》2011,29(8):1147-1154
 h类指数是集发文与引文为一体的文献计量指标。h类指数序列可用于展示研究对象绩效的动态演化。已发表的h类指数序列研究采用的是全引文窗口,不同发文年的h类指数因引文窗口不同而不可比较。本文介绍了基于固定引文窗口构建h类指数序列的方法。固定引文窗口保证了不同发文年h类指数的可比性。利用SCI数据库1978-2009年期间中国、印度、日本发表的物理学论文的数据,分别构建了三个国家基于5年引文窗口的h指数序列、g指数序列、a指数序列以及r指数序列,并对三国物理学发展做了比较研究。  相似文献   

14.
《科技风》2021,(4)
文献信息的采集是图书馆业务工作的源头,是构建图书馆文献资源保障体系的保证。网络阅读、移动阅读的快速普及,为图书采购的学科化、精准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通过科学的管理从图书采购的源头提高图书采集的质量,是图书采购研究的热点。本文基于信息生命周期理论,通过信息生命周期与采购数据相互关联分析,探讨了提高图书采购绩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以2013年~2017年山西省图书馆图书借阅情况为基础,利用h指数与基础统计方法为手段,对山西省图书馆的图书利用情况进行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16.
龚舒野 《情报科学》2012,(5):704-707
从国内对期刊评价的现状入手,探讨了h指数、hm指数及复合影响因子的定义。以中国知网(CNKI)引文数据库为数据源,选择北京大学《中国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08版)中部分图书情报专业期刊为分析对象,分别计算各个期刊的h指数、hm指数及复合影响因子并进行排序,对结果进行比较分析,从而得出图书情报专业期刊的现状。  相似文献   

17.
利用h指数评价西南林学院科研人员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对1999-2008年西南林学院科研人员被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和羡国ISI数据检索平台收录的论文和论文被引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算西南林学院科研人员的hCN指数和hISI。指数,以此来评价西南林学院科研人员的个人绩效。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从国家社科基金立项、科技查新课题、博硕论文、中国图书馆学会年会主题等多角度入手,来探究图书情报学的研究热点,从而更深入地揭示我国图书情报学研究的阶段性发展变化,为我国图书情报学领域论文选题、科研立项和学科规划提供决策和参考信息。  相似文献   

19.
王静  李丕仕 《现代情报》2009,29(9):7-10
运用混沌理论对高校图书馆图书借阅流量数据时间序列进行相空间重构,分析得出高校图书馆图书借阅行为的演化具有明显的混沌特征。针对图书借阅流量在不同时间粒度各时期中的波动特点,构建了基于最大Lyapunov指数的高校图书馆图书借阅流量混沌预测模型。通过对中国矿业大学图书馆图书借阅流量的验证表明,混沌预测模型的预测结果较为合理。  相似文献   

20.
基于h指数的科研评价综合改进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h指数作为一个科研评价的新指标,在诸多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是也存在诸多缺陷:完全忽视最高被引论文、高被引论文被引次数以及低被引论文.论文运用理论与实证相结合的方法对h指数存在的这些缺陷进行了综合改进,从结果来看可以体现科研评价的科学性、完整性和公平性,为h指数的推广和应用提供了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