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程聪 《科研管理》2015,36(10):85-93
创业者心理资本是影响创业活动效率的重要因素之一。以浙江省部分地区的393个调查样本为研究对象,采用结构方程技术对创业者心理资本与创业绩效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检验,并运用拔靴法讨论了创业导向和团队氛围在其中的中介(调节)混合作用。研究结果表明:(1)以韧性和期望为核心的我国创业者心理资本对创业绩效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2)创业导向在创业者心理资本与创业绩效之间起到完全中介作用,并且团队氛围在创业者心理资本与创业导向之间起到调节作用。(3)在积极的团队氛围中,创业者心理资本与创业导向之间的正向联系越强,进一步强化了创业导向在创业者心理资本与创业绩效之间的中介效应。  相似文献   

2.
谢洪明  程聪 《科学学研究》2012,30(7):1082-1091
 企业创业导向与创业绩效之间关系的“黑箱问题”一直是创业管理学界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在对主要学术文献数据库中有关企业创业导向与创业绩效之间关系相关文献进行系统检索的基础上,利用Meta统计学方法进行了定量的综合分析。研究结果显示:企业创业导向与创业绩效之间存在显著的正向关系,并且创业结果导向较创业过程导向对创业绩效的影响更为显著,而企业创业导向对于创业绩效中客观绩效与主观绩效的影响不存在显著差异。此外,以创业者风险感知和创业者风险倾向为调节变量的研究发现,创业者风险感知要比创业者风险倾向在企业创业导向与创业绩效之间起到更为显著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3.
吸引海归人才来华创业发展是我国一个重大战略举措。以中国高科技行业的226名海归创业者为研究对象,基于天生全球化理论、创业机会理论和创业环境理论,探索海归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对创业绩效的影响,并探究创业机会识别和创业环境在以上关系中所起的中介和调节作用。研究结果表明:(1)海归创业者国外人力资本、国内社会资本、国外社会资本对创业绩效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2)创业机会识别在上述关系中起着完全中介的作用;(3)创业环境越完善,海归创业者国内外人力资本、国内外社会资本对创业绩效的正向影响就越强。  相似文献   

4.
创业者的隐性知识获取是提高机会能力和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影响因素,机会能力是企业获得生存发展、影响创业绩效的关键所在,但是很少有研究对创业者的隐性知识获取、机会能力和创业绩效之间的作用机制进行具体的研究。本文基于创业者的研究视角,构建了隐性知识获取、机会能力和创业绩效间关系的理论模型。并通过对18位创业者的深度访谈和对382位创业者的问卷调研,对概念模型进行了实证检验。实证分析显示:(1)机会能力在隐性知识获取和创业绩效之间起到部分中介作用;(2)认知型隐性知识获取对机会能力各维度以及成长绩效和创新绩效的影响作用更大,而技能型隐性知识获取对生存绩效的影响作用更大。(3)与机会评估能力与机会利用能力相比,机会识别能力对创业绩效各维度的影响作用更大。  相似文献   

5.
资源整合能力、创业导向与创业绩效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易朝辉 《科学学研究》2010,28(5):757-762
基于资源视角拓展了创业导向与创业绩效的经典模型,通过数据调查实证检验了资源整合能力、创业导向以及创业绩效三者之间的关系,由此得出了相应的结论:(1)资源整合能力与创业绩效正相关;(2)创业导向在资源整合能力创业绩效之间起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6.
以创新柔性作为中介变量,构建了创业导向与科技型在孵企业创新绩效之间关系的理论模型,并以大连市5个国家级企业孵化器中的256家在孵企业为调查对象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两种类型创业导向对在孵企业创新绩效均具有显著正向影响作用,其中创造型创业导向对在孵企业创新绩效的直接和间接影响作用更大;创新柔性在创造型创业导向与创新绩效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在发现型创业导向和创新绩效之间的中介作用并不显著;环境动态性在创造型创业导向与创新绩效之间以及创新柔性与创新绩效之间均具有正向调节作用,而发现型创业导向和创新绩效之间不具有显著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7.
张学艳  周小虎  张慧 《科学学研究》2020,38(7):1268-1276
科技型创业者作为科技创新创业活动的主体,兼具了创业团队领导者及高创造性个体的特征。多数研究仅专注于技术层面,关于科技型创业者这一人力资本的特殊异质性尤其是政治技能方面的研究却略显不足。本文基于人力资本理论,以北京、上海、广州、浙江及河南等地区的454名科技型创业者为调研对象,着重探讨科技型创业者政治技能对创新绩效的影响,并考察了这一影响过程的中介机制与作用边界。实证结果表明:(1)科技型创业者政治技能对企业创新绩效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2)创业团队交互记忆系统在科技型创业者政治技能与创新绩效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3)创业者个人声誉正向调节政治技能与创新绩效的直接预测作用及创业团队交互记忆系统在二者关系中的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8.
文基于期望理论视角拓展了创业导向与创业绩效的经典模型,通过数据调查实证检验了学术型创业者动机、创业导向以及大学衍生企业绩效三者之间的关系,得出结论:学术型创业者动机与创业绩效具有正向关系,创业导向与创业绩效具有正向关系;创业导向在学术型创业者动机与衍生企业绩效之间起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9.
古家军  沈晓斌 《科研管理》2019,40(11):206-215
创业者对新创企业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且对于新创企业资源局限的情况而言,资源拼凑无疑是极具价值的资源管理行为,然而学界很少有把创业者和资源拼凑联系在一起的实证分析。本研究主要研究了从创业者职业价值观,通过创业者的资源拼凑行为影响创业绩效的作用路径,以及环境动态性的调节作用。通过实证研究表明:创业者职业价值观的四个维度会对创业者的资源拼凑行为产生正向影响;资源拼凑对创业绩效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资源拼凑在创业者职业价值观和创业绩效之间有部分中介作用;环境动态性负向调节资源拼凑对创业绩效的正向作用。  相似文献   

10.
既有研究聚焦于创业者个体内部因素来解释连续创业者的再创业绩效,而嵌入于社会环境中的连续创业活动如何受外部因素影响的研究尚处初始阶段。在创业失败率较高的背景下,对失败宽容的创业文化如何影响连续创业者的再创业绩效尚未清楚。基于社会支持理论和社会认知理论,从连续创业者的情绪以及认知视角切入探讨宽容的创业文化对连续创业绩效的影响机制,以来自全国25个省级行政区的225位有过创业失败经历后又再创业的创业者作为研究样本,采用层次回归分析法和Bootstrap检验方法。结果表明:社会宽容对再创业绩效具有正向影响,创业自我效能感在社会宽容和再创业绩效之间起着中介作用,创业激情与创业自我效能感在社会宽容和再创业绩效之间起着链式中介作用。研究揭示了宽容的创业文化对再创业绩效的影响机制,证实了文化因素是驱动创业激情和创业自我效能感的前因变量,对创业文化与连续创业的研究有着重要意义,对推动宽容的创业文化实践也具有启发价值。  相似文献   

11.
周键 《科研管理》2022,43(1):200-208
   “激情创业,理性行动”已成为创业实践领域的共识,也是提升创业成长水平的重要手段。基于“Affect-Behavior-Output”分析框架构建了创业激情对新创企业绩效作用机理模型,并分析失败事件学习在其中的调节作用。通过对225份创业者问卷数据分析结果显示:(1)创业激情有助于提升创业者的资源拼凑行为;(2)创业者的资源拼凑行为有助于提升新创企业的绩效表现,且创业资源拼凑行为在创业激情与新创企业绩效之间起到中介作用;(3)失败事件学习正向调节创业激情与创业资源拼凑以及创业资源拼凑与新创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基于社会认知理论和效果推理理论,探究创业者目标导向对效果推理决策逻辑的影响效果,以及创业自我效能感的中介作用和环境不确定性的调节作用。基于199位创业者的调查问卷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1)学习目标导向对效果推理存在正向作用,绩效趋近目标导向对效果推理存在正向作用,绩效规避目标导向对效果推理存在负向作用;(2)创业自我效能感在三种目标导向与效果推理的关系中均具有中介作用:(3)环境不确定性对创业自我效能感与效果推理之间的关系具有正向的调节作用,并且进一步调节创业自我效能感在三种目标导向与效果推理之间的中介作用。本研究基于创业者成就动机的视角深化了效果推理前置因素的研究,揭示了在不确定环境下不同的动机倾向对效果推理影响的差异性。  相似文献   

13.
既有研究认为,转型经济背景下面对高度动荡的环境,企业倾向于采取创业导向战略来获取高绩效,却忽视了管理关系可能产生的影响。基于管理认知观和社会资本理论,本研究以创业导向为中介变量,商业关系和政治关系为调节变量,探讨了环境动态性与企业绩效之间的多元关系。对125家企业的创业者和高管的配对样本调查结果表明:环境动态性将促使企业采取创业导向战略来获取高绩效,在此过程中创业导向起部分中介的作用;商业关系负向调节了环境动态性与创业导向之间的关系,减弱了创业导向的中介效果,而政治关系则无显著的调节作用。研究结论验证了关系网络的悖论观,强调了面对复杂多变的环境,紧密的商业关系反而可能阻碍创业导向战略的实施,进而降低企业的绩效。研究提示企业管理者在制订创业导向战略时须审慎考虑商业关系和政治关系可能带来的异质性影响。  相似文献   

14.
基于高阶理论的视角,研究了创业团队成员人格特质与工作价值观,通过创业导向影响创业绩效的作用路径以及团队氛围对创业绩效影响过程中的调节作用。通过对86个创业团队样本的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大五人格特质以及工作价值观的不同维度对创业导向会产生不同的影响;创业导向对创业绩效有显著正向影响;创业导向分别在人格特质、工作价值观与创业绩效影响过程中扮演了部分中介功能;团队氛围在创业导向对创新绩效、经营成长绩效的影响过程中起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5.
失败创业者能否形成连续创业意愿是创业研究领域较为重要的议题,已有研究基于悲痛恢复理论探讨了失败创业者的悲痛恢复机制,但却相对忽略了情绪成本对连续创业意愿的影响,尤其是尚未很好探讨其背后的创业身份中心偏离机制以及边界条件。因此,亟需深入研究情绪成本、创业身份中心性与连续创业意愿之间的关系。综合已有理论视角,从身份认同的角度考察了创业失败后的情绪成本对连续创业意愿的影响,并分析了创业身份中心性在情绪成本与连续创业意愿之间的中介作用以及特质性调节焦点的调节作用。采用问卷调查方法收集156份失败创业者有效问卷,运用SPSS25.0和AMOS26.0对研究假设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1)情绪成本对连续创业意愿有负向影响;(2)创业身份中心性在情绪成本与连续创业意愿之间起到负向的中介作用;(3)特质性促进型调节焦点弱化了情绪成本与连续创业意愿之间的关系,同时也弱化了创业身份中心性的负向中介作用;(4)特质性防御型调节焦点对情绪成本与连续创业意愿之间关系的调节作用不显著,但却强化了创业身份中心性的负向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6.
汪涛  杨杰 《科研管理》2023,(8):69-77
手段导向为不确定情境下的创业决策研究提供新视角,近年来引起学界的高度重视。本文基于手段导向理论和调节焦点理论,探讨促进型与防御型手段导向一致性对新创企业创业绩效的作用机制,并分析创业机会识别与开发的中介作用。通过对176名创业者进行问卷调查,揭开“促进-防御”手段导向一致性与新创企业创业绩效之间关系的“黑箱”。研究表明:(1)“促进-防御”手段导向一致性程度越高,新创企业的创业绩效越高。(2)相较于“低促进-低防御”手段导向一致,在“高促进-高防御”手段导向一致的情况下,创业绩效更高。(3)相较于“低促进-高防御”手段导向不一致,在“高促进-低防御”手段导向不一致情况下,创业绩效更高。(4)创业机会识别与开发在“促进-防御”手段导向一致性与创业绩效间发挥中介作用。研究结论有助于推动手段导向理论的发展,并可以为创业者提高创业决策质量实现创业成功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7.
吸引海归人才来华创业发展是我国一个重大战略举措。以中国高科技行业的226名海归创业者为研究对象,基于天生全球化理论、创业机会理论和创业环境理论,探索海归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对创业绩效的影响,并探究创业机会识别和创业环境在以上关系中所起的中介和调节作用。研究结果表明:(1)海归创业者国外人力资本、国内社会资本、国外社会资本对创业绩效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2)创业机会识别在上述关系中起着完全中介的作用;(3)创业环境越完善,海归创业者国内外人力资本、国内外社会资本对创业绩效的正向影响就越强。  相似文献   

18.
创业者的隐性知识获取是提高机会能力和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影响因素,机会能力是企业获得生存发展、影响创业绩效的关键所在。基于创业者的研究视角构建隐性知识获取、机会能力和创业绩效间关系的理论模型,通过对18位创业者的深度访谈和对382位创业者的问卷调研,对概念模型进行实证检验。实证分析显示:(1)机会能力在隐性知识获取和创业绩效之间起到部分中介作用;(2)认知型隐性知识获取对机会能力各维度以及成长绩效和创新绩效的影响作用更大,而技能型隐性知识获取对生存绩效的影响作用更大;(3)与机会评估能力和机会利用能力相比,机会识别能力对创业绩效各维度的影响作用更大。  相似文献   

19.
对于在企业网络中占据中心位置是否有益于企业绩效提升,现有研究往往从线性视角看待两者关系,缺乏从曲线视角的分析。构建以创业导向为中介、环境不确定性为调节因素的受调节的中介模型,研究发现:(1)网络中心性与企业绩效呈倒U型关系;(2)网络中心性与创业导向呈倒U型关系,创业导向在网络中心性与企业绩效的关系中起中介作用;(3)环境不确定性能够调节网络中心性与创业导向的关系,并通过中介效应影响企业绩效。  相似文献   

20.
基于创业导向理论和理性行为理论,采用"创业战略构念—创新意愿—创新行为"的理论范式,构建了创业导向(EO)、创新意愿、孵化环境与在孵企业创新绩效关系的理论模型,利用256家科技型在孵企业的调研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两种类型创业导向对在孵企业创新绩效均具有显著正向影响作用,其中创造型EO的影响更大;创新意愿分别在发现型EO与创新绩效之间、创造型EO和创新绩效之间起完全中介和部分中介作用;孵化环境在两类创业导向与创新绩效之间以及创造型EO与创新意愿之间均具有正向调节作用,在发现型EO和创新意愿之间的调节作用并不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