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年年岁岁会相似,岁岁年年报不同。”每年的两会,就像是媒体的“大考”,如何让报道出新出彩.成为各家媒体积极探索的问题。 今年,大众报业集团所属的几家媒体在总结以往两会报道经验的基础上,从内容到报道形式都进行了创新,实现了一些突破。本刊组发以下稿件,供同人借鉴。  相似文献   

2.
一年一度的地方“两会”的报道,是地市报人既兴奋又苦恼的事情。兴奋之处,可见证事关共商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大计的盛况,从中挖掘出具有新闻点的线索;苦恼的缘故,则是“两会”报道往往套路多,亮点少,报道形式死板、教条,难有创新,难以在读者中引起轰动效应。为此,对搞好“两会”报道进行有益探索,力求出新出彩,把最鲜活、最生动和人们最关注的较深层次的东西呈现给广大读者,真正把群众的目光吸引到“两会”上来,搭起一座群众与“两会”之间的理解之桥、沟通之桥、互动之桥,便成了我苦苦思索、不断谋划的重要课题之一。  相似文献   

3.
如何使两会报道出新出彩,这是对我们电视新闻工作者的一次考验,也是地方广播电视台打造品牌媒体的重要着力点,彰显影响力和竞争力的大好契机。今年,襄阳广播电视台的两会报道着力于创新思路,形式多元,以多兵种投入,广角度聚焦,使两会报道亮点纷呈独具特色,不仅赢得较高的收视率,也凸显了主流媒体的独特优势。  相似文献   

4.
周敏 《新闻知识》2007,(4):17-18,16
“两会”年年开,“两会”年年报,各大媒体年年想出彩。央视凭借丰富的新闻资源和频道栏目资源,发挥整体效应,多频道、多栏目参战,既有侧重点,又相互呼应,各显特色,各展所长,形成了两会报道的最强势和最强音。综观而言,今年的央视两会报道除了继续保持2006年的创新之路,在2007年又凸现了“平民化”的特点。  相似文献   

5.
“两会”报道如何出新,是我们多年来一直探索的问题。今年适逢改版,两会报道创新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更为紧迫的课题。在动员会上,总编明确指出:如果说导向是这次报道的第一生命线的话,创新就是第二生命线。目标由此确定:今年的两会报道要在突破固有模式的基础上,为以后的两会报道提供一个较好的范本。事实证明,经过我们的努力,这一目的基本达到了。变:走出程式化“年年两会,今又两会……”确实是某些代表的材料中常见的词。作为采访两会的记者,对两会的报道容易陷入程式化套路的困惑体会更深。回顾“两会”期间的所有报道,可以说,创新的确成为贯穿始终的一条主线。首先是对已有形成惯例的程序性报道如何寻求新突破。如预告消息,往年都是写代表委员抵济、各大宾馆做好准备等等。文中少不了对天气、交通等的描写。今年的预告消息,内核是预告两会的议程,告诉人们  相似文献   

6.
周敏 《新闻知识》2007,(4):17-18
“两会”年年开,“两会”年年报,各大媒体年年想出彩。央视凭借丰富的新闻资源和频道栏目资源,发挥整体效应,多频道、多栏目参战,既有侧重点,又相互呼应,各显特色,各展所长,形成了两会报道的最强势和最强音。综观而言,今年的央视两会报道除了继续保持2006年的创新之路,在2007年又凸现了“平民化”的特点。[第一段]  相似文献   

7.
郝莹 《新闻三昧》2004,(8):25-25
2004年的两会报道前夕,我报报社领导提出:要用创新的精神搞好两会报道。副总编辑王秋和说,加强新闻策划是我们办好报纸的根本,要提高报道质量就从改进“两会”报道开始。为此,围绕“两会”报道,报社抽调骨干,成立了策划组、编辑组、采访组,集中智力提出了16个“热门话题”。这些题目深层次、全方位地反映了当前建设领域的热点和难点问题,也体现了当前党和政府的工作重点。大家感到能出彩,有戏。  相似文献   

8.
地方“两会”报道如何出彩,是很多媒体一直探索求解的难题。 全国“两会”,高官云集,精英群聚,人才荟萃,再加全国人大独特的立法职能,新闻报道自然夺人耳目。与此不同,地方“两会”程序色彩重于新闻看点,读者、观众对“两会”新闻报道的关注度不高。笔者在近三年的山东省“两会”报道中,着力寻找新闻点,在报道的新与巧上做了一些尝试。  相似文献   

9.
张弢 《当代传播》2001,(2):51-52
近年来,各类报纸在“两会”报道的内容和形式上作了很多探索,大胆运用高新技术,采用新的报道形式,探索新的报道体载,使两会期间的报纸从版面内容到表现形式都有了较大的变化和改进,其中有不少变化体现了新闻报道的发展趋势,本试从报道形式入手,探讨两会报道的承袭与创新。  相似文献   

10.
年年报道“两会”,岁岁各有千秋。今年,北京日报、北京晚报、北京青年报、北京晨报对北京市“两会”和全国“两会”的报道,与往年最大不同在于:以人民代表和政协委员为主体开展各项宣传,充分反映了代表、委员的心声,反映了老百姓普遍关切的热点问题,使“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宣传深入了一步、这不仅提高了“两会”的声望,让人感到“两会”开得很有生气,很务实,而且增强了读者对报纸的信任,使人觉得可读性、吸引力都很强。  相似文献   

11.
从2006年起。我作为军报两会报道组牵头成员之一,先后4次参与两会的报道策划和具体实施。如何在这一看似有些“重复”的会议报道中,通过版面结构的布局与变化出新出彩。进一步增强军报两会报道的有效阅读,激发受众的视觉情绪,我觉得大有文章可做。  相似文献   

12.
“全国两会”“地方两会”等重大会议报道传递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人民群众高度关注。传统媒体一直是两会报道的中坚力量,融媒体时代,重大会议报道如何创新是摆在传统媒体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通过对融媒时代媒体发展趋势、表现形式的剖析,提出了“两会报道”创新的三个重要方面。从政策把握方面挖深度、找角度;在媒体语态和表现手法方面,网络化、贴近青年审美;从报道方式方面,与时俱进利用多媒体技术,运用AI人工智能、动画、VR等形式,活泼生动地表达会议精神的实质和内涵,使报道更容易被受众接受,真正做到有效传播,成为有影响力的传播。  相似文献   

13.
每年的三月春风骀荡,“两会”隆重开幕,中外记者云集北京采访“两会”,各个媒体各施所长,展开一场声势宏大、竞争激烈的报道战役,“两会报道”已成为一种特定的新闻文化现象。在时间长、规模大、议程多的两会报道中,众多新闻传媒“八仙过海、各显其能”,相互竞争又相互借鉴,调动了现代化新闻传媒的一切手段,运用了消息、通讯、特写、言论、述评、图片、图表等各种新闻体裁,多角度、多侧面地反映“两会”的盛况,从策划到运作、从广度到深度、从内容到形式、从文字到声像,每年都有令人欣喜的进步和创新。笔者在此选择《中国青年报…  相似文献   

14.
两会报道作为一种固态报道模式,为了保留存量受众、寻找增量受众,需不断进行自我更新.在技术驱动和疫情背景的双重影响下,今年两会报道呈现出“虚拟与现实的连接、此地与彼地的连接、当下与未来的连接”的“云传播”模式创新,通过“实景化再现、视频化传播、可视化呈现、智能化表达”的呈现创新;“两会神曲”“对话语态”“VLOG我记录”...  相似文献   

15.
多年来都市报都是靠社会新闻打天下,对会议类、党政类等看起来硬一些的新闻给予的关注不够,造成报纸有重量缺分量、内容多精品少等缺陷。不是都市报的读不需要了解此类新闻,而是报纸如何去做,如何将读关心的东西挑出来,都市报也只有做好了这一点,真正成为“信息梳理机”、“观点提供商”,才能真正增强竞争力,实现竞争力的转变。为了突破会议报道模式,创新出彩,让读满意,在竞争中领先,半岛都市报早准备,早介入,充分挖掘新闻资源,调动各种编辑手段,创新内容、创新形式、创新手段,大大提高了“两会”报道的吸引力、影响力、感染力。具体来说,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段]  相似文献   

16.
河北电台今年的全国“两会”和省“两会”报道,在“规定动作无遗漏、程序报道零差错”基础上,拓展报道范围,创新报道形式,进行了新的探索,实现了新的突破:协调十几家电台联动,聚焦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三大经济圈,跨省采访省内外代表、委员190多人;围绕两会审议讨论重点、百姓关注热点,推出了《兴省方略》、《基层心声》等几个各具特色的栏目。受到省委、省人大、省政府、省政协有关领导的表扬:省人大、省政协对我台的报道致信感谢;兄弟媒体记者说,河北电台的两会报道“站位高,很有创意”;许多听众反映,两会报道“可听性更强了”。 对今年的省“两会”和全国“两会”报道,各级领导重视,听众瞩目。如何进一步搞好“两会”报道?会前,杨兴盛台长在两会报道组织动员会上提出明确要求,他强调要把握基调,发挥优势,探索创新,提高质量;并在会议期间,亲临一线谋划指挥。副台长魏雁志、党总支书记刘晓雪等相关领导也到会指导。 今年河北电台“两会”报道进行了哪些探索?为搞好会议和领导活动报道提供了哪些借鉴?参加“两会”报道的部分人员从不同视角写出了各自的感悟。下面摘发几篇文章,以引发大家对今后“两会”和其它新闻报道的更多思考。[编者按]  相似文献   

17.
王墀  李科 《青年记者》2007,(6):14-15
“两会报道难,难于上青天。”很多同仁喜欢这样总结“两会”报道。难在哪里?难在突破,难在创新![第一段]  相似文献   

18.
<正>全国两会是中国政治生活中的大事,也是主流媒体一年一度的“沙场点兵”。如何在两会报道的“同题较量”中出新出彩,是各大主流媒体共同面临的一道“必答题”。在多部门的精心部署和全力协同之下,新华社今年的两会报道稳步推进、圆满收官,一批重大报道与栏目创新破圈刷屏,备受瞩目。  相似文献   

19.
陈旭 《新闻导刊》2006,(1):12-13
市二届人大四次会议和市协政二届四次会议于1月11日先后开幕,分别于1月16日和1月15日闭幕。本次“两会”是“十一五”开局之年的“两会”,胜利完成了各项议程。《重庆晨报》对此次“两会”报道高度重视.编委会领导亲自抓策划、抓部署,组织了报道小组.从1月9日到17日,在要闻版面进行了浓墨重彩的报道。  相似文献   

20.
两会是全国乃至全世界关注的焦点,历来受到媒体的高度重视,两会新闻报道如何出新,是各媒体关注的共同话题。回顾今年两会报道,各媒体在报道内容、报道模式、报道方式、报道手段等方面不乏创新与突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