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CELTS-33高等学校管理信息标准》(以下简称《高校信息标准》)研制过程中,复旦大学承担了《教职工管理数据子集》的研制工作。《教职工管理数据子集》是在2002年颁布的《教育信息化标准(学校部分)》8.1.5《教职工信息子集》的  相似文献   

2.
2006年10月,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教育信息化分会推出了由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山大学、延边大学等众多高校和国务院学位办、教育部管理信息中心共同参与研制的《高等学校管理信息标准(征求意见稿)》,学会期望该标准能够成为教育部2002年发布的《教育管理信息化标准(第一部分:学校管理信息标准)》“高等学校管理信息集”的升级版本。  相似文献   

3.
清华大学承担了《XX学校管理数据子集》和《XS学生管理数据子集》两部分内容的修订和研制工作,由于《XX学校管理数据子集》相对简单,对2002版标准改动不是很大,故本文暂且不谈。本文就《XS学生管理数据子集》的研制过程进行简要总结,以及与同行们分享一些经验和体会。  相似文献   

4.
基于数据整合的高校信息标准构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数据整合是高校信息化建设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方面,本文针对当前高校数据整合过程中的主要问题,结合南京农业大学在数据整合过程中的工作实践,重点讨论了数据整合过程中的信息标准建设方案、建设方法及体会。  相似文献   

5.
编制信息化标准是消除学校信息孤岛、有效实现数据共享的重要环节。信息化标准是数字化校园建设的重要影响因素,通过探讨高校编制适用于本校的信息化标准的具体方法和措施,可以对高校信息化标准的编制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6.
高校实验室管理信息通用标准是校内多个管理部门应用系统间信息交换和共享的基础,是保证管理数据有序流通,提高信息资源综合利用效益的重要工作.该文分析了编制高校实验室管理信息通用标准的校园信息化建设背景,介绍了宁波大学管理信息通用标准建设情况,包括通用标准组织实施、职能分工和科研保障等,重点阐述了标准编制原则和编制方法.  相似文献   

7.
清华大学承担了《XX学校管理数据子集》和《XX学生管理数据子集》两部分内容的修订和研制工作,由于《XX学校管理数据子集》相对简单,对2002版标准改动不是很大,故本文暂且不谈。本文就《XS学生管理数据子集》的研制过程进行简要总结,以及与同行们分享一些经验和体会。 《XS学生管理数据子集》是《CELTS-33高等学校管理信息标准》的重要内容,与其他数据子集相比,其具有内容丰富、成分复杂、集成困难、代码众多等特点。  相似文献   

8.
为实现教育信息管理的各系统协同发展,实现学校资源共享,需要在各系统间运行的数据有标准可循。《高等学校管理信息》是现今一部有关教育信息化标准的经典,经过几年的建设,拟作为国家标准推行。理解和应用该标准,以此指导学校完成自己的信息标准体系,是学校信息化建设必不可少的工作。  相似文献   

9.
2006年10月,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教育信息化分会推出了由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山大学、延边大学等众多高校和国务院学位办、教育部管理信息中心共同参与研制的《高等学校管理信息标准(征求意见稿)》,  相似文献   

10.
高等学校管理信息体系研究与标准制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首先分析设计了高校管理信息体系结构,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高校管理信息数据元标准的数据集组成结构、数据子集层次结构、数据元的元数据描述结构及代码标准结构与信息交换标准结构.并介绍了《CELTS-33高等学校管理信息》标准的研制规范和成果。  相似文献   

11.
只有大家都知道标准的作用和使用方法,才能更好地使用标准。 2012年3月15日,教育部下发了关于发布《教育管理信息教育管理基础代码》等七个教育信息化行业标准的通知,正式发布了“教育管理信息(系列)标准”中的《教育管理基础代码》、《教育管理基础信息》、《教育行政管理信息》、《普通中小学校管理信息》、《中职学校管理信息》、《高等学校管理信息》和《教育统计信息》等7个教育信息化行业标准。  相似文献   

12.
在中国高校信息化建设的当前阶段,很多高校已经或者正在建立校内多个部门的应用系统,这些部门级应用系统间迫切需要进行信息的交换与共享。如何将众多的应用系统中大量的信息进行科学、规范的定义和分类,描述信息的使用权限并形成统一的标准,使信息有序流通、保证信息的一致性与权威性、发挥信息资源的综合效益,是当前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工作。  相似文献   

13.
《教育信息化》2005,(8):4-5
没有规矩,难成方圆。教育管理信息的标准化是整个国家教育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基础,是实现全国范围内教育信息资源共享的必要条件。为推动全国教育管理信息化向规范化和健康化方向定展.教育部于2002年颁布了《教育管理信息化标准》。为了推动《教育管理信息化标准》的贯彻实施,积累《标准》应用的经验和成果,加速《标准》在全国范围内的应用和推广,教育部决定建立《标准》的应用示范基地。2004年9月5日,我国民族地区第一批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化标准应用示范区在云南省曲靖市启动,另外,楚雄州和文山县示范区也同时启动。作为民族地区.云南省意识到了《标准》示范区建设的重大意义,把《标准》示范区的建设作为省教育信息化建设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不断总结《标准》实施推广的经验,进而使省教育管理信息化水平有了较大提高。  相似文献   

14.
《中国教育网络》2007,(6):42-43
国内高校的信息化经过多年的建设和发展,尽管水平各不相同,但标准化工作都已经提到议事日程。本期,我们邀请了西安交通大学信息与网络中心主任邸德海、北京林业大学信息中心主任李颂华、复旦大学信息中心副主任张计龙和中国人民大学网络与教育技术中心主任顾涛、副主任杨建国,就管理信息的标准、规范及信息化建设规划和理念等问题展开讨论。  相似文献   

15.
近日,教育部批准苏州市为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化标准》应用示范区。《教育管理信息化标准》是1999年由教育部发展规划司和教育管理信息中心牵头制定的,包括学校管理信息标准、教育行政部门管理信息标准、信息交换标准和教育管理软件规范。为加速标准在全国范围内的应用和推广,教育部在全国范围内选择部分有条件的地区建立《教育管理信息化标准》应用示范区。苏州市将通过建设区域教育管理信息系统,建立起覆盖苏州市的教育基础数据库系统,使教育管理信息系统在苏州市农村中心小学以上建制学校和教育管理部门的应用率在2005年达到100%。苏州…  相似文献   

16.
本刊对各省、市、区《教育管理信息化标准》(以下简称《标准》)应用示范区建设情况的系列报道.引起了读者的广泛关注,纷纷来电来信咨询与《标准》工作相关的问题和工作开展步骤,充分反映了教育行业对《标准》实施的认识和热情。在《标准》第二部分(送审稿)审议之际,本刊记者全程参加了相关会议,深入了解情况、搜集信息,特撰写此文,将《教育管理信息化标准》的制定、实施和推广等进行了梳理。在“十一五”起始,与广大读者共同回顾《标准》发展的历程,共同推动《标准》从文字深入到实践,使《标准》在教育信息化建设中发挥更大的作用。[编者按]  相似文献   

17.
教育管理信息的标准化是整个国家教育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基础.是实现全国范围内教育信息资源交流与共享的必要条件,也是我国教育政务信息化建设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在《教育管理信息化标准》颁布之前,由于缺乏标准,导致教育管理软件不规范.兼容性差,加之缺乏一套完整的网上信息交换标准,不但造成学校及教育主管部门数据共享和信息交流不畅.而且造成教育管理信息资源和人力、物力、财力的巨大浪费。  相似文献   

18.
高校信息化建设是一个投资多、建设工作量大、技术难度高的系统工程.为避免出现“信息孤岛”,要充分考虑各应用系统之间的信息交换、资源共享,学校应根据各自的应用系统需求制定相应的信息交换标准.对凯里学院各应用系统之间信息交换标准及体系结构进行详细的研究,提出一种基于XML的信息交换方法.  相似文献   

19.
12月22日,由教育部发展规划司和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主办的,《教育管理信息化标准》专家组扩大会议在教育部办公楼四层会议室召开。教育部发展规划司副司长季平、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副主任于广明出席了会议并讲话。会议就“《教育管理信息化标准》第二部分——教育行政部门管理信息标准”(送审稿)进行了审议。参会人员对“《教育管理信息化标准》第二部分——教育行政部门管理信息标准”(送审稿)提出了很多建设性意见,使之更加合理、实用,更具科学性、指导性。此次会议的召开标志着《教育管理信息化标准》制定工作已经取得阶段性成果…  相似文献   

20.
《教育管理信息化标准》的制定及实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标准》制定背景制定《标准》是:1.教育管理信息系统建设的需要;2.管理信息交换与资源共享的需要;3.国家教育基础数据库建设的需要。教育管理信息的标准化是整个国家教育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基础,是将来实现全国范围内教育信息资源交流与共享的必要条件。1991年原国家教委就开始组织教育管理信息的标准化研究,并颁布了普通高等学校的一系列管理基本信息集(包括“高校教职工管理基本信息集”、“高校学生管理基本信息集”、“高校仪器设备管理基本信息集”等),对推动普通高校的管理信息化工作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相对整个国家各级教育管理部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