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人类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工业的飞速发展和日益恶化的环境,使人们逐渐认识到环境卫生的重要.正像2008年我国某人大代表所言:现在的企业燃烧的是资源,增长的是GDP,生产的是污染.吃动物怕激素,吃植物怕毒素,喝饮料怕色素,吃什么?心中没数.  相似文献   

2.
人与猴     
栅栏外。一大人指着里面的猴子对小孩说:“记住,孩子!这种动物叫猴子,是专门供咱们人类开心的动物。不信你看——”大人说着,摸出一个花生,朝大猴的背后扔去。只见大猴急转身,以很滑稽的动作接住,剥开,吃掉。被大猴的举动逗得开心的大人和小孩便接连不断地扔起来。大猴则不断故伎重演,或接住,剥开吃掉,或给身边的小猴吃。栅栏里。一大猴指着外面的人对小猴说:“记住,孩子!这种动物叫人,是专门供咱们猴子开心的动物,不信你等着瞧。”大猴说着,就有个大人往里扔花生,大猴急转身,以很滑稽的动作接住、剥开吃掉。外面的人不断地扔,大猴不断地接…  相似文献   

3.
精彩点评 这是一个日本故事,虽然国情不同,我们不一定照搬其具体的做法,但是道理是一样的,培养孩子的好习惯,抓好第一次是很重要的.在我们国家,有不少家长怕孩子不够吃,总是亲自给孩子盛一大碗饭,孩子吃了一半吃不了,家长则赶紧把剩饭吃了.  相似文献   

4.
狗年话狗     
狗是人类最忠实的朋友,也是最早被人类驯化的动物。在我国,周代就有人开始驯养狗,距今至少有3000多年的历史。狗怎么会成为人类的朋友呢?有这样一个传说:在远古时代,狗很想找一个靠得住的朋友,永远和他生活在一起。它先找到了狼,后亲发现狼怕豺,它就去找豺,但豺又怕狗熊,狗又去找狗熊,结果熊怕人。狗于是知道人的市领是最大的,便找到了人类作自己的朋友。不仅狗愿意和人类作朋友,人类也离不开狗这个朋友。和狗亲近,会让人感到一种无法言喻的愉悦,对于单身者、老年人和孩子来说,狗是贴心好友,他们可以向狗倾诉自己的感受,交流感情。在某种程…  相似文献   

5.
假如我是小飞人,我会飞到世界各地去周游,去吃我从来没有吃过的食物,穿我从来没有穿过的衣服,看我从来没有看过的动物。假如我是小飞人,我会飞到世界各地,呼吁人们:爱护我们的生活环境吧!不要贪婪地砍伐树木,不要残忍地捕杀人类的朋友——动物。只要人人都自觉一点儿,我们生存的家园将会变得更加美好。假如我是小飞人,我会飞到那些失败的人心里,告诉他们:不要怕,重新再来,或许你比你想象的还要棒。人不可能每次都会失败,只要你坚持不懈地努力,就会成功。假如我是小飞人,我会飞到那些无药可救、正在痛苦中的病人身边,替他们治好病,让他们回到…  相似文献   

6.
孩子从小到大,多多少少都腹泻过几次,尤其是2岁以下的孩子,腹泻更为常见。家长是否听过这样一句话:病家怕抽,医家怕泻!就是说,家长怕孩子抽风,医生怕孩子腹泻。为什么医生会怕孩子腹泻呢?其实,腹泻并不可怕,可是腹泻有个特点:完全康复需要一个过程,一般要一周以上。俗话说:一日吃伤,十日喝汤。腹  相似文献   

7.
教幼儿观察动物时,老师一般有几怕:一怕麻烦,二怕孩子乱,三怕动物“不听话”。因此,常常用标本、图片或幻灯代替活物。结果孩子获得的知识往往是片面的、不完全的,甚至会产生错觉。为了使幼儿获得真知,丰富幼儿的感性认识,我们曾经带幼儿去饲养场观察猪牛羊,去动物园观察飞禽走兽,去孵坊看小鸡,还设法把小鸡、小鸭和小兔请到幼儿园作客,让孩子们尽情地观察,并组织他们饲养这些小动物。实践证明,观察活物要比观察死的东西真实、生动、形象。  相似文献   

8.
李颖 《早期教育》2006,(4):27-27
我园是一所寄宿制幼儿园.每次送孩子入园时,总会有家长给孩子带上一些零食。二十多年的工作经验,我总结出家长不外乎有以下四种心理:一是担心孩子饿:二是孩子哭闹时可以用零食哄一哄;三是怕孩子缺嘴;四是孩子饭吃得少,怕缺营养。  相似文献   

9.
我们生活在“数字”的世界里,从醒来看几点到吃几碗饭、缴多少税、花多少钱……几乎都跟数学脱离不了关系,但我们却让孩子怕数学。孩子几乎每天跟数学为伍,但我们却逼着他们去学数学、补数学,最后还使他们讨厌数学、恐惧数学、远离数学,这到底是什么原因呢?◎数学与生活息息相关我们常逼迫孩子做机械乏味的数学练习,重视成绩而忽略孩子的情绪反应。事实上,孩子数学的好坏跟他是否喜欢数学有绝对的关系。一般而言,在数学方面有成就的人,通常都是具有辨识逻辑或数字的敏感性及推理性特质。让孩子在很小的时候,就开始对周遭事物环境展开探索活…  相似文献   

10.
一点击:在看猴子的时候,想到过猴子也在看你吗?你想过在猴子的眼中,人类是什么样子吗?请看--人与猴佚名栅栏外。一大人指着里面的猴子对孩子说:"记住,孩子!这种动物叫猴子,是专门供咱们人类开心的。不信你看--"大人说着,摸出一粒花生,朝大猴的背后扔去。只见大猴急转身,以很滑稽的动作接住,剥开,吃掉了。  相似文献   

11.
许多父母不断让孩子吃高级营养品和补品,怕孩子被风吹着、被太阳晒着、被响声吓着,很少让孩子们接触外界,孩子稍有不舒服,就吃药,甚至没毛病也吃,这些做法是过分呵护。使孩子变得像温室里的花朵弱不禁风。健康的身体在于有防御能力,俗称抵抗力,医学上称之为  相似文献   

12.
赵鑫 《语文天地》2011,(4):35-36
在电视走进千家万户的时候,它也走进了语文教学。可是在家里,不少家长担忧两点:一是把看电视看作是纯粹的娱乐,怕影响了孩子的学习;二是怕看电视时间长了,影响孩子的视力。因而把孩子与电视完  相似文献   

13.
8057aqiao@eyou.com问:我的孩子6岁2个月大,自从看电视节目被吓到后就一直怕这怕那,比如天黑后不敢一个人去卫生间,也不敢独自呆在屋里。我们告诉他节目中的内容不是真的,不需要害怕,可他还是把“怕”字挂在嘴边。请问,对于这种情况如何引导才好?
  答:6岁左右的孩子,其心理成熟程度还没有达到能把现实和虚幻的东西分开的程度,所以在受到惊吓后容易出现焦虑情绪,表现为怕黑、怕独处、怕某些动物等。此时,家长应该对孩子进行安抚,熟悉的声音和肢体的接触可以给孩子带来安全感。有的孩子心理承受能力差一些,这种恐惧会持续一段时间,对此家长不要着急,如果家长因此而产生焦虑情绪,只会起到加重孩子恐惧的作用。家长可以尝试让孩子参与一些有兴趣的活动,使他的恐惧逐渐消除,必要时也可在医生的指导下用药物治疗。  相似文献   

14.
《小学科学》2019,(2):28-29
对于与人类生活在同一时空的广大动物们来说,生活就是……一场灾难!人类可能是有史以来最会想尽一切办法,变着万种花样吃动物的生物。尤其是某些地方的人,这个世界上几乎就没有他们不敢吃的动物。其实吧,地球生物圈的负担真的挺重的。现在,有一种前沿科技号称将为地球“减负”,不知道效果如何?是骡子是马,拉出来…吃吃吧!  相似文献   

15.
就像有的孩子爱吃咸,有的孩子喜欢吃甜一样,面对浩瀚的图书,很多孩子“不管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饮”,有的孩子钟情恐龙,有的是公主控,有的则非冒险侦探不看,有的只关注动物,我儿子却天生是植物狂人。不知道是从小带他到野外活动多,引发了他对大自然的兴趣,还是他身体里早就潜伏着一条植物线。  相似文献   

16.
孩子越大越不透明,越大秘密越多。 为什么呢?其实我非常理解,做父母的有一个共同的心理,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像个水晶人似的,一看是透明的就放心。但是孩子越大越不透明,越大秘密越多。这下大人就急了,就怕自己不了解孩子,所以好多爸爸妈妈偷看孩子日记、偷听孩子电话。  相似文献   

17.
正薛兆丰有一个观点很有意思。他说,人要吃小鸡,老鹰也要吃小鸡,他们之间有区别吗?有。老鹰吃掉一只小鸡,世界上就少了一只小鸡。而人吃掉一只小鸡,他就要想出各种办法,多养出一只小鸡。所以你看,能列入人类食谱的动物,从个体的角度来说很悲惨,但是从基因的角度来说,反而是最成功的物种。  相似文献   

18.
吃的耻辱     
吃人嘴短的意思很明白,仅仅有这点意思简直不算什么意思。我的意思是吃人一棵胡萝卜所蒙受的屈辱怕用一棵老山参也难洗清。我傻瓜一样混进了首都北京之后,恨不得见了个动物就龇牙表示友好,但北京的动物凶猛程度是地球一流的,哪怕是条浑身污垢的野狗,也比外省的狗要神气许多。那汪汪的吠声里无法掩饰地透露出一些皇城根的味道。话说那一年,在一家又脏又破的似乎是纯种老北京人开办的冷面馆子里,苍蝇横飞,一头生眵的狗伏在所谓的柜台边上看我。我诚惶诚恐地把一块肉扔给它,我的意思是说:“狗啊,不要仇视我,我知道北京是你们的北京,你很讨厌我…  相似文献   

19.
爱耍小聪明     
郭子 《父母必读》2014,(1):108-108
正5~7岁孩子的各种小伎俩又好气又好笑。当面揭穿?担心伤了自尊心;不管吧,又怕助长了他的侥幸心理。究竟该如何对待呢?孩子越来越有花招了:为了不去幼儿园,就假装肚子疼;为了多看一会儿电视,洗漱时故意磨磨蹭蹭;为了"骗"爸爸给他多吃一个冰激凌,说妈妈在家的时候都让吃两个……瞧,单纯的天使也会耍小聪明了。  相似文献   

20.
按照《圣经》的传说,人类一开始是住在伊甸园里的。那时候,人无忧无虑地生活着,不知什么叫苦恼,所以伊甸园又名乐园。伊甸园是一所美丽的大花园,里面栽了许多树。其中,有两棵很特别的树,一棵叫智慧树,一棵叫生命树。上帝禁止人类的祖先亚当和夏娃吃智慧树上的果子,可是,据说在一条蛇的诱惑下,他们终于偷吃了那智慧果。上帝怕他们再偷吃生命树上的果子,便把他们赶出了伊甸园。我们不妨把这则传说当做寓言来读。神与人的区别,无非一是无所不知的智慧,二是长生不老的生命。吃了智慧果,人已经分有了神的智慧,不说无所不知,至少也比一般动物高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