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岳喜腾 《文教资料》2014,(11):137-138,147
为把中职学困生培养成高素质的劳动者和中初级专门人才,文章以某市一中职学校为例,在对学困生的情况进行全面调查的基础上.列举了中职学校学困生的行为表现,分析了其“学困”形成的原因,介绍了转化他们的对策,达到了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2.
对“学困生”的转化与培养,是教育实践中一个备受家长、学校和社会关注的问题。尽管学校、家长和社会已经为“学困生”的转化与培养做出了很大的努力,但是一些地方的“学困生”问题并没有得到有效的解决,尤其是农村中小学“学困生”的转化工作仍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现将笔者在农村中小学见到的各种“学困生”现象进行分类,探讨形成原因,并通过一些转化范例说明转化的可行性,以期达到和同行互相学习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学困生是教师教学中的一大难题,而学困生在每一个学校、班级中都是客观存在的。他们人数不多,但影响面却很广,直接影响班级的正常教学秩序和教育教学成绩的提高,那么怎样使“学困生”尽快转化呢?我认为要做到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4.
为了帮助中职“学困生”摆脱各种不良影响,使其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学习观,文章首先从社会、家庭、学校、学生自身四个方面分析了中职“学困生”形成原因,然后据此提出了中职“学困生”转化策略。  相似文献   

5.
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所以“学困生”的转化工作已成为我们不可回避的问题。笔者认为,“学困生”的成因不外乎自身素质缺陷及教育关注的偏差。转化“学困生”首先要了解、分析他们的症结所在,是基础知识欠账,还是心理因素、意志品质、教育关注等方面的偏差,然后对症下药,有针对性地辅导.使他们早日摘下“学困”的帽子,与其他同学共同进步。那么,在物理教学中应如何转化“学困生”呢?  相似文献   

6.
程华君 《新疆教育》2012,(19):138-138
现代社会中,弱势群体是客观存在的,在体育教学中也有弱势群体存在体育“学困生”。“学困生”是指体育品德、体育意识、体质、心理品质、学习习惯、行为习惯和运动能力等方面的发展水平与体育教学不相适应,完不成体育教学目标的学生。教学中应怎样关爱和转化体育“学困生”呢?  相似文献   

7.
吴瑞 《考试周刊》2012,(24):109-110
中学英语“学困生”在每个学校都存在着,不仅给学困生本人带来了很大的精神压力,还是所有中学英语教师急需解决的一大难题。英语教师应本着“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的教学原则,如何在教学过程中完成对“学困生”的转化.值得研究。  相似文献   

8.
随着新课程改革步伐的稳健挺进,初中数学教学改革也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涌现出各种各具特色的教学新方法.但是,有些学生由于基础薄弱、学习态度和方法的欠佳,成为了暂时的“学困生”,出现了两极分化现象.本人结合教学实际,摸索出了转化“学困生”的良策.  相似文献   

9.
在体育教学中,总有一部分学生在意识、体质、心理品质、学习习惯、行为习惯和能力等方面与大多数同学相比,有一些差距,不能完成教学目标。我称他们为体育"学困生"。由于体育"学困生"自身的各种原因,在各项集体活动中常常不被教师重视,甚至还经常受同学们的嘲笑和歧视,造成体育"学困生"学习兴趣降低,甚至还有个别学生不想学、厌学的现象。这与"教育是为了一切学生和为了学生的一切"的教育理念是相违背的,那么,在教学中,该怎样对体育"学困生"进行培养呢,在此谈一下本人的点滴体会,不妥之处,望同仁们多多指教。  相似文献   

10.
中职学校学困生是由多种因素形成的,但主要来自社会、家庭、学校及学生自身等方面。因此中职学校学困生的转化就得从这几方面入手,因势利导,帮助他们走出学习的困境。  相似文献   

11.
每个学校,每个班级中的学生总存在不同程度上的差异.班级中总有一小部分学生学习困难.难以达到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在科学课的教学实践中.我发现“学困生”产生的原因比较复杂,有自身的因素,家庭的因素,也有学校的因素。“学困生”的类型各种各样,“学困生”的心理也不尽相同。因此,“学困生”的转化一定要根据各个学生的实际情况.对他们进行耐心的诱导、启发、感化和熏陶。用爱这把钥匙开启孩子们的心灵。使他们在学习上取得进步和得到发展。下面就几种类型的“学困生”的转化谈谈个人的体会。  相似文献   

12.
中职学校由于招生生源的限制,近年来学困生现象越来越突出,由此产生的问题也越来越层出不穷。作为中职学校的一名教师,此类现象的出现,不得不令我为学困生的将来及学校的前景担忧。本文针对中职学校学困生的心理进行了分析并总结了对策,希望对这类学生及学校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3.
刘汉 《成才之路》2014,(19):93-94
正当前,提高体育课堂教学有效性,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的问题,越来越受到专家学者的关注,特别是对于基础较弱的中职学生来讲更是如此。因此,本文通过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并结合本人所在地区及周边城市中职学校实际进行分析,从中发现问题最后提出促进体育课堂有效教学之策略,为优化当前中职学校体育课堂教学提供一定的参考。一、中职学校体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1)有的中职学生体育基础知识较差。在某些学校,体育只是  相似文献   

14.
张学嫱 《学周刊C版》2021,(16):115-116
在素质教育全面实施的今天,我们所要面对的是学生全体,但在中学英语的授课过程中,基于中学生的认知水平及学习能力的不同,导致在英语学习过程中产生了一定数量的学困生。学困生是如今学校教育教学中无法躲避的问题现象,是影响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一个关键性因素。所以,各学校必须要高度重视学困生的转化问题,使其通过有效的转化教育过程,成为合格的学生。  相似文献   

15.
进入中学后,学生普遍认为物理难学,表现为“一听就懂、一看就会、一做就错”,如果教学中不采取措施纠正这种现象,就会产生不少“学困生”。造成“学困生”的因素较多,本人主要从教学方面探究物理“学困生”的成因。  相似文献   

16.
中职学校的生源质量普遍较低,大多数学困生欠缺学习动力、理想信念和长远的人生规划,要转化这一特殊群体,中职学校的班主任最重要的工作是要善于“点火”,不断地激发他们学习的热情和奋斗的激情,为他们指明前进的方向,并鼓励他们为之不懈努力,不断转变进步.  相似文献   

17.
在新一轮体育课程教学改革中,倡导体育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树立面向全体学生、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和不同需求的意识。那么,针对当前存在小学体育教学中优等生“吃不饱”与学困生“吃不了”的现象,我认为开展分层教学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8.
在新一轮体育课程教学改革中,倡导体育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树立面向全体学生、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和不同需求的意识。那么,针对当前存在小学体育教学中优等生“吃不饱”与学困生“吃不了”的现象,我认为开展分层教学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9.
中职生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被称作“学困生”,坐在后排“陪太子读书”,他们感受不到人格的价值与尊严。来到中职学校后,如果依然如此,课堂教学依然那么索然无味、面目可憎,那么提高教学质量必然是一句空话。为此,我们尝试把语文课与各种技能课对接互动,进行语文课堂教学的改革,唤醒他们的生命感、价值观和刨造力。经过我校教学实践,本课题研究已有了阶段性成果。  相似文献   

20.
“学困生”是学校教育教学中不可忽视的现象,要做好学困生的转化工作,教师必须要了解这个群体出现的原因及具体教育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