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通过对国家级高职示范院校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7年的体质测试工作改革实践,理顺了学生体质测试工作的管理机制,认清了学校体育职能部门改革及体育教学、群体活动、运动队建设等方面对体质测试工作的影响,得出结论:学生体质健康测试工作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到学校工作的方方面面,建立学院层面的管理机制是促进该工作深入开展的有力保障;成立体育工作部,设置体育教学、群体活动、运动训练、体质测试的机构,有利于体质测试工作的深入开展。  相似文献   

2.
根据对2013年江西科技学院学生体质健康测试工作现状分析发现,学校领导高度重视,各职能部门协调不够;测试人员与学生的认知不高;测试仪器数量满足需求,测试仪器故障频出以及场地冲突;测试数据及时上报,学生测试成绩无反馈途径等问题。学校主管部门应加强重视,维护好测试器材以及场地的工作;加强对学生测试认知的学习;完善测试期间的监督制度;调整测试时间并建立学校学生体质健康测试网。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城厢区莆田五中高中生为研究对象,学生体质健康的突出问题为研究内容,选取能反映学生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和肌肉耐力水平的1000米和800米为测试指标、反映上肢肌肉力量和耐力的引体向上测试指标以及反映腹肌耐力的一分钟仰卧起坐测试指标,来分析高中生生理技能的发展水平.并提出针对体质健康突出问题的运动干预,以期能为学生体质健康的可持续性发展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4.
评价与诊断是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测试后续服务工作水平的必要环节。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和逻辑分析法,对21所高校学生体质测试的评价与诊断环节的实施现状和效果进行调查、分析并提出改善建议。研究表明:学生、体育教师、体育部主任等不同主体对评价与诊断环节的认识存在偏差,现有《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有待完善,多数学校仍停留在关注学生测试的参与度和测试结果上而忽略了测试后的诊断与服务,学生对学校提供的个性化运动处方总体认可度不高。建议各高校高度重视学生体质测试的后续服务工作,并通过运动处方效果的预实验以及优化运动处方的分类标准等途径提高运动处方库的科学化水平。旨在推进我国高校学生体质健康测试管理工作的规范化和科学化。  相似文献   

5.
《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试行方案)》测试指标的可行性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通过对武汉理工大学学生的测试、统计和分析后发现:<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试行方案)>中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类的测试应重点放在力量、速度、耐力等指标上,柔韧素质不应作为大学生的测试指标;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类测试指标各备选项的选择,应为相互间关联系数较大或者所反映的身体素质相差无几的各指标,而不能将反映不同身体素质的指标放在一起备选或比较;肺活量的测试应选择能够全面反映心肺功能的动态指标为好;台阶试验因费时而将给<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执行带来许多困难等问题.  相似文献   

6.
体质监测的目的是选择能够客观地反映体质状况的各种指标和恰当的方法,对人体进行定量的测试,获得反映体质状况的资料,为更好地进行身体锻炼和促进健康成长提供科学依据.将信息技术运用到体质监测,将反映体质的诸多因素进行量化、整合、关联,建立以数据库为基础的数据模型,可以极大提高体质监测的实用性.高校学生体质监测评估系统将体质监测信息进行分类、筛选、加工并通过网络实现信息共享,能高效地利用高校资源,提高高校学生体质监测的效率,准确地反映我国学生体质健康状况,推进学校体育工作科学化、信息化,也为行政管理和决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
大学生"三大"体质测试是大学生体质健康相关工作的前提和衡量大学体育工作开展情况的重要指标,而测试数据准确性是体质测试的重中之重。探讨大学生体质测试数据准确性影响因素及对策,为大学生体质健康相关工作提供借鉴。采用数理统计法、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等并结合笔者多年体测经验分析影响大学生体质测试数据准确性因素。影响大学生体质测试数据准确性原因:测试流程的科学性、测试的规范性、其它工作的充分性等不够。建议:"深入研究"使测试流程更科学;"充分保障"使测试其它工作顺利开展;"严格把关"使测试过程更规范。  相似文献   

8.
阐述了运动处方与个性化运动处方教学的释义,在文献研究和教学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建立个性化运动处方网络综合评价体系,评价系统的应用是高校体育教学学生身心素质评价的一个全新的评价模式。系统把大学生体质测试和心理测试过程中相关信息的综合管理方法和数据处理模型有机地结合起来,实现了大学生信息综合管理、个性化运动处方诊断和个性化运动处方反馈评价的计算机化,它为高校体育教育监控和综合信息管理提供了一个决策平台,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推动高校体育工作的效能建设。  相似文献   

9.
近20年来,我国学生体质健康水平逐年下降。面对如此严峻的形势,国家出台了包括《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等一系列标准,很多高校在对学生进行体质健康测试中,对测试的数据进行简单整理和统计就上报了,很少针对体质健康测试的后续展开服务管理工作,并且也尚未给予学生恰当的反馈信息和必要的健康指导意见。由此,强化体质测试后续健康管理相关问题的研究的重要性可见一斑。选取广州市高校为研究对象,就各高校学生体质健康测试的后续服务管理状况加以调查,并对学生体质健康测试的管理方式和运行模式等进行研究分析,探讨出各大高校大学生体质测试后续服务存在的问题,并建立起相应的管理模式,旨在促进学生加强身体锻炼,加强对自己健康管理的认知。  相似文献   

10.
对孤独症儿童的体质进行测试,结果提示:总体情况较差,合格率仅16%,但身高、体重等指标在正常范围, 结果提示应加强对特殊人群体质测试的研究,尽快建立适合特殊人群体质测试的监测指标和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11.
运用文献资料法、对比分析法对美国青少年体质评定系统的发展历程、测试项目和评价方式进行了梳理,并与我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发现,美国青少年体质评定更加重视与健康相关的测试指标,而我国在评定青少年体质健康指标的同时,也考察学生运动方面的能力;在评价模式上,美国普遍采用的体质项目(FITNESSGRAM)评定系统选择了标准参照评价,而我国仍然延续百分位常模参照评价。建议我国青少年体质评定系统的治理主体应多元化、测试指标应科学化及评价模式应合理化。  相似文献   

12.
采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和访谈法对广东两所高校2014年、2015年和2016年体质测试数据进行采集与比较,研究显示:《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2014年修订版》(简称《新标准》)与高校实施方案相结合,能够形成显著的“倒逼机制”,使学生对体质测试重视程度得到提高,学生的平均体质健康水平得到显著改善.同时,研究表明学生体质健康水平在三、四年级阶段迅速下滑的趋势得到控制;2014年平均成绩较低的引体向上等项目成绩得到大幅度提升;男生平均体质健康水平及其变动增长均低于女生.因此,建议高校应该强化《新标准》在学生学业中的重要地位,进一步贯彻落实实施方案和体质测试成绩的管理办法;充分利用移动终端,创新与发展学生体质健康与运动锻炼信息系统的建设;积极干预和引导男生运动参与动机和运动方式;调整男、女生体质健康评价指标的难易度;增设特殊体质学生的健康评价标准.  相似文献   

13.
《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报告信息增进系统的构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主要目的在于采用基于统计方法的新思想,用以改进现行体质健康标准测试的信息收集系统。以一个班级的体质健康测试数据为案例,应用统计的思想和方法提取出了对于学生和老师各自有效的信息,构造了便于分析和记录的大学生个人运动水平信息表,为体育教师因材施教提供了数据跟踪信息。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大学生男生1 000 m成绩的测试,选取了与1 000 m跑有关的十项指标,通过逐步回归筛选,建立数学模型,试图通过在逐步回归筛选指标的基础上,找出对大学生1 000 m跑影响显著的几个主要因素,并根据这些因素来选择三种不同体质状况的学生为样品,进行Q型聚类,将全部受试对象按体质强弱分成三类,按正交设计方法,开出运动处方,以探讨不同体质学生的分类以及不同的受试对象的不同运动处方.  相似文献   

15.
学院(系)资料室应提高为研究生教育服务的认识,通过随时掌握研究生的教学进度,提供及时快捷的服务;进行馆藏文献资料的二次开发工作,开展文献检索指导,提高学生检索能力;设置研究生借阅专柜和实行个人文献资料需求预约;做好研究生学位论文的收藏和管理;建立网络信息平台,开展文献资料资源共享服务等工作,以提高学院(系)资料室在研究生教育中的文献信息服务水平。  相似文献   

16.
自1954年中国颁布第一个官方学生体质测试标准以来,中国学生体质力量测试已经走过60年,但其指标设置的科学性尚需考证.新中国"劳卫制"时期的力量素质指标体系偏重力量-运动技能指标,躯干力量指标缺失;"锻炼标准"时期力量—运动技能指标仍被倚重,但增加了女性躯干力量指标;"健康标准"时期指标设置趋于一般力量,但不够全面.身体局部指标设置中上肢指标数量繁多且依据性别、年龄选测要求较高,其可靠性与有效性较低;躯干力量测试指标单一(仰卧起坐)并有年龄及性别限制,且测试方法的有效性较低;立定跳远为下肢唯一测试指标且有"技能学习"等因素影响争议,有效性有待实验证实.未来中国学生体质力量测试指标设置可进行如下优选:上肢修正引体向上、俯卧撑(男)或屈膝俯卧撑(女)三选一,躯干多种仰卧起坐优选与补充俯卧背伸和平板支撑,下肢进行立定跳远与两种下蹲跳实验验证.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我校学生体质三大指标10个项目的调查测试,以及通过对测试结果与福建省、全国2000年同类指标的对比分析,具体分析了我校学生体质各指标的状况,寻找到我校学生体质不足之处,为学校各级部门制定各项体育政策以及体育教师进行体育教学提供了可行性依据。  相似文献   

18.
摘要:目的:探讨影响大学生体质状况的健身意识和健身行为因素,构建影响大学生体质水平的健身意识和健身行为模型,为提高大学生体质与健康水平提供理论借鉴和模型参考。方法:运用广义估计模型(GEE)分析大学生体质的影响因素,以健身意识和健身行为因素(共15个指标)为自变量,山西省8所大学385名大学生(2011—2014)3年的纵向追踪体质测试成绩为因变量,控制年龄、性别2变量作用,构建大学生体质水平与健身意识和健身行为模型。结果:大学生体质水平与健身意识和健身行为模型指标为锻炼对健康的作用、消遣娱乐的健身目的、锻炼运动量、自行车和力量健美项目。回归方程如下:?=36.07+1.96X消遣娱乐的健身目的+4.25X锻炼对健康作用+2.71X自行车+3.52X力量健美+ 21.86X运动量1+23.84X运动量2+24.3X运动量3+26.22X运动量4+24.08X运动量6+21.11X运动量9。结论:1)健身意识层面提高大学生体质水平,“加强大学生对运动促进健康的认识”、“宣传运动带来快乐的理念”是两个突破口。2)提高大学生体质水平最有效周训练量为:每周3~4次×每次30~60 min。3)提高大学生体质水平有效的运动形式为有氧训练(如自行车)和/或力量训练。  相似文献   

19.
目的:根据少年儿童身心发育特点,设计符合学校开展的健身干预方案,通过实施,探索运动干预方案对学生体质的影响。方法:选取西安市某小学5年级8个班男、女生388人为实验对象,实施运动干预。实验前后对受试者相关指标进行测试,测试指标选取身体形态、机能和素质三类指标14项测定并进行分析,显著性取P<0.05。结果:10周的运动干预,使受试者体脂含量、心肺功能、力量、柔韧、灵敏性、平衡稳定性及反应速度等方面都出现了显著变化(P<0.05)。通过干预提高了受试少年儿童的身体机能和身体素质水平。结论:运动干预方式能够有效提高少年儿童参与体育锻炼的兴趣和学生整体体质健康水平,促进身体素质的全面发展。干预方案可以作为学校组织开展体育课及阳光体育活动、促进学生体质增长的实践方式。  相似文献   

20.
高校《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针对高校实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过程中存在工作积极性不高,评分标准及格线偏低,测试仪器质量不过关,测试成绩可信度不高等问题,提出了加强对<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监管和抽查力度;进一步修改身体素质成绩评分标准;取消台阶实验项目;提高测试仪器的质量等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