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基于2005—2012年东、中、西部地区三个省份的面板数据,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模型,研究区域产业结构与物流产业相关性。结果表明:区域经济水平与物流产业发展关联显著,并且经济发展进程越快,非农产业尤其是服务业与物流业关联度越高。  相似文献   

2.
区域物流服务能力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之间存在相互影响、相互依赖、相互促进的耦合关系,为了量化这种关系,首先分别建立了区域物流服务能力和经济发展水平的综合测度指标体系,并选择海西20个城市2004年、2008年和2012年的数据,利用因子分析法测度其综合值;然后,基于该综合值并利用耦合度模型计算了这三个年份海西各城市物流服务能力和经济发展水平耦合度;最后从时间维度和空间维度对其耦合度的差异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海西区域物流服务能力和经济发展水平耦合度在时间上总体趋势表现为逐步提高的态势;在空间上存在内部差异,而且不同年份其差异特征明显。  相似文献   

3.
该文立足于港口物流与区域产业之间非线性的复杂藕合关联内容,以2003-2012年海西主要港口和产业竞争力发展指标数据为例,先对海西产业竞争力指标体系进行主成分分析,进而采取关联耦合模型实证检验,结果发现海西港口物流与产业竞争力提升呈现较强的关联性。  相似文献   

4.
该文利用协整检验、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以及脉冲响应函数来分析区域物流与广西经济发展的关系。检验结果表明:(1)区域物流与广西的经济发展具有长期的均衡关系,并且区域物流发展与广西经济增长之间存在较强的正向相关性;(2)通过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发现,现代物流的发展与广西的经济发展存在互为因果的关系,但在短期内广西经济发展与区域物流发展之间的关系处于不稳定。  相似文献   

5.
《湘南学院学报》2020,(2):53-58
物流发展与社会经济发展紧密联系,评价区域物流能力对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首先参考文献方法确定初级评价指标体系,然后根据数据的可获得性进行初步筛选,最后将灰色关联法与熵值法结合,计算差异性因数,从而优化评价指标,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利用灰色聚类方法,建立白化权函数,给出三个区间测度,再通过各区间测度的临界值对各指标进行定权,将权重与白化权函数相结合,计算聚类系数.计算结果表明区域物流能力较强的有北京、天津等13个省份;区域物流能力中等的有重庆、陕西等10个省份;区域物流能力较差的有青海、吉林等8个省份.将各省份的灰类与其实际情况进行对照分析,检验了聚类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6.
根据区域物流产业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内容,建立相应的水平评价指标体系,设计了层次模型以及通过专家问卷调研得出数据来确定权重,采用层次分析法对协调性发展水平进行评价。以此来研究福建物流产业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水平,及时发现福建物流产业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中的问题,有针对性地发展物流产业,使物流业更好地服务于福建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绿色物流对区域经济增长、结构调整、增长极的形成等有重要作用,在分析包括区域增长理论、经济成长阶段理论、经济增长空间模式等区域经济理论的基础上,利用区域经济学、管理学、物流发展等相关学科的研究方法和理论,定性分析了绿色物流与区域经济发展的互动关系。区域经济发展通过产生物流需求促进绿色物流发展,同时绿色物流对区域经济发展有明显的拉动作用。  相似文献   

8.
区域物流与区域经济之间并不是相对独立的,而是能够相互促进、相互制约、互动发展的经济共同体.研究其相互作用的规律并诊断二者的关联度对地区经济发展意义重大.地区生产总值、物流货运量及二者的增长率是诊断互动状况的关键指标,按照弹性序列对区域经济与物流二者进行定量的回归分析,可以揭示并找到促进区域经济与物流互动发展的均衡优势状态的模型.此回归模型应用于我国福建地区的诊断分析,关联性很好,拟合度很高,不失为一种简单而实用的战略分析工具.  相似文献   

9.
物流发展水平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社会物流总额与经济发展水平具有高度相关性,准确描述物流发展对经济的影响,建立面板数据模型,从区域层面定量说明物流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和东中西部物流发展水平对经济发展影响逐渐减弱,以及区域物流发展水平的不平衡原因即基础设施、自然环境和经济发展等。加大各区域的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各省市的物流信息化建设,努力做好各省市的物流规划,以政府扶持为主,改革区域物流体系的管理体制等途径发展区域物流,进而促进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0.
电子商务物流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电子商务物流已成为现代物流的发展方向。文章以东莞电子商务物流现状作为案例,分析电子商务物流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探讨如何利用现有的资源、加快电子商务物流发展以促进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1.
"物流能力"是衡量现代物流业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对福建省区域物流能力的评价既能改善和提高本地区物流能力,又能促进区域间发展联合,带动海西经济区发展,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和深远的战略意义。以福建省9市数据为样本,以2012年福建省统计数据为依据,运用SPSS19.0为统计分析工具,建立区域物流能力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因子和聚类分析结合的方法,对福建省9市区域物流能力进行客观的实证分析和评价,形成结论并有针对性地提出发展物流产业的策略和提高物流能力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以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作为物流产业发展的衡量指标,以GDP和三次产业产值作为福建省地区生产总值及三次产业发展变化情况的衡量指标,选取1978-2010年的相关统计指标作为样本数据,利用Eviews软件定量分析了物流产业发展对福建省产业结构的优化效应,并进一步分析现代物流业对改善地区产业结构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3.
区域物流竞争力对区域经济高质量的发展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以福建省9个地级市为研究对象,构建城市经济发展水平、物流基础设施、物流需求、人力及信息化建设4个一级指标16个二级指标,采用因子和聚类分析法进行物流竞争力综合实证研究。研究发现:福建省各地物流发展水平参差不齐,呈两极分化状态。福州、厦门和泉州的物流竞争力较强,漳州接近全省物流平均水平,莆田、三明、龙岩、宁德和南平处于全省物流平均水平之下。分析区域物流差异,提出改善福物流业发展不平衡、大力发展物流基础建设、以经济带动物流、重视物流人才培养与引进等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4.
采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对2004-2008年福建省体育产业与地区经济发展的相关关系进行测度与评价.研究表明:体育产业是一个复杂的灰色大系统,福建省体育产业及各行业与福建经济发展具有明显的互动关系,其关联度在0.6以上.体育产业是福建省地方经济发展中十分活跃的部门,对区域经济的增长具有鲜明的推动作用,尤其对吸纳就业、提高居民收入等方面作用尤为明显.  相似文献   

15.
文章将熵权理论与灰色关联分析方法结合起来,建立起基于信息熵的灰色关联分析模型,消除灰色关联分析模型常因人的主观因素形成的权重分配偏差,对陕西省2005-2010年统计年鉴数据进行定量分析,认为陕西省物流业没有得到充分的发展,诸多方面都需要改进,这对陕西省物流业的发展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6.
福建省交通运输与经济发展关系的定量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利用相关系数和灰色综合关联度对福建省交通运输与国民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福建省交通运输与经济发展存在着高度的相关性;并通过灰色动态协调模型和运输弹性系数分析了"十五"时期和"十一五"时期福建省交通运输与经济发展的适应程度,得出福建省的交通运输虽然在"十五"时期有了较快的发展,但总体上仍不能适应经济发展的需求,且在各种交通运输方式中,公路运输的发展速度尤其缓慢;这主要是由于对交通运输的投资力度不够,福建省又受其自然地理条件的限制所造成的,根据以上定量分析的结果提出了一系列建议.  相似文献   

17.
福建省经济增长区域结构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利用区域经济学中的偏离份额分析法,对福建省九个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进行比较分析,得出了各地区在产业结构与竞争力方面的优劣势及其数量关系,为福建省制定未来区域发展规划和区域经济政策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8.
在新疆国际贸易大发展的带动下,新疆的国际物流需求也呈现上升的趋势。对新疆国际物流需求进行了量化分析,计算了需求增长率、需求弹性等评价指标,并运用灰色关联的方法分析了影响新疆国际物流需求的因素,得出了国际贸易是最重要的因素,经济发展水平、货运周转量等影响因素次之。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促进新疆国际物流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文章对福建省84个县级行政单元经济发展和民营经济指标进行统计分析,借用GIS技术,探讨福建省民营经济空间格局和发展态势。研究表明:福建省民营经济空间分布呈现出显著的自相关特征,空间集聚特征明显,突出地表现为"东部沿海"地区一枝独秀,且明显表现为以闽江口和闽东南三角地带为中心的"双核"模式;从民营经济发展重心轨迹看,全省个体经济发展重心总体上向东南沿海转移,但私营企业发展却呈现出向西北转移的态势;从动力机制分析,因东部和东南部投资吸引力的下降,闽西和闽北在投资环境得到大力改善情况下形成了较高的投资环境评价;从民营经济发展响应分析,全省城市化水平、农民收入和生活水平以及经济重心和区域发展水平重心都呈现出西向、北向的转移趋势,反映经济梯度转移的规律,以及不同地区间投资环境和政策发展的阶段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