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桑那浴”是用湿热蒸汽浴身,具有多方面用途,被称为“养生健美之宝”。桑那浴用于参赛前运动员降体重测定的报告,目前国内尚不多见。国内运动员赛前体重超标准,通常用药物速尿方法降体重和大运动量出汗加上控制饮食的降重方法。这些方法常常给运动员身体机能带来副作用,而且不易掌握。如何选择既简便易行、又能客观反映降体重的测定效果,则是教练员和参赛运动员非常关心的问题。本文根据近三年来对我省拳击、摔跤、柔道等项目的参赛运动员赛前降体重记录分析,初步测定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女子拳击运动员赛前控、降体重的现状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参加2003全国女子拳击锦标赛的114名运动员采用问卷调查法和实验法进行了赛前控、降体重的调查。赛前两周控、降体重的运动员占全部调查对象的43.86%,平均降体重5.57%。结果显示:运动员赛前两周降体重对运动成绩是有直接影响的,降体重多的运动员的运动成绩远远低于降体重少的及没降体重运动员的运动成绩。  相似文献   

3.
拳击运动是上海竞技体育发展的一个潜优势项目,上海拳击运动员在国内大赛上取得了一系列优异成绩。拳击项目按运动员体重划分比赛级别,对抗极其激烈,赛前体重控制的好坏直接影响比赛成绩,因此,合理、有效地控制运动员的体重是教练员、科研人员多年的研究课题。  相似文献   

4.
对拳击运动员降体重期间体内铁储备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测定24名优秀男子拳击运动员在赛前降体重期间体内铁储备的变化情况,结果如下:24名运动员在6星期间平均降体重5.8kg(3.4kg-7.6kg);全血铁由462±72.1(ug/ml)降为371±59.2(ug/ml),铁蛋白由85.1ng/ml降为42.1ng/ml,血球压积(Hct)由45.2%降为43.9%。结果表明:拳击运动员降体重后体内铁储备大幅度下降,但由于降体重后体内脱水,血球压积降低并不明显。  相似文献   

5.
本文对国内拳击运动员与国外优秀拳击运动员在基本技术、方面进行对比研究分析,进而对我国中小级别拳击运动技战术的现状进行分析探讨我国中小级别拳击运动员落后于国外拳击运动员的原因。结果表明:国内中级别拳击运动员基本技术中各拳法在比赛每回合出拳的数量较少,小级别出拳数量相对较多,中小级别运动员出拳的成功率(得分点)偏低。击打的技术动作小规范合理,多余的动作较多。建议今后在这些方面要加强训练。  相似文献   

6.
无论训练还是比赛导致血清酶变化的论文甚多,但有关业余拳击运动员血清酶方面的研究甚少,基础状态下血清酶特点尚未见报道。血清酶活性是反映组织细胞膜通透性是否改变或细胞是否大量损伤,对于监控运动员对训练课是否适应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针对拳击运动项目特点,分析运动员基础状态下血清酶特点,为我国拳击运动训练步入科学化轨道提供和积累必要的数据。1 研究对象与方法1.1 研究对象本研究的对象为沈阳体育学院附属竞技体育学校的15名业余拳击运动员。年龄为20.07±2.49岁,身高为175.24±9.69厘米,体重为71.45±16.65千克,训练年限为4.4…  相似文献   

7.
本研究以第十一届全国运动会拳击预赛和决赛山东和国内优秀男子拳击小级别运动员的部分比赛录像为研究对象,通过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录像分析法、数理统计法和逻辑分析法对山东省男子拳击小级别运动员与国内优秀男子拳击小级别运动员组合拳技术的运用进行对比研究,进而对山东省男子拳击小级别运动员组合拳运用现状进行分析,旨在找出山东省男子拳击小级别运动员在组合拳运用上的特点和差距所在,为今后山东男子拳击小级别运动员的训练提供理论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8.
拳击运动员赛前两种降体重方法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前言 拳击是一项激烈的对抗性项目,又是一项严格按体重级别比赛的项目。对运动员的体能要求较高。因此,赛前降体重对参加比赛和创造优异成绩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拳击比赛规则规定运动员的比赛按体重级别进行,在赛前运动员要减少一定体重,消除多余的脂肪,使体成分的比例更合理,这样运动员才会更加灵巧,速度更快,耐力提高。但在降重过程中,如果处理不当,则会影响队员体能,造成营养不良,电解质紊  相似文献   

10.
拳击     
G886.114,G804.53 9402798美国奥林匹克训练中心业余拳击伤病十五年=Fifteenyears of amateur boxing injuries/Illnesses at the unitedstates olympic training cencer[刊,英]/Timm K E//J AthlTrain.—1993,28(4).—330—334表4参14(LHR)拳击//损伤//疾病G886.13 9413986拳击运动员赛前两种降体重方法的对比研究[刊,中]/陈涛,刘建华,王传胡//辽宁体育科技.—1994  相似文献   

11.
中国优秀男子跆拳道运动员身体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18,自引:2,他引:16  
本文对1997年全国跆拳道锦标赛男子各级别前4名运动员(共30名)的身体成分进行了测定,结果运动员体脂%为10.23%,去脂体重、去脂体重/体重、去脂体重/身高等值均随比赛名次的升高而增加,同时,去脂体重与比赛名次高度相关(r=0.951,P<0.05);运动员的体脂%和去脂体重均随级别的增加而升高,尤其是大级别运动员的体脂%较高,与小级别运动员相比有显著性差异;与国内同项群如拳击、柔道、摔跤等项目优秀运动员相比,其体脂%最低(10.23%),去脂体重/体重比值最高(89.63)。  相似文献   

12.
路云亭 《体育科学》2012,32(6):90-97
义和团起事和以直隶、山东为代表的华北地方戏的地域性息息相关。华北社戏为义和团起事铺设了适当的公共空间。华北社戏表演中经常出现的侠客形象是义和团起事直接的模拟对象。华北地区的武戏表演还为义和团民开设了神灵崇拜的形象。而鬼神戏、侠客戏、公案戏的复仇与报应观念促使团民产生了极端行为和异端思想。义和团仿戏及降神附体仪式合力构成了民间和江湖文化的重叠性主体。直、东义和团起事,恰是华北地区原生态武术文化促动的产物。  相似文献   

13.
拳击手靶练习是专业拳击运动员掌握拳击技能极为重要的训练手段,它可以提高拳法击打时的准确性、出拳速度、反应速度和维持身体重心平衡的能力。在进行手靶练习时,应把握好出靶的距离、时机、位置及变化,以便提高拳击应用技术、实战强度、判断时机、有效距离、快速移动、连续攻击、变换攻击等实战技能。  相似文献   

14.
为了获得相对力量优势,拳击运动员赛前一般都要控制体重来参加尽可能小的级别比赛。采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问法、数理统计法对青少年拳击运动员赛前控制体重法进行分析研究,针对青少年的生理特点制定一个合理的控制体重方法。结果表明:科学合理的赛前控制体重对提高竞技水平,以及运动成绩具有显著效果。  相似文献   

15.
重竞技运动员慢性控重问题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阐述摔跤、举重、散手等重竞技项目运动员慢性控重的原理、方法,即确定理想体重、适当控制饮食、加大运动量、充分的整理活动、确定减重的时间及速度;探讨慢性减重与身体成分之关系;提出慢性控重带来的医学问题:营养不良、饮食失调、骨密度减小、免疫机能下降、精神压力大,以及对运动能力的影响等。  相似文献   

16.
采用身体成分分析仪来测试体育高考生的身体成分,运用30s Wingate实验测试体育高考生的无氧能力,测试数据采用SPSS17.0和EXCEL2007进行统计学处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男女体育高考生体重与无氧能力的关系密切;男女体育高考生的体脂含量、体脂百分比、瘦体重、肌肉推测值与平均功率和峰值功率均呈高度的正相关;其中男生的蛋白质含量与平均功率呈高度的正相关(r=0.661,P〈0.01),女生不明显。湖北省体育高考生身体成分各指标与无氧能力表现出不同程度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拳击运动员颈椎X光平片的分析,指出拳击运动员颈椎损伤易发生的部位及损伤特点,旨在使拳击教练员和运动员重视对颈部一般损伤的及时诊疗,防止颈椎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赵军 《浙江体育科学》2008,30(1):101-104
采用文献资料法、比较研究法以及数理统计等方法,依据世界卫生组织关于BMI的分型标准对352名浙江警察学院大学男生的部分身体机能及身体形态指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①我校大学男生BMI指数在18.5≤BMI≤25的比例占研究样本的90.6%,总体处于较佳水平;②身高和胸围对肺活量都有显著影响,身体质量以及身高对肺活量的影响呈正相关;③体重超重学生在体脂肪、体脂百分比及腰臀脂肪比指标上与体重正常和处于过轻体重(低体重)的学生均存在非常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9.
古典跤属于按体重分级别双人交手对抗项目。赛前科学降控体重是比赛能否取得优异成绩的关键因素之一。对山西省古典式优秀摔跤运动员进行降体重监控的研究,以人体成分、生化指标来监控降重过程,给教练员提供科学调控赛前训练负荷,合理运用营养补剂,促进运动员机能恢复提供客观依据,以减小降体重的风险。  相似文献   

20.
我国青少年身体自尊的研究现状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陈岩  张婕  王琦  王海艇 《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4,21(5):113-114,F003
身体自尊是整体自尊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人们研究参与体育锻炼的心理前因和心理效益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笔者回顾了我国青少年身体自尊的主要研究成果,对比国内外有关研究具体探讨了身体自尊的本质,以及儿童青少年的身体自尊与他们进行体育锻炼之间的关系,提出了我国青少年身体自尊研究的发展方向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