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通过对上海市11所高校的全国“挑战杯”获奖者创新素养和创造力现状进行实证调查,研究发现:全国“挑战杯”获奖者创新素养评价指标体系包含创新人格、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行为、创新支持感知和创新自我效能感6个维度共19个因子。通过构建“挑战杯”获奖者创新素养与创造力的结构方程模型发现: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行为和创新自我效能感对创造力产生直接的正向影响,创新人格以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为中介对创造力产生正向影响,创新支持感知以创新行为和创新自我效能感为中介对创造力产生正向影响,而创新人格和创新支持感知作为创新素养的内部和外部动机,通过交互作用共同影响创造力。  相似文献   

2.
推行素质教育要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发展学生的创造力。江泽民同志说过:“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可见,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是每位教师都应树立的观念,形成“为创造而教”的信念。一、创造力的内涵创造力是指运用固有或已知信息想出新方法,建立新理论,做出新成绩或新东西的能力。创造力是人类智慧的最高体现,人类的进步,历史的前进正是人类特有创造力的结果。可见没有了创造力,也就没有了历史的前进,没有了人类的存在。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大力发展以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  相似文献   

3.
创新是知识经济时代人类最重要的活动,创新是我国实现历史性跨越的关键,创新的萋础在于教育。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对于“创新”的认识是很有必要的。本人基于马斯洛的人本主义哲学,认为创新是一种人格体验,具体体现为:一、创新与自我实现的需要。二、创新与创造力。即创新表现在一个人的创造力上,创造力表现为“原初创造力”与“二级创造力”两个阶段。它们是一个实现自我价值的精神愉悦的体现。三、创新与人格体验。即创新是人自我实现过程中的人格体验。通常表现为:情感体验和认知体验。(一)创新与情感体验。(二)创新与认知体验。四、创新与新课程。  相似文献   

4.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强调指出:“要积极进行启发式和探讨式教学,激发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思维习惯。”深究一层去想,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实质是为了培养其创造力。因此,强调了培养创造力的重要性。那么,“如何将学生创造力的培养融入到英语教学中去”就理所当然地成为了老师们所必须认真思考的一个重要问题。而要找到问题的答案,我们必须先明确“创造力”这一概念的定义及其构成。  相似文献   

5.
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美国、英国、德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特别重视科学教育和创造力的研究,重视青少年创造力的培养。在我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开展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已得到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江泽民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教育部在“  相似文献   

6.
国家教委颁发的新大纲中明确指出:中学化学应“注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所谓“培养创新精神”,即是对学生创造力的开发。而任何层次的创造力,都是以创造思维为核心的。在中学化学教学中,如何利用丰富多彩的化学实验,去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呢?在化学实验及实验习题的教学中作了一些尝试与探索。  相似文献   

7.
教育提倡积极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创新精神。创造力是个体在一定目的和条件下可能产生某种新颖、独特及有社会或个人价值的思维成果的能力。创造力是教育兴旺的推动力。高校是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的基地,更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作为教学第一线的工作者,应该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填鸭式”“满堂灌”,教师授多少,学生就受多少,极大地束缚学生的创造力。在教学方法与手段方面可以进行一些改革,有助于学生创造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8.
冯月勤 《考试周刊》2010,(43):91-91
创新是创造,创新是发展,创新是进化。创新是一种态度,一种精神,创新成就未来。创新当然少不了创造力.创造力是一种综合能力.是知识、能力的有机融合和促进.是外在知识内化过程中的多种智力因素相遇、碰撞后灵感火花的闪现.有时显得十分“随意”自然。创造力是人的一种潜能,等待着唤醒和激发。创造力的培养是一门很深的学问,需要营造有利于创造力培养的良好氛围。  相似文献   

9.
《全国青少年创造能力培养系列社会调查》中有一个有趣的问题:如果发现孩子在“拆装闹钟”,你(家长或教师)有什么反应?调查显示:中国的教育者除少数对孩子的行为表示赞许,并陪孩子一起做以外,40%的教育者会对孩子“训斥”和“警告”,48%的教育者“不屑于回答”。也就是说88%的教育者不能正确对待孩子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从而抑制了孩子的创造性。华盛顿大学圣路易斯分校教育和心理学教授基斯·索耶博士在《创造力:人类创新的科学》中指出:人人都有创新素质,创造力是可以培养和提高的,并且同样需要为之不懈努力。许多人都说自己缺乏创造力,所…  相似文献   

10.
创新素质培养与教育文化氛围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现在,中国的教育改革中,“发展创新教育”是一个最响亮的口号。过去“满堂灌”的教师们现在却在总结着创新教育经验;黑板上条分缕析地陈列着“创造力培养的关键”;学生们也从“创新课”上了解到了“创造性思维”的几个步骤:“创造性”或“创造力”的发展被列入教育评价指标体系之中,如此等等。  相似文献   

11.
创造力问题的心理学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创造力概念与学说1.什么是创造力什么是创造力 ,这是一个理论界长期研究的问题。创造力一词 ,来源于拉丁语CREARE ,意即创造、生产和造就。在英语中 ,创造力意为创造的能力 ,才艺智力的开发。创造与创新两个概念本质上是相同的。从词义上分析 ,“创”都是开始和初次的意思 ,而且都与“做”联系在一起。创造是想出新办法 ,建立新理论 ,做出新东西的意思。创新是抛开旧的创造新的意思。可见两者在本质上是一回事。创新这个概念现在使用频率高 ,因为创新是应对知识经济的新概念 ,但同样体现创造的特性 ,创造力问题的心理学研究实际上…  相似文献   

12.
浅谈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创新意识是创造力的核心。叶圣陶先生说过:“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因此,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  相似文献   

13.
创新教育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培养创新能力是素质教育的灵魂。诺贝尔奖获得者、法国心理学家贝尔纳指出:“创造力是没法教的。所谓创造力教学,指的是学生要真正被鼓励开发并发表他们想法的机会,如此才能发展他们富有创造力的才能”。这就告诉我们,要真正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  相似文献   

14.
《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中明确提到“大力推进教育创新”,使学生“具有初步的科学和人文素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创新意识”。由此可见,新课程标准的核心思想就是倡导创新教育。现代教育学则认为:创造力是根据一定的目的和任务,开展能动的思维活动,产生新认识、创  相似文献   

15.
生物教学中学生创造力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的可贵之处在于创造 ,从一定意义上说 ,人类的历史实际上是一部创造史。正是人类永不停息的创造活动推动着历史不断进步。江总书记反复强调了创新的重要性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 ,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没有创造力的民族 ,难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当代教育的重要任务就是要培养创造性人才。那么 ,在生物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呢 ?1 凸现主体 ,是培养创造力的前提要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必须优化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环境 ,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教师的职责现在已经越来越少地传授知识 ,越来越多地激励学…  相似文献   

16.
小语新大纲前所未有地在教学目的中要求“培育学生的创造力” ,并在“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中提出要激发学生想像和幻想 ,发挥创造性等。这样的要求 ,首先是世界性竞争与发展给教育的强大压力。“人们对付当代世界性问题和挑战的能力 ,归根结底将取决于能够激发和调动的创造力的潜力。”而这种激发与调动创造力的潜力的责任义不容辞地落到教育的肩上 ,“教育是知识创新、传播和应用的重要基地 ,也是培育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的摇篮”。第二 ,培育创造力是素质教育的本质要求 ,是各学科教学要观照和完成的根本性目标。小语新大纲在教学目的中开…  相似文献   

17.
语文创造性思维教学的架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语文创造性思维教学的含义要弄清语文创造性思维教学 ,首先要明确什么是“创造”“创造力”“创新”“创造性”“创造性思维”等一系列复杂的心理学问题。根据《辞海》解释 ,创造指“首创前所未有的事物” ,例如《国语·周语》中有 :“以创制天下。”《韦昭》注曰 :“创 ,造也。为天子造创制度。”《韦氏大词典》的解释是 :有“赋予存在”(tobringintoexistence)之意 ,具有“无中生有”(makeoutofnothing)或“首创”(forthefirst)的性质。创造力(creatirity)则是一种创造的能…  相似文献   

18.
创新精神的培养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很重要。“一个人的创造力究竟能被开发到什么程度,能否为社会做出创造性的贡献。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有没有创新精神。创新精神是创造力发展的灵魂和动力.培养创新精神乃是开发创造力最重要的和最有效的措施。”  相似文献   

19.
国家的发展、民族的振兴 ,呼唤着创造教育。美国心理学家马洛斯认为 ,创造力可分两种 ,一种是特殊的创造力 ,另一种是自我实践的创造力。创造教育中的创造力当指后者。学生创造潜能的开发 ,关键取决于教师的创造性教育。教师应在教学活动中设置浓郁的“智力背景” ,想方设法激活学生的“脑力”,引导学生进行这样的“自我实践” :会学习、辨别知识 ;会迁移、应用知识 ;会评价、创新知识。正如《学习的革命》一书中指出的 :“孩子的大脑不是一个需要填满的容器 ,而是一把需要被点燃的火把。”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 ,我从以下几…  相似文献   

20.
我们应该如何培养职校生的创新素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创新教育”这一教育界强势话语纷涌而至的时候 ,我们该如何对职业教育进行准确定位 ,已成了迫在眉睫的问题。比如 ,创新素质在职校生的素质结构中的重要性和地位到底如何?假如重要的话 ,其培养方法和途径又应如何加强和改进?等等 ,这些问题都有待于我们去进一步探讨和解决。一、关于职校生创新素质培养中几个值得讨论的问题之一 :创新素质对职校生来讲是不是一种奢侈品?“创造能力的培养”、“创造力教育”等等字眼和话语在职教领域并不是什么新生事物 ,但长期以来这些话语却难以形成“滔滔之势” ,所谓的“创造力教育”只不过是某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