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将人学的观点引入图书馆学研究,提出了图书馆人学的观念,并从人学的视角出发,对图书馆人和读者的需要、价值、权利和交往合作等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
阐述了读书就是交友、读书就是理解、读书就是幸福、读书就是超越的基本道理。  相似文献   

3.
伍绮华 《图书馆论坛》2006,26(2):176-178
通过对图书各种责任方式的分析,结合实际编目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指出从图书整体出发,正确认定图书的主、次责任者,才能准确著录图书责任项。  相似文献   

4.
图书馆与人的全面发展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1  
徐洪升 《图书馆论坛》2003,23(5):11-12,120
人的全面发展是人的本质、需要和素质的全面发展。人的发展状况制约着图书馆事业的发展,图书馆的发展水平标志着人的发展的程度;图书馆对人的全面发展具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5.
基于高校图书馆人才危机管理的核心人才继任机制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校图书馆的人才危机主要是核心人才的危机,建立核心人才继任机制是人才危机管理的必然选择。通过分析建立核心人才继任机制的意义,系统研究高校图书馆核心人才继任计划的流程。  相似文献   

6.
10多年前,湖北有间"天下名人馆"来函,要求征集我的作品入馆"珍藏",我十分羞愧,不敢复信,也确实没有著作可供入藏.  相似文献   

7.
冉华 《编辑之友》2016,(11):100-103
通过考察传媒人胡适具体的传播实践,论题发现胡适与其积极参与的纸刊之间,是一种互相成就的关系.梳理胡适与亚东、商务这两大出版社之间的关系,以及他与汪孟邹、张云济等出版家之间的人际交往,又可发现胡适是思想文化界的“意见领袖”,在传媒界则是受困于人情法则的“能人”.而“能人现象”与“意见领袖”是胡适“传媒人”形象的一体两面.  相似文献   

8.
专为董竹君女士作传的连续剧《世纪人生》中,有位董竹君称为“亲家”的杨虎,貌似豪爽而不失机警,是军人又不脱江湖习气,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生活中的杨虎与荧屏上的艺术形象一样,是一个用错杂色彩书写履历的人物。杨虎,字啸天,安徽宁国人,1889年出生,毕业于南京将弁学堂,后追随陈其美从事反清活动,与同在陈其美麾下的蒋介石结为金兰。1915年,发动讨伐袁世凯的起义,杨虎率领敢死队登上肇和舰向北洋军开炮,名声大振。此后在宦海江湖中沉浮十载,既出任过广州非常大总统参军、大本营海军处处长,也在上海出入洪门青帮,与黄…  相似文献   

9.
陶行知针对如何做人的话题而为学生讲演《学做一个人》,提出试问中国"有几个是整个的人"之疑虑,并就何为不完整的人、何为完整的人、怎样做一个完整的人等问题层层分析说明,其目的鲜明、清晰。人,自认为是万物之灵,其实始终处于未完成之中。毫无疑问,《学做一个人》还是"立德树人、全面发展"前提条件和坚实基石,但这未必是人人都可以处理好的人生命题。在今天上下皆重视青少年思想政治工作和成人成才的大背景下,我们可以从其中汲取什么借鉴和启示呢?这正是我们力图回应的话题和主题。  相似文献   

10.
长期以来,学界多以为《(?)杌闲评》的作者是李清。本文认为,《(?)杌闲评》对党争 的描写与李清《三垣笔记》并不一致;《(?)杌闲评》没有特意为李清祖父李思诚辨冤;小说中地 理和方言描写并不能说明作者一定是扬州兴化人;李清的经历、思想、文学主张与《(?)杌闲评》所写有较大差距。这些方面说明李清不可能是《(?)杌闲评》的作者。  相似文献   

11.
标引工作是文献和档案加工的主要工作,是对文献和档案内容的显性反映,是联系利用者和收藏者的桥梁,标引员标引文献和档案的深浅直接影响文献和档案的检索与利用程度。  相似文献   

12.
舒乙 《档案与史学》2014,(11):10-13
我个人觉得,在二十世纪头二十年里,出了一个鲁迅先生,他走上文坛,在中国思想界、文学界、社会活动界起重大作用的时间段是1910年代到1930年代,持续了大概二十年,这是他活着的时候.当然他去世以后还是有重大影响,特别是毛泽东给他很高的评价以后.鲁迅先生的影响一直持续到现在,基本上处于不升不降的一种状态.而在二十世纪末的二十年,又出了一个跟鲁迅同样有价值的人,这个人就是巴金先生,我认为他是二十世纪后二十年的“鲁迅”,同样也是一位对中国有重大影响的作家、思想家.  相似文献   

13.
机读目录中责任者的著录应该统一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通过相关实例列举了当前机读目录数据中对责任者著录存在的分歧,并对各种著录方法逐一进行了简要分析与评价。  相似文献   

14.
试论新闻写作的叙事角度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20世纪60年代末,叙事学(Narratology)理论在西方兴起,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这一理论在解读和阐释文学作品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进展。新闻报道作为一种典型的叙事作品,不仅要关注“说什么”,而且要讲究“怎么说”,因而它在遵循新闻规律的同时,也需要从叙事学理论中汲取营养,以不断丰  相似文献   

15.
公共图书馆因其一脉相承的社会教育职责、公益型、服务性职能,在传播知识、开启民智、提高人民素质、创建先进文化等方面都有着积极的意义,在和谐社会的构建体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文试从公共图书馆与全民阅读活动互动的关系这一个方面以管窥探讨公共图书馆的发展与和谐社会的建设间的相互关系,正视现状,提出建设性意见,更好地推进公共图书馆发展,促进全民阅读,推动和谐社会建设进程。  相似文献   

16.
图书馆人力资源管理范式下的人员培训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图书馆人力资源管理范式下的人员培训的含义、特点、目的和作用,指出了图书馆在人员培训中的误区,提出了图书馆人员培训工作应采取的措施。  相似文献   

17.
谈高校馆长人选问题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赖伍 《河北科技图苑》2000,(2):44-44,39
新中国成立50年来,高校图书馆馆长大体来自三类人:行政管理干部、教学或科研人员、图书情报工作者.  相似文献   

18.
江南古镇枫泾在历史上有个雅称,叫"吃镇".何谓"吃镇"?其实是夸枫泾是个颇为讲究饮食的小镇.民以食为天,历朝以来,上至达官贵人,下至黎民百姓,每家每户天天离不开吃.吃着、品着,在枫泾能慢慢吃出个味道来,给一段段历史增添了色彩.  相似文献   

19.
理性求真务实--新时期图书馆人才需求辨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由传统图书馆向信息化、现代化图书馆转变,其人才需求应建立在理性的、科学的基础之上,以求真、务实为基本原则。本文对现阶段图书馆人才需求进行分析和探讨,提出了图书馆建立务实的人事管理制度,促进人才发展的几点设想。  相似文献   

20.
出版产业新型人才需求及教育培训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力资源是出版产业最宝贵的资源,出版行业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已成为出版业的共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