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金沙江之梦     
在我梦中,有一条美丽的江萦绕了多年。还是读大学时,我后排是一个腼腆的男生,他有一个女性化的名字:“柳碧江”,他告诉我们,他生长在一个美丽的江边,江水碧绿碧绿、晶莹透亮,江边有木棉树、橄榄树、芭蕉树……  相似文献   

2.
在意大利北海岸的一个拐角,在山石环抱的利古里亚的边缘,在往东到建筑精美的比萨,往北到地势陡峭的热那亚的半途中,展现出一幅绚丽非凡的图景,游客都以一睹为快。离开奥托斯特拉达·代尔·索拉,按着通往莱里奇的路标,游客来到一条沿途排列着橄榄树和房舍的迂回的狭谷尽头,不知不觉已到了一座小山。眼前是一幅多么广阔壮观的图景:“啊!”但丁以及他的先辈和后辈都曾面对着辽阔的地中海惊叹不已。蓝色的海水呈现出深浅不同的颜色。点缀着许多鲸鱼状的灰暗色岛屿的海面,一直延伸到远方。山脚下便是一个开阔繁忙、引人  相似文献   

3.
遗嘱趣闻     
在大多数文明社会中,人们,至少是男人都希望自己决定死后他们的财产如何分配。在远古时期或以后的一些年代里,人们把一些有价值的东西同死者一起埋葬在坟墓中或者同死者一起焚烧掉,目的是希望死者在阴间生活中也拥有那些东西。这方面我们可以想一想埃及的金字塔,那就是埋有许多珍宝的古埃及法老的坟墓。那些富人阔佬希望把他们的武器、衣服、手饰、珠宝、炊具、船只、玩具、马、狗、奴隶、卫士、甚至妻妾一同带到自己想象出来的、和人间生活一样的地下王国里去。这种做法对于死去的人来说,起不到任何作用,但是对后来的考古学家却大有帮助。甚至到今天,在一些原始部落中还保留着相似的风俗习惯。当人们进步到对于死后的生活不再抱  相似文献   

4.
我家北面的山坡,长满橄榄树,是名副其实的橄榄坡.这片山坡,向阳,山上的草牛羊最喜欢吃,因而就成了我们村的牧场.  相似文献   

5.
正加德纳夫人自己设计了自己的芬威院。建筑的灵感来自1897年的威尼斯之旅。这座房子按照15世纪威尼斯宫殿式的风格建造,不过她要让这幢楼房的外墙冲内,从而营造出一个到处是花朵、橄榄树和喷泉的优雅庭园。自然的光线从玻璃天井倾泻下来,让整个庭院沐浴在不断变化的景象中。对伊莎贝拉来说,自然的光线比什么都重要。在芬威院,她所追求的不仅仅是丰富的收藏,还有整座建筑那种令人赏  相似文献   

6.
父亲的脚     
正一直想写写我的父亲,可每次提笔都无从写起,最终也只好不了了之。究其原因,一方面:是我那老实巴交、平凡普通的父亲,确实没有什么惊天动地的事情值得大书特书,他和其他农民一样,每天都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他用一辈子的时光,在那一亩三分地上播种着希望,也播种着无奈,在那四季轮回中收获着春华秋实,也收获着衰老与沧桑。另一方面:每次提笔  相似文献   

7.
一村子脚的磨房,始终在记忆中时隐时现。村子通电之前,磨面靠的就是水磨。故乡山高箐深,水资源异常丰富,差不多每个寨子都有一到二座磨房,甚至有些冒尖儿的人家自己就拥有一座磨房。这些磨房在河谷里零散地藏着。十冬腊月粮食晒干了,磨房就忙了起来。整个河谷滚着闷雷似的声音,那是村里的人在轮流着磨刚晒干的玉麦、小麦、  相似文献   

8.
父親     
父亲是三年前去世的,听到父亲去世的消息我还在单位上班,等我赶回老家,我看到父亲被剃光了头发静静地躺在床上.望着父亲紧闭的双眼,我一遍又一遍地抚摸着父亲已经冰冷的脸,我什么都不敢想,我只希望会出现奇迹,奢望父亲的生命再扛十年.  相似文献   

9.
获奖短章选     
长城赋正是十月仲秋。大地满目金灿,青绿的树林也透出点点早现的嫩黄。到处呈现着盛世的欢悦,孕育着丰收的欢乐,仿佛每一丝柔和的秋风里,都含着充沛的希望。  相似文献   

10.
父亲     
父亲是三年前去世的。听到父亲去世的消息我还在单位上班,等我赶回老家,我看到父亲被剃光了头发静静地躺在床上。望着父亲紧闭的双眼,我一遍又一遍地抚摸着父亲已经冰冷的脸,我什么都不敢想,我只希望会出现奇迹,奢望父亲的生命再扛十年。  相似文献   

11.
井田制是奴隶制国家的经济基础,至西周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各级奴隶主贵族世代相承,役使“庶人力于农穑”(朱绍侯《中国古代史》上册,福建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66页),并要求他们缴纳沉重的贡,置百姓生活于不顾。孟子怜悯“无立锥之地”的百姓,他希望“民有恒产”,试图使百姓过这样一种生活:每家农户宅边种着桑树,家里养着鸡、狗...  相似文献   

12.
聂元松 《寻根》2010,(2):74-81
<正>辰州,一个古老的地域名称,一个充斥着巫傩神秘的文化符号,于今已成为湘西地域文化的象征。千里沅水奇在辰河,万代旧梦尽藏湘西。古往今来,这滔滔不尽的辰河水不知创造了多少文明的奇迹,长河上下至今仍回荡着历史千年不绝的绵绵涛声。在这里有一个传唱于辰河流域,五百年生生不息的古老戏种,它的前身甚至可以追溯至远古湘西先民的巫傩演艺,享有"中国戏剧活化石"之  相似文献   

13.
我的梦想     
100年前,一位伟大的美国公民签署了《解放宣言》,今天我们正是在他慈爱的荫翳下站立着。对千百万被不公正的烈焰煎熬着的黑人奴隶来说,这篇划时代的宣言是一座照耀他们喷发出希望之光的巨大灯塔,犹如令人欢欣鼓舞的晨曦,驱散了漫长的囚禁之夜。  相似文献   

14.
有情多感赋,无美不怡神。近日,观看了大型民族舞蹈诗《鄂尔多斯·蒙古大婚》后,竟使我们感动不已,心潮难平,总想说说美的话题。简而言之,窃谓“美感三谈”。一谈美感源于生活。鄂尔多斯婚礼是一个家庭式的喜庆节日。传承八百多年来,逐渐富集蒙古族民情、风俗、礼仪和服饰文化于一身,不断演绎着生活的丰富多彩,甚至成为鄂尔多斯旅游事业的一道人文景观而再现了它的原生美感。但从艺术创作的角度讲,鄂尔多斯婚礼就像一座富有的矿山,谁拥有了开采权,谁就拥有了“致富”的希望。可是,开采的方式不同,“致富”的效益也迥然。我市文艺界人士在过去…  相似文献   

15.
这世间有太多的感动,冲击着我们的心灵,激励着我们,让我们看到希望,重新振作.消逝的感动,我们无法挽留,而那不曾消逝的感动.纵使岁月流逝,也依然长留心问,一次又一次改变着我们的观念.……  相似文献   

16.
苦学     
人人都希望有一个好的学习成绩,将来有一个好的工作,有一个好的生活环境,实现这一梦想的唯一途径就是"苦学". 苦学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它凝聚着艰辛和汗水.古今中外的名人很伟大,哪个不是苦学才有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他们付出了多少汗水又有谁知道.他们夜以继日地苦学似乎忘记了白天与黑夜,有的甚至到了如痴如醉的境界,就如:从小家境贫寒的爱迪生,在艰苦的环境中毅然从事自己的学业,从事自己的各种实验,爱迪生还到过鞋店当过学徒,但仍坚持学习,不畏艰难险阻从事自己的事业,夜深人静的时候依然还在勤学苦练.  相似文献   

17.
紫杉油在30年前还是太平洋沿岸紫杉树皮的一分子,20年前鲜为人知,10年前无人问津。然而今天,紫杉油这几个字却象征着癌症患者的希望,意味着大自然的恩惠,预示着科学的巨大潜能。1960年,全美癌症协会开始了一项生物试验工程,试图从大自然中找到癌症克星。遍布地球的生物都成了研究对象,实验室带有人体癌细胞和肿瘤的老鼠充当了甄别十几万种生物提取物的重要角色。20年过去了,研究人员从130241种标本中发现了一种既安全又有效的化合物——紫杉油,它是从太平洋沿岸的紫杉树皮中提取的,是一种怪诞然而却神奇无比的化合物。  相似文献   

18.
万圣节的喧嚣尚未过去,美国人就盼着圣诞节了。 对美国人而言,圣诞节的最大盼头除了休假,就是希望收到来自远方的那薄薄的圣诞贺卡带来的惊喜。这惊喜不仅来自贺卡上精美的图案和亲切的问候,更在于那枚首先映入眼帘的圣诞邮票。美国人对圣诞邮票的热爱是局外人难以想象的。在美国,邮政部门每年发行各种题材的圣诞邮票多达20多亿枚,平均每个公民可拥有约10枚。即使如此大的发行量,圣诞邮票仍供不应求,尤其圣诞节临近之时,一些城市甚至会出现抢购之势。  相似文献   

19.
郑文 《世界文化》2005,(1):37-38
最近我们会发现日本很多商店里有些新鲜的东西,它们充溢着典型的东南亚风情,比如:鞋子、箱包、衣服和小饰品等等。甚至连来自东南亚的小吃,比起从前来都更为流行。近两、三年来,这些东西在日本社会生活中正大行其道。  相似文献   

20.
1978年1月的一个寒风刺骨、冰天雪地的早晨,有1000多人聚集在纽约卡内基音乐厅外,等候着售票处开门售票。其中有些人已在那里等了好几个小时,有些人带着睡袋和露营取暖炉头天晚上就来排队了。一位从布鲁克林来的妇女说:“我这辈子真是一直盼着能听一次他的演奏。”如此引人注目的人物是一位74岁的钢琴演奏家,一个备受推崇又颇有争议的人,甚至连他本人都曾这样说:“我都有点害怕我自己了。”当86岁高龄的弗拉基米尔·霍罗维茨于去年11月逝世时,世人都觉得这是个无法弥补的损失。历时200年的音乐画上了一个休止符。他那令人眼花缭乱的精湛技艺是19世纪的集中体现,而他的钢琴演奏雄踞20世纪乐坛的统治地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