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邓军湘 《教书育人》2011,(16):35-36
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数学来源于生活实际,学习数学可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数学教学其实就是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点出发,联系生活讲数学,把生活经验数学化,数学问题生活化。让学生深刻体会到生活离不开数学,数学能解决生活中的难题,是开启智慧之门的钥匙。  相似文献   

2.
张梅 《陕西教育》2007,(1):43-43
新的课程标准更多地强调学生用数学的眼光从生活中捕捉数学问题,主动地运用数学知识分析生活现象,自主地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应重视学生的生活体验,把数学教学与学生的生活体验相联系,把数学问题与生活情境相结合,让数学生活化,生活数学化。  相似文献   

3.
数学与生活     
仇文俊 《生活教育》2012,(24):61-63
数学教学往往与实际生活脱轨。要改变这一现状,必须使学生从生活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同时,需要老师在教学过程中,把生活中的问题引进课堂,实现数学教学生活化。  相似文献   

4.
胡晓燕 《考试周刊》2014,(76):65-65
教育家陶行知说"生活即教育",就是要根据生活的需要而教、而学。教师要善于在数学教学中联系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挖掘数学知识的生活内涵,并结合课堂教学内容,让大社会、大生活融于课堂,使学生切实体验到身边有数学,用数学可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从而对数学产生亲切感,增强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应用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5.
数学生活化是指教学过程中关注数学与学生生活经验的紧密联系,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开展教学.新的课程标准更多地强调学生用数学的眼光从生活中捕捉数学问题,主动地运用数学知识分析生活现象,自主地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相似文献   

6.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源于生活,用于生活,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情境,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使学生初步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尽量把数学和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起来,让数学贴近生活,把枯燥的数学变得有趣、生动、易于理解.  相似文献   

7.
中职数学教学应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实施教学生活化,从课本到生活实践,从基础知识到生活运用,充分挖掘生活中的数学资源,让学生在学习中生活,在生活中学习,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以此提高学生的数学运用能力,培养他们的数学素质和职业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8.
数学与生活     
正数学是生活中的一份子,离开了生活这个大舞台,数学将是一片死海,没有生活的数学将是没有魅力的数学。新课程标准中指出:"数学教学要注意联系实际,加强实践活动,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运用这些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这充分说明数学来源于生活而又服务于生活,而生活又离不开数学,只有挖掘数学知识的生活内涵,把小学数学教学与学生的生活经历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达到生活材料数学化,数学教学生活  相似文献   

9.
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生活实际,让学生在生活中去寻找数学、认识数学和掌握数学。教师应善于捕捉生活中的数学现象,帮助学生把数学与生活紧密联系起来,达到数学教学生活化,生活问题数学化,才能充分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欲望。  相似文献   

10.
<数学课程标准>强调"学生要用数学的眼光,从生活中捕捉数学问题,主动地运用数学知识分析生活现象,自主地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在长期的数学教学中,我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把数学教学与学生的生活体验相联系,把数学问题与生活情境相结合,让数学生活化,生活数学化.  相似文献   

11.
新的课程标准更多地强调学生用数学的眼光从生活中捕捉数学问题,主动地运用数学知识分析生活现象,自主地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应重视学生的生活体验,把数学教学与学生的生活体验相联系.把数学问题与生活情境相结合,让数学生活化,生活数学化。  相似文献   

12.
新的课程标准更多地强调学生用数学的眼光从生活中捕捉数学问题,主动地运用数学知识分析生活现象,自主地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应重视学生的生活体验,把数学教学与学生的生活体验相联系,把数学问题与生活情境相结合,让数学生活化,生活数学化。  相似文献   

13.
陈广萍 《成才之路》2011,(28):72-73
"数学生活化""学习生活中的数学"是《数学课程标准》中的重要理念。"数学教学应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解释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得到进步与发展。"  相似文献   

14.
<正>新课程标准更多地强调学生用数学的眼光从生活中捕捉数学问题,主动地运用数学知识分析生活现象,自主地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应重视学生的生活体验,把数学教学与学生的生活体验相联系,把数学问题与生活情境相结合,让数学走向生活,使学生有更多机会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体验到数学的魅力。一、精心设计新课导语,创设生活问题情境  相似文献   

15.
荷兰数学教育家弗赖登搭尔从数学教育学的特点出发,提出了“数学源于现实,扎根于现实,应用于现实.”的教学原则,数学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应用所学的数学知识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因此,让学生体验到数学知识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并且在运用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的具体体验中,培养每一位学生都能用数学的眼光、数学的意识去观察生活,加深学生对数学问题的理解,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念,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让学生走进生活,感受数学.  相似文献   

16.
王晶 《考试周刊》2015,(30):59-60
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生活离不开数学,数学也离不开生活,数学知识源于生活又回归于生活。本文从"利用生活中的原型教学;利用生活中的经验获取间接知识;用生活情境创设课堂教学情境"三个方面阐述了在小学数学教学实践中,如何让数学走进生活,让学生回归生活,提高学生的数学水平和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7.
我们数学教学必须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出发,打破教学常规,引导学生从现实生活中学习数学、理解数学、体会数学,加强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要善于适时布置超前任务,让学生将问题带入生活.课堂要善于创设生活情境,激发探究欲望.可以适当处理教材,重组教材,把学生社会生活中的鲜活题材引入课堂.  相似文献   

18.
数学来源于生活,学习数学可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教学中若能与学生一起走进生活,寻找生活中的数学素材,将学生熟悉的蕴含着数学知识的生活实例引进课堂,就能使学生亲身体验到数学就在身边,身边到处都有数学问题,可以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望,使学生热爱数学,用心学习数学,并在实践中应用数学,从而培养学生灵活运用知识解答实际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19.
随着社会的进步,数学已经遍及人类活动的所有领域,尤其与生活密不可分.新课标的数学教学要求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让教学贴近生活,让学生在生活中看到数学,摸到数学,从而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是有用的,有价值的.因此,教师要积极搜索与构建生活中的数学体系,注意引导学生能够从生活中学习数学,再将数学应用到生活,用数学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相似文献   

20.
于萍 《辽宁教育》2005,(9):46-46
数学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数学应该是学生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知识。然而现在学生每天与数学打交道,却对生活中的数学熟视无睹,对数学缺少兴趣,量的实际概念和鲜明的图形表象无法与生活联系在一起,造成课本中的数学与生活中的数学脱轨。基于此,《课程标准》要求“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生活情境,从学生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使学生初步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为了落实这一目标,作为数学教师应该有意识地把生活中的数学引入课堂。一、从学生自我体验出发,创设学习情境教育家夸美纽斯说:“教学是一种教起来使人感到愉快的艺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