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在星韵学校,我致力于建设一间有氧的、面向未来的"梦想教室"。以"活动"建设特色班级。2008年,刚大学毕业的我来到了星韵学校工作,"有规则的自由"这一管理哲学深深地影响了我,成了我和学生交往的准则。班级是学生的"家庭",班级的日常管理则是学生的"家务",怎样让"小鬼当家",参与班级管理呢?我引导学生们建立班级"小岗位""小职位""新关系",使他们自主参与班级管理,充分表达个人意见和诉求,正是  相似文献   

2.
高职教育作为"一种类型的教育",高职学生也是高校学生群体里的"一类学生",具有许多特殊性.职业文化全面参透下的高职班级建设和管理,决定着高职班主任工作的特殊与不同.班集体是学生成长的"小社会",是学习生活的家园,是呵护心灵的港湾.高职班主任,做好"三成教育"、"三家建设"和"三心培养",是高职教育的特殊要求,更是针对性开展班级工作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加强"制度建设",提升班级管理"内驱力",是减轻班主任管理负担,提高班级成员自我监督能力,有效提升班级管理水平,全面提升学生素质不可或缺的环节。其中,"制度建设"是班级"内驱力"提升的前提;班级文化"制度建设"是班级"内驱力"提升的基础;民主管理"制度建设"是班级"内驱力"提升的核心;严格执行班级管理制度是班级"内驱力"提升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4.
班主任的"主任本色"与"管理之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班主任的沦陷源于"管理的缺位"与"服务的越位".班主任毕竟是个"主任",他不但是管理班级学生的"孩儿王",更是协调学科教师的主任.正是通过对学科教师的协调,才可能调动教师群体力量去教育班级学生;正是通过对班级学生的管理,才可能营造良好的班级学习氛围.  相似文献   

5.
没有人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就没有个性.教育家陶行知说:"最好的教育是教学生自己做自己的先生."班级管理中经常出现见"事"不见"人",以"事"为本等教师强制管理的弊病.这种班级管理是让学生服从"事",顺应"活动",把自主和有活力的人,僵化为按"号令"行动的一种工具."听命"和"顺从"成为班级管理中的基本状况,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性是无法充分体现的,学生的个性特点是很难显现的.  相似文献   

6.
班级小组文化建设对于学生成长举足轻重.针对当前小组文化建设放任式、强控式等"症状",笔者提出小组文化建设"精致化"之路,通过以人为本、科学设计、有效管理、创新评估,规范管理调控班级小组文化,引领小组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7.
张云霞 《教师》2014,(29):114-115
在班级建设管理工作中,我们班主任研究"羊群效应",目的是了解学生的思想意识形态,克服"羊群效应"的消极作用,巧妙利用"羊群效应"的积极作用加强班级的建设管理,引导班级建设朝着积极健康方向发展,帮助学生成人成才。  相似文献   

8.
在班级管理中,学生不应是客体,而应该是班级管理的主体.班主任对班级的管理及对学生的教育,都要经过学生的响应及接受,才能付诸实施.因此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不能唱"独角戏",而应该以学生为主体,采取师生双向交往的方式,使对班级的管理和对学生的教育得到保证.  相似文献   

9.
班级建设是高校管理工作的基础和关键.调查表明,目前高校班级管理中存在着种种问题.本文在学生班级建设管理中确立"以学生为本"的理念,从班级制度建设、目标制定、运行机制、团队辅导、文化品牌、沟通反馈六个方面来思考班级建设工作,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健康快乐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班主任工作关系到每一位学生的健康成长,甚至影响着学生的一生.因此,班级管理工作需要创新,提高班级管理的效率,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学会自主管理.经过长期探索,笔者在班级中实施了"自我勉励,自选同桌,竞争上岗"的学生管理"三步走",使班级工作呈现出蓬勃向上的良好局面.  相似文献   

11.
传统的班级管理所实行的是"控制主义的层级化管理",从班主任到小干部,从小干部到学生,层层控制,级级落实,学生没有发挥创造性的机会,个人的情感、需要、愿望和兴趣等常处在抽象状态.而班主任把管理权又长期交于班中少数几位能力较强的班干部手中,置大多数学生于"被管理"的被动地位.这样人为地把班级这个群体分成两个相对稳定的"阶层"--"干部阶层"与"群众阶层",造成学生班级地位的差异,难免一些学生不服管而捣乱.很明显,这是一种不以学生为中心,不以实现学生发展为最终目的的班级管理.从孩子的长远发展来看,这非常不利于孩子的成长.因此,在班级管理、班干部培养中,我们时刻要记住"以人为本".  相似文献   

12.
班级管理是服务于学校教育教学活动,实现学校教学目标的重要环节.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推进,部分地方高校和许多高职高专院校相继转为应用型本科院校.培养目标的转化必然需要班级管理也应突出建设"应用型班级",这就需要班级管理的主要负责人尽力与学生专业一致,任课教师教学过程与班级管理相配合,新老生应用能力的学习相衔接以及班级的管理模式上以应用能力为主导等方面的工作思考与改进,使班级管理工作更好地服务于应用型本科的办学层次.  相似文献   

13.
班级管理是一项高超的艺术.班级管理的"管"最终是为了"不管",培养学生自我管理的意识,自我管理的能力,而实现从"管"到"不管"这个重大的飞跃,班主任在其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班主任的"无为"是指班主任少一点直接参与到班级的日常管理中,将更多的班级管理工作交到学生手上,让学生对班级进行"自治",班主任不妨退居"幕后",做一个组织者、做一个倾听者、做一个身体力行的榜样者.  相似文献   

15.
班级是学校管理系统的细胞,既是学校教育教学的基本单位,也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基层组织.班主任是班集体的组织者和教育者,是学生德、智、体、美诸多方面发展的指导者.班级管理就是千万百计地调动学生参与班级管理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学生成为学习、生活和班务管理的主人.良好的班级管理能加速学生的全而发展,并有效地展现学生各方面的潜质和才能,为学生发展提供一个广阔的空间.在探讨班级管理的文章中,经常提到一句话"管是为了不管",但怎样才能处理好"管"与"不管"的关系呢?  相似文献   

16.
在班级安插"眼线",这种做法不可取,更不值得摧广.所谓班级"眼线",是班主任在班级培养个别学生干部,或者一些诚实听话的孩子在班级中观察其他学生的言行,然后把观察到的情况私下向班主任报告,使班主任能及时、准确掌控班级动向,以便采取相应的班级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17.
作为班级的灵魂,班主任既是班级秩序的管理者和维护者,也是引导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班级是教师实现自我价值的"主阵地",同时也是学生提升自身综合素质的"练兵场",其管理质量关乎学生的学习效果以及身心健康。特别是小学教育作为学生正式接触教育的初始阶段,加强班级管理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18.
叶圣陶老先生就语文教学说过一句话--"教"是为了"不教",我在这里套用一下,对班级管理而言--"管"是为了"不管".关键是要教育和指导学生学会自主管理班集体,使每个学生做到既是管理的对象,又是管理的主体,达到"管,是为了不管"的目的.因此,我坚持"以学生为本"的管理原则,让学生自主管理班级,获得最佳的管理效果.  相似文献   

19.
班级是一个"家庭",其成员是来四面八方、个性各异的孩子.作为"一家之长"的班主任必须精通班级管理工作,这是一门学问,也是一门艺术.在注重人性化教育的今天,"以学生为本"是素质教育的灵魂,也是班级管理的关键所在.对学生应该除了有"三心",即关心、耐心、爱心之外,还要学会尊重学生的人格,学会倾听他们的心声,学会赞美他们的进步,促使他们健康快乐地成长.  相似文献   

20.
所谓"目标管理",就是从班级学生的实际出发,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为班级设定奋斗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