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情感陶冶法是指通过设置特定的情境让学生的道德情感与心灵自然而然地受到熏陶和教育的一种重要的德育方法,是一种暗示性的教育方法。初中阶段的德育教育最主要的途径是道德与法治课,运用情感陶冶法可以很好地让学生融入情境,对他们进行道德教育。我们要大力提倡教师在道德与法治课上运用这一德育方法。本文通过对教师和学生的访谈,结合所查阅的参考文献,分析情感陶冶法在当前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的运用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2.
常建伟 《考试周刊》2012,(21):185-186
情感教育应着眼于现代教育的需要,适应中国现阶段的教育改革和素质教育的要求。情感教育能陶冶学生的情操、塑造学生的品格、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本文通过对情感教育的内涵的分析,介绍了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实施情感教育的几种方式。  相似文献   

3.
成尚荣 《中国德育》2023,(24):51-55
教育高质量发展是教育改革发展的首要任务,德育高质量发展是首要任务中的应有之义和重要命题,要从全面发展人才强国战略的未来视域厘清德育质量的内涵。德育应当是美的、温暖的,应当用情感关切促进德育的审美化构建。德育的审美化构建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体现情感哲学“情本体”等深刻的思想,也折射出德育美育相融合的美学理论。情感关切是情感素养和关怀性思维的体现。要用情感去关切儿童道德学习,返回儿童情绪劳动者本身,重塑师生关系,防止道德冷漠与“亲密饥荒”,切实提高德育质量。  相似文献   

4.
情感陶冶法在幼儿德育中的运用吴临军情感陶冶是指通过教育者自觉创设的教育情境,潜移默化地培养受教育者具有良好品德的一种方法。其特点不是向受教育者传授系统的道德知识,而是寓教育于情境之中,通过按教育要求预先设置的情境来感化与熏陶受教育者。由于幼儿具有以情...  相似文献   

5.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发展,学校教育越来越重视情感教育。语文教学是情意性很强的工作,中学语文教学与情感教育有着必然联系。本文结合中学语文教学实践,通过分析师生体验作者情感、彼此交流感情等方式对情惠教育的内涵及作用作一些探讨,旨在让我们深刻认识到加强情感教育,能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提高学生思维品质、陶冶人文情操,进而对提高学生文化品质、塑造学生健全的人格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陶冶法是德育工作的一种具体方法,它是通过创设富有教育意义的环境、气氛和活动,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熏陶和感染,以培养学生品德的方法。这种方法利用课堂教学、主题班会、校外活动,创设德育情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理想主义教育会取得良好的效果。课堂陶冶,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课堂教学是德育教育最基本、最经常、最有用的途径。德育教育要从各学科的性质和教材内容特点出发,理论联系实际,深挖其内在思想教育内容,创设情景,进行陶冶教育。语文教材中蕴含着丰富的情感因素,这里,就以语文学科为例说明如何运用陶冶法进行爱国…  相似文献   

7.
学校教育的现状、学生健全的发展、素质教育的推进和未来社会的进步都需要重视并加强中小学的情感教育。因此,在减轻学生负担的基础上,我们可以通过课程教学法、学科渗透法、活动培养法、环境陶冶法、自我教育法和个别诊疗法等途径,加强对中小学生进行情感教育,以使学生的身心素质获得全面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8.
学校德育指的是学校教育阶段推行的思想道德教育活动,包括人的态度和价值观等这些属于情感范畴的东西.以教育目标分类学理论中的情感目标理论为切入点,以现代社会的迅猛发展所产生的种种情感新观为背景案例,试图在学生情感的形成规律及其所呈现的新特点中,探索提升德育实效的可行办法,并以此指导德育工作者依据学生的情感发展变化进行适时、适量的思想道德教育,从而构建契合学生情感发展的德育新模式.  相似文献   

9.
马象立 《文教资料》2010,(1):104-105
人的情感一方面是天生的.另一方面是后天培养的,历来的思想家、艺术家们都十分重视艺术对于人的情感的陶冶和净化作用,强调通过美术教育来培养人们美好和谐的情感和心灵,从而实现完美人格的构建,.所以美木教育要通过以情感人、以情动人的方法.陶冶人的情操,美化人的心灵,使人进入更高的精神境界.成为一个具有高尚情操的人。  相似文献   

10.
从德育过程谈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三结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德育过程与知、情、意、信、行五方面心理因素的作用和变化密切相关,其中情、信、行三个环节需要特别重视。因此,在德育过程中应把传授知识与情感体验、形成信念、行为训练相结合。根据以上德育过程的“三环节”,我们在思想政治教育中要做到:从集体主义(仁爱精神)入手,陶冶学生的道德情感—做到课堂内与课堂外相结合;从爱国主义入手,树立学生的思想道德信念—做到校内与校外相结合;从自我实践做起,训练学生的行为规范—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相似文献   

11.
论教育实践中教师的情感投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情感需要是学生健康成长、全面发展的一种基本需要。情感是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及良好的教学关系的纽带,注重情感的应用是现代教育的基本要求和发展方向。教师积极的情感投入是教学取得成功的先决条件,是激励学生学习进步的动力,是发挥德育陶冶感化作用的催化剂。教育实践中,教师要注重积极的情感投入,坚持情感投入的科学原则和方法,不断拓展情感投入的途径。  相似文献   

12.
音乐教育除了具有审美教育的功能外,还有明显的德育的功能。在音乐教育中如果给学生欣赏、演奏艺术性强、思想性高的音乐作品,能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使学生的心灵得到陶冶,情感得到升华,达到至善至美的理想境界,这正是德育的目标。  相似文献   

13.
情感陶冶法是教师利用爱的情感以及各种美的情境中的政治教育因素,对学生进行耳濡目染的熏陶和冶炼,使学生心灵受到感化的一种教育方法。笔者在近几年的教学中,坚持运用情感陶冶法,取得较好成果。  相似文献   

14.
德育方法是实现德育目标、完成德育任务的途径和手段,是教师与学生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媒介和桥梁。简言之,德育方法就是道德主体人格建构过程中,师生双方互动方式的总称。传统的德育方法主要包括:说理教育法、榜样示范法、实践锻炼法、修养指导法、情感陶冶法、价值澄清法等。批判地继承传统的德育方法对加强德育工作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情感作为三大心理因素之一,在德育中常常被忽视。从情感教育的两大误区入手,着力从理论上分析情感在德育中的作用。为实现德育的实效性,德育工作者应努力以诺丁斯的关怀理论为核心,使德育充满情感,使情感充满关怀。  相似文献   

16.
音乐是一门情感的艺术,音乐教育是以音乐艺术为手段,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因此,在音乐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是深刻而有力的,也是十分必要的。一首歌(乐)曲中往往蕴含着丰富的思想情感,作为音乐教师,应利用音乐学科的特殊性,深入挖掘出音乐歌曲中内在的思想情感教育因素,采用“潜移默化”的方法,把这些思想情感充分地揭示给学生,让他们更好地感受、体验和表现,使之在情操上受到陶冶,道德上受到影响,心灵上受到启迪,乃至意志上受到熏陶、感染,达到“润物细无声”的德育境地。  相似文献   

17.
论新时期学校德育方法的变革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传统的德育方法表现出诸多弊端,使得当今学校德育工作面临诸多挑战,德育实效性低下,因而变革德育方法尤为重要。借鉴伦理学、经济学、心理学、进化论乃至物理学等相关学科的理论来丰富和改造传统的德育方法理论。从而探索出一些行之有效的新时期学校德育工作新方法,如利益调节法、登门槛技术法、冲突引导法、情感激励法、自发对称破缺法和无意识教育法等。变革德育方法的突破口在于:变训斥式教育为疏导式教育,变封闭式教育为开放式教育。变包办式教育为自治式教育,变单一式教育为综合式教育,变保守式教育为创新式教育。  相似文献   

18.
随着素质教育改革的深入,作为实施素质教育重要途径之一的艺术教育,日益显示出它的独特作用和特殊意义。音乐是情感艺术,其独特性在于潜移默化的思想熏陶。音乐具有强烈的感染力,以课堂为载体,在课堂教学中渗透德育,是实施育人的一条非常有效的途径。让德育走进孩子心中,用音乐来陶冶他们的情操,并将德育渗透到音乐课中,让他们既学会了唱歌,又学会了做人。  相似文献   

19.
一、在英语教学中进行德育的途径和方法 1.通过英语课堂教学来进行德育渗透 英语教材的课文内容有许多材料渗透了思想教育因素,教师应充分挖掘、引导,使学生在学习知识、发展智力的同时,深刻理解课文蕴藏的道德美、伦理美,在潜移默化的情感陶冶中,树立科学的人生观,正确的审美观,激发起对国家和人类社会发展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相似文献   

20.
在中学语文教学中进行情感教育具有塑造美好心灵、陶冶高尚情操、提高学习语文兴趣等作用,因而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应通过运用朗读和教学语言感染学生情感,利用教学中的关键词触动学生情感,活用习作方法培养学生情感,使情感教育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