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近年来,诸城市始终把职工教育作为实施“科教强市”战略的重要措施来抓,贴紧贴实企业需要,通过采取校企结合、“走出去,请进来”等方式,深入扎实地开展了以管理干部培训、技术工人培训、下岗职工培训为内容的“三大培训”活动,为企业快速健康发展注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校企合作,培养中级以上管  相似文献   

2.
杜安琪 《中国培训》1999,(11):32-33
湖南省株州市冶金机械工业局系统直属工业企业共有24家,职工18万多人,技术工人14200人。为了适应企业改革和发展的需要,自1986年以来,该局坚持以抓高级技术工人培训为龙头,全方位、多层次地开展技术工人的培训,注重从组织领导、政策导向、培训方法、教学管理、使用待遇等方面的配套,促进了高技能人才的成长和劳动者素质的提高。目前,全局高级工占技术工人总数达625%,其中320名晋升为工人技师,7名晋升为高级技师。这些高级技术工人长期工作在生产第一线,在企业开展技术攻关、技术改造、技术交流与协作、…  相似文献   

3.
近日,辽宁省鞍山石灰石矿大连石灰新矿的工人争相报考技术等级,职业资格证书成为拿文凭之后工人追求的又一个新的热点。今年,该企业把提高技术工人的整体素质放在首位,加强了职业技能的培训考核鉴定的工作力度。在坚持贯彻企业技术工种持证上岗制度的同时,努力完善培训、使用、待遇相结合的用人机制,实施了企业中高级技术工人技能与津贴挂钩制度。为了做好培训工作,该企业推行了“三个中心”、“六个结合”的培训模式。“三个中心”是以岗位技能为中心;以技能再提高为中心;以生产科研为中心。“六个结合”是上下结合,以基层培训为主;长短结…  相似文献   

4.
技术工人队伍是支撑中国制造、中国创造的重要基础,对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本文以装备制造企业W公司技能人才培训体系建设为例,深入剖析企业技能人才培养体系的建设方法,为丰富技能人才培养理论建设和加快培养大批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人才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5.
所谓“考”“培”分离,是多年来劳动部门管理职业技能培训和职业技能鉴定(工人考核)的经验总结,是职业技能开发工作中需要遵循的基本原则之一。 随着劳动制度改革的逐步深化,职业技能开发体系的框架已基本形成,即:以增强劳动者就业和工作能力为目的,以劳动力市场需求为导向,以职业分类和职业技能标准为  相似文献   

6.
威海市职工教育办公室积极实施以“一一二三”为主要内容的制造业人才培养工程。努力培养数以千计的企业管理人才、数以万计的专业技术人员和技术工人。“一”是强化一种理念,即强化“企业自主培训、全员终身学习”的理念,由“要我培训”变为“我要培训”,提高企业  相似文献   

7.
“国家技能资格导航计划”应时而生时下,有两个看似矛盾的问题分别困扰着劳动者和企业:有许许多多的劳动者等待就业岗位,同时,又有众多的企业招不到技术工人。其实,这两个问题的本质都指向了一个共同的因素——技能。劳动者找不到工作是因为缺少技能,企业招不到技术工人实际上是招不到具备合格岗位技能要求的工人。要解决这个矛盾,实现劳动者和企业的对接,技能自然就成了解锁的钥匙。2006年1月27日,劳动保障部正式印发通知,决定于“十一五”期间组织实施“国家技能资格导航计划”。该计划提出,围绕实施国家技能型人才培养培训工程、农村劳动…  相似文献   

8.
1.加强职业培训,提高劳动者的就业能力、工作能力和职业转换能力2.推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提高劳动者职业技术和技能3.职业资格证书———技能的鉴定书,就业的通行证4.就业准入———先培训,后就业;先培训、后上岗5.再就业培训———劳动者再就业的加油站6.创业培训———劳动者自主创业的孵化器7.劳动预备制度———为青年劳动者就业做准备8.加快技工学校改革发展,为企业输送最需要的技术技能工人职业培训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宣传口号  相似文献   

9.
浅议学徒培训制度改革蒋兴和学徒制的历史与手工业和贸易的发展密切相关。学徒培训制度是我国培训技术工人的传统形式,也是我国就业培训最基本的形式。现有的熟练技术工人、技师绝大部分是通过学徒制培训出来的。当前,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企业的深化改革和现代企业管理...  相似文献   

10.
威海市职工教育办公室积极实施以“一一二三”为主要内容的制造业人才培养工程。努力培养数以千计的企业管理人才、数以万计的专业技术人员和技术工人。 “一”是强化一种理念,即强化“企业自主培训、全员终身学习”的理念,由“要我培训”变为“我要培训”,提高企业搞好职业教育培训、加强人才培养的自觉性和主动性;[第一段]  相似文献   

11.
职工教育是企业管理的重要基础工作。加强商业职工的教育和培训,是全面提高企业素质和管理水平,增强企业后劲,完成治理整顿、深化改革、稳定市场、稳定大局等各项任务的基本条件之一。为了促进商业职工教育的改革和发展,使企业的经营、管理工作切实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克服“重效益、轻管理”,  相似文献   

12.
《中国培训》2002,(8):11-12
为加强职业培训,促进劳动者就业能力的提高,从现在起到“十五”末期,实施本计划。一、目标任务(一)广泛动员社会力量,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大力开展职业培训工作,提高下岗失业人员、青年劳动者、企业在职职工和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就业能力、工作能力和职业转换能力。今后3年,要重点做好再就业培训和技工培训工作。强化再就业培训,力争使培训合格率达到90%,培训后就业率达到50%以上;推行创业培训,力争使成功创业率达到40%;加快培养技术技能劳动者,使技术工人特别是高级技工、技师和高级技师的数量和比重有明显提高;全面…  相似文献   

13.
妨碍企业进行培训的因素及对策桂金元一、妨碍企业进行培训的因素一是相当数量的企业领导,没有把技术工人看成是真正的人才,因而没有把培养一线技术工人放在重要的位置上,等到出现断档现象时再抓就显得晚了一步。二是企业的管理者的短期行为,热衷于“任期红”,而不管...  相似文献   

14.
企业管理干部培训工作,要适应企业改革和发展的需要,这是一个根本原则。1989年企业干部培训工作的主要任务是:总结企业干部培训工作的经验;进一步明确培训方向,围绕企业改革和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以大中型企业领导干部岗位职务培训为重点,加强和改革企业干部培训工作;进一步探索建立适应企业改革需要的培训机制。一、认真总结企业管理干部培训工作的经验企业管理干部培训工作的经验是多方面  相似文献   

15.
劳动部 《职教论坛》2002,(15):11-13
为加强职业培训,促进劳动者就业能力的提高,从现在起到“十五”末期,实施本计划。一、目标任务(一)广泛动员社会力量,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大力开展职业培训工作,提高下岗失业人员、青年劳动者、企业在职职工和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就业能力、工作能力和职业转换能力。今后3年,要重点做好再就业培训和技工培训工作。强化再就业培训,力争使培训合格率达到90%,培训后就业率达到50%以上;推行创业培训,力争使成功创业率达到40%;加快培养技术技能劳动者,使技术工人特别是高级技工、技师和高级技师的数量和比重有明显提高;全面…  相似文献   

16.
程水泉 《继续教育》2003,17(6):54-55
为了不断提高职工的技术技能素质,造就企业需要的高素质人才,江西铜业集团德兴铜矿把技术等级培训与鉴定作为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目标的重要措施来抓。多年来,该矿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方针,以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技能资格证书制度建设的若干意见》、《工人技术等级标准》、《江西铜业公司工人职业技能培训与鉴定工作暂行规定》、《关于实施职工岗位技能培训的通知》等为准则,大力开展技术等级培训与鉴定,取得较好效果,在江铜集团奥林匹克技能比赛中包揽了电工前6名、钳工前3名。一、不拘一格,努力探索技术等级培训新模…  相似文献   

17.
第四次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把职业教育工作的重要性、迫切性归纳为“三个力”:一是现实生产力,二是企业的竞争力,三是劳动者的就业能力。我们要更好地把握“三个力”的关系,充分认识劳动者素质的提高是企业竞争力提高的基础,是发展现实生产力的动力。目前,我国产业工人队伍素质偏低,特别是技术工人短缺已经成为企业发展的一个“瓶颈”。我国要真正成为“世界工厂”,劳动者的素质必须提高,这样才能提高产品质量、提高效益,保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要全面提高劳动者素质,就要发展职业教育。从某种意义上说,发展职业教育就是发展现实的先进…  相似文献   

18.
澳大利亚的技术与继续教育体系,英文简称TAFE,已有10o多年的发展历史,特别是经历近十年的改革,现已形成一个较完善,较合理的职教体系,它是集职业教育、继续教育及成人教育和培训等于一体的教育培训体系。它不仅得到了世界职教同行认可,而且许多国家把它作为借鉴。l、职业教育与经济发展相结合的教育观念面对市场设备、技术及劳动者素质日新月异发展的情况,要保持国际竞争力,澳洲人明确意识到首先要高效地培养出素质良好、行业需求的就业人员,提倡“企业引导培训”的教育观念,把以学校为基础的教育转向以行业的基础教育,把企业…  相似文献   

19.
<正> 国家劳动部于4月18日下发《关于开展工人岗位培训工作的意见》,文件指出:岗位培是按照岗位需要,以提高职工本职工作能力为目的的教育训练活动。培训的主要内容包括职业道德、技术业务和相应的文化知识。为加强工人岗位培训工作,不断提高劳动者素质,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劳动部提出以下意见: 一、工人岗位培训一般分为:取得岗位资格的培训;根据科技进步和生产发展需要进行的各种适应性专项培训。二、开展岗位培训要从企业实际需要出发,贯彻按需施教、学用一致的原则,强调针对性、实用性,坚持面向生产、为两个文明建设服务。培训形式要灵活多样,因地因人制宜。三、岗位资格培训的目的是为了把好上岗人员质量关。对于专业性、技术性较强的岗位,要结合劳动制度改革,通过试点逐步实行岗位合格证书制。工人获得合格证书后,由企  相似文献   

20.
一九八六年,北京市的成人教育工作是由“六五”期间的恢复、发展阶段转入进一步改革、提高的一年。它在冲破传统的学历教育、学校教育模式,逐步向以岗位职务培训为重点的转移方面,迈出了带有方向性改革的一步。一年来,全市在成人教育系统接受培训的工人、农民、干部等共计130多万。其中有87万名干部、工人参加了与本职工作联系密切的各类短期培训进修,中、初等技术教育和实用技术培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