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古诗是中华民族文化艺术宝库的瑰宝,代代吟诵千古不衰。但是,有些学生却望“诗”生畏,究其原因除了他们年幼知乏之外,更重要的是一些僵化的教学方法禁锢了他们的思维疆域。要让孩子们学好古诗,我们就要开阔思路,用新思维来探索古诗教学的新方法。在此,我以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第六册课文《小儿垂钓》为例,探讨古诗教学方法改革。  相似文献   

2.
古诗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一颗璀璨的明珠,它语言精练,内涵深刻,意境高远,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古诗在教材中占有一定的比例。新课程也指出:“小学阶段背诵优秀诗文不少于160篇。”可见,古诗词的学习是小学语文教学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让学生学习古诗,既是传承中华文化的需要,也是学生学习语言的需要,更是积累与感悟的需要。  相似文献   

3.
古诗赏析是高考中的亮点,占六分(4%),而且是学生比较头痛的一道题。这就给教师平时的古诗教学提出了一个要求:怎样让古诗教学更有效果。我这里以唐诗为例,粗浅地谈谈“启发式”教学在古诗教学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4.
怎样进行小学古诗教学呢?我根据新大纲的要求和学生的年龄特点,结合教材实际,将课内教学与课外教学结合起来,以激发学生自觉背诵古诗的兴趣和帮助学生自主理解古诗内容为中心,初步构建了“二线四步”的教学模式,即课内、课外两条教学线索并行,并按以下四个步骤进行教学,培养学生的古诗学习素质。一、课内背诗:情景性记忆“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背诗是诗歌学习的第一步。怎样才能使学生在课堂里快速背诵呢?理解性背诵是最佳方法。在教学新课之前,我先提出学习古诗的具体目标:知道作者是谁,自己解释题目的意思,自…  相似文献   

5.
庄雪丽 《福建教育》2007,(12):27-27
古诗文语言精练含蓄、跳跃灵动、意趣无穷。常有“不著一字,尽得风流”之妙,须“高声朗读,以畅其气;低声漫吟,以玩其味”。一个有智慧的语文教师,教学古诗的最好途径是让古诗自己感染学生,让学生与古诗零距离接触。古诗活跃在学生的诵读里,诵读保护了古诗的存在。因此,我们在古诗教学中应提倡诵读。让古诗在诵读中生动起来,这不是一个简单的。读正确、读流利”的问题。而是对诗的深刻尊重和理解。古人写诗,往往都是在“诵”的过程中完成的。  相似文献   

6.
古诗是阅读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古典文学中的精华,古代教育学家孔子说:“不学诗,无以言。”诗言志,诗传情,古诗凝炼,魅力无穷。常吟古诗,可以陶冶情操,丰富想象,还可以培养学生对语言文字的兴趣和敏感力,有益于培养他们的诗学素养。应当说古诗就像一杯陈年醇香的佳酿,滋养着炎黄子孙的血脉;又如一枚磁石,凝聚吸引着民族的魂魄。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应当充分重视古诗教学,并力求探索出教学古诗的新思路。然而在传统的古诗教学中,我们似乎在走模式化的道路,“释题目,知诗人;解难字,译全篇;悟情感,齐背诵。”似乎已成为古诗教学的万能钥匙,…  相似文献   

7.
占诗是我国古典文学中的精华.也是阅读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应当充分重视古诗教学,并力求探索出教学古诗的新思路。然而在传统的古诗教学中,我们似乎在走模式化的道路:“释题目,知诗人;解难字,译全篇;悟情感,齐背诵。”这样的模式教学只能是强硬地灌输给学生一些知识,而学生的个性化阅读能力得不到培养。笔者就《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这首诗谈谈如何在古诗教学中对学生进行个性化阅读指导。  相似文献   

8.
张速 《教学与管理》2002,(10):57-58
怎样进行小学古诗教学呢?我根据新大纲的要求和学生的年龄特点,结合教材实际,将课内教学与课外教学结合起来,以激发学生自觉背诵古诗的兴趣和帮助学生自主理解古诗内容为中心,初步构建了“二线四步”的教学模式,即课内、课外两条教学线索并行,并按以下四个步骤进行教学,培养学生的古诗学习素质。  相似文献   

9.
小学课本里出现的古诗多数是绝句、律诗,它们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是我国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之一。教学过程中若抓住“释义——会意——诵读”这三大步骤,把握好各个环节,学生便能充分领悟、掌握所学古诗的含义。一、释义“释义”包含“知诗人,解诗题,  相似文献   

10.
古诗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一年来,我校进行了“培养学生古诗文素养”的实验研究。笔者在教学实验中体会到,引导学生从古诗中感受到美的熏陶,培养学生感受美和创造美的能力,是古诗教学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11.
锁成俊 《宁夏教育》2013,(11):52-52
近年来,多媒体教学渗透到教育教学的各个学科中,在古诗教学中也扮演着重要角色,为古诗教学增添了无穷魅力。多媒体教学解决了学生学习古诗的难题,使古诗教学从“山重水复疑无路”的困境中走出来了,进入“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新境界。  相似文献   

12.
我的古诗教学《寻隐者不遇》(人教版九义教材《语文》第八册修订版)制定的教学目标,作了大胆设想:———教学的起点延后。一般的古诗教学,无论用什么方法,是以“理解这首古诗”为终点;我的教学设计,以“已经理解这首古诗”为教学的起点。———教学的终极目标,着眼于引导学生感悟、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发展学生的语文素质。这一教学目标制定的理论根据是:第一,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语文课程标准》)第二,在语文学习过程中,逐步形成积…  相似文献   

13.
冯丽媛 《教师》2013,(30):54-55
“文包诗”是苏教版小学语文教学教材编写者独创的课型,这类课文的显著特征就是:将一首小学生较难理解的古诗包含在一篇浅显易懂的短文中。“文包诗”课文的教学,不同于一般课文的教学,它需要借助短文研读古诗,领悟诗的丰富内涵,接受美的熏陶;同时还需要“诗”“文”互照,寻找诗与文的内在联系,了解古诗的来龙去脉,感悟古诗的丰富内涵,以进一步理解诗意,体会诗人的情感,感受祖国语言文字之美,并渗透学习古诗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古诗是小学语文教材中一类较特殊的课文,从语言文字上看,它用的是古汉语;从表现形式上看,它含蓄凝炼、节奏强、跳跃大;从叙写的内容上看,它离学生的时代较久远……这些都给小学生读解古诗、体味意境带来了困难,也增加了教学古诗的难度。为了解决字词理解的困难,在教学实践和探讨中,我认为根据具体诗文可进行“四部曲”教学: (一)知诗人、解诗题。这是古诗教学的第一步。从诗人、诗题入手,有的诗题直接揭示了诗的基本内容,学生只要懂得了诗题的意思,就能初步感知全诗内容:如《望庐山瀑布》、《春夜喜雨》、《独坐敬亭山》等。教学时可提供作者的生平简介,让学生了解当时的时代背景,拉近诗人和学生之间的距离,为体会诗歌的意境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5.
诗歌与绘画、音乐等艺术是相通的,学习、朗诵古诗能给人以美的享受,陶冶人的情操。然而,有很多教师却把古诗教学看成一个难题,甚至认为学习古诗的惟一方法就是死记硬背,使古诗教学走进了一个误区。为突破这一教学格局,我以“构建自主、开放、探究的学习方式”、“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和理解”、“与实践相联系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等新课程理念为指导,根据自己的经验,总结出古诗教学“五法”。方法一:读读,是开启学生智慧之门的钥匙;读,是学生理解、感悟、思考的前提。语文教学离不开朗读,古诗教学更离不开朗读。朗读是读者对作品理解的基础…  相似文献   

16.
当今的小学生,他们对古诗学习的兴趣较浓,但对古诗学习的途径和方法却知之不多。同时,有些老师的古诗教学方法过于简单,主要就是让学生用死记硬背的办法牢记诗句、注释、译文以应付考试,这些严重影响了学生学习古诗的积极性。有感于此,笔者从上学期初开始实施了“网络与小学语文古诗教学的链接”。  相似文献   

17.
古诗乃中华文化之瑰宝,它以短小的篇幅、固定的形式、饱满的情感、有节奏的韵律和丰富的想像备受世人的喜爱和重视。对古诗的学习,中小学阶段各年级均有安排。在教学古诗时我们往往采用”口耳相授“的单一形式,死记硬背,很难真正理解诗中蕴含的深意。现在,多媒体这种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出现,让我们从“口、耳”中解放出来.大大激活了古诗的课堂教学。  相似文献   

18.
古诗乃中华文化之瑰宝,它以短小的篇幅、固定的形式、饱满的情感、有节奏的韵律和丰富的想像备受世人的喜爱和重视。对古诗的学习,中小学阶段各年级均有安排。在教学古诗时我们往往采用”口耳相授“的单一形式,死记硬背,很难真正理解诗中蕴含的深意。现在,多媒体这种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出现,让我们从“口、耳”中解放出来.大大激活了古诗的课堂教学。  相似文献   

19.
《春晓》一诗系唐代著名诗人孟浩然所作,教学时我做到认真把握古诗教学的特点,突出一个“读”字,并且加强词句训练,重点理解其意境。读题,理解其题意。揭题时教师应坚持做到言简意赅,“一箭中的”,不拖泥带水。古诗词中往往一个汉字代表着现代汉语一个多音节的词语,为使学生在查字典自学中不出差错,我便把古诗的一些特点,事先向学生交代。朗读课文。古诗教学,要做到反复吟诵,在吟诵中领略其含义。我采取了以下一些步骤:(1)初读。组织学生根据拼音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在初读中要求学生要认真,不厌其烦,多读几遍,使之深…  相似文献   

20.
古诗,是我国文化百花园中一朵绚丽的鲜花,它以和谐的韵律精巧的构思精练的语言,博得人们的喜爱。古诗教学对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和情感有着很重要的作用。但大部分学生对古诗的学习只能理解古诗的表面含义,怎样使学生立体地感悟古诗意境,真切地与诗人对话、沟通并产生情感的共鸣呢?我认为重视教学手段的运用对提高古诗教学的效率非常重要。于是我运用了“多媒体与作画”的教学手段进行古诗教学,既可以轻松抓住教学重点,又可以让学生有更好的感悟学习的空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