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三峡舀鱼     
李勇 《钓鱼》2005,(8):48-48
从孩提时代起,我就知道了世上有钓鱼、有捕鱼、有叉鱼、有捞鱼然而,70年代在湖北宜昌当兵期间,我却亲眼见识了独具特色的三峡舀鱼。  相似文献   

2.
我曾经在“棒打狍子瓢舀鱼”的北大荒工作、生活了42年。那时家居科洛河南岸(科洛河是嫩江一条较大的支流),东西两面是大片的湿地与科洛河流域相连,东面叫东沟子,西面叫西沟子。无际的芦苇荡,栖息着众多的候鸟;星罗棋布的泡子,繁生着狗鱼、黑鱼、鲶鱼、鲫鱼、柳根、老头鱼、泥鳅等鱼类。六七十年代的生活物质远不如现在这样丰富,钓鱼也就成了人们改善生活的一种需求。  相似文献   

3.
遛鱼游击战     
赵玉堂 《垂钓》2002,2(12):17-20
从大鱼上钩到出水入护,每一环节无不充斥着人与鱼斗智斗勇的无穷乐趣。我积40余年的垂钓经验,总结出了一套运用游击战术遛鱼的玩法,觉得很过瘾?遛鱼游击战术总的战略原则是“鱼驻我扰,鱼进我退,鱼突我放,鱼疲我擒”16字方针。具体分为四个阶段:  相似文献   

4.
杨天举 《垂钓》2006,6(1):54-56
关东的黑土地孕育了北大荒无限蓬勃的生机,北大荒的生命之水哺育了鱼米之乡的富饶与绮丽。“棒打狍子瓤舀鱼,野鸡落在菜锅里”,这是对北大荒的真实写照。北大荒江河溪渠纵横如网。湖泊水库星罗棋布,实在是个钓鱼的好去处。  相似文献   

5.
钓鱼杂记     
吕春 《钓鱼》2010,(9):56-57
当年 那时河流清清,沟渠清清,农民种地施农家肥,是货真价实的绿色农业。水中鱼多。多到什么程度,我们几个小伙伴玩水,并排由河里往岸边推水造浪,浪里就有可能裹挟着几条小鱼;用泥土把小沟的流水闸断,一节一节地用脸盆把水舀干,一天几斤鱼常常有;冬天河水枯了,我们把裤脚挽到大腿高度,到河里扳开石头叉黄辣丁、石爬子、  相似文献   

6.
有位钓友告诉我,在黄金坦水库遛鱼四个多小时只见鱼影未上鱼。这再次激起了我搏大鱼的雄心。去年11月14日,我邀钓友到黄金坦水库选点打了重窝。  相似文献   

7.
王大禄 《钓鱼》2004,(14):27-27
六月的一天下午,我到市郊一水库用手竿近岸钓草鱼,先后上鱼5条,获鱼3条(钻八草丛脱钩2条),每条均在3000克左右。而在此前,我曾3次到此专钓草鱼却一无所获。这次成功,分析起来,主要有如下原因  相似文献   

8.
有位朋友从湖南打来电话对我说:他2011年去广东玩,还在那里钓了一次鱼,那里的罗非特多。他打算今年到北京来玩,问我北京能钓什么鱼,还想了解一些有关罗非的情况。  相似文献   

9.
杜向东 《钓鱼》2005,(18):34-35
曾经在一篇文章中学到黄适之大师在手竿钓混养鱼时遇上大鱼的一个遛鱼奇招——“如果鱼的力量很大,实在抬不起竿时,这时可以反腕将竿倒插八水里,同时尽量将竿子往回拉,这会起到竿和鱼能保持角度的作用”此后我便将此法取名为竿倒插遛鱼法,以待钓中一试。在后来的钓鱼中,先后四次遇到抬不起竿的情况,眼看竿线将直,及时使用“竿倒插遛鱼法”,除次断线,其它三次均化解了鱼的冲力。我为此遛鱼奇招拍手叫绝。  相似文献   

10.
盛夏时节,酷暑当头,人们都躲避到阴凉处歇息、纳凉,而水中的鱼儿也大都潜藏在杂物和深水之中,懒得游动、觅食。钓鱼人有的发出感叹:“夏天到,鱼难钓。”然而辩证法告诉我们任何事情都得一分为二来看,有的鱼类喜凉爽,有的可耐酷暑,喜爱水温高。垂钓中,我们必熟知其鱼性,才能钓好鱼。下面浅谈我在酷暑闷热天是如何热钓黄鲴鱼的。  相似文献   

11.
林志强 《钓鱼》2004,(7):5-5
2004年1月25日,我带着光威“寒月”36米竿和相配钓组到小东湖施钓。此前我曾出钓过三次,海钓、淡水钓都曾试过,但基本上是空手而归。原因是天气太冷,鱼的觅食受到抑制。这次带的光威“寒月”36米竿是我在次征文活动中获得的奖品,平时只用来钓溪鱼和小白条,手感还不错。春节期间天冷,上鱼的频率慢,而且大鱼上钩的可能性小,根本无需飞鱼,用它来对付500克以下的鱼应该是绰绰有余的。  相似文献   

12.
鱼竿断想     
聂占起 《垂钓》2004,(11):63-63
见过贵族式的钓鱼场面,却不曾让我脱俗,我还是愿意到水库或河沟水汉钓鱼。有鱼钓鱼,无鱼钓山水……  相似文献   

13.
李军 《钓鱼》2005,(14):24-24
不久前的天,接到徐银舟大师打来的电话,说他已到龙王恨2号鱼池,让我和朋友们一起去钓鱼。等我赶到池边,他们已有五人正在2号池掐鱼。我见徐银舟用的是36米钓竿、04号主线、02号的子线、3号袖钩,2号硬尾浮标。当时水面上有风浪,看标比较模糊,但徐银舟不愧为大师级的高手,在这种情况下,还能够准确区别猾鱼的真假口。掐鱼结束后,风也停下来了,他开玩笑地说“每次掐鱼,总是在结束后才风平浪静!”  相似文献   

14.
重钓启示录     
张兰舸 《钓鱼》2004,(5):57-57
四五年前的一天,笔者与另外两位钓友同去一家鱼塘垂钓。问了价格后,我们便分头选择钓位下钩。此塘鱼咬钩还算可以,钓了两个多小时,我已钓上约5干克混合鱼。于是,我提议收竿。到塘主小屋前过秤时,塘主发现我的两位钓友中的一位仅拎着不足2千克的鱼.便要看看钓鱼包。我说:“你不能翻人家东西,这样做是违法的。”塘主说.“要是翻不出来,今天你们钓的鱼我分文不要。”我的那位钓友见势不妙,主动拉开鱼包取出了私藏的鱼。见此情景,弄得我和另外一位钓友尴尬之极,连忙向塘主道歉。  相似文献   

15.
现在喜欢钓鱼的人越来越多,可是能钓到鱼的水域却越来越少了,特别是我们平原地区,没有大型水库,虽然有江河,可是鱼却少得可怜。为了过钓瘾,只能到人工养殖的鱼塘垂钓,但是费用很高,还缺乏野钓情趣。我在一次随旅游团到外地旅游时,看到一些大型水库常有很多人在钓鱼,引得我心急手痒,真盼望什么时候能有机会也到这样的大水库住钓几日,好好过过钓瘾。其实我们这些钓鱼人都喜欢到自然水域钓鱼,特别是到大水库钓大鱼,那才是我和所有钓鱼迷最大的愿望。  相似文献   

16.
余政 《中国钓鱼》2006,(5):38-38
一天逛街遇见几住钓友,翻看他们的鱼获,发现一条奇怪的鱼是我从未见过的。于是拿回家养着,晚上叫朋友们到家里来辨认,都说不认识。我又把鱼拿到一位70多岁的钓友家让他辨认。他说他钓了几十年的鱼也没见过这样的鱼。于是我想到《中国钓鱼》杂志,希望专家能告诉我。  相似文献   

17.
葛心仁 《钓鱼》2005,(24):45-45
今年八月一日,我和钓友们去鞍山台安县富家一鱼塘钓鱼,用尽了我所带的七八种饵料,仍未能上鱼,我沮丧至极,不小心将钩挂到树上,费了九牛二虎的劲才将钩摘下来。钩落在草丛中,当我伸出手准备拿钓钩时,却发现钩上已挂上一条黑色的树虫,因此虫丑陋又癔怪,我不想用手去拿掉。便将钩抛向水库准备把虫子甩掉,谁知挂着虫子的钩刚一入水,就被水下的鱼拽走。我一扬竿,条近150克鱼自鱼被甩上岸来,意外地发现让我惊喜不已,忙又去抓几条树虫,挂在钩上连试几次,鱼都象着魔似的抢钩。自从发现这个秘密,这种树虫便成了我出钓至胜的秘方。  相似文献   

18.
梁耀聪 《中国钓鱼》2004,(12):46-46
我是一名钓龄30多年的垂钓爱好者,家在农村。因农事繁忙,平时很少有时间到池塘、水库垂钓,只能利用极少的农闲时间到溪流、沟渠过过钓瘾。我们这里部分沟渠水较深,鱼种繁多,每次垂钓两三个小时就能钓获一两千克的鱼。多年来,我都是无忧无虑地垂钓,根本没想过会有没鱼可钓的一天。直到一次垂钓的意外遭遇,才使我考虑环保问题。  相似文献   

19.
“子非鱼,安知鱼之乐?” “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 两个看似弱智的家伙的问答成了中国哲学史上流传千古的经典话题。 水中的鱼快乐吗?岸上观鱼的人快乐吗? 鱼困于水中,人不也囿于身外这个世界吗?没有谁能真正遗世独立,也就没有人能真正超脱“快乐还是不 快乐”的无聊问题。 还是鱼儿幸福,它们没有岸边人那些复杂的思想,不管水是冷是暖,只是不知疲倦地游呀游,游 到最后就真的游出了快乐。 像鱼一样一天到晚游泳的人呢?他快不快乐?  相似文献   

20.
浑钓     
张继诚 《钓鱼》2006,(11):61-61
小吴一个电话把我约到了小溪边。小吴说.浑水鱼好钓.上钩几率大,一场暴雨把鱼儿冲得昏头转向.别错过机会.想吃鱼,时候来了。说得我心里痒痒的。因此.一切烦恼的事儿,被扔破烂一样使劲从头脑中扔得无影无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