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kang lang)鱼系抚仙湖优良鱼种.是云南四大名鱼(大头鱼、金线鱼、(kang lang)鱼、弓鱼)之一。此鱼若晒干烧吃或用菜油煎吃.其浓烈而纯正的香味可远传一里路外。仅就“香”而言,其它任何鱼种都比不上它.  相似文献   

2.
吃在俄罗斯     
吃在俄罗斯泰山编译如同任何技艺一样,烹饪技术有其鲜明的民族特征。比方说,格鲁吉亚菜的特点多爱用核桃、青菜、水果和禽肉还擅长使用各种调味品。这些南方人认为,食物里没有调料既少营养,又无乐趣。白俄罗斯民族最喜欢的一种食品是马铃薯。白俄罗斯城乡的人能用马铃...  相似文献   

3.
母亲做得一手好菜,其中最拿手的是鱼,她能用鱼做出几十种菜式,而且每一种都那么鲜美,那么令人回味. 做鱼使母亲认识了父亲. 那是在高中毕业会餐时,母亲做了一盘糖醋鱼参加了会餐.父亲那时和我一样,还是个毛孩子,而那一天他的座位刚好在母亲旁."真棒!我以后也要娶个会做鱼的老婆,这样才对得起我钓的鱼!"当父亲吃到这盘鱼时不禁赞道.而母亲则在一旁羞红了脸……  相似文献   

4.
宾川散记     
正美食一绝海稍鱼当导航指示目标已经抵达,减速,想找一个合适的车位停车。王老师已经在路边热情招呼。下车,落座,一大盆鱼随即上桌,一碗焦香的蘸水,舀一勺鱼汤浇在上面,"嗞"一声脆响,满屋飘香。王老师说,这是今天的主菜——海稍鱼。海稍鱼之前有吃过,的确美味。在宾川吃正宗的宾川海稍鱼就别有一番滋味。宾川美食多,海稍鱼算得上是宾川美食里的王者,爽辣鲜香如宾川人的热情爽直。海稍是地名,宾川乔甸镇一个小小的村  相似文献   

5.
母亲的一杯水记不清某月某日,朋友说:早上起来,喝一杯白开水对身体很有好处随便一说.母亲便记下了第二天起床茶几上,一杯白开水在等着我从此,生活中就有了这杯水按理母亲已经73岁自留山上长核桃、柴火还是一片蓝天责任田里长水稻、草垛还是一片阳光都不该再让她操心,她只剩一根火柴点亮黎明  相似文献   

6.
正苔菲(1872—1952),俄罗斯著名的侨民女作家,俄国白银时代的"幽默王后",原名娜杰日达·洛赫维茨卡娅,出身于贵族门第,家族艺术氛围深厚。她的父亲是一位律师兼演说家,幽默风趣之名远扬。苔菲文中之"笑"大概承袭自他。家中五姐妹也都与文学有着不解的缘分。比如苔菲之姐米娜·洛赫维茨卡娅是20世纪初俄国文坛的著名诗人,两次获得普希金大奖。其他姐妹也都擅长戏剧和诗歌创作。少年时的苔菲大多数时  相似文献   

7.
剑川作家杨益均老师说,当年徐霞客来到剑川古城,北门外一老人接待他.没有让他去吃大鱼大肉,而是带他到剑川各地吃平常小吃。没想到吃得徐霞客赞不绝口,一一给他吃过的菜取了名字。如今菜名已无法考证。但这些徐霞客赞不绝口的菜却一直是人们最喜爱的。如果你来到了剑川,也可跟他一样,深入剑川大街小巷,尝尽剑川美味。  相似文献   

8.
光明     
中美 《大理文化》2011,(5):70-71
光明是一个村庄,在云南漾濞。村庄坐落在苍山西坡一片和缓的坡地上,在这里,人们看苍山上的云,一如看自家屋顶上的炊烟。光明多核桃,不是一棵两棵,也不是一片两片,而是整个村子就在核桃林中,核桃林就是整个村庄,走进核桃林,若没有向导,你会迷失方向。许多人知道  相似文献   

9.
正相信吗,第一次看到彝乡宴席跳菜,我的眼里满含泪水。同是跳菜,在舞台上和在民间,感受却是大有不同。平日里看惯了舞台上的跳菜,但到了才知道,跳菜不是单纯的娱乐节目,而是彝家人全部生活的起点和终点,全部历史的凝练和传承,全部文化的储存和展开。想看一场地地道道的彝乡宴席跳菜,由来已久。秋天,受碧溪乡阿开度村跳菜艺人茶凤高之约,终得成  相似文献   

10.
白忠懋 《寻根》2006,(6):106-107
香港美食家蔡澜写过福建薄饼(也叫春饼):他年轻时邻居为福建人,主妇做了薄饼,总要送他一个。饼薄,包入的料为大头莱、荷兰豆、包菜、豆干、红萝卜、冬菇等,皆切成丝——都是炒了又炒的,汁不多。男备烫熟豆芽、大地鱼碎与煎脆的浒苔(即苔菜)等。饼上涂以甜面酱,把菜铺上,豆芽、鱼碎与浒苔后放,然后卷起。可自己动手,也可由主人来包。  相似文献   

11.
杨镇雄 《大理文化》2012,(11):96-97
在漾濞,一株老核桃树就是一个动人的传说,一片老核桃树林就是一部关于漾濞的核桃发展史。在漾濞,三四百年树龄的老核桃树屡见不鲜,这些历经沧桑的古树展示着漾濞核桃历史文化的深厚积淀,不失为一道亮丽而独特的风景。  相似文献   

12.
心窗     
董泽中 《大理文化》2013,(12):19-24
他们是一对实诚的哑巴夫妻,几年前为了女儿的出路和女儿今后无忧的生活。从农村死挣着挪腾出来到县城里打拼。 他是修鞋的鞋匠,有一手好手艺,加之他为人实诚,老小无欺,做活细致而又价格公道,他修过的鞋和新鞋没有任何区别,看不出任何痕迹,因此找他修鞋的人也就多.有的人甚至不惜跑很远的路,为的是让他修一下鞋;她是卖菜的菜农,干净体面,手脚麻利,她的菜新鲜而又便宜,她跟他丈夫一样是个实诚人.同样老小无欺,谁家需要菜了,打发小孩前来,她更是好上加好,菜鲜秤头足,所以她的回头客多,生意也就比别人好。  相似文献   

13.
张敏华 《大理文化》2014,(11):65-67
心境 渴望是鱼缸里的一尾游鱼, 有鱼的心肺,肝胆, 你说:“鱼在改变我的生活。  相似文献   

14.
水族的盔甲     
鱼为什么有鱼鳞呢? 首先,鱼鳞能保护鱼,使它不得病或传染上疾病。在大部分鱼类中,除了头和鳍以外,鱼鳞覆盖全身。这样,鱼就有了一个保护层,能抵制在水中比比皆是的微生物的侵蚀。鱼鳞还可作为使鱼保持一定形状的外部骨骼。这一点对于比较进化的鱼类不那么重要,因为这些鱼的鱼鳞既薄又多变,它们的排列就象屋顶的盖瓦一样。然而,鱼鳞的又一作用是伪装。鱼肚上呈虹彩状的鱼鳞既能反射光又能折射  相似文献   

15.
正2015年10月21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和夫人彭丽媛出席了在伦敦兰卡斯特宫举办的中英创意产业展。受环球音乐邀请,云南南涧"跳菜"艺术团4名演员为艺术家萨顶顶助阵,在中英创意产业展上献艺。这是南涧"跳菜"在欧洲首次亮相。一场盛会,让南涧"跳菜",跳进了英国皇宫,成为云南乃至中国的一张名片。"跳菜"之情  相似文献   

16.
一抹唐朝的风吹过 在大理.我不敢去洱海那么多内秀的水,南诏的侠士喂养的鱼武艺高强。看不见的轻功在荷香的水袖里隐匿绣花鞋上只一片花瓣  相似文献   

17.
在印度首都新德里郊区横跨亚穆纳河的一座公路桥旁边,一群大象正在吃草。周围是典型的印度棚屋,毫无疑问,大象们有自己的主人。果然,在桥下面的斜坡处贴着一张广告单,上面有电话号码和印地语写的"大象"。记者拨打了这个电话号码,听到回答:"我是大象!"大象的主人祖里菲卡尔经常这样接电话,据他解释说,"这样方便,顾客也很喜欢。"  相似文献   

18.
简单的道理     
从前,有两个饥饿的人得到了一位长的恩赐,一根鱼竿和一篓鲜活硕大的鱼。其中,一个人要了一篓鱼,另一个要了一根鱼竿,于是,他们分道扬镳了。得到鱼的人在原地用干柴搭起篝火煮起了鱼,他狼吞虎咽。还来不及品出鲜鱼的肉香,转瞬间,连鱼带汤就被他吃了个精光,不久,他便饿死在空空的鱼篓旁。  相似文献   

19.
人类把鱼当作食品,那是历史,是非常久远的事。这里讲“新泉溪鱼”,主要是讲新泉一带的群众十分讲究溪鱼的烹调技术。据调查,新泉群众加工溪鱼的方法主要有蒸、煎、煮、炒、焖、涮、炖等,不同的鱼种有不同的加工方法,主要是看顾客的口味需求。比如:鳗鱼、鲇鱼,鲶鱼等无鳞鱼类一般用于清蒸。清蒸时,若以食肉为主,  相似文献   

20.
奇闻趣事     
祯恒 《世界文化》2003,(5):40-40
摔不碎、拧不断的眼镜一种可以拧、不怕摔的眼镜已经问世,而且在拧、摔之间,这种具有弹性的新型眼镜可迅速恢复原状而丝毫无损。这是专供运动者使用的眼镜的魅力所在。许多热衷于运动的“四眼儿”,常担心运动时会不小心将眼镜掉在地上,镜碎框毁,钱财损失还是小事,变成了“盲公”而无法继续运动,实在扫兴。所以“雅马哈”公司特意设计了这种眼镜,即使是落地之后,再踏上两脚,戴上它仍完好如初。球鱼比赛在埃及的海域里,有一种奇怪的“球鱼”。这种鱼有独特的防敌手段,当它遭到其它鱼类袭击时,便拼命地吸食海水。海水进入球鱼的食道后,经过特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