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正>古代中国曾出现过八位优秀的大旅行家,他们开创或践行"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人生模式,克服难以想象的艰难,跨越大尺度的空间阻隔,将自己的身影和足迹定格在遥远的他乡,将自己旅行见闻和人生思考通过作品流传后世,在人类文明的丰碑上留下印记,并长久贡献于人类智识的增长。  相似文献   

2.
人生     
"人生"这一话题从远古到现今一直都是一个永恒的话题,从古代的伟人到现今的名人都喜欢谈,也似乎都有思考的体会与结晶.……  相似文献   

3.
正朋友,相信你一定听闻过"青年必读的十本书""世界百本优秀名著"等好书推荐,太多的"必读书"让你仿若置身迷宫,不知该如何选择。那么,不如让我们一起拜谒朱光潜先生,与他一同在"美"的世界中促膝长谈一番如何?《给青年的十二封信》可谓我们的朋友,也是朱先生送给我们的礼物。书中,朱先生用他炽热的情感、谦和的态度和丰富的学识与我们谈论一些青年人热切关注的话题。他通过和我们谈读书、谈爱恋、谈升学等,郑重地告诫我们人生中那些质朴而深沉的道理。比如要有长远的眼光,要兼济社会和他人,不要被卷入世俗的旋涡……  相似文献   

4.
王晓倩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31):191-191,114
弗·司·菲茨杰拉德是20世纪文学史上一位重要的作家,是一位具有传奇色彩、被西方文学评论界誉为"迷惘一代"代言人、"爵士时代""桂冠诗人"、优秀"编年史家"的杰出小说家。通过其代表作《返老还童》中奇妙的人生倒置情节,分析作者的时间意识,以及这种时间意识所反映的人生观、爱情观和时代烙印。  相似文献   

5.
《科协论坛》2013,(2):24-25
1月14日,作为中国科协倡导实施的《科学大师名校宣传工程》项目之一,反映钱学森这位"人民科学家"爱国情怀与传奇人生的原创话剧《钱学森》在北京举行首场汇报演出。话剧再现了"中国航天之父"、"中国导弹之父"钱学森充满传奇、历经艰险、立志报国的伟大一生,展现和讲述了钱老的爱国情怀与传奇人生。演出结束时,观众如痴如醉,掌声雷动。据悉,"科协大师名校宣传工程"为中  相似文献   

6.
无我故我寿     
朱光亚、何泽慧、钱学森和季羡林4位学术大家的科学成就世人瞩目,其长寿之道也达到最高境界,这就是"无我故我寿"。在他们心中,祖国的利益永远是第一位。朱光亚(83岁):淡泊人生人们尊称他为"两弹之父",他一生淡泊名利,无私奉献,  相似文献   

7.
一支乐曲承载着无数的梦想,荡涤在人们的心中。音乐仿佛一片汪洋的大海,将人们的喜怒哀乐包含其中。听一段音乐,仿佛谈一场恋爱,酸甜苦辣便是人生。  相似文献   

8.
当人类不断地探索宇宙的奥秘、洞察人生的意义,超越现实,向前提挑战,展望未来时,就产生了热爱和反思智慧的哲学,哲学问题和我们的生活是思密不可分.哲学一旦脱离人生,将是空洞的;人生缺少哲学,将是盲目的.人生总是苦乐相伴的,从哲学看苦乐人生,才能真正体悟到生命的真谛.用哲学的"反思"的思维方式思考苦乐人生,才能实现对苦乐人生认识上的创新、超越和发展.  相似文献   

9.
《科协论坛》2015,(3):61
<正>2月10日,重庆市科协举办"学会专家谈科技促民生"2015年第1期访谈。邀请市科协国家级科技思想库调研课题《重庆市民健康相关生命质量研究及影响因素分析》课题组组长、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野战外科研究所健康管理科主任顾小红,对相关研究结果进行了发布和解读,用调研数据为市民健康支招。调研课题针对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在2010年至2014年期间,进行健康体检的30万重庆市民的体检结果做了详细研究。报告显示,81.9%的重庆市民存在不同程度的健康问题,71.1%的市民存在心理亚健康问题。通过前期精心策划,本次访谈找准市  相似文献   

10.
冯伟钢 《今日科苑》2008,(11):36-38
他一生与科研结缘,选择了科研管理,也就选择了一种使命,一种责任,一种有别于其他人的人生驿路。他说他对自己的选择无怨无悔。当他回首往事时,说了这么一句朴实无华的人生格言:"助人为乐,与人为善,艰苦朴素,吃苦耐劳,与地奋斗,其乐无穷。"这就是北京老科学技术工作者总会常务副会长张大力,一位能够彰显老科技工作者独有含金品质的一个人;一位能够张扬着老科技工作者生命活力的一个人;一位能够忘记年龄犹如夸父追日一般生命不息、奔跑不止的一个人。  相似文献   

11.
宋人崇尚哲理,"好以议论为诗",因此有"宋诗是想出来的"说法。从这种意义上来讲,我觉得宋诗有更高的思想成就,它给我们以人生智慧的启迪。"流风一朝在,余韵万古长。"宋诗蕴藏的哲理有很多,本文只谈其中三点,并拟三首似是而非诗歌,一家之言,虽不能若"三种境界",但望有一丝启发。  相似文献   

12.
嘉兴院士     
<正>为了弘扬嘉兴院士群体热爱祖国、献身科学、严谨治学、淡泊名利的革命精神,激励科者工作者创新创业,感召青少年向院士乡贤学习,2015年嘉兴市科协在有关部门的支持下,联合开展了嘉兴院士大型系列访谈暨向院士征集个人科学史料活动。主办单位将访谈篇目整理结集出版《嘉兴院士》。由浙江大学出版社、嘉兴吴越音像出版社联合出版的《嘉兴院士》,以传记+访谈的形式,生动展现了这些伟大科学家成长、成才、成就的非凡人生和心路历程。曾任第十届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工程院院长、上海市市长等职,中国工程院院士徐匡迪和中共嘉兴市委书记鲁俊分别为《嘉兴院士》作序。  相似文献   

13.
刘虹 《金秋科苑》2010,(20):163-164
本文通过半结构深度访谈的方法,对天津市某地区18位中小学校长进行访谈研究。研究发现校长感受到的压力来自:教师待遇、教师能力、师资力量和硬性指标等。  相似文献   

14.
冯希莹 《未来与发展》2012,35(7):99-101,107
对农民而言,盖房、结婚一直被他们视为人生中的大事,进而也形成了民间固有的风俗习惯。就婚俗的内容看,可分为婚姻礼节和婚姻关系本身两类。对农民的婚俗变迁过程进行调查,可折射出当地农民社会生活的巨大变化。对此,笔者采取观察法和深入访谈法,选取天津市静海县"北刘村"作为调研地,以该村中的老、中、青三代,共计21人的深入访谈为基础,探讨了该村50年来婚俗的变化。  相似文献   

15.
2006年12月11日,我国著名大气物理学家曾庆存院士,在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研究生创新论坛”的首场报告会上,以人人乐道的古代传奇故事谈科学、论人生。让几百位研究生聆听了源自中国传统文化的人生感悟。曾庆存院士讲:借东风和草船借箭,这两个故事家喻户晓,人人乐道。实际上这是在军事上巧妙利用气象资源条件的著名例子。三国演义中有许多有关诸葛亮的惟妙惟肖的叙述,究竟是不是诸葛亮做的?这不重要。因为中国古代的政治家、军事家大多属于百科全书式的大学者,上至天文(大部分是今天的气象科学),下至地理(大都是山川、地形、地貌和生…  相似文献   

16.
电视需要倾听,倾听为了传播。访谈节目主持人要把"善于倾听"作为重要的基本功,主持人真正的倾听,是访谈节目成功的重要保证。本文首先探讨了电视访谈类节目及其主持人的界定,进而论述了倾听对于访谈节目主持人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对一稿多投原因及对策的补充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贵刊1999年第2期上发表了邱亮斌、曾乔松二位同志"也谈一稿多投及其防止对策"[1]一文,笔者对此有几点看法和见解.  相似文献   

18.
蔬菜博士     
《中国科技信息》2003,(17):52-53
2003年春节。上海交通大学美丽的校园格外宁静。借着这个平静的假期,学校对各项校务进行了整治。新成立的科技启明星联会举行座谈活动,清茶一杯,暖意融融,青年科研人员聚在一起,谈科技与创新、科学与人生。 “现在,我们不少单项技术是很成熟的,缺少的就是把许多单项技术进行系统集成的科技人才。”一位年近5旬的精干的女士站起来发言。  相似文献   

19.
2012年10月国家天文台将举办"十月天文论坛《中国天文的过去、现在和未来》暨庆贺王绶!先生九十华诞典礼",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研究员孙小淳等专访了王先生谈他的科学生涯,王先生谈了自己对老一辈"薪传"的理解。以下为经整理后的谈话纪录。  相似文献   

20.
正采访朱浩,最令人印象深刻的便是他那谦卑的态度以及务实的言语,这可能跟他丰富的人生经历和对科学那种强烈的求知欲望不无关系。"我本人对访谈颇为保守,我觉得一个人在谈论自己的工作和理念时,也可能给人夸耀自己的印象,如果说我的经历有什么特色的话,可能就是起点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